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亘古一智帝雍正智经108章
7361400000006

第6章 施展拳脚,一鸣惊人——局面做大之要素(1)

如果说雍正智取皇位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的话,那么他用尽机关在度过权力斗争的“鬼门关”

之后,开好头起好步,顺利走向了万里长征的第三步。他运用种种奇计,拉打并进,声东击西分而治之,显示了其智计过人,沉稳老辣曲政治家手腕。

智经13前途坎坷,以变应变

“人生犹如行路,未有无风雨阻隔之坦途,理应以变应变,当机立断。”

——雍正

欲成大事者,必先戒急用忍,锋芒内敛,然后才能在刀光剑影的角斗场中把握时机,一飞冲天。雍正就是凭着这个万世不易之法,一举而夺得皇位,拥坐江山的。这其中的成功秘密是每一个想成就事业的人孜孜以求的真谛。

人生之路曲折坎坷,一个人的成长道路没有一帆风顺的,对于聪明者来说,在曲折中求进取是他们的人生志向,雍正更是如此,他有越挫越勇之气概,也有处变不惊的定力,所以他能够成就大业,执掌乾坤。

从以下皇子的夺嫡大战,可以领略雍正的智慧魅力。

首先让我们看看众皇子的情况:因为康熙教子极严,同此,在他的严格督导下,膝下三十五个皇子中,颇有几个非凡人物。这其中最有威望的当属二阿哥皇太子允?,大阿哥允裎,三阿哥允祉,四阿哥胤?(即雍正),八阿哥允?和卜四阿哥允?等。

二阿哥允?是正宫娘娘孝诚仁皇后所生,他在两岁的时候即以嫡长子的身份被立为太子。由于允?聪明伶俐,起初颇受康熙喜爱。但后来,由于太子身份,逐渐助长了他的骄傲任性,因此受到其他兄弟的嫉妒。另一方面,由于他是皇位的未来继承人,致使许多大臣趋靠允?身边。这些大大结成太子党,积极帮助允?谋取帝位。他们的活动,不可避免地触犯了康熙的皇权,使父子矛盾越来越激化。

大阿哥允裎为惠妃所生,虽然他年长哥太子允?但因不是嫡长子,所以未被立为太子。因此,他非常痛恨允?,暗中一直在谋划推翻太子的活动。特别是太子允?与康熙的矛盾公开化之后,大阿哥曾一度受到康熙的重用。他曾出任副将军领兵征讨过噶尔丹,并被康熙封为直郡王。此外,他还与八阿哥允?、九阿哥允?、十四阿哥允?等人勾结,与太子允?暗中作对,并从中挑拨康熙与太子之间的关系。

允?的上窜下跳,图谋不轨引起允祉的不满,因为允?

当太子的时候,两人一心,现在太子被废,关系到王位的继承权。允祉当然和允?形成对立面,他多方搜集允?的材料。终于在允?和蒙占喇嘛巴汉格隆用咒人的邪门歪术诅咒允?之时,允祉借机揭发,在人赃俱获面前,康熙对允?大行家法并革去他的王爵,连他府里的人和财物也统统没收。

当允?在储位之争的角斗场上第一个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失败后,八阿哥允?也受到了扪击。

允?和允裎不同。他比较有心眼,自知出身不好,所以效仿西汉王莽,谦恭做人,广收人心。而且允?自小精明能干,在诸皇子、宗室、外戚、朝臣中都很有威信,拥护他的人不少。就连皂长子允?,皇三子允祉、弟弟允?允?也常找他拿主意。

允鳗这套装谦饰贤的功夫还挺灵,迷惑收买了不少人。

尽管如此,允?却不太讨康熙的喜欢。因为康熙觉得他虽然能干,可是太有野心,心计又多,阴险无比。

曾经有一回,允?小时候乳母的丈夫雅齐布和一个御史不和,允?擅自叫人痛打了这个御史一顿,然后跑到康熙面前想方设法诡辩,最后康熙弄明了真相,把雅齐布充军发配,允?又悄悄瞒着康熙把他藏在了京城里。

