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万事之谜
7350300000004

第4章 寻找身边的科学(3)

我们在吃绿豆粥或绿豆汤时经常发现有少数绿豆是顽固不化、是煮不烂的,尽管是经过长时间煮沸,或放在高压锅里煮都无济于事。如果不小心吃了一粒,就会满口生气,令人难受。这样的绿豆,人们称它为‘硬粒’。

绿豆是由种胚和种皮两部分组成的。薄薄的种皮分为内外两层。种皮间有一种栅栏细胞,它的主要成分时钙盐和酸盐,如果这两种成分的比例越高,表皮就越坚硬,这是产生硬粒的一种原因;另外还有一种原因是,有的豆粒表面被一层较厚的角质层包着,角质层是一种难溶于水的蜡质。由于上述原因,水分难以渗透到豆粒中去,所以尽管怎样煮也煮不烂。

处理硬粒的方法,一是将新绿豆贮藏一段时间后再吃,硬粒就会明显减少;二是在煮绿豆前,将那些比重轻,浮在水面上的豆粒捞出,这些豆粒一般都是劣粒或硬粒。

26.真的是死而复生吗

非洲这片古老的土地,是个经常出怪事的地方。在非洲南部马拉维的一名妇女,亲友们以为她已经死了16个小时,在下葬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她突然从棺材里坐了起来,把在场所有的人都吓坏了。

据这名死而复生的妇女的妹妹约瑟芙摩西讲,她姐姐病了已经将近一年了,在周二那天死去了。

“她死了之后,我们就开始为她准备葬礼,当一切都办妥当之后,我们却突然发现她动了一下。”?约瑟芙摩西说,“在葬礼上,每个人都在为我的姐姐唱着悲伤的圣歌,以超度她的亡灵,可是她竟然就那样突然地在歌声中坐了起来。”

“她刚一开始坐起来,只是懵懂地朝四周看了看,然后她就开始讲话了。”

“死者”后来对来访的人们说,在她“死去”的16个小时当中,她什么也不知道。但是,她隐约记得,她似乎看见了她死去已经很多年的父母。

当地的一位颇有名望的巫婆这样解释说:“这名妇女可能先是被蛊惑,然后又在一种超自然力的指引下复苏了。”而当地医院的大夫则认为,这只是一种长时间的休克而已。

27.毛巾为什么会越用越硬

我们经常会发现,毛巾在用过一段之后便会变得硬梆梆的,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毛巾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水中游离的钙、镁离子与肥皂结合,所生成钙镁皂粘附在了毛巾的表面,就使得毛巾变硬了。

如果想恢复毛巾的柔软,可在1.5公斤左右的水中加30克纯碱或适当的柔软剂煮10分钟就可以了。

其次,毛巾变硬还有部分原因是由于经过多次搓洗,毛巾的纤维越缠越紧,中间的空隙越来越小,从而使毛巾摸上去手感越来越硬。只要用一定的柔顺剂将毛巾浸泡一下就能缓解了。

28.什么东西“热胀冷缩”

我们都知道,在自然界里大多数物质都是‘热胀冷缩’的,但是也有极少数的物质,如锑、讼、镍等金属和在0℃~4℃之间的水,具有遇热收缩,受冷膨胀的现象。

我们知道,在零度时的水凝结成冰时,它的体积会胀大1/10,而水结成冰体积膨胀时,会产生很大的力量。

水的反膨胀现象,也给人们带来一些好处。当冬天到来、江河湖海里的水结冰时,因为冰的体积膨胀,比重比水小,总是浮在水面上;而水到了4℃,密度最大,总是沉在下面。这样,冰块就形成了一层天然的防寒屏障,使江河湖海不至于一冻到底,使大量的水下生物得以生存。

在生产和生活当中,人们还巧妙的利用了水结冰时体积膨胀的特性。例如,把需要加工成型的材料做成简单的容器,灌满4℃的水,放在欲成型的模腔里,然后使它迅速冷却。当容器里的水受冷结冰时,体积膨胀,巨大的胀力能把材料挤压到模型里去形成需要的形状。这就是人们称之为“冷冻成型法”的工作原理了。

