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现代家庭生活指南丛书——新编养生保健知识大全
7381000000027

第27章 长寿秘诀(2)

《黄帝内经》揭示上古百岁寿星的第二条秘诀是“和于术数”。术数,一般作占星象术理解;亦作方法、谋略解释。在此,实际上是指养生锻炼术,即气功、导引、按摩之类练体强身的方法。“和于术数”,就是要求人们适当运用导引、气功、按摩、武术等进行锻炼。中国古代学者早就认识到“生命在于运动”。约成书于公元前148年的《吕氏春秋》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形气亦然。”唐代百岁中医孙思邈(581一682)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所以中国古代人十分重视运动锻炼。中国传统养生学的锻炼,所不同于西方的体育锻炼者,一是不作剧烈运动,强调一个“和”字,即运动要适当、适量、适可,反对“大疲及强所不能堪”的超体力活动;二是在锻炼形体的同时,要注重“炼神”,炼精神意志,使形神紧密结合,更有益于心身健康。

古代“和于术数”甚于百岁的人颇多。相传唐尧时的彭祖,就是善于气功导引而成为寿星之祖的。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庄子就指出:“吹吁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晋代弃官行医的汝南人许逊,也善于导引,活了136岁,世称许真君。后人将他的导引术编成《灵剑子》一书,广为流传,华佗的弟子吴普,坚持练华佗以仿虎、鹿、熊、猿、鸟等禽兽的动能心而成的“五禽戏”,九十余岁仍耳聪目明,齿牙完坚。长期练气功活到百岁的人更多,晋朝郦邑人吴丹练高级气功活到170岁。道士丁少微、陈曙、陈允升、苏澄隐、刘野夫、杨汝贞等百岁寿星都以善于练气功著称。

因练中国传统武术如“易筋经”等而长寿的也不乏其人。如北魏高僧慧可,是少林寺达摩大师的弟子。他坚持练达摩易筋经等武术,活了一百多岁。又如前述武功高超的金将夹谷,五里补100岁,元将扎八儿火者118岁,明代武举人孙毓100岁,以军功当上锦衣卫的龚来富138岁。至于在民间习武而体健寿高的就难以枚举。

善于按摩而获享遐龄的要数冷谦,他是明代武林(今杭州)人,懂音乐、善作曲,平时喜练按摩导引,活了150岁。他所编著的《修龄要旨》就收载了“养生十六宜”、“祛病八法”、“十二段锦”等,是一部主要讲按摩的养生学专著。

健在的中国农村百岁老人,大都有过数十年艰苦的经历。为了生计,他们终年辛勤劳动。

四川农村百岁老人有330名,除一名生活一直较富裕外,其余全是贫苦农民。这些百岁老人大多从小就受苦,近三百名百岁老人中,从小被迫当“童养媳”的有三十六人,占12%。正因为他们家境贫寒,生活清苦,所以从小就得靠自己的双手来维持起码的生活。长期的劳动,锻炼了体魄,也使他们形成了爱劳动的习惯,虽百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长期劳动,筋骨强健,甚至老而不衰。

人称“巴蜀第一寿星”的唐述华老人,九岁当童养媳,开始做割草、砍柴的工作,稍大即下地千活。1985年124岁了,不但能喂猪、煮饭,还能拄着棍子上山采摘野菜和拾柴火。湖南寿星之“王”的舒均和也是个饱经风霜的农民。从小生活贫苦,当过长工,做过石匠、木匠、砖瓦工。由于他从小就干体力活,所以身强力壮,气力过人,年轻时能挑起三百斤重的石磨,健步如飞口112岁时,仍步履稳健,平地还能挑起五六十斤重的担子。儿孙们劝他安度晚年,可他一天也闲不住,不是,上拾柴,就是下地浇菜。有时远方来客,他还兴致勃勃地赤脚下河捞虾鱼待客哩。

但是,农村中百岁老人一生以干重体力劳动为主者少。多数是干锄地、施肥等一般农活,不繁重,也不紧张。何况农村百岁老人中,妇女占80%。她们主要是干纺纱织布,喂猪做饭,种菜浇水一类的活。这种轻微体力劳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长期保持一定体力,所以这些百岁老人多数既健康又长寿。

四川纳溪县105岁的李光珍,七岁当童养媳,以纺线、织麻为生,百岁仍能干家务活。

广西宜山县农民109岁的冉大姑,从小参加劳动,长年累月成了习惯,一天不干活就不舒服。年逾百岁她还能下地播种施肥、培土锄草。

贵州的老寿星,121岁的陈田氏,家住高寒山区,3岁丧母,5岁丧父,8岁跟着一贫如洗的姑妈四处逃荒要饭,16岁帮人做活糊口,尽管她多数时日是粗茶淡饭,艰苦的生活却磨练出她强壮的身体。120岁时还能背二十斤重的草药,去三十里外的村子里行医。平日她还喂鸡喂猪,不辍劳作。她头脑清醒,举止灵活,视力好,只听力差些。

