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万事之谜
7350300000003

第3章 寻找身边的科学(2)

味精不但能补充人体的氨基酸,还有利于增进和维持大脑机能。因为味精本身具有很好的鲜味,所以适量的在食物中放入味精可增进人的食欲。除此之外,味精有助于提高人体对食物的消化率。另外,味精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还具有治疗慢性肝炎、肝昏迷、神经衰弱、癫痫病、胃酸缺乏等病的作用。

13.香米田之谜

在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悦来乡有个土家山族寨叫寺院村,整个山寨海拔均在1200多米,周围有数百亩的梯田。就在这些梯田当中,有5块非常神奇的香米田。在这些田中种植的稻米,颗粒饱满,晶莹透亮,蒸熟后香气扑鼻,馥溢四邻。这5块田地零星的分布于数百亩的梯田当中,加在一起总面积也不过2亩,如果不经特别指出,根本看不出这5块稻田与周围的稻田有什么区别,这里的人们也总是将它们与其它水田同耕同种。而这几块香米田最令人不解的是,不论耕种者变换什么品种,长出的都是香稻米,而且,不论遇上什么灾害,它总是旱涝保收,米的香味也丝毫不减。

14.解密“西边日出东边雨”

这种现象一般是在午后雷阵雨的时候才出现。雷阵雨是由对流云形成的,而对流云往往厚度大,范围小,雷雨的范围也小。人站在对流云下,只能看到乌云蔽日,大雨滂沱;如果站在对流云的边缘,就会看到乌云蔽日的一边大雨滂沱而另一边却是晴空白日了。

所谓的“隔街不下雨”也是这个原因形成的。

15.绿色阳光之谜

有人一定会问,阳光怎么可能是绿色的呢?阳光有时确实是绿色的,不过它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一般只有两三秒钟,有时还不到一秒钟,所以能看到绿色阳光的人并不多。

我们通常看到的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单色光组成的,这些光波有长有短。

在地球上,中午时的太阳光要到达地面,在空气里走过的路程比早、晚时要短一些,这时只有少量的最易散射的蓝、青、紫等短光波被飘浮在大气中的微小颗粒所拦阻,这样的阳光,人的肉眼是感觉不到什么颜色的,所以看起来太阳光是近似白光的,或者是白里稍带微红和微黄色。

在傍晚或者清晨的时候,阳光是斜射的,穿过大气层的厚度特别大,遇到悬浮在大气中小尘粒、小水珠的拦阻机会也相应的增大。这时候,短光波就被强烈地散射掉了。只有那些波长较长的红、黄、橙等颜色的光才能透过这些大气中的微粒被人眼所看到,所以我们平时只能看到“落日夕阳红似火”的情景。

但是大气也是像地球一样成曲面的,就像是一个一端向上的“气体透镜”,当太阳光穿过时,大气层使白色光折射而发生色散(就像三棱镜把太阳光折射成单一的色彩)。当太阳靠近地平线的时候,太阳光几乎是从水平方向穿过大气层的,这种折射所引起的色散最为明显。夕阳落下的时候,红光是最先没入地平线以下的,随后消失的便是橙色光和黄色光。此时地平线上还留有绿光、青光、紫光和蓝光,但是由于青光、紫光、蓝光的光波波长比较短,在大气中尘埃的强烈散射作用下,会变得非常的弱,以至于人的肉眼几乎看到,只有比较强的绿光,还能够到达人的肉眼,并且显得格外耀眼夺目,所以这时看到的阳光就呈现出了绿色。

16.五颜六色的食品

我们所吃的食品是五颜六色的,之所以有各种颜色,是因为里面含有不同的色素。色素有天然和人工合成两类。天然色素是生物所固有的,比如蔬菜当中的绿色是因为有叶绿素;胡萝卜的橙红色是因为胡萝卜当中含有胡萝卜素;红米苋里则含有一种苋菜红的紫红色色素。我们所食用食品当中,有的是靠人工着色的,所用的着色剂也有天然色素和人工色素之分。用天然色素着红色时,如红腐乳的红色是红曲色素,叉烧、红肠等食品所使用的是红曲色素着色。胭脂虫体内的胭脂虫红,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天然色素,一般用于饮料、果酱等食品的着色。

由于天然色素来源不能满足我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所以要使用一些人工合成的色素来对食品进行着色,如作红色着色剂的有合成的苋菜红和胭脂红。人工合成色素虽然没有营养,但因为毒性很低,只要用量不超过万分之一,是可以在食品中使用的。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合成的苋菜红和胭脂红在食品种的最大使用剂量为50毫克/千克(食品),而且只限用于糕点、糖果,或配制酒、汽水等食品。

17.让人恐怖的死亡公路

在美国爱达荷州立公路上,有一处被司机们称之为“爱达荷魔鬼三角地”的恐怖翻车带。就算是正常行驶的车辆,一旦进入这一地带也经常会突然被一股人们看不见的神秘力量抛向空中,随后又被重重地摔到地上,造成车毁人亡的惨重事故发生。

据当地的交通部门统计,在这同一地点处,已经有先后17条性命被以同样的方式断送掉。

在中国的兰州至新疆公路430公里处,不但翻车事故频繁发生,而且翻车的原因也让人觉得神秘莫测。尽管司机们全都严加提防,但是仍不断有事故发生,而且每年至少要发生十几起,多的年份会二三十起。交通部曾经多次改建这段公路,但无法阻止不断发生的事故,恐怖的死亡公路。

交通部门还在对这一路段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找出原因,以便现出应对的办法。

18.肥皂能够去污的秘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都是用肥皂来去除我们衣物上或身上的污渍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肥皂能够除去污垢呢?

