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曾国藩家书
7359700000009

第9章 持家之道(1)

一、请勿以儿得差为望

[原文]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上次男写信略述癣病情形,有不去考差之意。近有一张姓医,包一个月治好。偶试一处,居然有验,现在赶紧医治。如果得好,男仍定去考差;若不愈,则不去考差。总之,考与不考,皆无关紧要。考而得之,不过多得钱耳;考而不得,与不考同,亦未必不可支持度日。每年考差三百余人,而得差者通共不过七十余人。故终身翰林屡次考差而不得者,亦常有也,如我邑邓笔山、罗九峰是已。男只求平安,伏望堂上大人勿以得差为望。

四弟已写信言男病,男恐大人不放心,故特书此纸。

男谨禀三月二十五日

[译文]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上次儿写信略述癣病情形,有不去考差的意思。近日有一姓张的医生,说包管一个月治好。偶试了一处,居然见效,现在已抓紧医治。如果顺利见好,儿仍去考差;若不见好,就不去。总之,考与不考,都无关紧要。考得一官差,也不过多得些钱;考了没得到官差,与不考是一样的,亦未必就过不了日子。每年考差的有三百余人,而能得到官差的通共不过七十余人。故做了一辈子翰林考了多少次差也不行的,亦是常有的事,如我们同乡邓笔山、罗九峰就是如此。儿只求平安,伏望堂上大人不要以儿得差为望。

四弟已写信说到儿的病,儿恐大人不放心,故特意写了此信。

男谨禀三月二十五日

二、禀参加考差之情形

[原文]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四月十七日,男发第八号家信,言男一定考差。五月初二日赴圆明园,初六日在正大光明殿考试,共二百七十人人场,湖南凡十二人。首题“无为小人儒”,次题“任官惟贤才”一节,诗题“灵雨既零”得“沾”字。男两文各七百字,全卷未错落一字。惟久病之后两眼朦胧,场中写前二开不甚得意,后五开略好。

今年考差,好手甚多,男卷难于出色。兹命四弟誊头篇与诗一首寄回,伏乞大人赐观。知男在场中不敢了草,则知男病后精神毫无伤损,可以放心,知男考卷不得意,则求大人不必悬望得差。堂上大人不以男病为忧,不以得差为望,则男心安恬矣。

男身上癣疾,经张医调治,已愈十之七矣。若从此渐渐好去,不过闰月可奏全效。寓中大小平安,男妇有梦熊之喜,大约八九月当生。四弟书法日日长进。冯树堂于五月十七到京,以后纪泽仍请树堂教,四弟可专心读书。六弟捐监,拟于本月内上兑,填写三代履历,里邻户长一切,男自斟酌,大人尽可放心。纪泽书已读至“浩浩昊天”,古诗已读半本,书皆熟。三孙女皆平安。

同乡各家皆如常,惟湘阴易问斋(文浚)丁艰。湖南在京小考入学者六人,皆系好手。黄正斋小京官六年报满,三月已升主事。杜兰溪四月升员外郎,今芦亦与考差。

京师今年久旱,屡次求雨,尚未优渥,皇上焦思。未知南省年岁何如也?

男谨禀五月十七日

[译文]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四月十七日,儿发出第八号家信,说儿一定参加考差。五月初二日赴圆明园,初六日在正大光明殿考试,共二百七十人入场,湖南籍的有十二人。首场题目“无为小人儒”,第二场题目“任官准贤才”一节,诗题“灵雨既零”得“雷”字。儿两篇文章各七百字,全卷未错落一字。只是久病之后两眼看东西朦胧,在考场中写的八股文,前二股不甚满意,后五股略好些。

今年考差,高手甚多,儿的考卷难以出色。兹命四弟誊头一篇文章与诗一首寄回,伏乞大人赐观。看了也就知道儿在考场中不敢于草应付,也就知道儿病后精神一点都没伤害,可以放心,也就知道儿的写卷不甚得意,还求大人不必悬望儿能得什么美差。堂上大人不因儿的病而担忧,不会因儿没得官差而失望,那儿的心就安宁了。

