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
7243500000021

第21章 真实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2)

第二个私生女名叫伊夫琳,是爱因斯坦1933年正式移民美国之后,与一名纽约舞女所生,爱因斯坦对她也是不闻不问。最后,大儿子汉斯不得不暗中接管了这个同父异母妹妹的抚养责任。据说直到伊夫琳成人,汉斯也没告诉她,爱因斯坦是她爹。

爱因斯坦的小儿子则最后殁于苏黎士的一家精神病院。

苏联美女间谍

2003年,俄罗斯在圣彼得堡市国立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女性间谍展。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一个名叫玛加丽塔·科涅库夫的苏联女间谍。她是早期社交界宠儿,雕塑大师夫人,集美貌、风度、艺术修养于一身。但是在她去世10多年后,展览却公布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二战期间,她通过与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私交,为苏联核武器的研发做出过贡献;她也是苏联“克格勃”的间谍之一。

二战期间,玛加丽塔为获得美国原子弹的秘密,曾成功混进普林斯顿大学资深学者小圈子,令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着迷。她精心保留下来的9封书信,暴露了爱翁与她的感情。这段神秘而浪漫的恋情,随着当事人的去世和苏联的解体,逐渐浮出水面……

玛加丽塔是苏联著名雕塑家科涅库夫的妻子,她美丽聪慧且品位高雅。1924年,年轻貌美的她就随丈夫来到美国,举办苏联艺术展。经莫斯科批准,她与丈夫接着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居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20多年。在此期间,她被另一名身在美国的苏联女间谍招募为间谍,专门为苏联收集美国高科技方面的情报。

1935年玛加丽塔与爱翁初次相识。当时,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她丈夫为爱翁塑一个雕像。得知这个消息后,她的上司当即要求她借此机会与爱翁结识。在科涅库夫工作室,爱翁认识了她。他为这位风度迷人的女性深深着迷,而她也对这位举世闻名的科学天才颇有好感。这一年玛加丽塔39岁,而爱翁已56岁了。

几年后,欧洲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玛加丽塔的祖国苏联,也在战争初期成为受创最重的国家。她联合爱好和平的人士以及在美国的苏联同胞,积极参加反战工作。爱翁也是坚决反战、支持和平的阵营中的一员,她的爱国和反战令他颇为敬佩。由于夫人爱尔莎已于数年前去世,孤寂而苦闷的爱翁遇到美貌而志趣相同的玛加丽塔,更使他备感心仪。

爱翁的心慢慢被玛加丽塔所占据。除了先后两任妻子,他还曾有过不少情人。可是,面对这位有夫之妇、迷人的俄罗斯女性,他犹豫了,好久才终于结结巴巴地向她提出约会。玛加丽塔害羞地低下头,沉思了半天后回答道:“我想,我应该拒绝您。可是,我怎么能拒绝您呢?因为,因为您是爱因斯坦啊!”

玛加丽塔的半推半就,更激起了大科学家兼大情人爱因斯坦的苦苦追求。他给她写了无数封情书。她当然最终还是接受了他的感情。作为一名间谍,她的任务本来就是接近“曼哈顿计划”中的科学家。虽然爱翁并没有参与该计划,但是制造原子弹的关键原理“公式E=MC?”却正是他提出来的。通过爱翁来获取关于制造原子弹的绝密情报,正中玛加丽塔的下怀。

爱翁与玛加丽塔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间小办公室里建立了秘密爱巢。在那间被他在情书中称为“我们的洞房”的办公室里,两人频频约会,有时彻夜不归。

1945年7月16日,美国人成功试爆了第一枚原子弹。面对敌对大国的威胁,苏联也加紧研发原子弹。此年8月,玛加丽塔与爱翁最后一次外出度假。湖光山色,风景如画,玛加丽塔却无心欣赏。上级派给她的任务,关系到她和她的丈夫,还有俄罗斯亲人的安全;如果稍有闪失,即便自己和丈夫可以在美国政府庇护下度日,但是在苏联的亲人实在难说。克格勃对间谍控制之严厉,她心里非常清楚。

在呵护备至的情人面前,玛加丽塔失声痛哭,向爱翁吐露了心中的秘密,请求他与苏联驻纽约副领事米哈依洛夫见面。爱翁对此惊讶万分。但是他十分清楚玛加丽塔的处境,知道她如果完不成任务,就会面临很多麻烦。为换取情人的笑容,老科学家决定冒险一试。

另一方面,无孔不入的美国中央情报局,早就因为爱翁亲共而秘密监视他。在中央情报局的调查档案里,有着厚厚一叠关于他的记录。爱翁并不知道美国政府对他的怀疑和监视,但是他深知与苏联的接触必将给自己带来莫大的麻烦。

原子弹在日本爆炸后,爱翁和“曼哈顿计划”的大多数科学家一样,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当中。自己曾力推的为了人类和平着想的伟大计划,最终却带来了莫大的灾难。通过玛加丽塔向苏联透露原子弹的制造秘密,除了使情人脱离困境,爱翁也有关于人类和平的考虑。

爱翁与苏联副领事米哈依洛夫秘密见了面。考虑到安全因素,他们的会面被安排在普林斯顿郊外一个小湖边。在米哈依洛夫建议下,爱翁给苏联科学院写了份电报,在电文中他主要强调了原子武器给世界带来的新危险。这次会面的成功,玛加丽塔显然是最大的功臣。

爱翁在随后写给玛加丽塔的信中说:“我在纽约收到了这封急电。我时常想念你。我全心希望你能够快乐勇敢地开始新的生活。我已经与领事见过面了,完成了艰难的任务。”

