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新编智慧谋略大全
7379700000055

第55章 军事谋略(上)(4)

米洛拉多维奇心里很清楚,多在这里呆一分钟,部队的士气就会低落一分,惶恐的心理就会增长一分,战斗力也就会下降一分。这样就是下了山坡,惊魂不定地来到阵前也将必败无疑。而如果自己下死命令,逼迫士兵们往下冲,更会使战士们士气消沉,意志丧尽,难以迎敌。

猛然间,谁也没有料到,米洛拉多维奇大叫一声:“看吧!看敌人怎样来俘虏你们的将军吧!”

话音未落,他一个翻身,从山峰悬崖上滚了下去!

俄军见此情景,刹那间胆怯、动摇、惊恐等等一扫而光,士气一下倍增。全体士兵呼喊着学着他们爱戴的统帅的样子一起滚下山坡,滚向平原。千百人的呼喊声如雷鸣一般震彻山谷。

敌人做梦也没有想到俄军会这样发疯一样地下了山,又如同虎狼一样扑向他们,如此快速,迅雷不及掩耳,俄军如虎入羊群,立刻打败了敌人。

中国古人说:“将猛士必勇,将懦士必怯。”语言有时固然也能用来振作士气,但在关键时刻,主将自身的实际行动乃是决定军队士气的最重要的因素。英明的指挥员能够在最危急时刻,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用自己奋不顾身的行动来唤起、激励整个部队同仇敌忾的士气和斗志,从而力挽狂澜。

腓德烈大帝巧布“巨蟹”阵

1757年是普鲁士在“七年战争”中处境最困难的一年。普鲁士军队遭到来自四面八方近40万敌军的围攻:在西面,由戴艾斯提斯元帅率领的10万法军和由苏比兹元帅率领的3万法军,正向柏林逼近;在东面,8万俄军深入东普鲁士境内,也打通了通向柏林的道路;在北面,瑞典军队1.7万人已开始在波美拉尼亚登陆;在南面,由道恩元帅指挥的10万奥军,正大举向北挺进。普鲁士几乎陷于绝境。

面对危局,普鲁士国王腓德烈大帝并没有认败服输,他分析了不利的局势,决定在敌军还未对自己达成最后的合围之前,争取时间首先歼灭诸路敌军中最弱小的一支力量,即由苏比兹元帅率领的3万法军,然后再相机行动。于是,他让贝芬公爵率领4万余人牵制住道恩元帅的奥军,另以10万金币收买了接替戴艾斯提斯担任法军指挥的李希贸公爵,使他率领的10万法军按兵不动,然后亲自率领普军精锐主力寻找苏比兹决战。但狡猾的苏比兹却避免和普军决战,连连撤退。腓德烈大帝十分清楚,敌军的包围圈在逐渐缩小,若想不输掉这场战争,最迫切的就是争取时间,尽快取得一次会战的胜利,以争取改善局势。于是总数为22000人的普军尾追着苏比兹军的3万人寻找战机。而苏比兹却一退再退,最后撤进布劳恩斯多夫坚固的营地内。腓德烈发现敌人的新营过于坚固,强攻难以奏效,便就主动退至罗斯巴赫,制造假象,诱使苏比兹脱离他的营地。

苏比兹的部下,原本倚恃自己的兵力优势而趾高气扬,现在却跟着苏比兹被弱小的普军追得像逃命般一退再退,疲劳之苦和骄狂之气使他们对撤退极为不满。现在,当他们看到腓德烈不战而退,就更加自信地认为,晋军是虚弱的,是不堪一击的。于是,将领们纷纷向苏比兹要求,以进攻来结束战争。苏比兹在将领们的强烈督促下,决定第二天即开始进攻。这样,腓德烈大帝的“退却行动”,不仅使苏比兹最后下了会战的决心,也诱使他走出来,放弃了坚固的阵地。