儿身上的癣疾,经张医生调治,已好了十分之七了。如果从此渐渐好下去,不过闰月即可望痊愈。家中大小平安。儿妻有喜了,大约八九月当生产。四弟书法日日有长进。冯树堂于五月十七日到京,以后纪泽还是请树堂教,四弟好专心读书。六弟捐监生事,准备于本月内上兑银钱,填写三代履历,里邻户长等等,儿自会斟酌,大人尽可放心。纪泽书已读至“浩浩昊天”,古诗已读了半本,读过的书都熟。三孙女亦都平安。

同乡各家皆如常,只是湘阴易问斋(名文浚)家中老人去世。湖南在京小考入学的六人,都是好手。黄正斋小京官六年任期已满,三月已升任主事。杜兰溪四月升任员外郎,今年他亦参加考差。

京师今年久旱,屡次求雨,尚未见老天爷降雨,皇上焦急思虑。未知南方各省今年收成如何?

男谨禀五月十七日

三、禀六弟已得功名

[原又]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五月十八日发第九号家信,内有考差诗文。男自考差后,癣疾日愈。现在头面已不甚显矣。身上自腰以上亦十去七八,自腿以下尚未治。万一放差,尽可面圣谢恩。但如此顽病而得渐好,已为非常之喜,不敢复设妄想矣。

六弟捐监,于五月二十八日具呈,闰月初兑银,二十一日可领照,六月初一日可至国子监考到,十五即可录科。仰承祖父、叔父之余荫,六弟幸得成就功名,敬贺敬贺。

男身体平安,现补气服汤药,内有,高丽参、焦术。男妇及孙男女四人并如常。四弟自树堂来教书之后,四弟功课益勤。六弟近日文章虽无大进,亦未荒怠。余俟续呈。

男谨禀闰五月十五日

[译文]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五月十八日发出第九号家信,里头有考差时写的诗文。儿自考差后,癣疾日日见好,现在头上脸上已不太明显。身上自腰部以上已好了十分之八,腿以下还未治。万一委以官差,完全可以面见皇上谢恩了。但如此顽疾而慢慢见好,已是非常高兴了,不敢再多妄想了。

六弟捐监生,于五月二十八日具文呈报,闰月初兑银交割,二十一日可领取执照,六日初一日可至国子监考核报到,十五日即可复试正式录取。仰承祖父、叔父之余荫,六弟幸而有了成就功名,敬贺敬贺。

儿身体平安,现补元气服汤药,药内有高丽参,焦术。儿妻及孩子男女四人都无事。四弟自树堂接替他教纪泽读书后,做功课更加勤奋。六弟近日文章虽无大长进,可亦未荒废。余俟续呈。

男谨禀闰五月十五日

四、六弟在国子监考到取列一百三名

[原文]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闰五月二十六日,男发家信第十一号,想已收到。邹云陔出粤西差,男寄有高丽参半斤、鹿胶一斤,膏药三十个、眼药三包、张湘纹金顶一品。大约七月初可到省城,家中月半后可接到也。

六弟六月初一日在国子监考到,题“视其所以”,经题“闻善以相告也”二句。六弟取列一百三名。二十五日录科,题“齐之以礼”,诗题“荷珠”得“珠”字,六弟亦取列百余名。两次皆二百余人入场。

男等身体皆平安,男妇及孙男女皆安泰。今年诰封轴数甚多,闻须八月始能办完发下。男于八月领到,即恳湖南新学院带至长沙。男另办祖父母寿屏一架,华山石刻陈搏所书寿字一个,新刻诰封卷一百本,共四件。皆支新学院带回,转交陈岱云家。求父亲大人于九月二十六七赴省。邹云陔由广西过长沙不过十月初旬。渠有还男银八十两,面订交陈季牧手。父亲或面会云陔,或不去会他,即在陈宅接银亦可。十月下旬新学院即可到省。渠有关防,父亲万不可去拜他,但在陈家接诰轴可也。若新学院与男素不相识,则男另觅妥便寄回。亦在十月底可到省。最迟亦不过十一月初旬。父亲接到,带归县城,寄放相好人家或店内,至二十六日令九弟下县去接。二十八日夜,九弟宿贺家坳等处。二十九日祖母大人八十大寿,用吹手执事接诰封数里。接至家,于门外向北置一香案,案上竖圣旨牌位,将诰轴置于案上,祖父母率父母望北行三跪九叩首礼。