我们所用的普通肥皂,其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钠盐和钾盐。这些盐的分子,一部分很容易溶于水,叫做“亲水基”;而另一部分却是不溶于水,而它们却溶于油,因此被称为“亲油基”。当肥皂分子与油污分子相遇的时候,肥皂的亲水基溶于水,而亲油基则溶于油中。肥皂分子因为既有亲水又有亲油的两重性,所以就能使原来互不相溶的油和水联系起来。

油污等物质被肥皂分子和水分子包围后,它们与衣服纤维间的吸附力就相应的减小了,再经过反复的搓洗,肥皂液中就渗入了不等量的空气,从而生成了大量泡沫。泡沫表面好像有一层紧张的薄膜,它既扩增了肥皂液的表面积,又使得肥皂液更具有收缩力,物理学上通常把这种液面的收缩力叫做表面张力。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衣服所沾有的油污灰尘等微粒,就很容易脱离衣物的纤维,随水而去了,这就是肥皂能去污的秘密。

19.武侠小说中的蒙汗药真的存在吗

在我国的古典小说中经常能够看到“蒙汗药”的身影,但蒙汗药究竟是什么呢?它真的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吗?

原来书中所说的“蒙汗药”就是具有一定麻醉作用的植物浸液。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证实,“蒙汗药”的主要成分竟然是曼陀罗花,又叫洋金花、风前花、酒醉花、大闹洋花。它是茄科野生草本植物,又分为白曼陀罗花和毛曼陀罗花两种。它的花、根、果、叶都可以作为药用。它所含的主要成分是强效的抗胆碱药,其中包括莨菪碱、东莨菪碱及少量的阿托品(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包括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血管循环;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跳加快;散大瞳孔,使眼压升高;兴奋呼吸中枢)。因而具有较强的麻醉、止痛、镇静、平喘等作用。其中能引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分是东莨菪碱。由于东莨菪碱的主要作用是使肌肉松弛,汗腺分泌受到抑制,所以古人将此药取名为“蒙汗药”也是相当确切的。

其实,“蒙汗药”的作用还有它好的一面,就是麻醉作用。据我国中医学者研究,我国古代在二千多年前,就已将“蒙汗药”应用于临床。《列子·汤问篇》中就记述了战国时代的名医扁鹊用“迷酒”剖胸探心进行手术,手术后又投以“神药”使病人清醒的故事。三国时代的华佗,在“迷酒”的基础上,又研制出“麻沸汤”,应用于临床。

20.水也有轻重之分

水也是有轻重之分的,你知道吗?通常我们喝的普通饮水,基本上就是“轻水”。但是,在我们生活的自然界中还存在着重水。在地球上,在每5万千克的普通水中就大约有7.5千克的重水。轻水存在于我们自然界的江河湖泊当中,而重水一般只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或者在一些矿物中才能寻找到它的踪影。

从表面上看,轻水和重水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好像没有什么区别,其实它们的区别在于其结构不同。20℃时1毫升轻水的质量是0.9982克,而重水是1.1056克。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重水是由两个氘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形成的,轻水则含有两个氕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氕原子比氘原子少一个中子,所以质量比氘小。还有,重水比轻水更怕冷一些。重水在3.8℃时就结冰了,而轻水的结冰点是0℃。

因为两者的成分的不同,两种水的性能也就存在了很大的差异。我们身边普遍存在的轻水适宜生命体的需要,轻水含量极高的雪水能够使农作物高产;而重水环境不适宜生命存活,如果小鱼进入重水含量高的水中,很快就会死去。不过,尽管重水不能直接为生命体服务,但是它还是可以间接的为人类造福。

21.中长跑为什么是逆时针方向的

在田径比赛的竞赛项目中,凡200米以上的项目,运动员都是向左转弯(逆时针方向),这是为什么呢?

