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典譬喻经全集
7350600000027

第27章 杂譬喻经(比丘道略集 后秦鸠摩罗什译)(1)

(一)雀离寺①师将沙弥下喻

昔雀离寺有一长老②比丘,得罗汉道。将一沙弥,时复来下入城游观③。衣钵大重,令沙弥担,随从其后。

沙弥道中便作是念:人生世间,无不受苦。欲免此苦,当与何等道?作是思惟:佛常赞叹菩萨为胜,我今当发菩萨心。适作是念,其师即以知他心通④,照其所念,语沙弥言:“持衣钵来。”沙弥持衣钵,授与其师。师语沙弥:“汝在前行。”沙弥适在前行,复作是念:菩萨之道甚大勤苦,求头与头、求眼与眼⑤,此事极难,非我所办。不如早取罗汉,疾得离苦。师复知其所念,语沙弥言:“汝担衣钵还从我后。”

如是三反,沙弥怪愕,不知何意。前至所止处,叉手白师,请问其意。其师答曰:“汝于菩萨道三进,故我亦三反,推汝在前;汝心三退,故推汝在后。所以尔者,发菩萨心,其功德胜满三千世界⑥成就罗汉故也。”

[注释]

①雀离寺:古代西域乾陀罗城附近寺院。雀离佛塔建筑之庄严,据《洛阳伽蓝记》卷五载,凡十三级,高约七百尺,塔内物悉为金玉,旭日始升,则金盘晃朗,微风渐发,则宝铎和鸣,堪称西域第一浮图。

②长老:指年龄长而法腊(又名夏腊、戒腊,即比丘受戒的年岁)高,智德俱优之大比丘,亦称上座、上首、首座。又禅家称住持之僧为长老。

③游观:又作游行、游方,禅宗称为行脚。即指游历四方说法行化(行化,游行教化之略称)。一般游行之僧侣,称为行脚僧。

④知他心通:六通之一,谓能知九界众生心中所念之事,是名知他心通。即“他心通”,参阅本书第二经第五篇注释⑥。

⑤“求头”句:指《本生经》中有关菩萨布施充满牺牲精神,《撰集百缘经》卷四《尸毗王剜眼施缘》、《贤愚经》卷六《月光王头施品》、《快目王眼施缘品》等即是。大乘佛教利他大悲之教旨,恐系胚胎于此。本生故事随佛教发展而广泛流传,并及于西方诸国,成为世界性通俗文学及道德教训轨范之源泉,如古希腊之伊索寓言、阿拉伯之天方夜谭等童话故事、寓言文学,即与佛教之本生经具有深厚之渊源关系。其故事亦散见于日本之今昔物语、宇治拾遗物语等作品中。可谓在研究世界文学之源流、传播、比较文学、交流史上,本生经占有极重要之地位与价值。汉译经典十二部经中,属本生经者有:《六度集经》、《生经》、《譬喻经》、《贤愚经》、《杂宝藏经》、《撰集百缘经》、《菩萨本行经》、《菩萨本缘经》、《菩萨本生鬘论》等。

⑥三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之略称。参阅本书第一经第十六篇注释①。

[今译]

从前,雀离寺有一位年高德劭的比丘,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这天,他带着一个沙弥,行脚入城。袈裟与铁钵很重,他让沙弥担着,自己跟在其后。

路上沙弥产生这样的念头:人生世间,无处不受苦。要想免去苦,应当参悟什么样的道法呢?他这样想,佛常常赞叹菩萨高妙,我现在该立下求菩萨道的心愿。他这样想的时候,师傅就以“他心通”洞悉了他的想法,他对沙弥说:“拿衣、钵来。”沙弥拿过衣钵,交与其师。师傅对沙弥说:“你在前面走。”沙弥刚往前走,又出现了一个念头:修菩萨之道太辛苦,众生要他的头就得给头,要他的眼睛就得给眼睛,这太难了,不是我能办到的。不如早早取得阿罗汉果位,快些脱离苦海。师傅洞悉了他的心思,对沙弥说:“你担着衣钵,回到我后面去。”

就这样反反复复三次,沙弥奇怪,不知怎么回事。走到前面休息处,沙弥合手行礼,问师傅到底是怎么回事。师傅回答:“你三次欲修菩萨道,所以我也三次回身,让你走在前;你三次打退堂鼓,所以我也三次让你走在后面。我所以如此做,是因为立下求菩萨道的心愿,其功德胜过全部三千世界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功德啊。”

[点评]