29.“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生活中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烧开水时,水开前的响声比水开后的响。为什么“开水不响,响水不开”呢?注意观察你就会一下就会发现:水中没有出现气泡时,是听不到响声的,而气泡的产生往往会伴随着响声的出现。所以说,要揭开“开水不响,响水不开”的谜题,还要从气泡身上找原因。

我们知道水中总是溶有少量空气的,容器壁的表面小空穴中也吸附着空气,这些小气泡起气化核的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对空气的溶解度以及器壁对空气的吸附量都会逐渐减少。当水被加热时,首先是在容器壁上生成气泡。在气泡生成以后,气泡内部的容器壁部分实际上是处于一种“干烧”的状态,而气泡边缘与干烧部分之间处于激烈的汽化过程。由于水仍在继续被加热,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向小气泡内蒸发水蒸汽,使气泡内的压强逐渐的增大,结果使气泡的体积不断膨胀,气泡所受的浮力也随之增大。当气泡的浮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便离开器壁开始向水面上浮,整个过程的声音就像是往烧红的铁上倒水一样,试想一下:无数个这样的剧烈汽化响声汇合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样的声音?

响声主要是由于气泡的产生而出现的,当水沸腾后,气泡会迅速上浮,这种剧烈汽化过程的时间要比沸腾前要短,响声自然就变小了。

在水沸腾之前,容器里各水层的温度是不相同,容器壁附近水层的温度相对来说要较高一些,水面附近的温度较低。气泡产生后,在上升过程中不仅泡内空气压强随水温的降低而减小,泡内有一部分水蒸汽也逐渐凝结成饱和的蒸汽,压强也在减小,而外界压强基本不变,此时,泡外压强大于内压强,于是,上浮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将缩小。在之后继续加热的过程当中,气泡产生和膨胀的速度月来也快,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但当气泡上升到温度较低的地方时,气泡中的水蒸气又要凝结成水,体积又逐渐地减小。那么在这样的过程中,随着水的温度的不断升高,气泡的体积一会儿膨胀一会儿又缩小,而且还不断的上浮到水面,在水的中、上部就会产生一种振动,当水温接近沸点时,有大量的气泡涌现,接连不断地上升,并迅速地由大变小,使水剧烈振荡,并产生较大的响声。

在水的温度达到沸腾的温度时,由于气泡不断地将热能带至中、上层和水温不均匀而产生的对流,使整个容器的水温趋于一致。水的内部在急剧的汽化,气泡内水蒸气达到了饱和的程度,使得密度增大气压变高,在上升过程中其体积不仅不会缩小,而且还继续增大。这时气泡所受的浮力也随着它的上升而不断的增大,气泡就由底部一直上升到表面然后破裂,放出包含的水蒸气和空气。由于此时气泡上升至水面破裂,对水的振荡逐渐的减弱,发出的响声自然也就变小了。

由此可见,“开水不响,响水不开”这句古话是很符合现代物理理论的一种说法。

30.气功是成人的游戏还是潜科学

气功的起源相当久远,以至于我们不知要上溯到《黄帝内经》之前、《道德经》之前的什么时候!据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称,炼气的功夫应在周朝即公元前六世纪中叶产生。无论是佛家还是道家,对练气都有相关的记载。

现代人对气功的研究存在很多分歧,而典籍中对气功的界定又并不清晰明确,造成现在出现了气功界鱼龙混杂的混乱局面,使气功成为了“成年人的游戏”。而对于真正的气功还有很多奥秘等待人们去破解。

31.竹席为什么会比草席凉快

夏天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觉得,睡在竹席上要比睡在草席凉快一些,这是为什么呢?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是因为竹席的散热能力比草席的散热能力强。

草席里面有像海绵一样的东西,它和棉花一样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而且编草席用的草质地比较柔软,在人体的体重压力下很容易变得扁平,于是每根草之间的空隙就被压扁后的草占用了,空气不能在这空隙见流动,散热能力也就会大打折扣。而竹席就不同了,竹片的中间没有像草一样的保温海绵类似物,而且竹片不会被压扁,竹片与竹片之间有很宽的空隙,空气可以在这之间流动,及时把热量散去。

32.为什么小孩的睡眠时间比较长

小孩在刚一出生时,每天大概要睡十八到二十个小时,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了些以后,睡觉的时间也就逐渐地减少。这是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普遍规律。为什么孩子越小睡眠时间越长,而孩子大了些以后睡觉时间就逐渐减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