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后,甲长领着县太爷来到辣嫂家,那县令见桌上只摆着一碗炒笋干,一碟咸辣椒,两盘韭菜,顿时面露不悦之色,大声问甲长:“师爷的交待你没听清楚吗?”
辣嫂站起来答道:“这正是按大人吩咐准备的,你要20道菜,两盘韭菜即是二九(韭)一十八,加上笋干和辣椒,正好是20道。”县令一听,无言以对,只好喝了一顿寡酒。
藏头诗谜巧定终身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造的代表人物,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在封建社会里,男女授受不亲,许多恋人明里不能相见相爱,只能暗里幽会,以至私定终身。关汉卿所编的《望江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谭记儿和白士中。谭记儿为躲避恶少杨衙内的纠缠,借居在清安观中,观中的白道姑非常照顾她。白道姑的侄儿白士中要去潭州赴任,途中路经清安观,拜见姑母白道姑。当日道姑知道侄儿丧妻,便为谭记儿做媒,谭记儿见白士中人品出众,就吟了一首“愿随君去”的藏头诗谜,表露心迹:
愿把春情寄落花,
随风冉冉到天涯。
君若识破凤兮句,
去奴当归卖酒家。
白士中便以诗作答说:
当炉卓女艳如花,
不记琴心未有涯;
负却今宵花底句,
卿须怜我尚无家。
谭记儿听到了“当不负卿”的誓言,便答应下了这桩婚事,二人便一起去了潭州。
柏子庭诗谜讽店主
柏子庭,元末画家,道士,嘉定(今属上海)人。柏子庭青年时便因能作画吟诗而出名,但他看破红尘,无意于仕途,出家当了和尚,经常一个人外出游览名山胜水。
有一天夜晚,柏子庭到一家旅店借宿。店主人见是个沿路化缘的和尚,便不理不睬,没有热情招待。柏子庭向店小二讨香烛,店小二硬是推说没有。后来店主人听说他能写诗,就让他为店里题一首诗,柏子庭想了想,挥笔在墙上题了这样一首诗:
门前不见木樨开,
唯有松梅两处栽;
腹内有诗无处写,
往来都把轿儿抢。
这首诗的字写得龙飞风舞,异常洒脱。店主人识字不多,也没有去琢磨它,便命店小二张贴于店里。过往的客人中,不乏文人学士,也都夸字写得苍劲有力,但都不理解诗的含义。
一晃一年过去了,还是没有人能猜出诗中的含义。一天,柏子庭的好朋友子畏也来到这个店中歇脚,他看了壁上的题诗后,笑着对店主人说:“这首诗是谁写的?他是嘲笑店中无‘香、烛、纸、马’呀。”
店主人一听,忙问:“客官,这话当真?”子畏笑着说:“你看,第一句‘门前不见木樨开’是说无香,第二句‘惟有松梅两处栽’是说无竹(烛),‘腹内有诗无处写’是说无纸,‘往来都把轿儿抬’是说无马。”
店主人一下子恍然大悟,自言自语说:“原来那化缘和尚的诗是这个意思啊。”子畏听后马上说:“你说是个和尚?怪不得我看这字觉得很眼熟呢,这肯定是吴僧柏子庭所题。”店主人这才知道,原来那天怠慢的是大画家柏子庭,一时懊悔不已。
明朝时期
师生猜谜共成趣
刘基,字伯温,谥日文成,温州文成县南田人(旧属青田县)。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被迫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他是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被后人比做诸葛武侯。
元朝末年,刘伯温辞官回乡,在南田丹徒臣村开了一个塾馆,授徒为乐。一天,他带着学生们出去郊游,在路上偶有所感,便说:“我出个字谜你们猜猜。”
黄鹤楼,鲁班修,
灵芝草,被人偷。
骑龙乘鹤由他去,
八仙过海各自休。