康熙为人坦诚,有大政治家的气度,知道了允?所作所为后,他更把允?抛开在太子人选之外。

但是最让康熙担心的还是允?的威信太高,他的周围支持者甚至不亚于废太子允?,这让他很自然地联想起权臣鳌拜、明珠、索额图等人,要是再有这些类似的人和阴险狡诈的允?勾搭在一起,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所以康熙对他不信任。虽然让他接管内务会委以重任,但是心里面早已经开始防着他了。

允?虽然出身不好,但他却颇有心机。表面上他礼贤下士,谦恭做人,实际上却是为笼络人心,以实现他称帝的勃勃野心。

后来允?又勾结允?、允?、允?的党羽准备策反争储位,他们内外勾结,做出种种令康熙伤心至极之事,康熙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革除了允?的爵位,同时还给允糖、允?

以相应的惩戒,以观后效。

在请子争权、互不相让的气氛中,胤稹摸准了康熙的微妙心理,以一个居心公正,注重手足之情的面目出现,讨取康熙的欢心,又暗中和诸皇子互通有无,这种八面玲珑的手段,不是—般人能够驾驭得了的。

试举—例:当康熙得了重病,好长一段时间不见好转,允裎和允?忙于争位,也顾不上关心老爸的病了。只有胤?

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有一天康熙召见胤?乘机劝父皇爱惜身体,有病赶快治。他说:

“父皇圣颜如此消瘦,如果还不让医生来诊治,也不吃药,这样下去必然耽误治疗,国家、百姓依靠谁呢?”

他这副忠心耿耿孝顺父亲的模样让康熙很感动,就采纳了他的建议,派他和老三允祉、老五允棋、老七允?—起?

视药方和用药。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健康逐渐恢复。从此以后,康熙老皇帝对胤?的好感大大增加了,无疑在胤?的政治生涯埋下了灿烂的伏笔。

可以?,四阿哥胤稹在皇子争储事件中能高瞻远瞩,静观时机,从全盘考虑,以变应变,适度可然,是—‘明智之举,亢分显示他会利用心机,审时度势,在恰当的时机,乘胜出击,最后达到了成功的彼岸。

智经14暗渡陈仓,巧中取胜

“切忌用自己功名性伞为他人填无厌之壑,私下事亡尽可照看你一生,如此心果不负国爱。

——雍正

在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皇位如同一束盛开的罂粟,闪烁着艳丽而又可怕的光芒,她令无数怀着雄心和野心的人们为之神往,为之倾倒。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围绕着谋取皇位,发生了无数次的血腥阴谋和杀戳,上演着一幕幕骨肉相残、你死我活的悲剧,在清王朝康熙后期,类似的事情同样在默默地演绎着。

雍正探探明白父皇康熙是个睿智的君主,梢有不慎,定会露出破绽,就可能招致康熙的打击。所以他采用了“暗渡陈仓,巧中取胜”的心智。

外示柔和,内里却暗蓄刚强。既然皇位是志在必得那?就不会坐失良机的正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既有兵法中的原则,同时也是政治斗争的原则。允扔被废后,雍在韬光养晦的同时,已经悄悄动作上了。只不过他并不像其他皇子那样大张旗鼓,恰恰相反,他是积极而秘密的为自已作着种种准备。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康熙察觉,只有这样才能够保全自己,不为兄弟们攻击。

当时皇子在争储的过程中,太子允?被废遭拘禁,请求众兄弟对康熙说:“父皇说别样的不是,事事都有,只有弑?一事。我实无此心,须代我奏明。”众皇子对被废太子允?的陈奏无动于衷,唯独雍正别出心裁,极力支持替允?回奏。而康熙听了回奏,非但没怪罪雍正,反而认为他这样做顾及手足之情,加深了对雍正的好感。

雍正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既不像大阿哥允裎、八阿哥允?那样公然地谋取储位,同时也未像三阿哥允祉那样釜底抽薪拆老大、老八的台。相反,他表面上曾一度向大阿哥、八阿哥集团靠拢,另外,他也知道八阿哥允?等人企图行刺太子的事,但他也没有向康熙揭发这个阴谋,正因为如此,被老八等人看做了友人。而老三允祉虽然因揭发自己的兄弟而了得了康熙的信任,同时却在兄弟中间树立了强敌。

