唐朝诗人李贺,河南宜阳人,死的时候只有二十七岁。
唐太宗李世民起兵时只有十八岁,做皇帝时只有二十六岁。李世民、李贺都是贵族。
罗士信(罗成)是山东人,也是十八岁起兵,打仗很勇敢。
作《滕王阁序》的王勃,唐初四杰之一,也是一个青年人,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
宋朝的名将岳飞,死的时候才三十八岁。
范文澜同志,你说对不对?你是历史学家,说的不对,你可以订正。
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在壮年老年的时候创造出来的,而是在青年的时候创造出来的,写《共产党宣言》的时候,才二十九岁。列宁也是三十一岁(1903年)创造布尔什维主义的。
周瑜、孔明都是青年人。孔明二十七岁当军师。程普是老将,他不行,孙权打曹操不用他,而用周瑜做都督。程普不服,但是,周瑜打了胜仗,周瑜死时才三十六岁。这里还有我的老乡黄盖,湖南零陵人,他也在这个战役中立了功,我们老乡也不胜光荣之至。
三国末年有个王弼,他十七、八岁就是哲学家,做《庄子》和《易经》的注释。他死的时候才二十四岁。
《封神演义》里的哪叱就很了不起,他是托塔李天王李靖的儿子,他是天不怕,地不怕,什么也不怕的,他的本领可也不小呀!
南北朝的兰陵王也是个少年将军,他很会打仗。兰陵王是北齐人。高欢的孙子,名高涛灌。他很勇敢,有一个专门歌颂它的曲子,叫《兰陵八阵曲》,据说这个曲子现在日本。
放手任用新人,是毛泽东曾多次强调并且切实推行的方针。
早在1953年6月30日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时的谈话中,毛泽东就曾说道:“要选青年干部当团中央委员。三国时代,曹操带领大军下江南,攻打东吴。那时,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他当,结果打了胜仗。现在要周瑜当团中央委员,大家都不赞成!团中央委员尽选年龄大的,年轻的太少,这行吗?自然不能统统按年龄,还要按能力。团中央委员候选人的名单,三十岁以下的原来只有九个,现在经过党中央讨论,增加到六十几个,也只占四分之一多一点,三十岁以上的还占差不多四分之三,有的同志还说少了。我说不少。六十几个青年人是否都十分称职,有的同志说没有把握。要充分相信青年人,绝大多数是会胜任的。个别人可能不称职,也不用怕,以后可以改选掉。这样做,基本方向是不会错的。青年人不比我们弱。老年人有经验,当然强,但生理机能在逐渐退化,眼睛耳朵不那么灵了,手脚也不如青年敏捷。这是自然规律。要说服那些不赞成的同志。”
毛泽东从一篇文章评到文章的作者,进而引出青年人与老年人的议论,提出要放手任用新人的主张,这种评点恐怕是政治家的毛泽东所独有的。
王勃的另一篇散文《秋日登滕王阁饯别序》毛泽东更加喜爱。
《秋日登滕王阁饯别序》是王勃用骈体文写成的著名骈文。
全文用严谨的对仗,精炼的语句,和谐的声律,细致优美地描绘了湖光山色,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理,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前人评价王勃文是“篇篇结绿、语语连珠、胸无俭思、腕有余藻”(《铁立文起》)。如拿文章前部写景文字来说,是毫不过分的。韩愈一生中致力反对骈文,但他对王勃的这篇序却极为赞赏,并甘居王勃之后。这说明王勃虽然是用偶句双行的骈体文的形式,但却使本文的内容充实,富于真实的感情,词采又相当的绚丽自然,其严整的格式,叙事的清新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这些都给骈体文注进了新的活力,成为流传千古的佳篇。毛泽东在“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警策的句子下面画着圈,尤其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优美的句子,表示了由衷的喜爱。20世纪60年代初,他在和子女们的一次谈话中,一边背诵这篇诗序中的佳句,一边评论,谈兴正浓时,坐到桌前,悬肘挥毫,为他们书写下这一具有诗情画意的千古名句。
毛泽东还批注过王勃其他一些诗文。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毛泽东在一本《注释唐诗三百首》的这首诗的天头上,简洁而有力地批注了一个字“好”。在凝聚着真挚友情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下,连画了三个大圈。
毛泽东对《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的批注,已远远超过了对一篇文章的评价,也超过了对一个人的评价,而将视野投向青年。
八、《将进酒》有脱俗之气
《将进酒》是诗人李白自长安放还以后,天涯漂泊,南北漫游时所作。本来仕途失意,理想幻灭,年过半百,功业无成,精神上十分痛苦,但仍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和对人生的积极抗争,很值得毛泽东欣赏。
【简介】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毛泽东评点】
好诗
——毛泽东读李白《将进酒》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2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李白的诗,文采奇异,气势磅礴,有脱俗之气。
