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姓名学
7382100000034

第34章 成人改名(2)

另一种是为从事某种特殊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人们也常常隐蔽真实身份,更改自己的姓名。

著名作家茅盾,原名沈雁冰,北伐战争的失败,引起他思想上的极大震动。他因此由原先的文艺批评工作转而开始创作活动。为了说明当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他发表小说《幻灭》时所署的笔名是“矛盾”,后来由于《小说月报》的编者认为“矛盾”显然是个假名,怕引起反动派的注意,依然会惹麻烦,于是改“矛”为“茅。”

为隐蔽身份身世而改名,一般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用到。保持高度隐蔽性是这种改名方式的唯一目的,因此,只要改后能达到这个目的,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名字。

五、因遵习俗改名

遵习俗改名主要发生在古代,当时由于受宗族观念、男尊女卑、官贵民贱等思想的影响,人们一旦发生诸如改嫁、过继等情况,都要严格遵照当时的风俗习惯改名。

这种遵习俗改名的传统,主要有三种情况。

1.随母改嫁改名

在古代社会,随母改嫁的孩子叫“人子”,通常来说是要改名的。如郭威,五代后周的建立者,其本姓为常。后来由于其家道贫寒,加上其父早亡,母亲王氏便携他改嫁郭家,于是他就从郭姓改名为郭威。

又如范仲淹,宋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在他出生后不久,其父就去世了,其母便带着他改嫁到长白山一个姓朱的人家,于是范仲淹从朱姓改名为朱说,并随朱姓兄弟就读于白山醴泉寺。直至20年后,他考取进士,才把母亲接回范家,自己也恢复了范姓,取名仲淹。

2.过继做养子改名

过继主要是指将自己的孩子过继给兄弟或别人做养子,一般来说,过继的孩子都要随养父姓而改名,这种改名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同姓过继改名。同姓过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兄弟之间,因此,一般是不用改名的。但是有一定教养和知识的人在名字上也做些文章。

如唐初书坛四杰之一的虞世南,自幼过继叔父虞寄为嗣子,所以长大后便改名字伯施,意思是兄弟将儿子给予弟弟。

另一种是异姓过继改名。无论是草野百姓还是官宦之家,只要是异姓过继,首先便要改姓而从养父姓。

如魏武帝曹操之父曹嵩,原本名为夏侯嵩,后过继到曹家,成为曹腾的养子,于是便要改姓而从养父姓曹。

3.做家仆奴婢改名

古代社会里大户人家的家仆奴婢,一般来说都具有卖身的性质。因此,这些家仆奴婢有时也根据主人的意愿而从主姓改名。

如明朝为人狂放不羁的风流才子唐伯虎,为了追求华太师家中的丫环秋香,不惜改名换姓为“康宣”,卖身投到华府去当家僮。后来,由于华太师见其精明能干,武中有文,很赏识他,便主仆同姓,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华安。”

这些虽都是旧时的习俗,但随母改嫁而改名、因过继而改名的现象如今仍然存在。不过在改名时,受这些习俗的影响已显得微乎其微。

六、因避讳改名

在古代,臣民如果与帝王同名,都是必须更改的,否则就是“犯讳。”因避讳而改名的方法有直接改名,改称名为称字或称封号,将双名中犯讳之字删去等。

1.直接改名法

这是最常见的因避讳而改名的方法。如汉初名士蒯通,本名蒯彻,后因与汉开帝刘彻同了“彻”字,所以就改名为蒯通。

再如宋代名将杨延昭,也就是杨六郎,本名为杨延朗,由于宋真宗越恒冒认道教传说中的人皇之一赵玄朗为宗室,于是杨延朗就避“朗”字,改名为杨延昭。

又如宋朝著名理学家周敦颐,本名为周悖颐。在其死后已100多年,因避宋光宗赵悖的“悖”字讳,而被后人改名为周敦颐。

2.改称名为称字或称封号

如西汉元帝时宫女王蔷,字昭君,她是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到了晋朝时,为了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称其为明君或明妃。

类似的还有南朝刘宋的王裕之,避武帝刘裕讳,改称字敬弘;北齐的越隐,避神武帝六世祖讳,改称字彦深;隋代的李孝贞,避高祖讳,改称字元操;宋代的吕胤,避太祖讳,改称字余庆等。

