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者的工作效率
7332300000010

第10章 现代化生产管理体系中的领导者(8)

作为经济修养特点之一的经济思维,应当是创造性的,并且在一般文化水平、文化传统、科学发展、经济条件、经济素养,经济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下,经济思维也在不断地发展着,促进人们积极地接受和领会新生的、先进的事物。

由此可见,创造性的经济思维的发展,是克服经营管理干部思维的习惯惰性和守旧心理的条件之一。这个问题在完善经济机制的活动中表现得最为尖锐、突出。

苏共中央经常不断地指出,解决我们的大多数问题,取决于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但是,应当承认这些问题解决得相当慢。“在这方面不仅有客观原因,而且还有计划工作、经营方法,特别是经营思想中的保守习惯势力的影响。”

所以,1981年举行的苏共中央十一月全会要求各级干部,把经营活动作风和经济思想方法改进得更加有效。这是一项必须解决的切实的任务。

经济思想的保守习惯和过时的经营管理方法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干扰我们的事业向前发展,阻碍新的先进经验的采用,在生产上表现为事倍功半。在现代条件下,我们正在解决把经济转向集约化发展轨道的任务,生活本身正在要求更有效地改变经营方式和经济思想方法,改变计划工作方法和管理体系。在今天,上述现象的存在尤其是不能容忍的。

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及其各种联系的复杂性已经达到非常高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如果不善于看清企业的发展前景,不能正确而有效地估计上述变化,不采用合理经营的全套方式方法;那么,他们就不可能取得生产上的成就。因此,领导干部应当充实自己的经济学知识,努力提高经济思维能力,并促使所有经营管理干部都具备这种能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集约化的社会主义经济是直接与经济思维的新方式、与经济发展道路和可能性的新概念相联系的。让我们以合理使用我国社会财富这个问题为例,在现代条件下,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了,而各种资源增长的速度却减慢了。这个客观事实向我们提出一个任务,其经济意义就是应当善于理解上述问题的实质,充分自觉地做到;不是尽可能多地取得各种资源,而是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现在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经济的合理性。这种思想要求我们特别注意,把社会的,集体的和工作人员的利益协调一致地结合起来。当这些利益的分配比例合理时,它将变成发展经济的强大的推动力量。

应当特别注意的是管理经济的思想与仅仅按数量指标评价经营活动成果是不相容的。在党的许多文件中,特别是在1981年举行的苏共中央十一月全会的决议中指出,仅仅按数量指标评价经营活动,实际上只会助长浪费行为。按吨位或卢布计算总产值(如制造机床、烤制面包等)往往掩盖了若干不合理的因素。而这些不合理因素完全可以依靠劳动集体采用周密的劳动组织、严格地遵守计划纪律与合同责任加以克服,这时企业领导干部可以起决定性作用。

共产党培养了千千万万符合上述要求的领导干部,帮助国民经济的干部提高管理经济的思维能力,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尽可能采用科学技术新成就,厉行节约,进一步增加国民财富。在现代条件下,对各级经济领导干部工作的考核评定,应当比过去任何时候都严格。对干部考核评定的基本内容应当是组织工作能力,采用各种科技成就的速度,以及在节约生产资源和满足社会需求(包括各种产品或服务)方面的成效。

总之,经济知识是经济修养的基础,而经济修养是领导干部工作、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众所周知,经济知识来源于各种经济科学,所以,为了使领导干部掌握这些知识,应当建立传播经济知识的固定体系。已有的经济教育体系承担了这种职能。经济知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或自学过程中获得的知识量,取决于其掌握程度和积累过程。换句话说,经济知识教学体系的工作不应是间断的,(认为掌握了大纲,便可把经济学习放下几年)而应当是连续不断的。只有在这种条件下,经济知识才能反映劳动人民的精神财富。

企业的全体人员都需要掌握一定的经济知识,但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应当掌握更多的经济知识。各个劳动集体开展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在很多方面取决于领导干部的素养和知识。

经营管理干部的经济修养,除去一定的知识水平外,还包括相应的实际本领和经验。这些本领和经验对于经济核算,对于从一个工作岗位到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经济分析来说,是任何时候都有用的。例如,确定社会主义责任制,提出建议,编制生产计划,论证节约材料、电能、燃料的措施,以及更好地利用生产基金、工作时间和其它方面的活动等,这些素质都能对劳动集体发挥重要作用。

有经验和修养的工作人员还应当是一个举止文雅的人,这是不能忽视的。例如,在经营管理中,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时,有的领导人表现无动于衷,而有的领导人则力求了解原因,改变现状。

经济工作经验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关系体系中的活动及其经验的积累。由于每个工作人员、劳动集体从事的经济活动各不相同,所以每位领导干部、每个集体都拥有自己的具体经验。经济工作经验的积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有关。由于一定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在一些单位经验积累得较快,在另一些单位则较慢。

因此,在某些劳动集体中便出现了“先进经验”这一术语。一个单位与另一个单位相比,具有更高的素质和更高的经营水平。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大多数单位及其劳动者、工作人员掌握了这些经验,于是它就不再是先进的,而逐步变成群众性的工作方式了,并为创造新的先进经验打下基础。这个过程,就象社会的经济发展一样,是不会间断、停止的。

哪个劳动集体中具有发挥创造性的工作环境,有目的地进行经济教育和训练,哪个单位加强了经济知识的教育,使职工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鼓励职工树立积极工作的信心,那么,先进经验就会首先在这些单位中创造出来。

