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细品趣味语文
7354500000013

第13章 幽默诗文(12)

一纸无字家书,将无限的思念充分流露出来,此乃无声胜有声。

写家书,却一切尽在不言中,所达到的境界真是极高。这种家书不是普通人所能领悟到的,只有双方很默契,心有灵犀,才能感应出其中的千言万语,体会出对方的倾诉。

当然,这种书信只适用于极为亲近的人彼此表达某种感情而已,倘若不分对象,随便寄去这种“天书”,恐怕没有人能猜出它的含意,岂不误事!

■夏九九歌

夏九九歌属于中国民间歌谣。它从夏至那天开始,以每9天为一段落,将夏季气候的变化如实反映出来,并向老百姓宣传避暑防热的卫生知识。

由于我国南北方气候有较大的差异,夏九九歌也有两个版本,分为南北二方。南方夏九九歌全文是: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舒;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夹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北方夏九九歌全文是: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衣衫汗湿透;

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莫太迟;

七九六十三,在眠不盖单;

八九七十二,当心受风寒;

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这种诗将数学与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趣味性。

■过河

在湖北民间有一风俗,婚后3天,要陪新媳妇回门。双方家庭也都把新媳妇头一次回娘家,新姑爷头一次到岳父家看成是大喜事。

回门这天,陈细怪小两口恩恩爱爱地上了路。来到石壁岩河边,陈细怪故意问道:“娘子,无桥无渡,怎么过河呢?”

新娘子羞答答地低头细语说:“你驮我过河嘛!”

陈细怪说声“好”,便将鞋袜一脱,裤管一扎,背起新娘子便下了河。刚走了丈把远,陈细怪忽然心血来潮,站在水中不走了,非要新娘子答应和自己吟诗联句才肯走。新娘子无奈,只好半娇半嗔地答应了。

陈细怪这才一边背着老婆过河一边吟道:

二八佳人阻碧流,

新娘子伏在背上轻声续道:

书生权作济人舟。

陈细怪握住妻子柔软的嫩手儿打趣道:

好将桂手携兰手,

新娘子悄声在丈夫耳边亲热地联句道:

且把凤头靠龙头。

陈细怪看着妻子的一双细脚调笑道:

三寸金莲浮水面,

新娘子想到丈夫对自己的恩爱,便动情言道:

十分春色满眉浮。

过了河,陈细怪放下新娘子,笑吟道:

轻轻放在银河岸,

新娘子边帮丈夫洗脚穿鞋边联句道:

半带殷勤半带羞。

小两口相视一笑,又继续踏上回门路。

■五更叫我

有一次,陈细怪夫妻赌气,小两口谁也不愿先理谁。僵到后来,两个人就变成了赌气玩儿,看谁先叫谁了。

陈细怪爱说爱笑,不和老婆说话憋不过,想开口和老婆说话又怕面子上下不来。于是,他想了一条和老婆“言归于好”的妙计,要让老婆先和自己说话。

夜里,陈细怪悄悄写了一张纸条,放在老婆的梳妆台上,纸上写道:

锅不离盖,秤不离砣。

碗不离筷,公不离婆。

明日赶考,小别姣娥。

五更叫我,莫误今科。

尔后,陈细怪就安然入睡了,满以为老婆到时候会开口叫自己,自己便可乘机和老婆答话。不料,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第二天,太阳晒痛了屁股他才醒来,老婆根本没叫他。

陈细怪心里嘀咕道:“未必她没有看到我写的条子?”跑到梳妆台前一看,这才发现条子被老婆改成了:

锅不理盖,秆不理砣。

碗不理筷,公不理婆。

明日赶考,你哄姣娥!