玛加丽塔到底是否从爱因斯坦那里搞到了有价值的情报?历史烟尘淡去了记忆,守口如瓶的当事人也已经去世,留下了众多历史谜团。

玛加丽塔的身份已透给爱翁,难免受到美国政府追查。为安全起见,苏联方面命令他们夫妇回国。情人就这样永久离去,爱翁难受万分,但是她继续留在美国的危险性,他比谁都清楚。两人最终泪眼相别。

玛加丽塔夫妇安全返回苏联后,获得了一笔奖金和一幢乡间别墅,随即退役并隐居。她奉克格勃指示,寄给爱翁一个虚假的收信地址,用异地通信的方式安慰爱翁受伤的心,帮他平稳渡过感情危机。

不久后,苏美陷入冷战阶段,玛加丽塔被迫彻底切断了与爱翁的通信联系。她足不出户,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里。10年后,爱翁因为动脉瘤破裂而去世。1980年,玛加丽塔也永远合上了双眼。在漫长分离的日子里,他们都只能生活在互相的思念之中。

爱翁在那张有亲笔题词的自画像中这样写道:“苦难也罢/甜蜜也罢/都来自我不能左右的外部世界/而我只能孤寂地生活着/回想往事/我曾经痛苦万分/也曾甘之如饴……让一切都留在永远的记忆中吧。”有人说,这首小诗是他思念玛加丽塔有感而发所作的。这张凝结着痛苦的思念与甜蜜的回忆的自画像,至今仍保存在爱因斯坦纪念馆。

玛加丽塔回到祖国,安静地老去、死去,临死前她让家人销毁了大部分信件。但是,从她至死保留的爱翁最动人的9封情书以及手表等物品来看,这位美丽的女性并未能忘怀与老科学家曾经的甜蜜时光,一直珍藏着对爱因斯坦的那份爱情。

小美人与“老顽童”

2004年,又一位“爱因斯坦的女人”范图娃新鲜出炉。

据美联社和《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普林斯顿大学工作人员在翻找如山资料时,非常偶然地在大学图书馆里发现了约翰娜·范图娃的个人档案,包括她本人在上世纪50年代亲笔用德语写就的62页日记。在范图娃去世23年后,《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杂志发表了这部日记。这是全世界第一次惊艳爱因斯坦最后的爱情,并详尽记录了爱翁生命中最后一段时光的生活。

这个比爱翁小22岁的美人儿,来自捷克首都布拉格——全球第一个聘请爱翁为讲席教授的美丽城市。这对年龄相差悬殊的老相识,第一次见面是在1929年的柏林。受爱翁邀请,1939年范图娃只身移民美国,成了他的助手和密友,在爱翁的支持下考入北卡罗莱纳大学图书管理学院,后来又在他的帮助下任职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前馆长格里芬认为,“对于爱因斯坦来说,范图娃是旧欧洲的一部分,她为他朗诵歌德的诗,她是他与失落世界的一个联系,她是他的欧洲乡愁。”

这部开始于1953年的日记,给世界留下了爱翁最后两年生命的绝对隐私。日记说,世界各地有无数素不相识的人给爱翁写信,而他也经常亲笔回信。有个母亲写信向爱翁索取7个签名,理由是她想给自己的7个孩子留下绝无仅有的个性化珍藏。爱翁不仅回了信,而且真的给她寄了7个亲笔签名。

像所有老男少女一样(其中多少有些父女的情分),已步入古稀之年的爱翁对这位“末代女友”情意深厚。他不仅给范图娃写下缠绵悱恻的情书、情诗,而且经常给她寄照片、打电话,一起泛舟大湖,出席音乐会,给她画漫画头像,甚至允许范图娃在太岁头上动土,剪他那乱蓬蓬的长发——其中相当一部分成为范图娃日记的“素材”。爱因斯坦很少对一个女人如此温柔过。

有时爱翁就像一个“老顽童”,即使他真的生病时也不忘自娱自乐。范图娃的日记中写道:“(晚年)爱因斯坦的健康开始恶化,可是对于自己最大的爱好——驾驶那条近乎原始的小船出航——却依然乐此不疲。他的心情从来不会像那时这般开朗。”

爱翁直到死后还在为范图娃操心:他在逝世前,将“统一场”理论的演算草稿密赠于她,以备不时之需。他从未送过第二个女人如此珍贵的礼物。爱翁逝世后,范图娃将它卖了8千美元。都说美女是因为愚蠢而可爱,范图娃提供了有力的证明:这草稿卖80万美元还差不多!2005年,爱翁“奇迹年”第四篇论文“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的手稿(20页)在柏林举行的拍卖会上,以1600欧元起拍,价格一路飙升,最后被一位隐名买家以10万欧元购得;同场拍卖的一份列宁手稿,只卖了9000欧元。这还并不是爱翁最贵的手迹。1996年,其当年写下人类历史上最著名公式的那张纸,被估价400万欧元。

范图娃虽然是个糟糕的卖家,却为世人留下了精彩的爱翁。她在日记中声称,她记这本日记只是想让人们知道,爱因斯坦“不仅是一则科学传奇,一个著名的科学家,同时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她的日记是一座丰富的金矿,随处可见爱翁思想的光辉。

如日记披露,爱翁晚年感到相当寂寞,因为他的同事都将他看做是一个“时代错误”。当同时代的科学家都热衷于分裂原子、制造原子弹和发现新粒子时,爱翁却重新修订起更加高深莫测的“统一场论”来。对于许多物理学家同事来说,“统一场论”与他们太不相干了。

爱翁曾对她说:“物理学家说我是数学家,而数学家又说我是物理学家。在科学界我没有同伴。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认识我,可我却依然如此孤独。几乎没有人真正了解我。”天才总是孤独的,总是被误解的。从黑塞的“人人彼此绝消息”到歌德的“没有人懂得我的语言”,都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