——摘自毛岸青、邵华《回忆爸爸勤奋读书和练书法》(见《嘹望》1983年12期)。
我喜欢李白。但李白有道士气,杜甫是站在小地主的立场。
——摘自何其芳《毛泽东之歌》(见《时代的报告》1978年第2期)。
【鉴赏】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生于碎叶河畔,自幼随父迁居绵州昌明青莲乡(今四川绵阳附近)。少年时代广览博学,行侠好剑,20多岁离蜀漫游,胸怀壮志,诗名远播。天宝初年,得到道士吴筠的推荐,被玄宗诏赴长安,命他供奉翰林,所以又被称做李翰林。终因抱负不得施展,且遭权贵谗毁,于天宝三年春离去,并作第二次漫游。同年,在洛阳与大诗人杜甫相识,结为至交。此后,辗转于河北、东鲁、梁宋等地。安史之乱后,曾怀着平乱的志愿,为永王李幕僚。后因李图谋割据,兵败被杀,他因牵连,流放夜郎。途至巫山,遇赦得还。上元二年,闻李光弼率大军征讨史朝义,又由当涂(今属安徽)北上,请缨杀敌,至金陵因病折还。
翌年,病死于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处。
李白一生坎坷飘泊,涉历甚广,所受思想影响颇为庞杂。喜爱纵横家的作风,又有儒家思想的影响,受道家愤世嫉俗、返于自然的思想影响较深,加之游侠精神,铸成其傲岸不驯的性格。
其诗猛烈抨击黑暗现实,藐视权贵,揭露统治集团的腐朽和丑恶,为人民的苦难大声疾呼;谴责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灾难,讴歌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战争;不倦地追求自由,热情地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其间,虽也有“人生无常”、纵酒好仙的消极思想,但总的倾向仍是借以“挥斥幽愤”。想像丰富,感情奔放,意境波澜壮阔,语言明净华美,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美。关于从民歌和神话中汲取营养和素材,创造性地结合运用神话、幻想和夸张等表现手法,开拓出瑰丽多采的形像领域,把我国浪漫主义诗歌推向新的高峰,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1939年和萧三在延安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又有“谪仙”、“诗仙”之称。对诗歌体裁,能众体兼备,尤其擅长七古和七绝。所作七绝,在文学史上只有王昌龄可与之媲美。爱好民俗音乐,其《菩萨蛮》词,被称为“百代词典之祖”。《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丁都护歌》、《静夜思》、《早发白帝城》、《梁甫吟》等,均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李白的一些诗作中虽然流露着消极情调,但总而观之,他那丰富多彩、绚烂瑰伟的诗篇是一笔宝贵的艺术遗产。李白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一位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突出的地位。
毛泽东爱读李白的诗。1942年的一天,毛泽东约见何其芳、周立波等交换文艺工作的意见时,有人问他,您是喜欢李白,还是杜甫?毛泽东回答说:“我喜欢李白。但李白有道士气。”他还赞扬李白的诗“文采奇异,气势磅礴,有脱俗之气”。
“诗言志”。李白洒脱豪放的艺术气质及其背后传达出的追求个性解放、反抗各种世俗规范的人生价值观,是毛泽东喜欢李白的主要原因。毛泽东说李白有道士气,是否与李白笔下总是充满笑傲王侯、讽刺权贵、超脱世俗、不满现实、指斥人生、饮酒赋诗、纵情欢乐的浓烈感情与精神状态有关。龚自珍说:“庄屈不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李白的艺术,融合了道家的洒脱飘逸与屈骚的奇逸瑰丽,超越有限的现世人生,以无穷无尽的宇宙自然为人生精神的栖息地,向传统的儒家的社会理性发出坚决的挑战。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作为中国革命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作为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挑战者,从李白诗歌中获得思想和感情的共鸣是可想而知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千古诗人心相通。
《将进酒》一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一年(752年)在嵩山友人元丹丘处作的。诗人自长安放还以后,天涯漂泊,南北漫游。
仕途失意,理想幻灭,年过半百,功业无成,精神上十分痛苦。
他在《书怀赠南陵常赞府》中说:“自顾无所用,辞家方未归。