也有一些百岁老人劳动之余学武功、练拳术,因而增强了体质。

山西阳泉市郊农村有位百岁老人叫杨威远,从小家境贫寒,9岁就挑菜上集市去卖,由于经常负重,12岁脊柱变形,成了“驼背”。人们叫他“罗锅菜娃”。后来听人说练武功能强身、护身,他就拜本村一位拳师为师早晚练拳,三四年后,他的驼背竟然变直了。自此,不管刮风下雨,他挥拳舞棍,从不间断,1985年他被选为省运动会的武术裁判,跟他学武的青少年就有四十余人。他年虽百岁,仍身强力壮,步履稳健,身段灵活,目光炯炯,童颜鹤发。

四川省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三益乡茶园沟,有一位108岁的刘国清老太太,不但还能表演“峨媚延兽拳”(模仿飞禽走兽动作编成的拳术),还能用双手提两桶水(七十四斤),走半里路不休息,用三个手指将一条六十八斤重的杀猪登几轻轻提起,用牙齿将三十七斤重的一桶水咬起离地一尺高。她身材高大、头发乌黑、脸色红润。全家六口人有五人都会武术,全是她带出来的。现在她家办起了一所武术学校。

城市百岁老人,大都有爱劳动的习惯。百岁老妇年轻时多从事手工劳动,如纺织、缝补、浆洗等。百岁老翁多是做杂工,如做小生意、拉车、划船等,极少重体力劳动者。年老时则主要干家务活。这众多百岁老人中,没有一个懒汉寿星。

北京西直门内大街103岁的陈冰清老太太,年轻时靠做手工活维持生计,直到80岁才在家照管六个孙儿孙女。她一天从早忙到晚,没有清闲,也不愿意清闲。百多岁了身子骨还很硬朗,眼神好、说话清楚、行动自如,每天都要出门散步。

广州105岁的陈亚女,还能上街买米买菜,在家洗衣做饭,穿针引线也不用戴眼镜,里里外外一把手。1980年老人曾回娘家探亲,坐了六个钟头的汽车,她归心似箭,下车后健步如飞,陪同她的重孙媳居然追不上她。这就是她经常劳动的结果。

住成都市四川大学内的刘树成老人,年逾百岁。他从18岁起开始种花,几十年如一日,与花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他早已退休,但仍风雨无阻,每天去校园为花木培土、浇水、剪枝、施肥。由于长期劳动,老人耳聪目明、身体结实、动作敏捷,看上去就像六十多岁的人。

从以上三位城市体力劳动的百岁老人可以看出,他们劳动的特点是长期、经常、劳动强度不大。这正符合唐代百岁中医孙思邈所说的“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的主张。正因为这样,所以他们的体力得以长期保持,身体也老而不衰。

坚持体育锻炼的主要是知识分子中的百岁老人。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新人口理论”倡导者——马寅初教授,一生热爱体育锻炼,数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马老喜欢爬山,他八十岁那年还兴致勃勃地登上了北京香山的“鬼见愁”。年近九十时,他两腿近乎瘫痪,便拄着拐杖在庭院里练习走步。后来,两条腿完全不听使唤了,他便找到一个方型花盆架,用两只手支撑着身体,一步一挪地向前迈步。马老每天为了定时完成六七千步,便采用了古老的计数法,他在左边衣袋里装一定数量的蚕豆,每走完一段距离,便拿出一只放在右边衣袋里,蚕豆全都倒过来了,运动才算结束。1972年马老身患直肠癌,手术出院后,不能下地活动。这位九十一岁的老人,坐着手推车也要在庭院里绕圈运动。马老从青年到晚年,一直持续做冷水浴,他先用发烫的热水擦洗全身,然后用毛巾浸入冷水,拧乾再擦,直擦到全身通红。马老为坚持真理,一生经历坎坷曲折,之所以能年逾百岁,这就与他持续不断地、随着他生命之钟的一拍一和谐地进行锻炼有关。

一般老年知识分子都喜欢练太极拳。中国近代太极拳的倡导者吴图南老先生,既是太极拳名家,又是一位精通医学、文学、考古学,还擅长吹拉弹唱、多才多艺的学者。吴老之能活到百岁,也全赖于练太极拳。吴老九十九岁时还参加在武汉举行的国际太极拳观摩表演,并荣获奖牌。

吴老从小孱弱多病,什么肺结核、黄胆性肝炎、癫病、脾肿大等病魔一齐向他袭来。虽然整天不离药罐,病魔仍死死缠住他枯瘦如柴的幼小身体,家里人都以为他活不成了。

九岁时,父亲带他去请求御医诊治,御医开的处方不是药物,而是“练功”。从此父亲便领着他拜名师学起太极拳。练啊,练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十年过去,缠身的病魔,一个一个地给消灭了。自此,他的身体健壮、精力充沛,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当时的京师大学堂。

为了让更多人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吴老在二十三岁时写成《科学化太极拳》书,这是中国较早的一部太极拳专书。尔后,他又出版了《太极拳之研究》、《长寿学》等著作,为普及发展我国传统的体育健身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吴老的老伴也身患多种疾病,她跟着吴老练太极拳,结果也是病根消除,到九旬开外,身体还很硬朗,每天都要同吴老一起练拳散步,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白发夫妻,后来夫妻双双活到百岁。

