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落在胸口的玫瑰
7315600000054

第54章 记(1)

多年前我在湖北一所名叫三溪河的山乡中学里教书,两幢破破烂烂的楼房就是校园,背后是高高的大山,门前有一条极清澈的小溪,没有任何娱乐,教书之外就是窝在七平米左右的小木屋里看书,是文字拥抱着我度过了几年彻骨的荒寒。

后来,我飞出了大山,来到武汉,在那座九省通衢的都市里,我成了一尾游弋的鱼。给我带来浸润和慰藉的还是文字,它们载我冲破身份、地位、阶层、金钱等的诸种限制和阻碍,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长成一株青枝绿叶的植物,偶尔也绽放出美丽的花来。

再后来,我选择了位于中原腹地的焦作,在这座宁静得有点枯寂的小城,我终于实现了坐拥书城的梦想。我想所有这一切都绝非偶然,它们来自冥冥中命运的召唤,一步一步牵引着我走进文学的殿堂。每一种人生经历都在我的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痕,它们雕刻了我的思想、识见和灵魂,未尝不是另一种幸运。

每天的每天,无数个宁静的白天和夜晚,我像一只蜜蜂掉进了花的海洋。徜徉在浩繁的文字里实在是一件令人陶醉的事情。读读写写,且行且止,一路欣悦与感恩。这本书就是那些凝结在时间深处的文字玫瑰飘落在我胸口的花瓣,它们是二十世纪历史长河中最优秀的女性们留下的心灵档案,它们携裹着写作者的才情和智慧,熔铸了她们生命体验中的欢乐与苦痛。阅读和阐释它们就是对历史女性的回溯与审视,我们从中获得经验、启示、教训和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们是镜子让我们凝望自身,也地图一样展开了我们的人生图景。她们在我的深情凝视下重新次第绽放。

在这本书的写作中,我没有做到通常意义上的客观和理性,实际上字里行间都贯通着我的情感和生命体验。阅读中的怦然心动,共鸣时的激情飞扬,体察中的自我发现,都如流水汇进了文字长河。我愿意将之视为多年来我对文字热爱的一种回馈,一种必然的结晶,或者不谦虚地说是我对女性文学研究的独特贡献。

所以这是飘落在我胸口的玫瑰,也是我心中的玫瑰在歌唱。显然,这部作品还处在未完成状态,还有很多重要作家还未来得及写作,这将是我下一部书写作的重点。

书稿完成时我的儿子朱棣文就是2岁6个月了,小家伙认识一千多汉字,会说上百个英语单词,会唱上十首儿歌,他是我最幸福的所在。我非常感谢上天把这么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赐给我。他伸出稚嫩的小手摸摸我的脸,我的整颗心都要融化了。他抱抱我的脖子,把脸贴向我的脸,清脆地叫着妈妈,那一刻他就是我整个的宇宙。感谢朱棣文,你使妈妈更爱这个世界,更爱自己从事的事业。

这部专著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谢河南理工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重点学科出版基金的支持。其次要感谢我的丈夫朱成明,他不仅花费大量时间带小虾米,还主动承担了繁重且辛劳的打字任务。因为我喜欢手写,那种一盏孤灯,笔在纸上迅速游走的写作形式让我迷恋至今。同时还要感谢我的同事冒建华博士的鼓励和支持。最后我要感谢南京大学出版社接受我这部书稿,感谢编辑王抗战、责任编辑张静妤的辛勤工作。在本书写作期间,婧妤以她的严谨、认真、敬业让我感动敬佩。感谢 精美的封面设计。是他们和我一起完成了这部书稿。

感谢我的父母千里之外的关怀,他们的爱让我的人生更温暖。感谢我的硕士导师张永健,我的博士导师吴义勤,他们对我的辛勤栽培使我能够走到今天,全都铭刻心底。

抬眼窗外,悠悠的云彩悠悠地游,让我想起多年前一位好友送给我的一句话,只要执着地付出努力,未来总会以一种突兀的方式回报你。是的,我深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书写未来。

文红霞

2009年11月8日于济南

①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页。

②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6-7页。

③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4页。

④西蒙?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第11页。

⑤ 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序》,1935年8月。

⑥黄人影编,《当代中国女作家论》,转引自乐铄《中国现代女性创作及其社会性别》,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4页。

⑦ [美]苏珊?布朗米勒,《女性的人体形象》,见王政、杜芳琴,《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三联书店1998年,第111-112页。