要不然不立志,立志就立大志。我比较佩服韩国前总统金永三,他早在中学时代就在寝室写下铮铮誓言——长大之后我要做韩国总统。金永三发誓的时候韩国还是军人专权,在军人专权的情况下立此大志,气魄撼天动地。

(二)圣王生九百九十九子喻

昔有转轮圣王,先生九百九十九子,皆悉成大,端正殊好,聪明黠慧,兼有身力。或有具二十八相①者,或具三十相者,或具三十一相者。

末后一子,始入母胎,处于恶露②不净之间。时有八部大力鬼神,鼓乐弦歌,侍卫其母。王亦宣敕③左右令具供养,种种严饰,参倍于常。时人白王曰:“王先诸子,今皆成大,智慧聪彻,身相殊妙。王心平然,未常欣庆。今此一子,始处母胎,有何奇特,供给异常耶?”时王答曰:“吾大子等虽才美过人,未有堪任登大位者。吾末后子,若生长大,必当堪任嗣大位也。”

时圣王者,喻如佛也;诸大子者,喻如下二乘④也;末后处子,喻菩萨也。言菩萨虽杂尘垢,但能发大意者,必为诸佛所念;天龙鬼神,皆兴敬爱之也。

[注释]

①二十八相:二十八大人相,下文的“三十相”、“三十一相”也指相应之大人相。天竺国人相说,具三十二相者在家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

②恶露:露,原本作“路”。参阅本书第一经第七十篇注释{13}。

③宣敕:发布命令;指诏书。

④下二乘:指声闻乘、缘觉乘。下乘、小乘之名,原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其后学术界沿用之,并无褒贬意。由思想史之发展而言,小乘乃是大乘思想之基础。

[今译]

从前有个转轮圣王已经生有九百九十九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体貌端正俊美,聪明机敏,兼有力气。他们有的具有二十八种大人之相,有的具有三十种大人之相,有的具有三十一种大人之相。

末后的一个儿子,还在母胎中,身处不洁净的地方。当时有天龙八部的大力鬼神,敲鼓唱歌,护卫其母。国王也诏令左右周到供养,种种装饰,三倍于往常。其时有人对国王说:“您先前那些儿子,现在都长大成人,有智慧,聪明透顶,身体相貌也超凡脱俗。可是国王淡然视之,并不特别欢喜。现在这个儿子,还在母胎中,有什么奇特之处,却让供给异于平常呢?”国王答道:“我那些成人的儿子虽然有才能、相貌过人,却没有能力继承王位。我这个小儿子,待他长大,必然能继承国王大位。”

那时的圣王,就如同佛;那些成人的儿子,如同声闻、缘觉下二乘;最小的儿子,如同菩萨。这件事是说,菩萨虽然身染污垢,但能立下宏大志愿,一定会被诸佛护念;天、龙、鬼、神都敬爱他。

[点评]

国王偏爱尚未出生的孩子不无道理,正因为没有出生,他是没有缺点的,而那些已经长大的孩子,一定各有各的毛病。至少在理论上小儿子尚存成为完人的可能性。

(三)兄弟二人共为沙门喻

昔迦叶佛时有兄弟二人,出家俱为沙门。兄好持戒坐禅,一心求道而不好布施,弟好布施修福而喜破戒。

释迦文出世,其兄值佛①,出家修道,即得罗汉,而独薄福,常患衣食不充。与诸伴等游行乞食,常独不饱而还。其弟生象中为象,多力能却怨敌,为国王所爱。以好金银、珍宝、璎珞②其身,封数百户邑,供给此象,随其所须③。

时兄比丘者值世大俭,游行乞食,七日不得。末后得少粗食,殆得存命。先知此象是前世兄弟,便往诣象前,手捉象耳而语之言:“我与汝俱有罪也。”象便思惟比丘语,即得自识宿命,见前世因缘。象便愁忧,不复饮食。象子怖惧,便往白王言:“象不复饮食,不知何意?”王问象子:“先有人犯此象不?”象子答王言:“无他异人,唯见一沙门来至象边,须臾便去耳。”王即遣人,四出觅此沙门。有人于林树间得,便摄此沙门将诣王前。王问沙门言:“至我象边何所道说?”沙门答王言:“无所多说,我直语象言,‘我与汝俱有罪耳。’”时沙门便向王具说前世因缘事。王意便悟,即放此沙门,令还所止。

是以修福之家,戒、施兼行,莫偏执而功德不备也④。

[注释]