3.将双名中犯讳之字删去

例如南朝萧齐的薛道渊,避高帝讳,改单名渊;五代后周朝王易简,避太祖之父讳,改单名易。

古代人不但在世时要避现在和以前帝王的讳,而且在死后还要避后世帝王的讳,而其中唐代历史学家、《史通》的作者刘知几可以说是很不幸,他因避讳而几次改名,最后弄得不知其正名为何。

他原名刘知几,先是避唐玄宗李隆基讳(“基”和“几”算作同音字)而改为刘子玄,后又因避清代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讳,改称刘知几。而同时又由于刘子玄名字已流传了近一千年,不能销声匿迹,则又被改称刘子元。这样,刘知几、刘子玄、刘子元三名一人,真不知九泉之下的史学大家知道后作何感想!

所以,对于帝王来说,为了给臣民减少因避讳而带来的麻烦,比较理智的办法便是缩小避讳的范围,如唐太宗在即位时曾下令,“其官号、人名、公私文籍,有世民两字不连续者,并不须讳。”

在古代旧社会里,皇权是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名字同样神圣无比。不仅是凡夫俗子,王侯将相,就是神仙也要避讳。如神话传说月宫中的仙女恒娥,因避汉文帝名“恒”字,也得更名为嫦娥。再如慈悲化身,救苦救难之观世音,因其中的“世”与唐太宗李世民的“世”相同,唐以后一直避“世”字而简称“观音。”

在今天,人们的取名、改名早已摆脱了皇权贵族避讳的阴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第三节)改名的方法

由于各种原因,现名已经不再适用现在的环境,许多人需要改名,那么该如何改名?改名又有哪些方法?但不管如何,改名的原则将是尽量少改,尽量与原名保持某种联系!

一、谐音改名法

以同音字或近音字来改名,既可保留原名的发音,又可改变原名的寓意和书写,达到了改名的目的,是一种比较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的改名方法,虽然仅仅是一字或两字之易,但却可收到点石成金的效果。同时,如果名字音好,字却不雅,也同样是需要改的。这时,有些人就用同音或音近似而意义雅致的字眼代替。例如用晓梅取代幺妹、用桂祥代替贵祥、用小楠代换小囡等。

在电影《白毛女》中扮演喜儿的表演艺术家田华,原名为“刘天花。”因为在她刚刚出生时,村子里正闹天花,父亲希望她能够健康成长,便依照迷信习俗,为女儿取名天花。

后来,天花参加了工作,她渐渐觉得这个名字不雅观,最终,她在剧团领导的帮助下,利用天花的谐音,改名为田华。

还有著名作家贾平凹,他的乳名为平娃,“娃”字音谐“凹”字,而且“平”与“凹”是矛盾的对立的,综合这两种意思而改变名字,真是妙不可言,名字意味隽永,耐人回味。

谐音改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改换此名字,而间接取该字谐音字的字义。例如在1947年3月,解放军决定撤离延安,前委要转入地下工作,中共中央机关都用代号,中共中央的主要人员也予以配合,全部使用化名。

毛泽东率先给自己取名,他说:“我叫李德胜。取革命一定要胜利的意思。”周恩来也想好了一个:“我叫胡必成,就是革命事业务必成功。”在江浙口音中“胡”与“务”谐音。

从以上例子看来,谐音改名好像特别随意,没有任何规则,因此人们难以采用这种思路去改名。其实不然,只要真正用好这种方法,找到了相关的极富意义的谐音字词,改出的名字还是很成功的。

二、部首改名法

部首作为汉字的构件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本身具有一定含义,特别是在易义五行方面,其含义更加明显,另一方面它又是造字的部件。部首的这种双重性,使得名字可以仅仅由于其中一字或两字部首的增减、变换而含义大变。如琳,可将“琳”字换成“霖”即可。