⑧ 《我在霞村的时候》写于1940年底,最初发表在1941年6月20日延安的《中国文化》第2卷第一期,并先后被1942年8月的《学习生活》第3卷第1期,1946年3月的《北方文化》第1卷第1期转载。

⑨ 《在医院中》写于1940年,最初发表于1941年11月15日延安的《谷雨》双月刊创刊号,1942年8月被重庆的《文艺阵地》第1卷第4期转载。

⑩ 《“三八”节有感》写于1942年3月8日,最初发表在1942年3月9日延安的《解放时报?文艺副刊》第18期。

11 季红真,《萧红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343页。

12聂绀弩,《萧红选集?序》,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13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96页。

14葛浩文,《萧红评传》,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152页。

15聂绀弩,《怀念萧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30-31页。

16转引自季红真,《萧红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343页。

17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88页。

18赵园,《赵园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0页。

19赵园,《赵园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3页。

20屈雅红,《孤独与漂泊:从女性主义视点解读萧红》,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8.

21单元,《走进萧红世界》,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7页。

22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张爱玲文集》(下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8月,第519页。

23张爱玲《自己的文章》(下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8月,第346页。

24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255-273页。

25张爱玲,《谈女人》、《流言》,第87页。

26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张爱玲文集》(下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8月,第520页。

27 [美]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8月版,第179页。

28原名杨季康,1911年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之后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大学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另有《杨降小说集》,《杨降译文集》出版。

29这是1964年6月毛泽东在畅游十三陵水库时对青年的谈话,参见《毛泽东主席论妇女》,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8页。

30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9页。

31 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三联书店1995年,第44页。

32茅盾,《谈最近的短篇小说》,《茅盾评论文集》第173页。

33茹志鹃,《我写百合花的经过》,《青春》1980年第11期。

34茹志鹃,《我写百合花的经过》,《青春》1980年第11期。

35宗璞(1928- ),原名冯钟璞,北京人,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同年开始发表作品。1960年调至《世界文学》编辑部,1962年中断写作,新时期重返文坛后发表了系列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如《弦上的梦》《三生石》《我是谁》等。

36 毛泽东于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继后,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于5月26日向文艺界科学界详细讲述内容与要求,得到文艺工作者热烈响应。但是随着1957年反右斗争展开,文学创作重归萧条。到1957年10月反右结束,全国共划右派55万人。

37陈素琰,《女性的潜隐与实现——五、六十年代两岸女作家》,《台港文学选刊》1994年第11期。

38 李银河,《女权主义围绕性别气质问题的论争》,载《中国女性文化》第二辑,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第16页。

39 戴锦华,《犹在镜中》,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179页。

40原名孙桂珍,1951年生于天津,1969年下乡河北,1971年调入铁道兵邯郸工厂。1982年调入河北省廊坊地区文联。1984年考入鲁迅文学院,后又入北京大学作家班。1987年出版诗集《爱的火焰》、《爱的方式》。1988年在《天津文学》编辑部,出版诗集《独身女人的卧室》。1999年出版诗集《伊蕾爱情诗》。

41翟永明1955年生于四川,1980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诗集有《女人》、《在一切玫瑰之上》、《翟永明诗集》、《黑夜里的素歌》和《称之为一切》,随笔集《纸上建筑》等。

42翟永明,《黑夜的意识》,《诗歌报》,1986年11月15日。

43唐亚平1962年生于四川通江,1979年考入四川大学哲学系就读,1983年在铁道部第五工程局党校任教,同年开始发表诗作。1984年调入贵州电视台当记者。出版诗集《蛮荒月亮》、《月亮的表情》、《黑色沙漠》等。

44戴厚英(1938-1996)安徽颍上人,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长篇小说《人啊,人!》、《诗人之死》、《空中的足音》、《流泪的淮河》、《悬空的十字路口》等,《性格?命运——我的故事》等。

45戴厚英,《〈人啊,人〉后记》,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出版,第353页。

46鲁枢元,《精神与生态系统》,《猞猁言说:关于文学、精神、生态的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67页。

47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7月,第121页。

48 冯?贝塔朗菲,《人的系统论》,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9页。

49 谌容1936生于湖北武汉,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九十年代出版《人到老年》《死河》继续关注老年问题和生态问题。《人到中年》1980年发表于《收获》,1982年拍成电影,由潘虹、达式常主演,获第三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女主角,第六届百花最佳故事片。

50 乐铄,《迟到的潮流》,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4页。

51谌容,《奔向未来》,《文艺报》1981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