在罗斯巴赫,腓德烈布下了口袋阵。这是一个以炮兵阵地居中,以骑兵和步兵为左、右两翼的新战阵。这个东西长而纵深浅的新战阵,完全是攻势型的布置,它就像张着大口,伸着长长双臂的巨蟹。它的左、右两翼如同巨蟹的两支长钳,可以随时伸出去打击敌军纵队的两个侧翼;而中央的炮兵阵地,如同巨蟹大张的血口,向着正面涌来的联军,喷射出密集的炮火。

骄狂的法军本以为普军肯定会摆出防御的阵形,做梦也没想到等待他们的是一个张着血口的“巨蟹”。1757年11月5日下午3时30分,腓德烈看到敌军走进自己布下的迷阵,下达了攻击的命令。只见38个中队4000名精锐骑兵,以铺天盖地的威势伴以地动山摇的呼喊,如同洪水猛兽一般压向敌军纵队的右翼。敌军纵队立时像炸了窝一样乱成一片,战斗队形整行整列的被炮火轰散。另有7个普军步兵营在炮火掩护下,直插法军的左翼,并用快捷猛烈的炮火射向敌军。敌人阵形大乱,人马乱成一团,自相践踏。经过近3个小时的战斗,原野上摆满了法军官兵的尸体,落荒而逃的败兵四处逃命。这场战斗中,普军以500余人的伤亡,毙伤敌军7700余人,俘获5000余人,缴获大炮67门。更重要的是,这场胜利,使普鲁士得以解除了西面来自法军的威胁,击破了联军的包围战略,重新唤起了普鲁士的民族自豪感。

腓德烈大帝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他能把正确的战略和出色的战术相结合。在敌强我弱、四面临敌的不利条件下,他选择了一条正确的战略: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敌人薄弱环节;在决战的战场上,他又巧妙地采用引蛇出洞的战术,把敌人引入自己的口袋阵。

华盛顿打败康华利

美国独立战争中,华盛顿圣诞节偷袭特伦敦的消息激怒了在纽约的英军豪将军,他取消了康华利回国度假的决定,命令他率7000名精兵教训华盛顿。康华利把美军布置在特伦顿附近及普林斯顿。华盛顿的处境十分危险,几乎是腹背受敌。在这种危急的形势下,华盛顿很镇静。他派出了侦察兵,了解到康华利的主攻方向定在特伦顿,而普林斯顿仅有很少的兵力。于是,他决定放弃特伦顿而进攻普林斯顿。为了实现自己避实击虚的战略意图,他又采取了兵不厌诈的战术。他故意留下小部分士兵,在阵地前沿燃起堆堆青火,假装挖工事,加固阵地,以备来日的决战。果然,康华利被假象迷惑了,放松了警惕。康华利命令部下好好休息,准备明天的大战。正当康华利的部下睡大觉时,华盛顿已集合起队伍向普林斯顿星夜挺进了。天蒙蒙亮时,北美大陆军打响了战斗,武器精良的英军死伤惨重。“兵不厌诈”是中外谋略家常采取的一种计谋,它可以使敌人防不胜防。

以弱胜强俄军绝处逢生

1769年,俄国杰出的军事家鲁缅采夫任前线总司令,带领俄军与土耳其人作战。1770年7月,鲁缅采夫取得了拉尔加河口大捷,以自己轻微的伤亡换取敌人10倍的损失。接着,他继续发动攻势。

但是情况突然发生了重大逆转。土耳其统帅哈利利亲自率领援军赶来,在卡古耳与原驻这里的土军主力会合,土耳其军队人数一下增至15万人,火炮达到150门。哈利利气势汹汹准备以优势兵力一举全歼鲁缅采夫,以血还拉尔加河口战役之恨。同时,土耳其盟国克里木大军正在鲁缅采夫军队的后面威胁着他的后方交通线。而此时,鲁缅采夫部队的兵力只有3.7万人,是土军总数的五分之一,处于绝对劣势。更可怕的是,俄军所携的粮食已消耗殆尽,无法补充,而后援部队远在天边,无依无靠。鲁缅采夫进退维谷,似乎只能是死路一条,没有任何生的希望。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鲁缅采夫仍然十分镇定。他将1万兵力调守自己后方的交通线,准备一旦失利,不致没有后撤的退路。这样俄军能用于对敌进攻的兵力只剩下2.7万人鲁缅采夫坚持认为,在自己目前这种处境下,只有抓住时机,主动、突然地发起进攻,才有可能绝处逢生;如果坐守或退逃,则无异于自杀。