五更叫我,家务事多。

煞费苦心想老婆开口叫自己的妙计,让老婆识破了,陈细怪只好望着老婆“嘿嘿”地讪笑着,先开口找老婆说话了。

■小豕如何觅兮

清朝咸丰年间,河南永城县北乡郑店有个姓胡名卞的秀才,为人迂腐,动辄吟打油诗,根本不顾所交流的对象能否听懂。

有一天晚上,他家小猪拱破猪圈从后院跑出去了。妻子在次日清晨才发现,到处寻找,不见踪迹,于是叫胡卞赶紧写个寻猪招贴。胡卞稍稍思索,摇头晃脑地边吟边写道:

家住永城北兮,郑店。

秀才我姓胡兮,名卞。

有个小豕出亡兮,后院。

至今已一夜兮,未见。

谁捉住了它兮,来献。

谢汝铜钱兮,两串。

君子言既出兮,兑现。

拙荆喜欲狂兮,设宴。

胡卞头不停地摇,口不停地哼,手不停地写,腿不停地抖。妻子看到胡卞竟然这样写招贴,在旁早已不耐烦,一手抓起秀才尚未完成的招贴,一把扯成碎片。

胡卞一看十分生气,但他气而不馁,接着又吟道:

可恨汝妇人兮,没见。

悲叹无斯文兮,遭贱。

素手猛撕扯兮,如电。

招子粉而碎兮,雪片。

外人无从知兮,断线。

小豕如何觅兮,请便!

秀才妻子听后,啼笑皆非:“什么兮兮兮,就你会兮!”胡秀才非常气恼,铁着脸说:“孔子曰:‘唯妇人与小人为难养’,真不错,你妇道人家懂什么,这是骚体诗赋,不是随便哪个平民百姓可以兮出来的,不信,你就兮一兮看看。”

秀才妻子冷笑道:“什么骚体臭体的,你听我慢慢兮来!”说完,学着胡卞的腔调也“吟”了几句:

满口斯文兮,胡卞!

臭长裹脚兮,讨厌!

一事无成兮,笨蛋!

千说万说兮,不变!

陋习难以改兮,可恨!

朽木不可雕兮,可叹!

吟罢,秀才妻子气冲冲地独自出门找猪去了。

写招贴本该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秀才却一兮再兮,卖弄斯文,惹来妻子的责怪和挖苦。

■扯谎歌

古代时流传一首《扯谎歌》,摘录如下:

太阳落坡坡背坡,听我唱个扯谎歌。

扯根茅草三抱大,吊起太阳往上拖。

半天云里安磨子,推得月亮转哆嗦。

白云高头搭灶火,抓把星宿下油锅。

一脚踏倒五根树,两拳打破太虚穴。

王母娘娘来找我,将她琼浆当水喝。

玉帝气得吹胡子,牛郎乐得笑呵呵。

扒块石头来烧火,水上浮萍放茅坡。

两个跳蚤比大腿,两个虱子比耳朵。

两个和尚来打架,头发抓成乱鸡窝。

作者故意把无说成有,或者颠倒、夸大事实,把互相矛盾的事理并列到一起来说,无中生有,使作品幽默生趣。

■才女端午吟诗

有夫妇二人,妻子能吟诗作文,有才女之称,而丈夫却不学无术,好吃懒做,因此家境越发贫寒。

端午节到了,他家无钱购买过节的物品,见别人家买这买那,妻子又是怨恨又是气愤,于是便吟诗一首:

家徒四壁学相如,佳节端阳百物无。

寂寞凄凉寻底事,聊将清水洗苍蒲。

丈夫虽不能完全看懂,但也知是妻子的埋怨之词,惭愧之下,便离家而去。为了筹备过节的费用,他竟夜入民宅去偷牛。毕竟是头次做贼,他一时不慎,被人抓住,送到县衙。

县官问他为什么偷牛,他说因为妻子写诗埋怨自己无力养家,以致“佳节端阳百物无”。谁知县官对做诗一事非常着迷,听说他妻子能做诗,便立刻派人把这人的妻子传来,并命她当众吟诗一首,说如果诗做得好,就赦免她丈夫的罪。她闻听一喜,立即吟道:

滔滔银汉向东流,难洗今朝满脸羞。

自笑妾身非织女,夫君何故夜牵牛?