寿屏请肖史楼写。史楼现未得差,若八月不放学政,则渠必告假回籍,诰轴托渠带归亦可也。一切男自知裁酌。兹寄回黄芽白菜子一包查收。余俟续呈。

男谨禀七月初三日

[译文]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闰五月二十六日,儿发出第十一号家信,想来已经收到。邹云陔离京到粤西公干,儿托他带高丽参半斤,鹿胶一斤,膏药三十个,眼药三包,张湘纹金顶一晶。大约七月初可到省城,家里七月中旬后可以收到。

六弟六月初一日在国子监考核报到,考题是“视其所以”,经书考题是“闻善以相告也”二句。六弟名列第一百零三名。二十五日复试,题目是“齐之以礼”,诗题是“荷珠”得“珠”字,六弟也名列百余名。两次考试都有二百多人参加。

儿等身体都平安,儿妻及孩子们也都平安。今年诰封数量甚多,听说得八月才能办完发下来。儿于八月领到后,就恳请新任湖南新学院给带到畏沙。儿另操办了一架送给祖父母的寿屏,又有华山石刻陈搏写的寿字一个,再有新刻诰封一百本,共四件东西。都交给新学院带回,转交陈岱云家。求父亲大人于九月二十六、七日到省城。邹云陔由广西回来,到长沙时不过十月初旬。他借了我八十两银子,当面说好交到陈季牧手里。父亲或当面会会云陔,或不去会他,就在陈家接过银子亦可。十月下旬新学院即可到省城,他有官司在身,父亲不可丰拜他,只在陈家接过诰封即可。如果到时候任命的新学院与儿素不相识,儿会另找便利妥善带回,也就是在十月底到省城,最迟亦不会过十一月初。父亲接到,带归县城,寄放在相好人家或旅店内,至二十六日令九弟到县城去迎接。二十八日夜,九弟住在贺家坳等处。二十九日祖母大人八十大寿,雇用吹鼓手,执事走出去八里迎接诰封。接到家,在门外向北放一香案,案上竖圣旨牌位,将诰封放在香案上,祖父母率父母望北行三跪九叩首的礼。

寿屏请肖史楼写。史楼现还未得官差,若八月份还不任命他做学政,那他必要告假回原籍,诰封托他带回亦是可以的。一切儿自会看着办理。兹寄回黄芽白菜籽一包请查收。余俟续呈。

男谨禀七月初三日

五、诰轴令四弟送达

[原文]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九月十九日发第十七号信,十月初五发十八号信,谅已收到。十二三四日内诰轴用宝,大约十八日可领到。同乡夏阶平吏部(家泰)丁内艰,二十日起程回南。男因渠是素服,不便托带诰轴,又恐其在道上拜客,或有耽搁。祖母大人于出月二十九大寿,若赶紧送回,尚可于寿辰迎接诰轴。是以特命四弟束装出京。专送诰轴回家,与夏阶平同伴,计十一月十七八可到汉口。汉口到岳州不过三四天,岳州风顺则坐船,风不顺则雇轿,五天可到家。四弟到省即专人回家,以便家中办事,迎接诰命。

第凡事难以逆料,恐四弟道上或有风水阻隔,不能赶上祖母寿辰亦未可知。家中做生日酒,且不必办接诰封事。若四弟能到,二十七日有信,二十八办鼓手香亭,二十九接封可也,若二十七无四弟到省之信,则二十九但办寿筵,明年正月初八接封可也。倘四弟不归而托别人,不特二十九赶不上,恐初八亦接不到。此男所以特命四弟送归之意耳。

