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并戏耍小孩,有的虽没掺言,却在助笑。只有岳员外在念完那两句诗词后,一直默不作声。
“我问的是两个问题,”岳飞遂望着岳员外问道:“爹爹,为什么五月五日是端阳节?为什么端阳节要裹粽吃?”
“这样小的孩子,思路却甚是清楚。”岳员外故意慢吞吞地嚼着口里的粽子,掩饰内心的喜悦,待吞下后,道:
“国人五月初五日吃粽,乃汩罗之遗风也。”
说完,又小饮一口,把五月初五日端午节的由来,细细道来:
“五月初五日是楚国贤臣屈原的忌辰。一千三四百年前,楚国贤臣屈原,面临亡国,又因遭人诬陷,被剥夺报效国家的权利,痛苦不堪,终日行吟泽畔。如此捱到五月初五日,悲愤不已,怀抱大石投汩罗江自尽。在江边浣衣的农妇发现后,即刻奔告村里。时百姓大有敬贤之心,人们无不争先恐后,驾舟奋力追赶拯救。他们追至洞庭湖,到了长江入江口,仍不见踪迹,确认屈原已死去。因彼处是鱼米之乡,时江湖里的鱼又大又多,有的大得如小舟,多得在江中挤挤挨挨的。楚人担心鱼虾吃掉屈原躯体,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期喂饱鱼虾,保全完尸。明年,居住汩罗江边一农夫,梦见屈原对他说,阴间一如人间,种种不平,他三天两头挨饿。。。。。。农夫惊觉醒转,摇醒妻子,将梦中情景,与妻子说了。此日正是屈原的忌辰---五月初五。夫妻二人赶紧出门,广告远近居民,荆楚各地的人们便竹筒装满糯米,放在锅里煮熟,称为‘筒粽’,将‘筒粽’投入江湖,为屈原解饥。为了易于煮熟,渐用粽叶代替竹筒裹米,称为“角黍”,就是今日的粽子。夏五月,南方天热,采完棕叶,裹煮香棕,流汗不止。人们惟恐身体不洁,对贤臣不敬,又用艾蒿和菖蒲煎水洗澡,穿上干鞋净袜,把角黍装在竹蓝内,挎着登上龙舟,竞相划向江心,把粽子投入江湖中祭奠。自此,又成竞渡之习。此后,这一习俗风行全中国,家家裹粽,庆贺端阳。”
岳飞听得入迷:
“爹爹,再说一遍。”
“明年这天再说。”
岳飞问道:
“我家的香粽与汩罗江香粽是一样的吗?”
“我们家里裹的粽子比不得汩罗江香粽。汩罗江畔的香粽,那才是最正宗的,堪称天下第一棕。传说每值端阳,汩罗江畔粽子飘香百里;汩罗江上,龙舟竞渡,纵横如飞。。。。。。”
姚氏言未尽,岳飞又问道:
“好不令人向往!我们可不可以去汩罗吃香粽,看龙舟赛?”
众人听后哈哈大笑:
“你快去竹园和大雁打个商量,请求它们带你去那里。”
姚氏见众人没个正经,一味拿孩子取笑,解围道:
“彼处是渺渺茫茫遥远的去处。我们河朔人不可能去那里。”
“汩罗在哪里?汩罗离我们汤阴多远?”岳飞问道。
“我们在北方,汩罗在南方,有万水千山之隔。”
岳飞又问道:“万水千山之隔,究竟有多远呢?”
“远得连做梦都到达不了那里。娘活了四十岁,就不曾梦见过那里。”
岳员外在旁补充说道:
“盛传那里是鱼米之乡,我们孝悌里做远客的,有跑契丹黄龙府经商的,也不曾有人去过汨罗,就是因为路太遥远。”
岳飞沉吟了半晌,口里冒出一个意外的问题:
“陷害屈原的人,叫什么名字?”
“哎呦,”众人俱觉好笑,“谁还记得他们?你就会调笑哩,你是嫌我们今日笑得不够吧?”
姚氏却一板正经,说道:
“你们真地不要笑,这里面还有个做人的大问题。那些陷害别人的人,虽说谋得一时恩宠富贵,风光虚荣好些时日,可是身后也不再有人记得他们了,只有屈原永垂不朽。所以,做人还是要做好人。”
“哪样做才算好人?”孩子们问道。
姚氏沉吟了一会儿,说道:
“做人,要像我们竹园的竹子那样,笔笔挺挺有正气,猗猗森森有劲节。平生不要做皱眉事,晚来睡觉才安稳。”
大家正说得热闹,吃得欢然,忽然岳飞望着二门,惊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