①值佛:即生世遇佛。遇值佛陀出世乃稀有而难得之事,故宗门有“值佛难”之说。

②璎珞(yīnɡ lu?):用珠玉串成的装饰品。

③须:通“需”。

④是以……不备也:原本无此句。

[今译]

从前迦叶佛在世时,有兄弟二人,都出家做沙门。兄喜欢持戒坐禅,一心求道,但不喜好布施;弟喜好布施修福,但总是破戒。

释迦牟尼出世,哥哥遇佛,出家修道,证得阿罗汉果位,就是福薄,常有衣食之患。与同伴一起巡游乞食,唯独他总是空腹而还。弟弟转生象中做了大象,力量很大能够击败敌人,为国王所钟爱。国王用上好的金银、珍宝、珠串装饰它的身体,数次封它百户邑供养它,随其所需。

当时做比丘的哥哥遭遇灾荒,巡行乞食,七日不得。最后得少许粗劣的食物,才得以活命。哥哥先前就知此象是自己的前世兄弟,便来到象前,捉住象耳朵对它说:“我与你都有罪啊。”大象便思考比丘的这句话,当即知道自己本来的命运,见到了前世夙因旧缘。大象愁眉不展,不再饮食。大象的饲养员害怕,便去报告国王,说:“大象不吃不喝,不知什么原因?”国王问饲养员:“这之前有没有人接触过这只大象?”饲养员回答说:“没有特别的人,只见一位沙门来到大象旁边,一会儿就走了。”国王立即派人,四处寻找这个沙门。有人在树林里找到,便捉拿沙门,带到国王面前。国王问沙门:“你到我的大象耳边说了些什么?”沙门回答国王:“没有说什么,我只是告诉大象,‘我与你都有罪。’”于是沙门向国王详细讲述了前世的夙因旧缘。国王立即省悟,放了这个沙门,让他回去。

因此修行福业的家,应该持戒、布施二者兼顾,不要偏执一端而使功德不完备。

[点评]

本篇阐释了佛法、功德、戒律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持戒是求佛法的保证,佛法是功德的动力,功德圆满则是修行的目的。

其实做任何事业都有类似的三要素:事业的纪律(相当于佛教的戒律)、事业的性质或依据(相当于佛理)、事业的目的(相当于佛教的功德圆满)。

(四)伎儿作种种伎喻

昔有伎儿,作种种伎乐,从一富长者乞牛。长者了无与心,故语之言:“汝能如是勤作伎乐昼夜不息满一岁者,我当与汝牛。”伎儿答言:“能。”复语主人:“能听不?”长者亦言:“能。”于是伎儿闻是欢喜,一心作乐,三日三夜未尝休懈。长者厌听已,即敕子弟,牵牛与之。

此喻行道作福①者,不以劫数为远,精勤弥笃,报至弥疾,不必皆经尔数劫也。

[注释]

①作福:做功德。

[今译]

从前有个艺人,能演奏种种音乐,他向一位富有的长者讨要一头牛。长者根本不打算给他,故意对他说:“你若能辛苦地演奏,昼夜不停满一年的话,我就把牛送给你。”艺人回答说:“我能。”又对长者说:“你能听吗?”长者也说:“能。”艺人闻听此话甚是欢喜,一心奏乐,三天三夜没有休息。长者听厌了,就吩咐弟子牵牛,把牛给了艺人。

这个故事比喻修道做功德者,不以经历多少劫为长,而在于精进勤奋,那样的话果报会来得很快,不一定经历多少劫。

[点评]

果报与时间肯定有关系,但不是绝对的。巴尔扎克写一部长篇小说仅需数周时间,而曹雪芹写《红楼梦》历时十年。果报时间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用诚心感化上苍很快就获得成功,这样的事情是有的,但少之又少,下工夫还是必要的。

(五)比丘被摈①喻

昔有一比丘被摈,懊恼悲叹,涕哭而行。道逢一鬼,此鬼犯法,亦为毗沙门天王②所摈。时鬼问比丘言:“汝有何事,涕哭而行?”比丘答曰:“我犯僧事③,众僧所摈。一切檀越、供养尽失,又恶名声,流布远近,是故愁叹涕泣耳。”鬼语比丘言:“我能令汝灭恶名声,大得供养。汝可便立我左肩上,我当担汝,虚空中行,人但见汝而不见我身。汝若大得供养,当先与我。”彼鬼即时担此比丘,于先被摈聚落上虚空中行。

时聚落人,见皆惊怪,谓其得道,转相谓言:“众僧无状,枉摈得道之人。”时聚落人皆诣此寺,呵责众僧。即迎此比丘住于寺内,遂大得供养。此比丘随④所得衣食诸物,辄先与鬼,不违本要⑤。