县官听了,不住地称“好”,真的当堂释放了她的丈夫。

神童慧语篇

■郑板桥为老师改诗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在童年时,曾跟着老师去郊游。他们忽然看见小桥下面漂浮着一具少女的尸体,惊异之后,老师随口吟诗一首:

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

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

郑板桥听了,不由得左右推敲,终觉不妥。他问老师说:“如何知道这位少女16岁?如何知道她是被风吹下去的?如何看见她的三魂七魄随着波浪在转动呢?”

这些问题,老师都不能回答,便问他可不可以修改。郑板桥想了想,把诗改为:

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

青丝随风转,粉面泛波涛。

老师听了,连声称赞。

■幼童题画

明代江夏人吴伟,号小仙,以画闻名于时。明武宗赐号“画状元”。他幼时家贫,被卖到富家为伴读,7岁入私塾,曾做小画一幅,上题诗曰:

白头一老子,骑驴去饮水。

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

■落水获救

施架字宗铭,明代吴县人,家贫力学,颖悟过人,登进士第一,授修撰。一年后去世,天下伤之。相传他幼从父游淮扬,归舟泊河下,送客失足落水,众人救之上船,他吟诗道:

脚踏船头船便开,天宫为我洗尘埃。

诸君莫笑衣杉湿,才向龙门跳出来。

■奇诗奇事

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写文章一反平实则奇,打破常规则险。做诗贵奇警,平淡则无功。一个学生做诗道:

宰相升知府,将军背大旗。

老爷求小子,和尚抱山妻。

蝴蝶吱吱叫,蛤蟆队队飞。

小猫吞猛虎,蚂蚁斗雄鸡。

那位教师听后目瞪口呆。

■书塾问童子

一塾师爱坐茶馆,学生问字,常找不着,一学生趁其外出,将贾岛《寻隐者不遇》一诗改写,置于案上,先生回来,取诗一看,不觉汗颜。诗道:

书塾问童子,言师喝茶去。

只在此城中,巷深不知处。

■解缙白话诗

明代的解缙14岁就考中进士,后来当了翰林学士。解缙从小不但聪明,而且诙谐。有一天,下了大雨,街上路滑,解缙不小心摔了一跤,旁边的人哈哈大笑。

解缙站起来,开口便念出首白话诗来讥笑他们:

春雨滑如油,

下得满街流。

跌倒解学士,

笑煞一群牛。

■神童七岁吟诗

李调元是清朝乾嘉年间的著名诗人。他5岁入塾,读《四书》、《尔雅》,过目成诵。7岁就能吟诗。特别是他当时吟了这样一首五言绝句:

浮云来万里,窗外雨霖霖。

滴在梧桐上,高低各自吟。

这首诗传开后,人们便称他为“神童”。

■山巅一寺一壶酒

从前,有位私塾先生,书教得不错,就是有个好喝酒的毛病,这位先生常喝不懈,经常因为醉酒而耽误学生的学业。

先生有一位最要好的酒友,是个和尚,就住在离学馆不远的山上寺庙中。有一天,先生又被和尚邀去喝酒。临行前给学生布置了作文题,让学生就以《酒》字为题,写一篇短文,他回来检查。谁做不出来,就要打手板。

先生走后,学生就淘气起来了,看看日影偏西,这才想起先生留的作文还没完成。这时,一个学生正翻着一本关于祖冲之的书,忽有所悟,提笔写道:

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杀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尔乐。

傍晚,先生醉醺醺地回到学馆,问学生:“文章写好了吗?”学生递上这篇《酒论》。

先生一看,开始很是生气,心想:“好大的胆,竟敢奚落起先生来了?”又一琢磨,转怒为喜,连连夸奖说:“做得好!做得好!”