霜惊壮士发,泪满逐臣衣。以此不安席,蹉跎身世违。”在《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中也感叹道:“据空矍铄,壮志竞谁宣。蹉跎复来归,忧恨坐相煎。无风难破浪,失计长江边。”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看来只有以酒浇愁了。因此,诗人在这首诗中,以豪放的笔力,傲岸不羁的情怀,狂歌高唱,抒发内心的抑郁和苦闷,表现了一位希望有所作为而又大失所望的志士的愤懑与抗争。同时,诗中流露出来的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的忧患意识,也是它给人以深沉的感染力的原因。诗人将这一忧患意识表述为“万古愁”,即古往今来无人能回避的永恒的悲剧:宇宙的无限与个体生命的有涯。
这首诗气势奔放,语言豪迈,它以高度的夸张,明快的节奏和参差不齐的句式以及跳跃性的韵律,把诗人的感情,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样倾泻而出,酣畅淋漓。赵翼生《瓯北诗话》中称赞道:“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
毛泽东在一本《注释唐诗三百首》中,在《将进酒》的标题前,画了一个大圈,标题后连着画了三个小圈,天头上批注:
“好诗。”毛泽东之所以称此诗为好诗,除了以上分析的,更主要的还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对自我的绝对自信以及充分表达出来的对人生的积极抗争与热烈追求的精神。
九、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975年,他在同芦荻的谈话中又赞扬“《蜀道难》写得好”,并进而分析道:“这首诗主要是艺术性很高,谁能写得有他那样淋漓尽致呀,它把人带进祖国壮丽险峻的山川之中,把人带进神奇优美的神话世界,让人们仿佛也到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面了。”看来,毛泽东赞扬这首诗,看重的是它高超的艺术性。
【简介】
蜀道难
李白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兀,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菲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毛泽东评点】
李白的《蜀道难》写得很好。有人从思想性方面作各种猜测,以便提高评价,其实不必。不要管那些纷纭聚讼,这首诗主要是艺术性很高,谁能写得有他那样淋漓尽致呀,它把人带进祖国壮丽险峻的山川之中,把人们带进神奇优美的神话世界,使1人仿佛到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面了。
——摘自杨建业《在毛泽东身边读书——访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芦荻》(《光明日报》1978年12月29日)。
此篇有些意思
——毛泽东读李白《蜀道难》的批语(见张贻玖《毛泽东和诗》第27页,春秋出版社1987年版)。
【鉴赏】
关于《蜀道难》这首诗,《本事诗·高逸第三》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由这段话可知,这首诗是天宝元年以前,李白在长安送友人蜀时所作。
李白在这首诗中,根据他在蜀地丰富的生活经验,驰骋其丰富的想像,以生动的语言,夸张的手法,惊异的形像,极力描绘出了一幅蜀地山川奇险图,展现了祖国大自然壮丽多姿的风貌。
在一本《注释唐诗三百首》中,毛泽东在李白的《蜀道难》这首诗的天头上画了着一个大圈,批道:“此篇有些意思。”
1975年,他在同芦荻的谈话中又赞扬“《蜀道难》写得好”,并进而分析道:“这首诗主要是艺术性很高,谁能写得有他那样淋漓尽致呀,它把人带进祖国壮丽险峻的山川之中,把人带进神奇优美的神话世界,让人们仿佛也到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面了。”看来,毛泽东赞扬这首诗,看重的是它高超的艺术性。
这种艺术性就体现在淋漓尽致的描画、想像与夸张,将蜀道之难写至极境。殷潘在《河岳英灵集》中,也盛赞这首诗“奇之又奇”,“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也说:“笔阵纵横,如蚪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毛泽东肯定此诗的艺术性,但并不同意任意拔高。他说:
“有人从思想方面作各种猜测,以便提高评价,其实不必”。的确,关于此诗的主题思想,研究者众说纷纭。有断定为某人某事而作者,有以为讽刺时政者,如萧士的《分类补注李太白诗》说,这首诗是安史之乱后,讽刺玄宗逃难人蜀之作;初版于1963年,由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在该诗前面的“题解”中说:“唐时,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人蜀的人们乐不思返,而没有意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变乱的可能。诗中强调‘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就是指此而言的。”当然也有以为“自为蜀咏”,“即事成篇,别无寓意”者。毛泽东不同意这些内容分析,提出“不要管那些纷纭聚讼”,认为主要是艺术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