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735800000003

第3章

第一章让理想高于才干

第二节从婚礼上的验钞机看中国人的诚信危机

——陈少峰在北大的演讲

我们知道现在中国陷入了诚信危机,那用什么样的例子来描述比较恰当呢?就用送礼的例子。据说有一对年轻人在举行婚礼的时候,有很多人去送礼,现在送礼很多都是现金,那么他们就在前台设了一个验钞机,验证是否有假钞。也就是说现在连送礼都已经开始验钞了,这就是目前中国信用危机最典型的一个象征。

诚信这个问题在文学上的表现比较感人。到目前为止,各种诚信的例子都是用文学来表现的。最典型的一个故事就是莫泊桑的《项链》,大家都读过吧?诚信最好的诠释是文学故事,文学故事中最普及的就是《项链》。项链的故事有点像今天同学们的信用贷款,无论你付出多大的代价,最后都要去偿还。这就是信用的极致。《项链》讲的是一位妇人要出席一场舞会,就向她的好友借了一条项链。她在舞会上出尽了风头,非常高兴。等到舞会结束的时候,她突然发现把朋友的项链给弄丢了。为了偿还这条项链,她以后就变成了一个辛辛苦苦的人。当她经过十年的节俭,终于攒够了钱,买了一条新项链还给女朋友时,女朋友告诉她,那条项链是假的。她用真情去还一条假项链!另一个故事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小说,像一首歌里唱的叫做“千年等一回”。那时候发生了很多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丈夫在“文革”中被打成“右派”关在狱中。他的妻子每年都等着他,并且每年为他做了一双鞋子。30年后,等到丈夫回家的时候,发现床下整整齐齐放着30双新鞋。这也是关于诚信的一个很动人的故事。

古代讲诚信的时候,一开始诚和信是分开谈的。“诚”表示一种更根本的东西,“信”表示对人的一种态度。关于诚呢,在《中庸》当中有“诚者,天之道”,天之道就是诚;人之道,当然也是诚,叫做“诚之者,人之道”。所以说,诚是更本质的东西。那么信呢?信就是我们讲的“与朋友交而有信”,或者说“人无信不立”。诚与信的关系就是前者决定后者,只有诚,才会有信,所以我们今天讲的就是诚而有信。前面讲诚,后面讲信。

传统的伦理学中的诚信与我们今天的信用有比较大的区别。传统的诚信就是表示一种自律的道德,而今天的信用表示的是一种利益的关系。比如说信用贷款,这其实就是一种利益关系;而只有这种利益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上,它才会真正自主地去完成。这就是传统的一般的解释。传统的诚信其实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叫它言行一致。它要求表现在动机上和态度上要有诚,表现在行为上叫做有信,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反对各种巧言佞色和虚伪的东西,甚至通过你的眼睛就可以看出你是不是有诚信。另外,与人交往还要经过长期的检验,也就是“言行一致,长期考核”。

一个人是否有信,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看出来。所以,诚信与人一辈子都是相关的。过去有人做生意耍了一个小聪明。他向厂家订货,一开始的时候总是打足额的款项。三次以后,厂家当然就很信任这个经销商。然后,经销商就对厂家说,我这次没有足额的钱,你能不能先把货给我。于是厂家就很信任地把货发给了他,而且发的货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多。这个小贩拿到货以后就不见踪影了。这就是我们说的“小聪明”,也就是靠用假诚信的办法来骗取利益。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很多的。

在传统文化中,讲诚信的有儒家和法家。我们知道,儒家和法家在价值观上有很大的区别。法家主张依法治国,儒家主张以德治国。但是他们在信的方面上都是一样的。有人问孔子,要是你来治国的话,你会怎么做。孔子说,“要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就是说首先要让老百姓有温饱,其次要富国强兵,再次就要让老百姓信任你。这是从治国的程序上来说的。于是又有人问孔子,假如让你从这三项中选择一个,你会选哪一个。孔子说,我选信,因为民无信不立。而法家认为,要富国强兵,首先要立信。法家关于立信每一个故事都是非常绝对的。为了做到立信,它不惜一切代价,为什么?因为法家认识到,如果没有信的话,其他的东西根本就无法执行。这就是儒家与法家的一个共同之处。