原来这篇文章竟是由圆周率派生出来的。

圆周率最早又最精确的近似值,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推算出来的。

这篇《酒论》,受“祖率”启发而成,乃是利用圆周率前二十几位数字的谐音写就,即:3.1415926535897932384626。

意思是说:高山顶上有一座寺庙,寺庙中摆着一壶酒,先生你喝酒取乐去了,留下作文让我们做,可苦死我们了。你就把酒吃吧,酒会杀死你的,杀又杀不死,那你就乐你所乐吧!

■三步诗

北宋宰相寇准7岁时在宾客酒筵前,以华山为题,赋诗助酒兴。小寇准迈开3步,一首五言绝句便脱口而出: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寥寥数语,道出了西岳华山的雄伟峭拔。

■杨升庵旅吴

据说杨升庵中状元不久,听说江南一带文人以“自古江南出才子”为由,对他不服。他决定去江南各地一游,以观江南才子如何。

行前,他命书童先行做好安排。吴人得知消息,便议定通过书童一试杨升庵的才学。

至书童抵吴之日,江浙文士聚集一堂,设宴款待。席间,文人学士纷纷向书童敬酒,且有意激他做诗。书童以无题相辞。众学士请他由蜀乘舟至吴一事为题。书童满口应允,且就席前端着酒杯,口占一绝云:

纰筢一叶舟,咿呀顺水流,

乒乓几桡板,啊嗬下扬州。

众文士边听边记录,但书童是用四川方音吟这首诗的,文人们对“纰筢”、“咿呀”、“乒乓”、“啊嗬”等词语既未听清,也写不出,又不好问,彼此面面相觑。他们只得满口称赞:“吟得好!吟得好!”于是服了杨升庵。

■海棠诗

书吏是过去官署衙门中专管写例行公文的小官,所写例行公文,有一套固定的格式,甚至有一套专用的词汇。如说“命令你”,就用“着尔”;说“为什么”,就用“缘何”;说“急速”,就用“火速”等。

有一个书吏想让他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每天都教他儿子背诵公文的程式、套语,弄得他儿子晕头转向。有一年春天,他家院子里海棠树开花较迟,书吏让儿子写一首海棠诗,结果使他哭笑不得:

庭前一株海棠树,缘何至今不发芽?

着尔东风齐助力,火速明朝便开花!

■图画禽兽

解缙7岁时,有人慕名找上门来,要他在一幅画像上题诗。这幅画上画的是来人的父亲。解缙慨然应允,约定第二天交卷。

然而,他从别人口中得知,画中人原来是邻县的乡绅,平日横行霸道,欺压乡民,恶名远播。解缙对这种人向来恨之入骨。他眉头一皱,在画像上“刷刷刷”横着写下了4个大字。求诗人第二天一看,原来上面写的是:图画禽兽。

当时,只见此人拿画的手在颤抖,脸红涨得犹如猪肝。父亲被人骂作禽兽,还有不气的道理!解缙觉得出了一口气,心中非常痛快。

正当此人要发作时,解缙指着画像说道:“我的诗还没写完,这四字是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说罢,从桌上提起笔,续成一诗:

图公之像,画公之形,

禽中之凤,兽中之麟。

来人见解缙把他父亲比作凤凰和麒麟,顿时回嗔转喜,付了润资,把画像取走了。他不知道这是一首嵌字诗,其关键只在“图画禽兽”这4个字。

■女孩七岁做诗

唐朝时,有个7岁的女孩子很会做诗。武则天闻知此事,立刻召见她。女孩的哥哥就把她送到京城。武则天出题让女孩当面做诗,果然做得又快又好,武则天很喜欢她,便要把她留在宫里,让她的哥哥独自回家。

临别那天,武则天让女孩写诗送别哥哥。女孩看见远处云雾蒙蒙,近处秋风吹动,黄叶纷飞,天空一行大雁排成人字飞过,想到马上就要同哥哥分离,不禁流下眼泪,随口吟道: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诗中流露了对家乡的向往,对亲人的留恋,对离别的伤感情绪,武则天听了很同情,就让女孩和她哥哥一起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