土耳其军队仗其绝对优势,并不把鲁缅采夫放在眼里。统帅哈利利对驻扎的营地选择毫不在意。他选的营地,背靠特拉场壁障,这是一处古罗马帝国工事遗址;营地西边是卡古耳河,东边是一个谷地。卡古耳河与谷地之间最宽处约8公里,南面最窄段为1公里。15万大军杂乱无章地拥挤在如此狭窄不便机动的地域内扎营,实在是兵家的大忌。然而哈利利则认为反正俄军已临绝境,自己如何扎寨都无关大局。

一直时刻注视着土军情况的鲁缅采夫看到这一状况,知道死里求生的机会来到了。他非常明白,这是惟一的一个机会,如果错过那就再无希望了。就在这时他又得知了哈利利预定8月1日进攻俄军的情报。他1秒钟没有迟疑,当机立断,立即主动突袭、抢先下手。俄军在7月31日夜间秘密出动,8月1日凌晨5时开始翻越壁障,然后突如其来地杀人土耳其阵地。土耳其军队莫名其妙,丝毫没有料到奄奄待毙的俄军会抢先杀来,只好仓促应战。糟糕的地形使土军完全陷于被动,俄军以炮火尽情轰击,杀伤密密地挤在一起的土军部队。上午10时,土军队丢弃阵地狼狈溃逃。这一仗,土耳其军队死伤2万人,扔下138门火炮和大批辎重。而俄军却仅仅损失1000人。

当己方处于绝对劣势之时,消极防守或胆怯逃跑,无异于坐以待毙。这时如果抓住时机,在看到敌人哪怕一瞬间的破绽时,当机立断,坚决、主动地发起突然攻击,就有可能绝境逢生。这样的时刻最能考验一个指挥员的意志和胆略。

拿破仑不慕虚名以战为重

1976年,拿破仑率领法军来到意大利北部打击奥地利军队。法军捷报频传,并把奥地利元帅维尔姆泽围困在曼图亚要塞达半年之久。最后,奥军弹尽粮绝,乞援无望,不得不率领数十名将军、2万多官兵缴械投降。

接受敌军统帅投降,是一种无上的光荣。当欧洲享有盛名的维尔姆泽率领其全部将士走过受降者面前,恭恭敬敬地放下自己的宝剑和其他武器时,作为胜利者来说该是多么骄傲和自豪啊!然而,拿破仑对于这样一种最高的荣誉,却抱着非常冷淡的态度。他派出他下属的一位师长代替他去受降,他自己却筹划着新的战斗。

荣誉属于过去,重任还在前头,聪明的指挥官不该陶醉于已得的胜利。为了继续扩大战果,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拿破仑把受降的荣誉让给负责围攻要塞的塞律里埃将军后,立即率领一支军队急渡波河,直向波伦亚和罗曼尼亚进发,去攻打罗马教皇的军队。塞律里埃将军受降之日,拿破仑已经到达罗曼尼亚,并夺得了新的胜利。

贪图虚荣,自我陶醉,是军事指挥官之大忌。只有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给敌人以任何可乘之机,才能彻底打败敌人。

拿破仑设伏诱敌

为了打击英国在东方的势力,1798年7月拿破仑率领的法国远征军抵达了埃及。埃及马木留克骑兵英勇抗法,在法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损失巨大。他们采用游击战法,尾随法军而进,时隐时现,左右周旋,伺机突袭,给法军造成很大威胁。