如著名漫画家王复羊本名王复祥,后将“祥”字的“示”字旁去掉,就成了“羊”字,在这类改名的方法中,一般读音不变的多。如深受青少年喜爱的科普作家高士其,原名仕琪。半个多世纪以前,他对当时的社会黑暗、政治腐败非常不满,愤然改名为“高士其。”当人们问他为何改名时,他说:“去掉人旁不做官,扔掉金旁不为钱。”在这类改名方法里,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把名字改变一个字,形成新的组合。如现代诗人何其芳,原名叫何永芳,是按字辈取的名。他上中学时,文章写得非常漂亮,深得国文老师的喜爱,老师想到《离骚》中有“何所独无芳草兮”之句,取“何其芬芳”之意,把“永芳”改为“其芳”,名字由肯定句变为感叹句,使之更新颖含蓄。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名字,名如其人,铁面秋霜,刚正不阿。其名字中的“镕”字在中国目前的电脑字库中却没有,用电脑写稿时,打到“镕”字时,要写成“容加金字旁”,造字非常麻烦。有和朱镕基相熟的记者便开玩笑,请总理改名,可把金字旁改为水字旁,给大家行个方便。朱镕基对此建议大不以为然,他称自己名中的“镕”字,是铸就之意,而自己的名字就是铸就基业,他要为中国的富强铸就基业。

三、易音换字改名法

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是很有限的,当改名的要求与保留原名的发音产生冲突时,那么改名便只好易音换字了,有时仅仅是一字之改,但名字的寓意、风韵会让人有一种全新之感。如: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将“华”改为“清”,改后的名字不仅比原来的高雅,而且还蕴涵典故:“宁愿洁正直以自清乎?”

著名相卢大师侯宝林,原名侯保麟。21岁时,他正式拜师朱阔泉先生学说相声。在那个旧社会里,相声艺人与评书等其他门类的艺人一样,在收徒之时都要赐给弟子艺名。师父朱阔泉因其弟子(第六代)系“宝”字辈于是便将新弟子侯保麟改名侯宝麟。其虽只一字之差,而且读音相同,但前者系本名,后者为艺名,因此在相声界“宗谱”里是“侯宦麟”(同代“宝”字辈的还有常宝华、刘宝瑞、张宝康等)。1940年侯宝麟在天津演出时,因觉“麟”字笔画太繁,遂改名为“林”。从此,侯宝林这个名字便伴随他走完给人欢声笑语的一生。

四、增字改名法

若是原名只一个字,可在单字名上加上一字,使它成为双字的名字,它不但可以增加名字的内涵,而且可以减少重名,便于称呼。

成龙原名陈港生,在他8岁时,其父将他送到香港著名武师京剧武生于占元的中国戏剧学校学习,按照学校传统惯例,学生每人要取一个艺名,其中必须含有校长名字中的一个字。因校长为于占元,于是陈港生被改为陈元龙。后来罗维导演正式为其改艺名为成龙。

又如闻一多先生,原名家骅,后由于觉得俗气,便改为单名一个“多”字。可不久他发现叫起来不大顺口,同学建议他在中间加个“一”字,好听好记,他欣然接受,于是又改名闻一多。

五、减字改名法

有时名字中的一个字使用不佳,破坏整个名字的韵味,于是删掉不适的字。这也是改名中常见的方法之一,即在原先名字的基础上减去一个字,产生新的名字。如当代版画大师古元,父亲担心他出生后有什么三灾六祸,便虔诚地把他契给关帝庙的关圣大帝,并取名叫古帝源。到延安以后,他认为自己的名字不理想,遂去掉名字前一个字,并利用后一个字的谐音,改名叫古元。编导《南征北战》影片的著名导演成荫,原名叫成荫五。1938年他到延安后,由于很喜欢“绿树成荫”这个成语,便将“成荫五”的“五”字去掉,改名成荫。

六、前后易序改名法

有时改名字既不增字也不减字,也不更字,而仅仅把名字的先后顺序变动一下,如“明新”——新明,“玉兰”——兰玉。

把名字的前后顺序调动一下,名字的内涵就会有很大的转变,会给人以全新的感觉,让人心情舒畅,给人典雅的印象。

七、其他改名法

如上述改名法均不适用,那可以将名字(也可以连姓)全部换掉,另辟蹊径将其换成一个自己完全满意的名字,给自己一个全新的精神寄托和美好韵生活愿望,如红线女,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她原名邝健廉,自幼学戏,刻苦认真,踏实练习用功,深受老师的喜爱,有一次,老前辈靓少佳夸奖她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她多像《红线盗盆》中的使女红线啊,干脆就叫‘红线女’吧!”自此,她便改名为“红线女。”更加刻苦用功,为美好前程努力。终于在15岁主演《绣襦记》时,一炮走红,名扬海内外。

名字是伴随人一生的,每个名字都有它自己的含义。也许最初我们没有选择的机会,但当我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有着具体意义的名字,即慎重地更改自己的名字,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