由此看来,雍正这种不愠不火的持中立场,远胜于老大、老八的急于求成,更为老谋深算。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雍正的这种持中立场,使他能够居高临下,坐山观虎斗,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坐收渔翁之利的目的。雍止非但不揭露老大、老八的阴谋,相反,在老大、老八事发后,他权力在康熙面前替他们求情。在当时诸子争位互不相让气氛中,雍正的这种大度作风,再次让康熙感觉到雍正是深明大义、性量过人、注重手足亲情的皇子。

雍正在康熙的心目中有了一定好印象之后,并未因此而干休,他——直为自己政权的巩固在熬费心机地暗中恬动,并不断利用各种机会提拔自己的党羽,其中也不泛有许多为他出谋划策的人,雍正对于合理化的长久安好的建议自然是采纳并学习其中的精髓之处。

雍正的脑子灵活多变,可以根据事态的发展过程而改变着自己的决策与方略;他熟读前人典故,认真汲取知识,有不知之处勇向师尊讨教,一旦建议正确,不论此人何等身世都善以待之,其中一名叫戴铎的人给雍正写了一封信,信上阐明行动纲领,在当时,这封信象是给雍正开出了一幅处世灵丹妙药,戴铎的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它一针见血的指出与圣朝的君主相处实属不易,建议雍正,对君主应以诚孝相待,因为诚心和孝心最能博得君主的好感。对众多手足兄弟,则更应该以诚相待,团结兄弟,大度包容,使有才能的不嫉妒,使无才能的向你;靠拢。

二、要雍正破格优待皇帝身边的人,因为他们的话会很快传到皇帝耳中,不要得罪入给自己种下祸根。此外还要他尽力拉拢朝中一切官员,但不要轻易赐人金帛,以免被人抓住把柄。

三、让雍正暗中培植党羽的策略,这是景厉害的,而雍正也是按照这个策略做的。

如年羹尧,此前曾是雍正府邸的下人,因雍正的举荐,而步步高升。到戴铎写这封信时,年羹尧此时已位至晋川陕三省总督,手提重兵。同时,雍正为了拉拢年羹尧,还娶了他的妹妹为侧福晋,这种君臣兼郎舅关系,能不使年为其忠心效命吗?

再比如写这封信的戴铎,原是雍正府巾的——个奴才,固得雍正的赏识而成为福建知府:此后,雍正又进一步鼓励他:“将来位至督抚,方可扬眉吐气,若在他人屑下,岂能如意乎?”

雍正这种暗中许官的做法,恰到好处地利用了人类的贪婪心理,将戴铎更加牢固地拴在自己这驾夺储的马车上。

利用相同的手段,雍正使戴铎在几年之后荣升四川布政使。其兄戴锦则位至河南开封道台,他手下的另外几个得力干将,如沈廷正升为兰州知府,哈尔齐哈任清江理事同知、博尔多官至内阁中书侍郎……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雍正将自己的心腹手下逐渐插到政府各部门,使他们窃居厂国家要职,成为雍正最终夺取皇位的有力帮手。

雍正不亏为一代智才,他八面玲珑,沉着冷静的作风,使他的机智运用得恰到好处,博得上下左右——阵赞誉声。即使以后在当了皇帝后博取了一个辣手皇帝“抄家皇帝”的雅名,但这也是政治所迫,也是当时社会意识形态所迫,也是乱世需用重典的需要。

智经15深思熟虑,谋略天下

“天下事若非深知灼见,不可草丰为之”。

——雍正

在康熙的诸多皇子中,每个皇子都有自己的独特表现,有的锋芒毕露,以致授柄与人,只得退出政治舞台;有的优柔少断,错失良机致使遗憾终生;有的志大才疏,受制于人,只能望洋兴叹。唯有雍正洞察个中秘密,通权达变,使柔弱变刚强,一朝勇登大宝,执掌天下。

凡事只有深思熟虑后才能谋略天下,草率行事只能换得镜花水月—场空,这是事情成败的关键所在,雍正在这—点上就做得很好。

在雍正和允祉一步步取得康熙信任的同时,自以为是的八阿哥却频频碰壁。为什么会这样呢?