学生们都动脑筋想了起来。一个学生说:“我看这个字‘竖看像根柱,横看像架梁,世上数状元,就是不成双’。”另一个学生接着说:“这个字是‘兄弟排行他在先,年年月月他在前,孤孤单单他独眠’。”又一个学生笑着说:“老师这个字‘不在上边,且在下边,正在两头,卡在中间’。”刘伯温听了学生们的对答,非常满意。他们不但猜得又快又对,而且用不同的方法都编制出一则非常贴切的谜面来回答。这真是如孔夫子所说的:举一隅而以三隅返,孺子可教也。
(谜底大揭密:一)
马皇后“枣”“桃”救命
朱元璋起事之后,想请刘基当军师,以辅佐自己打江山,可是多次派人去请,刘基均未应。朱元璋不得不自己去请。
有一天,刘基游天台山,到海边品茶时,忽然看见海滩上有一个担夫正躺着睡觉,只见那个担夫头枕一根扁担,仰面朝天,平摊两臂叉开两腿,睡得正酣,猛然发现这人的睡姿和扁担正好形成一个“天”字,不免惊诧不已。这时那人又一侧转身子,一手把扁担搂在腋下,蜷身又睡着了。刘基定睛一看,这个姿势又成了一个“子”字。
刘基稍一沉思,就上前跪拜,说:“万岁在此,恕小民失礼。”那个担夫听到之后,马上坐了起来说:“万岁在哪里?”刘基说:“您就是我主啊!”原来,朱元璋扮成了担夫,特意来会刘基。从此,刘基便担当起大营中的军师重任。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担心有人篡权,就想把一些跟他打过江山而他又觉得不可靠的人除掉。他想出了一条毒计,他兴建了一座庆功楼,想借庆功设宴之际,把那些人烧死。朱元璋的这个想法被马皇后知道了,马皇后于心不忍,便想给大臣们透个信。于是她送给每位大臣一份礼品,每个礼盒里装了一个枣和一个桃。很多大臣收到这个礼品以后都没有明白其中的意思,只是当一般的礼物吃掉了。刘基看后大悟,这不就是让我们逃跑吗?便马上躲了起来。后来,庆功楼果然失火,很多人都被烧死了,而刘基则躲过了一场劫难。
(谜底大揭密:早逃)
王吉妇得子为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低微,曾经当过放牛娃,还做过和尚,不认识太多字,但是却喜欢谜语。
他参加元末的农民起义后,有一次战争失利而孤身一人落荒而逃,路中经过一家妓院,便与一个叫王吉妇的妓女同眠共枕。一连住了数天后,朱元璋决定重返军旅。两人分手时,王吉妇问他将来如果有了孩子怎么办?朱元璋便在纸上写下了下面一行字:
二之十,古之一。
左七右八,横山倒出。
得了一,是谓之土之一。
他告诉王吉妇,以后可以凭着这行字与他相认。后来,王吉妇果然生了个男孩。
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做了皇上,王吉妇便带着这张字去京城找他。有一天,御前侍卫向朱元璋奏道:“有一个女人带着一个男孩要见皇上,还呈上了一张有字的纸。”朱元璋接过这张纸一看,马上出宫相迎。又令工匠立即动工,给王吉妇造一个阔绰的府第,并封给男孩王位。
原来,那行字是个谜语,谜底到底是什么呢?
(谜底大揭密:王吉妇(婦)子为王)
筷谜道出帝王心
朱元璋任命刘伯温为军师,一起南征北战,经过大小数十次战役,终于平定了天下,定都金陵(今天江苏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
有一天,朱元璋正在吃饭,刘伯温来见他。朱元璋说:“先生一向都很有文才,怎么不赋诗来助兴呢?”接着把筷子举起来说:“就以这个为题吧。”刘伯温不假思索,应声而赋曰:
“一对湘江王并看,
二妃曾洒泪痕斑。”
朱元璋一听,不由得皱了一下眉头,说道:“这是书生之想法,不怎么样!”刘伯温说:“我还没有赋完呢!”然后又继续赋曰:
“汉家四百年天下,
尽在留侯一借间。”
朱元璋听了之后龙颜大悦,连连称赞:“好诗!好诗!”
