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勾引客户
7324200000050

第50章 先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有句营销名言说:“营销世界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地把自己推销给自己。”营销经理在推销产品之前要推销自己,因此必须从语言艺术、自我修养、推销策略入手,一步步进入客户的内心,从而成为“勾引”客户的高手。

日本销售大师原一平27岁进入日本明治保险公司,开始了他的推销生涯。当时,他穷得吃不起饭,晚上只能露宿公园。某日,他向一位老和尚推销保险,在原一平详细地解说一番之后,老和尚平静地说:“你的介绍丝毫引不起我投保的兴趣。”老和尚注视着原一平接着说,“人与人之间,像这样相对而坐的时候,一定要具备一种强烈的吸引对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将来就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了。”老和尚又说:“年轻人,先努力改造自己吧!”

有句营销名言说:“营销世界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地把自己推销给自己。”而良好的形象就是营销经理推销自己的最好方式。虽说不能以衣冠取人,但营销经理良好的形象对于营销的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而优雅大方的待客之道也可以成为营销经理“勾引”客户的最佳筹码。

形象并不仅仅指衣着打扮,还包括营销经理的行为举止、社交礼仪、语言表达等。有些举止需要营销经理长期修炼并形成习惯才能表现出来。每位营销经理也完全可以通过对一些细节上的关注,掌握切合实际的技巧,提升自己的形象,大大提高“勾引”客户的能力。具体来说,营销经理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在客户心里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第一步:通过“首因效应”在客户心里留下好印象。所谓“首因效应”是指第一印象会对后续交往产生影响的现象。有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所有自愿参加实验的人员分成两组来看同一张照片。告诉甲组参与者,照片中是位著名科学家;告诉乙组参与者照片中是一个屡教不改的罪犯。然后要求两组被试者根据照片中的人的外貌特征来分析其性格特征。结果甲组的参与者大都描绘说:他的深蓝色的瞳孔中藏着深邃的思想,而秃顶的脑袋中饱含着智慧;乙组参与者的描绘大概是:深陷的眼睛隐藏着邪恶,光秃的脑袋下尽是罪恶的念头。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第一印象能给接受者造成的思想定势,并影响此后接受者的判断。如果形成的第一印象是肯定的心理定式,接受者会在后续了解中产生肯定的偏向。因此,营销经理完全可以利用首因效应,给客户留下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从而为后续交往打好基础。

营销经理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做到让自己留给客户的印象既完美又牢固。首先应该面带微笑,因为微笑给人的印象是热情、友好、诚挚、善良;其次要保证穿戴整洁,这样能给人留下自信、自爱、严谨的好印象;第三是让自己在言谈举止、行为礼仪上给客户留下一个有修养、有内涵、优雅大方的印象。营销经理还可以利用各种技巧,强化自己的优点,给客户留下一个更加牢固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会左右客户对产品的判断,影响营销经理的业绩。一旦因为一时疏忽,给客户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对于营销经理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对企业而言也可能造成负面的影响。

第二步:营销经理可以通过“晕轮效应”让客户对其优点产生强烈印象。人们对一件事物的认识很容易因为对象某一特别突出的特点、品质影响,而忽视了对其他品质和特点的正确理解,而特别突出的这一点起了类似晕轮的作用。“晕轮效应”是一种心理上的错觉,对象上那特别突出的一点就好像月亮周围出现的朦胧圆圈,把月亮其他地方的景色给掩盖了。有心理学家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张卡片上写着一个人的五种品质:聪明、灵巧、勤奋、坚定、热情。要求参与者看后想像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参与者普遍把他想像成一个友好、善良的人。心理学家又把卡片上的“热情”一词换成“冷酷”,顺序变成:聪明、勤奋、坚定、冷酷、灵巧,再让参与者想像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参与者普遍把卡片中的人想像成了一个可怕的坏人。这个实验很明显说明了一点,卡片中所展示的品质中,“热情”和“冷酷”这两种品质掩盖了其他品质,产生了晕轮效应。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对他人进行评价总是只看到其一面,而看不到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现实中有许多人孤立地以貌取人、以才取人、以德取人、以某一言行取人、以某一长处或短处取人,其实这都是“晕轮效应”导致的人们心理感知上的错误。

营销经理应该从“晕轮效应”中受到启发,努力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以给客户留下好印象。而人身上各种品质中,最能产生晕轮效应的就是外表。一个长相姣好、穿着整洁、干练的人很容易在他人心里留下有修养、严谨的好印象。

营销经理注意自己衣着整齐、谈吐文雅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客户需要的是优质的产品或服务,希望企业及营销经理讲诚信,营销经理要展现自己诚实守信的一面。只有客户在心理上认可了,才有可能以最大的热诚达成交易。

第三步:利用“亡斧疑邻效应”,让客户在心里接受自己的产品。所谓“亡斧疑邻效应”是指由于主体带着某种主观偏见去观察、了解、分析事物,结果产生认知的偏差。《列子·说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丢失了斧子,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了斧子。结果,他看邻居的儿子走路的样子、面部表情、言谈举止,没一处不像是偷了斧子的小偷。后来,他找到了自己的斧子,再看邻居的儿子又觉得他怎么看都不像是小偷。这就是“亡斧疑邻”的由来。在现实交往中,如果一方对另一方形成了主观预设的偏见,就很容易在“亡斧疑邻效应”的作用下对对方形成心理阴影,影响交际的展开。这种偏见性错觉可以很好地应用于营销行业。营销经理应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锻炼自己的交际技巧,在客户心里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也可以消除对方先入为主的偏见。

第四步:利用“定型效应”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我国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就有一位名家——公孙龙,他曾提出“白马非马”的论断,讨论了同一性与差别性的关系问题。在现实中,也有许多人会自觉不自觉地把人按照各种不同的类别进行划分,从而混淆了不同人之间的同一性与差别性。比如人们很容易根据对方的年龄、性别、外貌、衣着、言谈、职业等外部特征将之归为某一类,而且认为每一类型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就是“定型效应”。营销经理可以利用“定型效应”,让自己的形象在客户心目有一个好的定位,还可利用“定型效应”突出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的特性,以巩固在客户心中的印象。比如,根据定型效应,一位优秀的营销经理可以根据自己所营销的产品扮演对应的角色。不同的角色形象会给客户留下不同的印象。如果推销玩具,可以装扮成机器猫;如果推销服装,那么最好穿得像模特;如果推销化妆品,可以扮美容师的模样……总之,营销经理最好根据当时的实际情景让自己进入不同的角色。

营销是一项很需要勤奋更需要技巧的工作。市场营销经理在推销产品前首先要推销自己。只有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的营销经理才是成功的营销经理。营销经理必须从语言艺术、自我修养、推销策略入手,一步步进入客户的内心,从而成为“勾引”客户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