此鬼异日复担此比丘游行空中,正值毗沙门天王官属。鬼见司官,甚大惊怖,捐弃比丘,绝力而走。此比丘遂堕地而死,身首碎烂。

此喻行者⑥宜应自修所尚,不应恃托豪势。一旦倾覆,与彼无异也。

[注释]

①摈:原作“殡”。排斥,抛弃。

②毗沙门天王:梵语毗沙门。四天王中的北方天王即多闻天王,为护法神。参阅本书第一经第五十二篇注释②。

③僧事:僧中之事务,如授戒、说戒等。引申为戒律。

④随:依例,应该,应分。

⑤要:通“约”。

⑥行者:修行佛道者,又称行人、修行人。也把居住佛寺但留着头发修行的人称为行者。

[今译]

从前有一个比丘被驱逐出寺院,他懊恼悲哀地叹息,涕哭而行。路上遇到一个鬼,这个鬼也犯了法,被毗沙门天王驱逐。此时鬼问比丘:“你因何事流泪赶路?”比丘回答:“我犯了戒律,被众僧驱逐。一切施主的供养都没有了,又得不好名声,臭名远扬,所以我才发愁、哀叹、哭泣。”鬼对比丘说:“我能让你去掉恶名,得到许多供养。你可站在我左肩上,我扛着你,在空中行走,人们看得见你而看不见我。你如果得到丰厚供养,应该先给我。”那个鬼就驮着比丘,在原先被驱逐的那个寺院上空飞行。

当时村落的人,看见这一情景都很奇怪,以为这个比丘得道,辗转相告:“众僧不成体统,冤枉这个比丘了。”这时村落的人们都来到这个寺院,指责众僧。当即就把这个比丘接回寺内,让他得到丰厚供养。这个比丘按例得到衣食等物,每得到都先给那个鬼,不违反诺言。

另一天,这个鬼又扛着这个比丘在空中巡游,正遇到毗沙门天王的下属。鬼见到长官,十分惊恐,抛掉比丘,竭尽全力而逃。这个比丘坠地而死,脑袋都被摔得粉碎。

这个故事比喻,修行的人应靠自己的力量修持自己所崇尚的佛法,不应倚仗权势。不然权贵一旦倒台的话,下场与被驱逐的比丘是一样的。

[点评]

与《战国策》中的狐假虎威典故有些相似。《战国策》成书于汉代,在《譬喻经》成书前后。

借助别人神力在天空中飞,一点安全措施都没有,一般人肯定不会这样做。那个比丘这样做,是因为心中怨恨太深,顾不得安全不安全了,结果粉身碎骨。

(六)目连与弟子下耆阇崛山①喻

昔目连与诸弟子俱从耆阇崛山下,到王舍城乞食。目连于道中仰视虚空,冁然②而笑。其弟子问何:“因缘笑?”目连答曰:“卿欲知者,须还到佛所,可更问也。”

于是乞食讫,还到佛所。其弟子更问目连向所笑意,目连答曰:“我见上虚空中有一饿鬼,身极长大,其状丑恶。有七枚热铁丸,从口中入直下过去。既下过已,还从口入,举体火然,苦痛婉转,绝倒复起,起复还倒,是故笑耳。非我独见,佛亦见也。”弟子问言:“以何因缘,受苦如是?”目连答曰:“汝自以是问佛世尊。”其弟子即时白佛,问其因缘。时佛答言:“此饿鬼者,前世曾为沙弥。时世极俭,以豆为食。沙弥者为众僧行食,至其师前,偏多七枚豆,以是罪故受饿鬼身苦毒如是。”佛言:“我亦常见,所以不说,恐人不信,得极大罪也。”

此喻世间③少豆,偏为师故,而不自入,其罪犹尔;况当佛说般若④,不信诽谤?其罪重于五逆⑤,受地狱极苦也。

[注释]

①耆阇崛山:参阅本书第一经第六十六篇注释⑤。

②冁(chǎn)然:笑的样子。

③世间:自“世间”至下文“况当”,共十八字,原本无,据《资福藏》本增补。

④般若(bō rě):梵语praj?觡ā。意译为智慧、明、黠慧。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即称般若。菩萨为达彼岸,必修六种行,亦即修六波罗蜜。其中之般若波罗蜜,即称为“诸佛之母”,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据,而居于最重要地位。

⑤五逆: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破其法事,令不和合)。因此五种是极逆于理的罪恶,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

[今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