八阿哥允鳗的确有其过人之处。他不但结交了朝中一大部分文武官员,而且还与九阿哥允、十四阿哥允、阿哥允、等人结成了死党,表面上他这一帮人气势虽大,但骨子里却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

俗话说:“物极必反。”允等人的拉帮结伙,积极营求储位,恰恰是康熙?不能容忍的。特别是在废太子事件后。

康熙已清醒的看到了皇?帮结派所产生的恶果,就更不能容忍允?等人的活动了,因此,允?的营求储位恰好犯了康熙的大忌。

允?当时没有看透康熙的心事,以致被其父革去爵位之后仍不觉醒。

而雍正此时却表现出—副与世无争的样子,终日里大谈禅定虚无。其实他们哪会明白这是雍正“养晦韬光,谋略天下”的心智呀!

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允复立,胤?封为亲王。从这次斗争中,胤稹发现储位虽贵,但不是可以硬抢的,因为父皇康熙过于精明,稍有风吹草动,必会疑心大起。允?和允?的教训深刻。

既然不能霸王硬上弓,那只有攻心为上。所以在允扔又当太子的那—段时间里,胤?主要的策略是以遣为进,韬光养晦。

受封亲王的时候,胤就向康熙禀奏说,我现在的爵位已经很高,现在又封亲王,可是弟弟允?、允?他们都还只是个贝子,大家都是兄弟,这样厚此薄彼,恐怕会有入说闲话。还是请父皇降低我的爵位和赏赐,分给兄弟们,以提高他们的地位,我的心里会好受一些。

康熙本来正为了储位的事情烦恼,在储位之争中,他看到他那一个个道貌岸然的皇子都变成丁争权夺利的市侩俗夫,差点气死。后来大病—场,还见这些不孝的儿子们明争暗抢,没有一点团结精神,心里正不是滋味,胤?这番话,就像大热天喝丁碗凉开水,别提有多舒服了。所以不但没降他的爵位,还表扬了他一番。

在诸皇子的争位渐呈白热化的情况下,雍正采用了这种韬光养晦的策略,不但麻痹了康熙,同时也避免了其他皇子及其党羽的攻击诋毁。这策略真比锋芒毕露更高一筹,真所谓刚则易折,柔则长存。

刚柔相济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凡事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能成其气候,电才能成其大事,要有长远的目光。

随着形势的发展,胤?费尽心思培养自己的党羽,其中尤以隆科多最为得意。

隆科多,胤?养母的兄弟,所以也算是胤?的舅舅。太子允?第二次被废的时候,接替托合齐担任步军统领,后来又兼任理藩院尚书。步军统领一职,掌管北京城内外九门的钥匙,统帅八旗步兵,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卫戍司令。虽然官晶不是很高,但是职位重要,在胤稹看来,自然大有利用的价值。

本来隆科多是允?的党羽,允?党瓦解后,一度失意,转而投靠允?,到了康熙末年,看到允鲲前途渺茫,又转而投奔胤稹,两人一拍即合,暗中勾结,胤稹看中了隆科多的职权,隆科多也把未来赌注押在了胤镇的身上。

允祥,康熙第十三子。在第一次废太子的事件中遭到打击,但和胤稹关系密切。后来胤稹上台以后,成为兄弟中最信托的一个。

雍正的审时度势,以通达权谋赢得了天下,千载功名看如身外之影,百年的荣辱也如镜花水月般让人捉摸不定,把满怀大略藏于胸中,外表一派祥和,平静有如静水一潭,这实是韬光养晦的最高境界。雍正的胸中甲兵百万、引而不发,比之其他兄弟的心气浮躁,蠢蠹欲动、堪称智慧高绝。

成就大气者应有此豁达的胸怀和深远的目光,这样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在等待中求时机,终有一天会达到胜利的彼岸。

智经16铲除污吏,一石三鸟

“凡事讲求师出有名,居安思危,力戒假公济私之端,一切食用节俭为要,当自警。”

——雍正

国泰民安通常是每个皇帝孜孜以求的梦想,此种梦想并非出自于其天良发现,而是根源于维护自己的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