四弟数千里来京,伊意不愿遽归。男与国子监祭酒车意圆先生商议,令四弟在国子监报名,先交银数十两,即可给予顶戴。男因具呈为四弟报名,先缴银三十两,其余俟明年陆续缴纳。缴完之日,即可领照。男以此打发四弟,四弟亦欣然感谢,且言愿在家中帮堂上大人照料家事,不愿再应小考。男亦颇以为然。

男等在京身体平安,男妇生女后亦平善。六弟决计留京。九弟在江西有信来,甚好。陈岱云待之如胞弟,饮食教诲,极为可感,书法亦大有长进,然无故而依人,究似非宜,男写书与九弟,嘱其今年偕郭筠仙同伴回家,大约年底可到家,男在京一切用度自有调停,家中不必挂心。

男谨禀牛月十五日

[译文]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九月十九日发出第十七号信,十月初五发出第十八号信,谅已收到。十二三四日内诰封将得皇上恩准,大约十八日可领到。同乡夏阶平吏部(名家泰)家中有人去世,二十日起程回南方奔丧。儿因他遇丧事穿素服,不便托他带诰封,又怕他在一路上拜客,或有别的事耽搁了。祖母大人下月二十九日大寿,若赶紧送回,尚可于寿辰那天迎接诰封。因此特地令四弟束装出京,专程送诰封回家,他与夏阶平同伴,预计十一月十七日可到汉口。汉口到岳州不过三四天,到了岳州,风顺就坐船,风不顺则雇轿,五天即可到家。四弟到省城后即派专人回家送信,以便家中办事,迎接诰命。

只是凡事都难以预料,就怕四弟一路上或有刮风下雨坏天气阻隔,能不能赶上祖母寿辰亦未可知。家中做生日酒,且不必操办接诰封的事。若四弟能到,则二十七日有信来,二十八日操办鼓手、香亭,二十九日迎接诰封是可以的。若二十七日没得到四弟到省城的消息,则二十九日只办寿筵,明年正月初八接诰封也可以。倘若不让四弟专程回来一趟而托别人带回,不仅二十九日赶不上,恐怕明年正月初八也接不着。这就是儿特意命四弟专程送诰封回来的原因。

四弟数千里刚来京不久,他的意思是不愿又急急回去。儿与国子监祭酒车意园先生商议,让四弟在国子监报个名,先交银数十两,即可给予顶戴。儿因具呈为四弟报名,先缴银三十两,其余的等明年陆续缴纳。缴完之日,即可领取执照。儿如此对待四弟,四弟亦十分高兴地表示感谢,并说愿在家中帮堂上大人照料家事,不愿再参加小考。儿亦颇以为然。

儿等在京身体平安,儿妻生女后亦平安。六弟决定留在京城。九弟在江西有信来,甚好。陈岱云待他如亲兄弟,饮食教诲,极为令人感动,九弟书法亦大有长进。不过无故依靠别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儿写信给九弟,叮嘱他今年与郭筠仙结伴一起回家乡,大约年底可以到家。儿在京一切花销自有办法,家中不必挂心。

男谨禀十月十五日

六、意欲觅地改葬祖母

[原文]

孙男国藩跪禀祖父大人万福金安:

去年十二月十七发第二十二号信并挽联一包,朱心泉诰命一轴,交徐玉山太守带交肖辛五处。想三月可到。又于二十日发第二十三号信交折弁,想二月可到。新正十五日,接到家中十一月十九所发信,敬悉大人之病已愈大半。不知近日得痊愈否?孙去冬信言须参用化痰之药,不知可从否?

祖母已于十二月初十安葬,甚好甚好,但孙有略不放心者。孙幸蒙祖父福佑,忝居卿大夫之末,则祖母坟莹必须局面宏敞。其墓下拜扫之处须宽阔,其外须建立诰封牌坊,又其外须立神道碑。木斗冲规模隘小,离河太近,无立牌坊与神道碑之地。是以孙不甚放心,意欲从容另寻一地,以图改葬。不求富贵吉祥,但求无水蚁无凶险,面前宏敞而已。不知大人以为何如?若可,则家中在近境四十里内从容寻地可也。余俟续具。

孙谨禀正月十七日

[译文]

孙男国藩跪禀祖父大人万福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