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魔鬼成本
7349500000001

第1章 自序:严冬来临,你的棉衣在哪里

面对这个高成本时代的严冬,企业最需要的是棉衣。棉衣分为两层:内层是在不确定性变化环境中生存的坚定信心,外层是确保企业安然过冬的有效措施。这件棉衣不是等到冬天来了才缝制,而是早已备好。冬天都一样,对于不同的人其寒冷的程度却是不同的。这个严冬异常酷冷,往常的棉衣可能不足以御寒,这个时候需要企业内心更加坚定,并采取超常措施来应对。

在我看来,寒冬是显性的,并不足惧,且应对在平时;怕的是寒冬中潜伏的不确定性因素,因为充满变数,无疑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权威彼得·德鲁克所说:“世界的经济与技术正面临一个不连续的年代,在技术和经济上,在产业结构和经济理论上,在统领和管理的知识上,我们正处于一个瞬息万变的年代。”比如,这次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经济寒冬,到底还会持续多久?次贷危机下一波还有多大?股市震荡是否已经探底?楼市风雨飘摇还有多久的历程?这些都是对企业生存信心和智慧的严峻考验。

不可否认,在全球经济日趋开放化、一体化的今天,变化的高风险和高度不确定性客观存在,而且变化更加剧烈、更加巨大,几乎无处不在。很多变化不仅影响的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而且影响的深度强。但这并不表明,在不确定的环境面前,企业就无能为力了,就束手无策了。相反,迷乱的环境更大程度上考验着企业的生存信念。正如,汶川大地震中有的生还者之所以能挺过漫长的一百多个小时的生死考验,就是因为其本身具备顽强的生命意识和生存意志,这种能力是一个人的软实力决定的。

世界无常,企业信心仍在,这是企业未来生存管理思想所强调的生存确定性,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凭借企业良好的软实力素质从容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的变化。不确定性是一柄“双刃剑”,其影响并不总是负面的。正是由于不确定性、模糊性和混沌性,才使得后来居上、脱颖而出成为可能;才使一些企业有望实现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

事实上,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是在不断繁荣、衰退的循环中曲折前进的。在繁荣中膨胀,膨胀到极限出现泡沫;泡沫破灭,衰退,复苏;再繁荣。在这样一种循环的发展过程之中,很多企业消失,很多企业壮大。那些壮大的企业不断地创新,在创新中效率不断提高,技术不断进步,财富不断积累,实现人类的不断进步。但在这种进步中,代价是很多没有前瞻性、缺乏应对策略或应对不力、不及时的企业被淘汰出局,成为了失败者。

不确定性并不可怕,怕的是企业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乱了分寸,毫无定见。企业软实力从趋势预见开始,一旦企业有了自己的生存主张,就可“不畏浮云遮望眼”,以一种先入为主的姿态,按照既定的战略一步一步走下去。寒冬也不可怕,怕的是寒冬中潜伏的缓慢变化,很多企业甚至无法感知到它的来临,等到企业意识到这种变化再试图调整时,已经无力应变。如同将一只青蛙放入凉水中慢慢加热,青蛙无法感知温度的慢慢升高,等到它意识到温度已经很高时,已经变得非常虚弱,根本无力跳出。

大凡持续成功的企业,都具有在景气时穿越不景气魔障的长远战略眼光。在景气的时候,利用一切有利的时机“深挖洞、广积粮”,为冬天的到来累积实力。而那些失败的企业,在景气高涨的时候大都没有预见景气低谷,相信好日子永远没有尽头,利润永远会源源不断地流入。一旦寒冬来临,要么消失,要么被冻得遍体鳞伤。

俗话说,高峰过后是低谷。日子不是一天就变坏的。在近两年不断恶化的生存环境中,很多企业早早开始准备过冬。正是针对从原料到汇率等一系列“瓶颈”提前作出了预判,它们在冬天也能过得比较平稳。这些企业的经验值得处于销售困局和成本危机中的企业认真借鉴。任正非曾三次敲响警钟,告诫华为冬天即将来临,要企业准备好过冬的棉袄。而恰恰是每一次告诫后,华为的销售与利润都会有一次跳跃式的增长。华为的经验告诉我们:能否保持持续的危机意识和创新精神,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困难是一块鉴定企业好坏的试金石。在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国际经济减速、劳动力成本提高、环境成本上升等众多的困难面前,不同的企业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好的企业会认为这种困难的局面是机会,坏的企业会把它当成灾难。

最典型的是日本的汽车产业。当时,正值日本汽车企业崛起的时候,世界爆发了石油危机,世界石油价格飞涨。这种飞涨的石油价格使世界的汽车产业陷入萧条之中。为了防止生活质量下降,很多人选择了放弃消费汽车。但是,日本企业在这个阶段看到的是机会,在汽车节能上面下大工夫,低油耗成了日本汽车最强大的竞争力。就是因为石油危机,日本汽车企业崛起了,并且在以前欧美汽车企业独占天下的状态下杀出了一条血路,直到今天,日本汽车企业依然称雄世界。试想,如果没有当时的石油危机,如果日本还是沿着欧美的老的技术路线去制造汽车,日本汽车企业能够有今天的风光吗?

严冬来临,你的棉衣准备好了吗?如果还没有,危机下抢制也不失为良机,但生存信心在于你自己。措施上如何应对?本书特此奉上25种顺利过冬的成本策略,供你选择。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不管有无棉衣,不管棉衣厚薄,一切的关键在于迅速行动起来,能力不足的企业一定要挺得住,能力强的企业要借机发展。希望经历这个冬天,中国的企业能够有更加卓越的代表脱颖而出。

2009年3月于湖南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