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
7241000000026

第26章 毛泽东评点诗、词、散文(5)

十三、《回乡偶书》中的“儿童”不是贺的儿女

为了弄清贺知章诗中“儿童相见不相识”一句中的“儿童”是否是贺的后代,毛泽东专门花工夫翻阅了《全唐诗话》等书,还找出《旧唐书列传》中的贺知章传进行查对,发现均无不带家属的记载。于是,他特意给刘少奇写了信。毛泽东以近乎一个职业文学史家的治学方式,层层分析、推论,有理有据,令人叫绝。

【简介】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毛泽东评点】

少奇同志:

前读笔记小说或别的诗话,有说贺知章事者。今日偶翻《全唐诗话》,说贺事较详,可供一阅。他从长安辞归会稽(绍兴),年已86岁,可能妻已早死。其子被命为会稽司马,也可能六七十岁了。“儿童相见不相识”此儿童我认为不是他自己的儿女,而是他的孙儿女或曾孙儿女,或第四代儿女,也当有别户人家的小孩子。贺知章在长安做了数十年太子宾客等官,同明皇有君臣而兼友好之遇。他曾推荐李白于明皇,可见彼此惬洽。在长安几十年,不会没有眷属。这是我的看法。他的夫人中年逝世,他就变成独处,也未可知。他是信道教的,也有可能屏弃眷属。但一个90多岁像齐白石这样高年的人,没有亲属共处,是不可想像的。他是诗人,又是书家(他的草书《孝经》,至今犹存)。他是一个胸襟洒脱的人,不是一个清教徒式的人物。唐朝未闻官吏禁带眷属事,整个历史也未闻此事。所以不可以“少小离家”一诗便作为断定古代官吏禁带眷属的充分证明。自从听了那次你谈到此事以后,总觉不甚妥当。请你再考一考,可能你是对的,我的想法不对。睡不着觉,偶触及此事,故写了这些,以供参考。

——毛泽东

1958年2月10日匕午10时。

复寻《唐书·文苑·贺知章传》(《旧唐书·列传一百四十》,页二十四),亦无不带家属之记载。

近年文学选本注家,有说“儿童”是贺之儿女者,纯是臆测,毫无确据。

——毛泽东1958年2月10日致刘少奇的信(见张贻玖编《毛泽东评点圈阅的中国古典诗词》第61~62页,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

【鉴赏】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县)人。武则天证圣元年(695)进士。后人丽正殿书院修书。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迁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又充太子宾客,后累官秘书临,地位清显。玄宗天宝二年(743)腊月,上表请求还乡为道士。次年,正月五日,玄宗为他饯行(时年86岁)。贺生性恬淡,无论官职大小,喜过常人生活,至老不失诗人的天真。《旧唐书》本传中说他:“晚年尤加纵诞,无复规检。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遨游里巷。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贺知章的诗流传下来的仅19首。其中几首绝句写的清新自然,不乏新意。

这首《回乡偶书》,写回乡小景,写岁月变迁,丝毫没有台阁气,亲切自然。1958年初,刘少奇在一次谈话中,说到古代官吏禁带家属,引了贺知章《回乡偶书》为例证。

毛泽东听了,“总觉不甚妥当”。为了弄清贺知章诗中“儿童相见不相识”一句中的“儿童”是否是贺的后代,贺知章在外居官,中年丧妻后有否再娶,以及当时官吏可否带家眷,毛泽东专门花工夫翻阅了《全唐诗话》等书,还找出《旧唐书列传》中的贺知章传进行查对,发现均无不带家属的记载。于是,他特意给刘少奇写了上面的信。

这篇文字,毛泽东从贺知章的官职及其与君王的关系,从他的性格特点及作者所处的时代的一般惯例,在翻阅了有关的史料如《全唐诗话》、《新唐书》、《旧唐书》后,细心考据,以近乎一个职业文学史家的治学方式,层层分析、推论,有理有据,令人叫绝。所论证的虽是理解一处诗句,一项古代官制的小事,但其批评态度之严谨、批评方法之严密,令后人可从多方面加以学习、体会。

十四、一曲《琵琶行》感动无数人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使白居易这首诗成为传世之作。毛泽东评价白诗高处在于作者与弹琵琶女子有平等心情。毛泽东与人民群众平等相待,他也喜欢与人民群众有平等思想的白居易的诗。

【简介】

琵琶行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兀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毛泽东评点】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其然岂其然乎?

——毛泽东读白居易《琵琶行》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1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

【鉴赏】

自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

唐代著名诗人。祖籍山西太原。少时就以写诗闻名,29岁中进士,36岁授翰林学士,先后任校书郎、江州司马、刑部侍郎、太子少傅等。晚年隐居香山。留有《白氏长庆集》,收有2000多首诗。《琵琶行》是其代表作之一,另外还有《卖炭翁》、《新丰折臂翁》、《长恨歌》等不朽之作。

自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突出代表,新乐府是和古乐府相对而言。它提倡用新题材创作,用乐曲播送。主张内容真实、自然,“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即文学要反映现实,要有战斗性,这无疑是符合现实主义创作基本精神的。它反映了当时一批诗人,目击朝政腐败,人民疾苦,要求诗歌突破狭窄的境界,反映社会真实情况的艺术追求。新乐府使唐代诗歌得到新的发展。