从创造这种工作环境的观点来看,可以从多方面来研究领导干部本人的创造性工作活动;如个人和集体工作经验的积累;善于分析劳动过程、劳动和生产条件,探索和采用新的劳动形式、方式、方法,改进工艺过程;对劳动结果进行经济分析,挖掘提高生产效率的各种潜力;把经济知识和专业知识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善于自觉地、有根据地选择最佳的、有效的决策方案并付诸实施;保证劳动者参加社会生产的管理工作的能力等。这些方面综合在一起,可以说明一个领导干部的经济修养水平。

经济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是他的整个修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道德修养包括:积极的生活态度,意志力,共产主义的工作态度,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坚定不移地力求达到既定目标等。在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具有领导干部发展其高尚道德品质的良好条件。

道德修养与其它各种修养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我们认为完全可以建立统一的道德政治修养规范,它是苏联人民道德和政治的一致性的反映。对苏维埃人来说,在劳动和社会生活中,道德伦理与政治信念,道德感与政治感,道德动机与政治动机理所当然是一致的。因此,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政治活动中,必须尽量使思想动机与客观的道德效果协调一致。在挑选和提拔干部时,必须考虑他们的政治和道德素质,力求选拔那些具有高度的思想水平,阶级觉悟高、原则性强、思想端正和与人为善的人领导社会政治活动。

领导干部如果没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就很难想象他有良好的经济修养。М·И·加里宁指出,工作越复杂,技能要求越高,那么,对修养水平的要求也越高。

当前,如果没有新的劳动道德,没有认真、忠诚、创造性的工作态度和事业心,就不可能有企业的生产文明和劳动文明。劳动、经营活动的文明,不仅仅意味着精确的分析与核算以及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的成就等,同时还包括精神因素,即包括排除妨碍工作进程的一切因素和抛弃过时的、落后的和被生活淘汰的事物。

苏共二十六大指出,由于新的地区生产综合体的建立,各个劳动集体的劳动素养和生活水平都正在不断提高。普遍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工作强度,要求开展劳动竞赛、厉行节约和提高技能。所有这些都是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道德的共同要求。

道德修养与法制修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苏联的新宪法巩固了共产主义建设者道德规范的各项原则。在新宪法中创造性地体现了共产主义的道德规范。这部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本大法,不仅仅是政治、经济宪章,而且也是高度文明社会的道德宪章。

在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已经成为每个工作人员的法规和道德准则。例如,关于享用住房权的问题,尽管在苏联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住房建设,但Л·И·勃列日涅夫仍然指出:“由于这个问题暂时还不易于解决,在住房分配方面,就需要表现出特别关心的态度和客观、公正的正派作风”。

最后应当指出,在精神文明与美学修养之间有着深入的内在联系。无论是精神文明还是美学修养,都是与庸俗的、粗野的、不正派的、毫无思想内容和意义的行为相对立的。领导干部个人优良的道德品质,有利于抵制不文明的行为。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精神文明和美学修养的一致性体现了我们的人道主义理想和人类生命价值作用的不断提高。在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人民越来越珍惜善良、人道、诚实和正直等品质。苏联人民憎恨旧社会遗留的和垄断资产阶级“道德修养”的那些典型品质:虚伪、说空话、口是心非、阳奉阴违、伪善行为、践踏人类尊严等。道德美学知识、信仰和感情的持久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与资产阶级雇佣劳动的区别。言行一致代表了社会主义典型人物的坚定的行为准则;在严竣的生活考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坚定;大公无私、廉洁奉公、正义感等。所有这些,表现了在为争取全体人民幸福的斗争中的几代人关系的传统精神,应当加以珍惜和巩固。

精神文明还表现在个人的言行要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符合一定的社会组织、职业和生活环境中人们公认的相互往来的行为准则。

个人精神文明的形成和文明程度,是推动整个人类进步的必要条件,是在劳动集体中建立健康的道德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所以,领导者的个人精神文明不仅是道德品质与思想感情的辩证统一体,而且是把它体现到现实的工作和行为中去的个人能力的统一体。

教育劳动者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培养他们的法学修养。经济领导干部应参与社会法制活动。就是说,在日常的维护、执行和运用法律规范的过程中,不仅能认识、理解各种法律规范和不同的法律现象,而且能形成法律的权威性和执法的自觉性,从而顺利地达到共产主义建设的目标。

列宁早在苏维埃政权刚刚建立的日子里,曾经指出,在群众自觉地参与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法律和运用法律活动过程中,树立法制观念具有重大的意义。列宁教导说,群众应当参加的不仅是讨论一般的条例、决议和法律,不仅监督、检查这些条例、决议、法律的执行情况,而且应当直接参与这些条例、决议、法律的执行。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民主的成就之一,就在于它把劳动群众提高到先锋队的地位,而且使他们之中的一些人成为法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保证人们去积极地认识和掌握、领会法学修养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引导他们去解决社会问题,而不必考虑他们在哪个具体的管理岗位上从事工作。这就必然会促进其法学修养的提高,如扩大法律知识,养成必须遵守法律要求和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坚定信念。

高度的法学修养已经成为我们整个社会的一个特点,大多数从事管理的领导干部的觉悟和工作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我们仍然应当力求使每个工作人员都成为高度法学修养的体现者。因此,经济干部不仅有必要熟悉具体法律规范的要求,熟悉一般的法律原则,而且要了解它们的内容,了解苏联法律的道义和政治价值,它的正义性及执行的必要性。所有这些都有重大的意义。

由此可见,在解决提出的各项任务时,需要运用社会主义制度所拥有的各种形式和方法,并且应当集中精力采用综合方式解决社会上现存的问题,以进一步开展共产主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