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知识就是幸福
知识是智慧的强大后盾,它能帮助青少年窥探到智慧的一角。不管是清华人还是北大人,对于知识的渴求都是近乎贪婪的,而正因为这种“贪婪”,才让他们拥有了渊博的学识,摘取了成功的桂冠。清华、北大有很多“书虫”,他们在消化知识的同时,又吐出了智慧与真理,为我们青少年的成长指明了学习的方向。
第一节掌握交谈的艺术
——敬一丹在清华的演讲
有的人天生就是这种性格,“自来熟”,他跟谁在一起都没有距离,不戒备。这个人又很会说话,以跟人交往为乐,三教九流,什么朋友都有。这种人我觉得他太适合当记者了。而有一些另一种性格的人,很清高,有的还有点腼腆,有的还有点封闭,这种性格,他挑选朋友非常有选择性,会觉得投机的可以,我可以跟你聊,不投机的我就懒得搭理你。这都是人的性格,我说性格无所谓优劣,什么性格都应该得到尊重,大千世界嘛。但是现在我要说的是,从职业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性格,我将来要干什么,我适不适合干这个,我跟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不喜欢的人我能接近他吗?我有那种本事吗?就是瞬间接近被采访者的本事。和人打交道的时候呢,他身上那些积极的东西还会去影响别人。这样一种人,“自来熟”的,他绝对要有超过一般人的交际能力。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到电视台参加过一些节目的录像,有没有参加过?(学生:有!)参加过什么节目? (学生:新华社七十年的社庆。)在哪儿录的?大家有没有被我们的导演这样折磨过?就是当大家都坐好的时候,出来一个现场导演,说:“这个节目是大家共同完成的,现在我们呀……鼓掌。”有没有?(学生:有。就是这么回事儿。)什么感觉啊?这个人,就是“啊……我们鼓掌”那人,我们就说这个人是“灵长 (领掌)类”。你是什么感觉啊?我偶尔坐在观众席上,他让我鼓掌的时候,我心里挺难接受的。你们做什么了?让我们鼓掌。我又不是木偶,我又不是傀儡,凭什么让我鼓掌啊。其实这里头是个对人的态度。
如果大家看到崔永元录像,就完全是另一种感觉。崔永元出来的时候是这样说的:“大家把外衣都脱下来吧,灯光打下来会越录越热。你不信啊,上个星期我们在这儿录的时候就有两个小伙子中暑了,出去是又掐人中,又掐虎口,救醒以后,问:‘你们哪个单位的?’小伙子说:‘我们是首钢的炉前工。”’(同学大笑)你看,观众这时候的笑容是多么的由衷,这和被摆布的笑容完全是两样。
还有,大家去录节目前,会被告知要把手机什么的关掉。崔永元是这样说的:“我们这儿的话筒非常灵敏,所以大家得把呼机、手机、商务通还有闹钟都关掉。”他就加了闹钟两个字,一下子就有了不同的效果。还有,经常要告诉观众,采访时主持人拿话筒,观众不要拿话筒。崔永元这样说:“为什么我拿话筒呢,因为广播学院教了我4年,就看谁拿得好。后来因为我拿话筒拿得好,他们就让我拿话筒。我们电视台有个规矩,如果被观众抢去话筒的话,男主持罚50,女主持罚40。”他就这样又告诉了观众规矩,又快速地和观众套了近乎。经过这样一番热场,观众和嘉宾不知不觉就把小崔当自己人了。
我刚才说的,既反应了主持人的性格、态度、倾向,同时也涉及与人打交道的技巧。如果一个人都没有“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能力,他怎么去和人打交道啊。这是一个社会人的能力,更是一个媒体人的职业素质。
我们崔永元同志就很懂得与人交流,但也有过教训。有一次他问一群孩子: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想想会有什么样的回答吧。
孩子异口同声:“喜欢!”
“为什么?”
那个小孩回答说:“我觉得可以受教育。”
你呢?
另一小孩说:我觉得可以长知识。
你呢?