白居易作《琵琶行》时,正值他因做谏官触犯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反映了他政治上遭受迫害、体验朝政黑暗的悲愤心情。诗中借一个沦落天涯弹琵琶女子的一生,抒发自己政治上的坎坷遭遇,以及与之共鸣的思想感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表达出白居易对弹琵琶女子的深刻理解与同情,使白居易这首诗成为传世之作。毛泽东评价“白诗高处”在于作者与弹琵琶女子“有平等心情”,可谓一语点破这首诗的精髓。

诗人白居易是弹琵琶女子的知音,毛泽东更是白居易的知音。

白居易的诗大都构思曲折起伏,感情刻画细腻真切,语言朴实优美,并且通俗易懂,琅琅上口。除《琵琶行》之外,还有一首《长恨歌》,是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的,毛泽东也很爱读,有毛泽东批点手迹可查。他最少读过五遍。另外,白居易16岁时写的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毛泽东对这首诗也很喜欢,在四五本诗集中都做了圈点。

毛泽东与人民群众平等相待,他也喜欢与人民群众有平等思想的白居易的诗。

十五、人到死的时候,才能断定他是好是坏

毛泽东1939年5月30日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题为《永久奋斗》的演讲中,谈到了《放言五首》之三这首诗。把这首诗讲的道理概括为“盖棺定论”,并鼓励人们要奋斗到底,奋斗到死,因为“没有死就还没有达到永久奋斗的目标”。

【简介】

放言五首(之三)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玉莽廉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毛泽东评点】

要奋斗到死,没有死就还没有达到永久奋斗的目标。从前有一首诗说:“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倘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这在我们的历史学家那里叫做“盖棺论定”,就是说,人到死的时候,才能断定他是好是坏。假使周公在那个谣言流传的时候就死了,人家一定会加他一个“奸臣”的头衔;又若王莽在那个廉让卑恭的时候死了,那后世人一定会赞扬他的。不过我们现在不是讲历史,那两个人究竟孰好孰坏,我们不论,然而它说明了人只有到死,才可以论定他的功罪是非。

——摘自毛泽东1939年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题为《永久奋斗》的演讲(见《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191页)。

【鉴赏】

这首诗是自居易在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被贬,在去江州途中写的《放言五首》中的一首。这首诗虽是议论诗,但不呆板枯躁。诗中作者宽慰自己遭贬一事,出语婉曲含而不露。结构曲折,论人论事兼备。正反论证透析,抽像的哲理寓形像事例之中,极富理趣。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要阐述这样一条真理,识人论事需长久全面考察方能判断正确。时间的考验将给予公正的裁决。

毛泽东1939年5月30日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题为《永久奋斗》的演讲中,谈到了这首诗。把这首诗讲的道理概括为“盖棺定论”,并鼓励人们要奋斗到底,奋斗到死,因为“没有死就还没有达到永久奋斗的目标”。

在毛泽东的故居里有一本平装的《白香山集》,对这首诗毛泽东用红笔画满了着重线。毛泽东喜欢这首诗,是因为它道出了识别一个人真伪的道理。1972年,在批判林彪阳奉阴违,最终原形毕露的丑露面目时,毛泽东又引用这首诗的后四句,用以说明一个人错误的发展是有一定过程的,认识一个人是真革命还是假革命也是有一定过程的。

十六、《黔之驴》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寓言

毛泽东把八路军比作“贵州的小老虎”,把日本帝国主义比作貌似强大的“驴子”,目的在于告诉人们,不管敌人外表如何庞大,由于它的本质是外强中干的,只要我们对付得法,它最终是要被精壮的革命力量所消灭。

【简介】

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龙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毛泽东评点】

柳宗元曾经描写过的“黔驴之技”,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一个庞然大物的驴子跑进贵州去了,贵州的小老虎见了很有些害怕。但到后来,大驴子还是被小老虎吃掉了。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是孙行者和小老虎,是很有办法对付这个日本妖精或日本驴子的。目前我们须得变一变,把我们的身体变得小些,但是变得更加扎实些,我们就会变成无敌的了。

——摘自毛泽东1942年9月7日《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见《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83页)。

【鉴赏】

柳宗元曾写过讽刺性寓言小品文《三戒》,《黔之驴》就是其中的一篇,还有两篇是《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这些文章都是针对现实生活的问题,高度抽像、概括、形像化的力作,有强烈的政治思想内容和现实主义精神,经世不衰,独具风格。

在《黔之驴》中,柳宗元通过描写一头外强中干的驴子,终于被老虎吃掉的故事,讽刺了“乘物以逞”,“出技以强怒”,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的人。后人将此归纳为“黔驴之技”或“黔驴技穷”,用来比喻本领有限,或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全使出来了,再没有别的办法了。

毛泽东在1942年9月7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一文中,借用这个寓言,来说明敌人是不可怕的,尽管外表是个庞然大物。毛泽东把八路军比作“贵州的小老虎”,把日本帝国主义比作貌似强大的“驴子”,目的在于告诉人们,不管敌人外表如何庞大,由于它的本质是外强中干的,只要我们对付得法,它最终是要被精壮的革命力量所消灭。

同一年,毛泽东在鲁艺作报告时,又引用了这个寓言,不过这回的目的是为了教育从这里出去工作的干部,不要摆知识分子的架子,自认为是“洋包子”,而瞧不起本地的“土包子”干部,要和本地干部加强团结,和群众打成一片。

1942年5月30日,毛泽东到鲁迅艺术学院讲话时,他号召鲁艺学员不要只局限于小鲁艺,还要到“大鲁艺”去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