从经济角度来讲,人与他人之间既是竞争也是合作的关系,但是只有良性的竞争才会有合作,而要长期进行下去,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就必须守信用。为什么会如此呢?比如说我们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我国很多店里面,比如说餐饮业,他们的回头客与国外的比起来,要少很多。为什么会很少?再比如说,在码头上或是车站附近的店里面,其产品与其他地方相比一般要不可靠一些。因为人员是流动的,他跟你之间的关系很有可能是一次性的买卖。但是如果你在你家旁边的小店买东西,这个店提供的产品的质量一定要比你在外面某个车站、码头的店里的买的商品要好。因为从长期的合作关系来讲,只有建立一种诚信关系,对买卖双方来说才是有利的。守信用从长期来讲是有利的,从短期来讲,可能是不利的。非常简单,我通过骗你一次,我马上就可以得到一个好处。但是你只能骗一次,骗两次,因为世界上很少有人被你骗了两次、三次他还不觉悟,是不是?

最后我要讲狗的故事。在日本东京的涩谷,有一座狗的雕像,叫“忠公”。这只狗每天都要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接主人回来。后来主人死了,而狗却不知道,仍是风雨无阻地去接主人,要把主人等回来。一直到死,它还相信主人会回来。人们为了纪念它,就为它建了一座雕像。这是一个关于狗的故事。还有一个故事是从《读者文摘》上转载的。两个朋友甲和乙经常带着一条猎狗去打猎。其中甲和乙的妻子有不伦的关系。有一天,甲想谋害乙。当他举起枪来的时候,猎狗跳上来,保护自己的主人乙,最后被枪击中死亡。我讲这两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呢?就像孔夫子讲的“人无信不立”一样,我要讲的是,如果人不讲诚信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很不妙的结论——人不如狗?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人物剪影

陈少峰,1964年出生于福建省漳浦县,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获北大哲学博士学位,1991~1993年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1993~2000年任北大哲学系副教授,2000年起任北大哲学系教授。主要著作有《生命的尊严》、《中国伦理史》、《宋明理学与道家哲学》、《伦理学的意蕴》、《企业家的管理哲学》等。主要研究领域为伦理学、人文与管理、文化产业等。

读·品·悟

关于“诚信”,有位母亲说,撒谎其实是我们在孩子幼年时教他们的,通常是懒得去接电话,最不伤人的谎言是:“你就说我不在家。”这种看似圆滑的做事方式,不经意间就成了孩子不诚信做人的反面教案。久而久之,诚信缺失严重便成了当今社会的一个大问题。陈少峰在演讲词里说,诚信是关乎人一辈子的事情,没有诚信的人,似乎连动物都不如了。

而关于诚信的问题,荀子早就为我们做过解释,荀子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智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 诚是一个人的根本,待人以诚,就是信义为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能化万物,也就是所谓的“诚则灵”,这正说明了诚的重要性;相反,心不诚则不灵,行则不通,事则不成。一个心灵丑恶、为人虚伪的人根本无法得到别人的信任。就像演讲词里面提到的那些没有诚信的企业和商人,到头来会取得他人的信任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青少年朋友为人处世,如果不能够树立一个诚实可靠的形象,那么终其一生,也很难有所成就。因为诚信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一个人一旦失去了信用,就会失掉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也就会因此而失掉获得成功的机遇。在一个人成功的道路上,诚信往往比能力更重要。

不管做什么事、说什么话,言必信,行必果。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人们就会认为你是一个不可靠的人,一个缺乏可信度的人。其实诚实就像深埋在泥土里的果实,谎言犹如枝头上妖艳的花朵。尽管谎言能给人暂时的美感,但它的枯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时间会耗尽它虚假的妖艳;而诚实则会在那里生根发芽,因为时间会让真实的根须更加茁壮。

所以说诚信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足以震撼我们的心灵。

链接: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