又一小孩回答:我觉得可以受教育、长知识。
又问——
我觉得可以长知识、受教育。
我一点都不夸张,他一共叫起了20多个,就跟商量好了似的,连崔永元都没办法了。这就是什么啊,孩子那种从众的倾向。还有,那就是我们媒体多年来有意无意的一种误导,大人们的某种示范。我们多少大人在电视里说这些口号式的话?孩子以为那样的话就可以上电视,孩子就以为得那样说。我不相信有一个孩子在看动画片的时候他心里在想:我是在受教育,我是在长知识。他首先是有乐啊,是在一种愉悦的基础上得到某种东西啊。
崔永元后来再采访孩子的时候,越来越有办法了。有时,他把影响孩子的那些成人全部请出演播室,比如说家长、老师、大队辅导员等。有一次“六一”儿童节,我看到节目预告说接下来有崔永元的节目。我想:崔永元出来怎么说话呢?现在有这样一个现象,就是一些少儿节目里的主持人自己都变成了少年儿童,而少年儿童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小大人。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个当了大人,一个当了小孩,就错位了。有的大人出来后都这样(模拟童声):小朋友们,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我们一起欢度节日!崔永元出来会是什么样子呢?假如崔永元也这样出来,那第二天见到崔永元我们就会说:小崔,我们看了你的搞笑版了。
我就等着,崔永元出来是这样的:出来,一看,所有的座位全部被小孩占据了,包括他坐的位子。他事先就和工作人员说好:不许和小孩说任何规矩。这就是崔永元。这是和小孩打交道的一种思路。小孩进来之后根本没人管,放松!崔永元就站在沙发后面。一个小孩坐在沙发的扶手上,无限信赖地靠着崔永元。这得有什么样的信赖啊,这可是第一次见面!我觉得我是做不到。我也看过有的少儿节目主持人,声色俱厉:“这都哪个学校的学生啊,这么没规矩。有没有人管啊?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我们开始。”转身,对着镜头,做亲切状,甜甜的声音:“小朋友们——”
假如我的孩子在场,我得对孩子说:孩子,闭眼。千万别看变脸这一幕。我对孩子的所有真善美的教育,都随着这个变脸抵消了。而我们可爱的崔永元同志,就站在那儿被一个小孩无限信赖地靠着。然后他这样开口了,让人大感意外:“我们来认识一下啊,像我这样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崔永元,绰号孩子头儿。”接下来那个小孩愣了一下,看了他一眼:“我叫李小龙,来自湖北,外号九头鸟。”接下来,“我叫……绰号……”这些小孩都是什么人呢?在北京参加全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大会的代表,都是各地选出来的。他们原来准备的开场白是这样的,面对镜头这样自我介绍,比如湖北那个吧:我来自湖北大别山区。这块土地是用烈士们的鲜血染成的。我代表多少多少少先队员向全国的儿童们祝贺“六一”。可是,崔永元就轻轻一句“我叫崔永元,绰号孩子头儿”,谁还能说那些背诵的词儿?你觉得这是不是一种特殊的沟通能力啊?平视啊,谈话气氛啊,都在里面了。
人物剪影
敬一丹:1955年生于哈尔滨。5年的知青生活、末代工农兵学员。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任黑龙江电台播音员,后回母校读研究生并留校任教,然后调中央电视台至今。曾连续获得3届“全国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观众眼前的敬一丹永远都是穿着色调素淡的职业女装,化着淡妆,大度泰然的神情。她始终以一种倾听和积极交流的姿态面对观众,娓娓地叙述着她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一切,不经意间便将观众的注意力深深地吸引了。
读·品·悟
古希腊寓言中说,舌头这种东西的确像个怪物,它能用最美好的词语来赞誉你,也可以用最恶毒的语言来诅咒你,它能把蚂蚁说成大象,也能把小丑说成国王。这就是说话的威力吧!平常我们看一个人是否有力量,这种力量能否表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他说话的能力。崔永元受人欢迎的原因,不正是因为他与观众没有距离的交谈方式吗?
“说话”是我们天天在做的事情,但善于说话,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使别人乐意接受,却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心理学家理查德?班得勒说过,当你对一个人说话时,你不是想给他传达信息,就是想改变他。但对方是否会接受你的意思,换句话说,你沟通的目的是否能够实现,却是另外一回事了。有的人不重视这个问题,认为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沟通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其实,沟通是双向的交流,它的成败不取决于你说了什么,而是取决于对方的反应。对方不接受你,那你说得再多,也没有任何意义。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我们沟通得好不好,并非取决于我们说得好不好,而是取决于我们被了解得有多好。 美国的人际关系大师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为人处世能力。”可见,一个人的社交能力是多么重要,而人社交能力的体现,很大程度上就是人说话方式的体现。正如敬一丹在演讲中讲到的一样,“自来熟”的人,绝对要有超过一般人的交际能力。
人一生的成长过程是不断与人交往的过程,与家庭成员交往,学会自理,学会生活;与学校师生交往,增长知识,学会学习;在社会大环境中交往,学会生存,学会成熟。青少年的交谈能力,不仅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生活能力,而且还是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那就让我们努力掌握“说话的艺术”,成为一个处处备受青睐的人吧!
链接:
说话的魅力并不在于你说得多么流畅或是滔滔不绝,而在于你是否善于表达真诚。最能推销产品的人并不一定是口若悬河的人,而是善于表达真诚的人。当你用得体的话语表达出真诚时,你就赢得了对方的信任,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关系,对方也就可能由信赖你这个人而喜欢你说的话,进而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