法军经过10几天的强行军,抵达金字塔附近。拿破仑明白,埃及人要让法军在沙漠里拖得精疲力竭,然后再来偷袭。他思考着怎样诱使埃及的主力,即马木留克骑兵前来决战。拿破仑将计就计,特意在金字塔下布置伏兵。他把几百门火炮预先埋伏在东西两侧,故意让士兵散队游逛,显得漫无纪律的样子。他自己骑着骏马,率领几个随从,踏着月色,绕金字塔转了几圈,最后来到司芬克斯狮身人面像前。拿破仑看着司芬克斯的那副傲慢相,顺手从腰间拔出一支火枪,大笑着说:“司芬克斯先生,别那么神气,尝尝我这火药的味道吧!”随即朝石像脸上开了一枪。这一枪打破了周围的肃静。这时,一个侦察兵快马赶到,报告说,埃及的近卫骑兵已从南面冲杀过来了。拿破仑十分得意,他的计谋就要实现。等到埃及骑兵节节靠近,并能听到马蹄踏着黄沙发出咬咬响声之后,拿破仑觉得诱敌深入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下令吹号,集合步兵。

一场血染黄沙的激战,发生在金字塔下。英勇的埃及骑兵,几十匹马排成横队,前前后后的横队构成方阵,威武雄壮地疾驰而来。他们挥舞着马刀,直奔北面正在集合整队的法国步兵冲去。这种中世纪的方阵进攻在近代的法军面前,显然已太落后,一等埃及骑兵冲进伏击圈,法军的几百门火炮,从东西两面一起轰击。埃及骑兵前仆后继,毫不畏惧,一个方阵被炸乱了,第二个方阵立即补上去,这样连续毁了几个方阵。后来,趁着埃及骑兵队形已经大乱之机,法国步兵掩杀过来,埃及骑兵大量伤亡,剩下来的人只好勒马后退。结果,几千匹人马被打死,几千人被俘,剩下的向南逃散。埃及的主力部队,只在一场厮杀之中就被消灭了。金字塔下大战以后,法军开进了开罗城。拿破仑成了埃及的霸主。

拿破仑在金字塔下的战斗中,针对敌方特点和心理,将计就计,虚张声势,诱使敌人进入伏击圈,充分发挥炮兵优势,出其不意地给敌军以毁灭性的打击。拿破仑的这一计谋,使英勇的埃及骑兵一败涂地。

拿破仑屡出奇兵

拿破仑在战争中十分注重出奇制胜,他实施过几次战略性奇袭。1800年拿破仑发起第二次意大利战争。他不是重复1796年进军意大利时的南线道路,而是选取了另一条距离最短、但却很难行军的路线,即绕道端上攀越阿尔卑斯山上号称“天险”的大小圣伯纳德山口,实践了他那句名言:“任何小径只要山羊能走过,就可以用来迂回敌军。”这一着完全出乎奥军统帅梅拉斯的意料之外,因此,法军虽然遇到了地形、道路和气候方面的严重困难,但却没有遭到严重抵抗就进入了意大利。拿破仑出其不意地攻占米兰以后,梅拉斯还把大批兵力分散在南面亚历山大里亚西南地区,准备向法国本土实施进攻。待到梅拉斯集中起兵力准备决战时,拿破仑已经夺取了奥军在意大利境内的许多后方补给基地和医院,割断了奥军的退路,为远征作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随后拿破仑在马伦哥战役中打败了奥军。

在1805年的对奥战争中,拿破仑没有重复1797年由波河河谷进军维也纳的老路,而是选择多瑙河谷这条道路,也收到了避实就虚、出敌不意的战略奇袭效果。当时,奥地利没有料到拿破仑的这一招,而使名将查理公爵率领9.5万人的兵力防守波河河谷,却以年仅24岁,缺乏军事素养的费迪南公爵率领6万人去防守多瑙河谷。因此,当拿破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乌尔姆和抢占维也纳时,查理公爵的奥军主力还远在意大利,根本来不及回师救援。结果,以俄奥联军在奥斯特里茨的惨败而结束了这次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