后来刘伯温这首咏筷子的诗被看做是一则很好的筷谜。
其实,朱元璋在这里是让刘伯温打了一个哑谜。因为刘伯温进来时,朱元璋正在吃饭,这时他为什么要刘伯温以他手中的筷子为题来赋诗呢?而且听了前两句时他不满意,当刘伯温的后两句说出张良借箸为筹的典故来时,他才大悦,连说是好诗,表示这会儿你才把我的谜题答对了。
因为当年正是刘邦在吃饭,他的军师张良走进来,张良借刘邦桌上的筷子为筹,向他陈述了不可封六国之后为王的八条理由,成为关系到刘邦事业成败的决定性的一个策略。朱元璋一直是把刘伯温当做刘邦的张良一样看待的。当朱元璋进餐时,刘伯温进来见他,使他想起了张良借箸为筹的这段故事,便举起筷子来示意,想让他也注意到这段故事。所以当他听见刘伯温的前两句诗的时候就说这两句是书生之见,而刘伯温的三四句一点出这段故事,他才认为是说到了题上。在这里,也可以看出刘伯温非常善于揣摩朱元璋的心思。
画谜惹出杀身祸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在位时,有一年元宵佳节的夜晚,他看到外面张灯结彩,每盏灯上都写着灯谜,很多文人墨客、达官贵人都云集京城,挂灯猜谜,就想与民同乐,于是身着便服,带了几个随从一起到街上去观灯。
朱元璋一边走一边看,一路上都好不热闹。突然听到前面传来一阵阵笑声,就好奇地挤了过去,原来是个画谜,画上画着一位穿着华丽的女人,光着两只尺余长的大脚,怀里抱着一个大西瓜,下面注着“打俗语一句”。
朱元璋琢磨了一下,马上明白了什么意思,他又悄悄地问别人,左右的人都摇头表示猜不着。然后他又问随从这个画谜是什么意思,随从都害怕冒犯皇上,谁都不敢说。
朱元璋心想:“这个画谜是隐语‘淮(怀)西妇女好大脚’,这不就是在讽刺皇后吗?”原来,马皇后是淮西人,她出身于农家,长着一双没缠过的大脚。于是,朱元璋顿起杀机,暗暗让人在没有挂灯谜的人家门口贴上“福”字。第二天,朱元璋命令御林军把没有张贴“福”字的人家都抄斩,杀了很多无辜的百姓。没想到,就因为一个画谜,招来了一场杀身大祸。
画谜京城刺弊政
明洪武年间,京城金陵城外大道旁的墙上出现了一幅画,上面画着一个和尚戴着一顶帽子,一个道士披着散乱的头发,又重重叠叠地戴着十顶帽子,旁边又画着一座断桥,几个身穿铠甲的军士和一群百姓焦急地站在桥头,没有办法过去。这幅画没有署名,也没有题目,吸引了许多人过来围观,议论纷纷,但是都不知道这幅画到底有什么含义。
一天,一个书生模样的人从此经过,看了这画,失声叫道:“此画妙哉!”大家都围到他跟前问这幅画妙在什么地方?
书生说:“你们来看:这和尚头上无发,却戴着帽子,这不是‘有官(冠)无法(发)’吗?而这个道士戴着那么多帽子,头发又是乱的,这就是说‘官(冠)多法(发)乱’啊!再看,由于这桥断了,民意不能通达,军民的行动都被阻断了,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呀!”
有人把这件事报告了朱元璋,朱元璋一听,沉思了很长时间,点了点头说:“这幅画切中了我们的弊病!”于是决心精简机构,整顿法规,改善吏政,朝中面貌为之一变。从此天下政令通达,军民同心,出现了一片太平景象。天下的军民对这件事都称道不忘。
文必正求亲
明朝年间,河南洛阳有位才子名叫文必正,他的笔墨清新,且蕴委婉之情,洒落之韵,为文人骚士所赞叹。
文必正对天官霍荣之女霍定金颇有爱慕之情,为了表达倾慕之心,有一天文必正登访霍府,伺机显才,他扫了一下客厅里的摆设,笑着对霍荣说:“老大人,你这厅堂陈设古朴典雅,琳琅满目,真可谓是古色古香,但是依晚生看来,似乎还缺一样东西。”
霍荣一听,有些不解。他想,我这厅堂之上,古玩玉器价值连城,书画墨宝谁家能比,还会缺少什么呢?于是强掩不悦,笑着问:“依才子看,老夫这厅堂尚缺何物,不妨直言而教。”