城市老人中坚持气功锻炼的甚多,百岁老人多是练动静结合的功夫。成都百岁中医彭玉堂,48岁时。染上了肺结核,反复吐血以致卧床不起。后来他在一位名师的指点下练“动静养心功”,即气功与导引结合的一种功法。一练3年,肺结核竞不治而愈。彭老原是个“缫丝工”,从此跟那位名师学习中医,他就成了医生。病愈后,也从未间断过练功,所以近百岁高龄时还能诊病处方,一口气登上三楼,不喘不累。

上海104岁的何洗清老人也是主张动静结合练功的。他17岁人佛门当了和尚,从师傅那里学会了“禅定”,练静气功。他从小又在天津学会了武术,能打霍元甲的“密踪拳”。

他每天既练静气功,又练拳术,近百年如一日,从不间断,练就了一副钢筋铁骨。他104岁时,仍健步如飞,天天来回走七八里路到复兴公园去打拳。

食饮有节少吃增寿

“食饮有节”也是古代百岁老人长寿的一个重要秘诀。食饮有节,包括少吃增寿、素食为主、不择食、不偏食、饮茶益寿、饮食禁忌、药食延年等方面。

少吃增寿:《内经》说的“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是说吃得过饱会伤肠胃。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说:“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

明代敖英在《东谷赘言》中指出了多食所造成的危害;“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食不化。”即多吃会使人肥胖,引起它病。因而敖英也主张少吃。少到什么程度呢?明代皇宫御医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提出:“食唯半饱无兼昧,酒至三分莫过频”。

百岁寿星少吃体健者,古籍中不乏记载。年逾百岁的青牛道士就是主张“食欲常少”的。唐代百岁医学家孙思邈也是主张少吃益寿的。他在《枕中记》中说:“清晨一盘粥,夜饭莫教足”指出“饱食终无益”。他还认为少吃多餐对老人有益,暴饮暴食有害无益,这也是古代百岁老人长寿经验之谈。

素食为主:古养生家一贯主张“薄滋味,去肥浓”即以素食为主。唐代百岁道士轩辕集在回答唐武宗李炎(814—846)关于长寿秘诀的问题时强调“薄滋味”是他长寿的一个重要秘诀。寺庙的和尚绝大多数都是吃素的,所以和尚中寿星较多。据《历代高僧生卒年表》所载:571名和尚,百岁以上者20人,90岁以上42人,80岁以上142人,70岁以上361人,65岁以上433人占75.8%。这六十五岁以上的高僧所占的百分比,与长寿帝王所占百分比相比较,要超过十倍以上。和尚是吃素的,帝王是每天山珍海味、酒肉饭饱的。可见以素食为主,是有利于长寿的。元代(1271—1368)医学家朱丹溪(1281—1358)(还专门写了《茹淡论》,提倡素食为主,荤素搭配。主张以“谷菽(豆类)菜果”为主,少吃肉食,或者肉食与菜蔬同进,但不能使肉多于蔬菜。如果食肉太多而又经常不断,就会损命折寿。

饮茶益寿:中国是茶的故乡,早在公元4世纪,种茶、饮茶就很普遍了。唐代陆羽(733—804)著的《茶经》是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公元9世纪饮茶由中国传入日本,17世纪传到欧洲。

喝茶对人们的健康大有裨益。《神农本草经》(乐物学书名,为秦汉时托名“神农”所作。)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惰、轻身、明日。”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主张人有小病,只须饮茶,不必服药。他在一首诗中说:“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同七碗茶”。卢同是唐代以喝茶出名的文人。他在《谢盂谏议寄新茶》一诗中,对喝茶有淋漓尽致的描写:“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不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是;七碗吃不得,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诗道出了茶的作用:一是生津止渴;二是兴奋提神;三是助消化解油腻,四是发汗治感冒;五是减肥轻身;六是活跃思维、增强记忆;七是延年益寿。喝到第七碗茶时,便飘飘然若登仙界了。

宋朝时,日本留学生荣西,回国后写了一本《吃茶养生记》的书,指出吃茶是“延龄之妙术”。据记载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从洛阳来了一个和尚,年龄已有一三0岁,宣宗问和尚服了什么药得以长寿?和尚回答说他少年时很贫苦,不知道药性,所以什么药也没吃过,只是平时爱饮茶。宣宗听了,便赐给他50斤茶叶,并封他为保寿守住持。

饮食禁忌:古养生家比较注重饮食禁忌。汉代医学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就讲了禽兽鱼虫禁忌和果实菜谷禁忌。主要是说病死的动物不能吃,腐败的东西不能吃。实际上是要求人们讲究饮食卫生。孔子(前55~前479)早就提出过“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以及“鱼馁而内败不食”等。明(1368~644)初百岁养生家贾铭,专门研究饮食禁忌,写了《饮食须知》书。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召见他,问他有何养生术?他说无它,唯注意饮食禁忌而已。于是他将《饮食须知》献给了这位开国皇帝。贾铭活了106岁。

饮食禁忌还包括禁烟、节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