关于这个问题人们的说法很多,但是都不能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

有人认为这出于对人体的保护而规定的。因为,大多数人的心脏位于身体左侧,所以重心容易偏左。而且人的跳跃等动作的起跳脚多是左脚,因为重心偏向左脚,所以向左转弯较容易。

而有的外国专家解释说:人类的脚,左右各有其作用,左脚起支持作用(支持重心),右脚起运动作用(掌握方向和速度)。因重心偏于左脚,所以用右脚蹬地面来增加速度与高度。

还有一种说法指出: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径赛并没有绕圈跑,它是在直线跑道上来回跑的。而近代的田径比赛刚开始出现在英国,与赛马一样是以顺时钟方向来跑,1896开始的近代奥运会,起初也是以向右的顺时针方向跑,而到了1912年国际田径总会成立后,却突然规定更改为逆时针方向跑,根本没有解释这样规定的原因。

除了以上的几种说法外,还有一些说法例如保护心脏说、惯用手说、运动脚说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医学界认为,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左右的功能是不一样的。人的左右大脑是交叉支配的,也就是说左脑支配右半身的活动,右脑则支配左半身的活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大多数人都养成了用右手干活、写字、工作的习惯,而左脑又主要是进行高级思维活动的,因此大大加重了左脑的负担。人体自身为了维护全身的平衡,必须加强受右脑支配的左腿功能,所以多数人感到左腿比右腿有力。在赛跑时,多数运动员也都是用左腿作为后蹬腿的。在跑弯道时,由于左腿有力,按逆时针方向跑,左腿就能很好地克服身体的离心力,避免向内侧倾倒。右腿力量比左腿小,如果按顺时针方向跑,就会感到身体不稳,容易摔倒。人在滑冰、骑自行车拐弯和跑步时,也有同样感觉。

22.黎明前的黑暗

关于黎明之前为什么会有一段比较黑暗的时间,得从地球大气对太阳光反射和散射的特点规律说起。经过大气科学研究我们知道,在夜间,因为没有太阳光的直接照射,所以天空呈现一片黑暗的状态,如果要说还有一点点微弱的光线的话,那也是因为大气中的空气分子或微小质点对太阳光起着反射作用和散射作用而造成的。而这种反射作用和散射作用的强弱,主要是由于地球和太阳光线两者之间的交角高度的关系。也就是说,这其中的交角高度愈大,反射作用和散射作用就愈强,天空就较少黑暗;反之,天空就愈显得黑暗。

我们都知道,由于地球与太阳光线之间的交角高度是以太阳西落时过后和准备东升(即黎明前)的这两个时段为最小,所以这两段时间大气对太阳光的反射作用和散射作用是最弱的,因而是最为黑暗的时期。相反地,在深夜由于地球与太阳光线之间的交角高度相对来说比较大,大气对太阳光的反射作用和散射作用相对较强,所以即使是深夜时间,天空也不一定显得很黑暗。不言而喻,由深夜的不很黑暗到黎明前的较黑暗,于是就有黎明前之黑暗的感觉现象。

画图的人可能感触最深,当灯光照到球体上的时候最深的因该是那条明暗交界线吧。如果把暗部比做夜间、把亮部比做白天的话,那就不难理解了。

23.能给食品保鲜的脱氧剂

脱氧剂也被称为游离氧吸收剂、游离氧去除剂或脱氧剂等,它是一种能够吸收氧的物质。在日常生活中常作为防腐剂,放置在食品包装中。因为,在食品密封包装时,同时放入能除去包装内的氧化物质,除去包装容器中游离氧和溶存氧,防止食品由于氧化而发霉、变质等。

脱氧剂放在食品包装当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抑制食品的品质劣变,而且能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防治害虫、细菌的生长,维持营养成分,延长保鲜时间,所以使用脱氧剂保鲜食品是一种质优、效果好、方便、安全的包装保藏方法。

脱氧剂中最常用的有铁系列脱氧剂和亚硫酸盐脱氧剂。脱氧剂的除氧功能是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因此其除氧能力随反应级数、时间长短、温度高低等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脱氧剂作为食品保鲜的新型材料,有其独特的优点。当与食品装在同一容器中时,脱氧剂吸收容器中的氧,使容器内呈无氧状态,食品得以保存。但作为脱氧剂的原材料必须具有反应稳定、无怪味及无有害气体生成等必要条件,使之万一被误食对人体也无害。在制作脱氧剂时,一般都会以铁粉为基本原料,在一般食品中使用,能保持食品品质及延长货架寿命,在健康食品中使用能防止油脂氧化,防止褪色及保持营养素。

24.水也会衰老吗

对于一个生命个体而言,自其具有生命的那刻起,就严格遵循着一条不变的自然规则——从生长、发育、成熟直至衰老、死亡。水是一种无机化合物,难道它也有生命,也会逐渐的衰老吗?

水分子是具有一定的极性的,因此分子与分子之间可以通过氢键形成一种链状结构。当水不经常受到撞击,也就是说不经常处于运动状态的时候,这种通过氢键形成链状结构就会不断扩大、延伸,从而使水不断“衰老”,最终变成“死水”,也就是老化了的水。未成年人如果经常饮用老化水,细胞的新陈代谢就会明显的减慢,并且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而中老年人饮用后,则会加速身体各方面的衰老进程。因此,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不饮用长期存放的桶装或瓶装水,将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25.有的绿豆是煮不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