文必正并没直说,只是笑道:“依不才之见,这厅堂之上如果再添一个字,便既可突出您老贵重的身份,又能增添烘云托月的气氛。”
霍荣一听,更是惊讶,他疑惑地问:“这个字如此巧妙,你且说来。”文必正拱了拱手说:“请恕晚生吟诗四句。”旋即吟曰:
初下江南不用刀,
大朝江山没人保;
中原危难无心座,
思念君王把心操。
霍荣沉思片刻,便知道文必正所指之字是什么,他笑着点点头,捋须说道:“有道理,有道理。”后来,文必正逐渐得到了霍荣的赏识,终于被招为女婿。
(谜底大揭密:福)
瞿佑选亲试才女
明代文学家瞿佑(1347-1433),字宗吉,号存斋,浙江杭州人,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他年少时就颇有诗名,被当地人称之为神童。瞿佑14岁时,当时著名诗人杨维桢来到杭州。瞿佑前往拜访,见杨维桢的《香奁八题》,便即席奉和,俊语叠出,受到杨的赏识,袖其稿而去。从此,瞿佑名声更大。成年后,许多名人雅士都想招其为婿,但他看了不少闺阁裙钗,不是才学不高,便是容貌一般,都不中意。
这一年元宵灯节,男女老幼都涌上街头赏灯,熙熙攘攘,十分热闹。
瞿佑也随着人群边走边看灯。忽然,见对面一少女眉目如画,春风满面,窈窕妩媚,楚楚动人,举手抬足之间带着一股不食人间烟火的雅气,不由得站在那儿呆呆地看了起来。那位小姐没有发现,贴身丫环却看在眼中。她见大名鼎鼎的瞿才子对小姐有情,十分高兴,回家后就如实禀报了老爷。
老爷和夫人早就相中了瞿才子,只因听说他要求甚高,许多求亲者都被拒之门外,所以不敢贸然提亲,今听丫环一说,就决定促成此事。过了几天,老爷就派人送去请帖,邀瞿才子来家赴宴。酒宴上,丫环倒酒,瞿佑认出是元宵节上所见小姐的丫环,心想真巧。这时,小姐的父亲说起小姐之事,瞿佑没有拒绝,但也没答应。他想,论外貌倒是个俊俏女子,就是不知其才学如何。稍加思索后,对老人说:“我这有一首咏物谜诗,请转交令爱。”说罢,要来文房四宝,赋咏物诗一首:
巧制功夫百炼钢,
持来闺阁共行藏;
双环对展鱼肠快,
两股齐开燕尾长;
随机镂出新花样,
长在佳人玉指旁。
老爷知这是瞿才子要考自家的小姐,忙派人送进去,他知道这是难不住女儿的。果然,只一小会儿,丫环就将一纸香笺送到瞿佑手中,瞿佑打开一看,见上面也写着一首诗,诗题为“剪刀”:
一双利口脚弯长,
常在绣房陪姑娘。
姑娘说她没眼力,
眼睛长在胯骨上。
瞿佑一见,大喜笑道:“好一个才貌双全的闺阁淑女!这就是我要找的人呀!”老爷一听大喜,忙招呼女儿出来同瞿才子相见,默许了这段姻缘,从此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张乘槎测字如神
明代洪武年间有个很有名的测字先生叫张乘槎,人们都说他测得准。浙江刘参政听说此人身手不凡后,便想试一试他的测字本领。
有一天,刘参政把张乘槎请到家中说:“我心中想做一件事,先不跟你说,请给我测一测。”张乘槎说:“您不必告诉我是什么事,写一个字就可以了。”
这时,正有一个书童在旁边念《千字文》,正读到了“德建名立”一句,刘参政便说:“就测这个‘德’字。”然后便写下了一个“德”字给张乘槎看。
张乘槎接过字,端详了一会儿,说:“您是在等候一位客人吧,您想测测他是否会很快就来。”刘参政一听果然答得正确,心里非常惊讶,便问:“是呀,先生何以知道?”
张乘槎捻捻胡须,说:“这就是从这个‘德’字看出来的。而且我还知道他从今天算起,第14天以后来。”
刘参政越听越觉得神奇,便追问原由。张乘槎说:“‘德’字是双立人旁,是‘行’字的半边,是行人的意思,‘德’字的右上边可拆成‘十四’,所以我知道他14日来。而右下边有‘一心’两个字,这说明这位客人一心想来,只是事情还没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