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以苏州为个案
7384200000010

第10章 相关的概念(4)

其三,社区教育自治。社区管理机构运用社区成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对社区成员开展遵纪守法和依法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的教育。组织社区成员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和弘扬邻里互助,尊老爱幼、破除迷信等文明新风。创办群众性社区文化艺术组织,开展自我教育活动。

其四,社区服务自治。社区管理可以根据社区成员的需求,通过兴办便民利民服务事业、建立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社区志愿者活动等形式,为社区成员提供各种生活服务。

其五,社区管理自治。社区的重大问题,必须提交社区成员大会或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社区管理机构认真完成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制定的决定和决议,并定期向社区成员大会或社区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有权依法制定《社区自治章程》和各类《社区自治公约》,实行自我管理。社区通过建立社区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治安调解、文化艺术等协会组织,依法开展自我管理、服务和教育活动,维护各类人群的合法权益,丰富社区成员的精神生活,提高社区成员的生存质量,维护社区的安宁稳定。

其六,社区管理机构通过自治的办法和形式,协助政府管理社会事务。协助政府做好社区治安、优抚救济、爱国卫生、计划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沈阳市民政局:《试论新的社区建设工作模式框架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主要内容》,社区建设与发展全国理论研讨会交流材料,2000年,上海。]

(第七节)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是社区居民自觉自愿地参加社区各种活动或事务的过程。社区参与是一种公众的参与,意味着社区居民对社区责任的分担和成果的共享,它使每一个居民都有机会为谋取社区共同利益而施展和贡献自己的才能。社区参与是对各种决策及其贯彻执行的参与,是对社区的民主管理,它使每一个居民都有机会向地方政府表达意见,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在现代社区生活中,社区居民及其组织参与社区事务和活动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是社区组织和社区发展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社区规划赖以形成和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为居民提供参与机会是社区的重要功能之一,社区参与本身又被视为一种新的价值和目的。社区参与的根本原因是其同社区居民及其组织与社区的利益密切相关。参与的具体动机,则直接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如为了对社区未来发展的计划施加某种影响,为了与社区中某些重要组织保持联系或协调一致。有效的社区参与,取决于信息的畅通、居民的知识与能力、付出精力和时间的志愿,以及对促进自我服务的心理态度等。

根据居民参与的程度、作用方式及权力分配等,社区参与可分为不同的层面。

从参与活动的内容来看,有政治性的、经济性的、教育性的、娱乐性的、福利性的、宗教性的和其他社会性的,等等。从参与的形式来看,可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大类。

社区参与对社区建设的推动力是强大的,其作用十分显著。在个人层面,社区参与已成为实现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手段,能够强化居民的社区归属感,通过参与可以加强社区成员对政府机构的信任,加强社区成员间的邻里关系,增强公民间的凝聚力以及公民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实现的能力;从社会层面说,通过广泛的社区参与,能够提高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促使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民主化和现代化建设。在经济层面,社区参与通过互动协调政府、政府组织、单位组织和中介组织与居民之间的关系,打破了资源分散、各自为战的困境,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社区现有的资源,实现了社区资源共享、优化社区资源配置,实现社区经济资源的高度整合,有利于社区的全面发展。社会文化层面上,社区参与以公共参与精神为内核,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社区认同意识和民主自治精神、重塑社区精神,促进社区形成共同价值观。因此,社区成员广泛参与社区共建是社区建设的根本出路,也是推动社区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八节)和谐社区

对于和谐社区的定义学术界尚无统一界定。但是根据参加全国首届构建和谐社区高层论坛的与会者形成的共识认为,“和谐社区”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1)居民对社区事务能够广泛参与;(2)社区内三种法人(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参与共建的积极性比较高;(3)社区的服务功能比较完善;(4)社区内有良好的社会风尚;(5)社区管理有序,社会稳定安全;(6)社区组织结构合理、各种规章制度完善。按照这样的共识,可以将和谐社区理解成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发展社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促进社区各构成要素自身的发展以及相互之间关系的和谐,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人的自我身心内外和谐统一的社区。也就是说,成熟的和谐社区,应当是“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现代化社区。

和谐社区,就是化解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且充满活力、稳定有序、良性互动的社区,是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依托社区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利用各方面资源,为社区成员提供福利性、公益性服务和生活服务,以不断满足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开展和谐社区建设要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动员各方面力量,开发利用各方面资源,走社区服务社会化道路。社区服务的目的在于不断满足各类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唐忠新:《迈向和谐社会的社区服务》,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和谐社区具备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等特征。

所谓居民自治,就是社区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得到发挥,社区各项民主制度健全、规范,居民在基层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事务中切实能够做到当家作主,形成党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

所谓管理有序,就是社区各种组织健全,职责明确,体制合理,民主协商机制、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共建机制健全,各种家庭、不同人群和谐相处;

所谓服务完善,就是服务设施、服务项目、服务手段齐全,能够为社区居民高度个性化的需要提供满意的服务;

所谓治安良好,就是群防群治网络健全,社区安全防范体系完善,社区秩序井然,居民群众安居乐业;

所谓环境优美,就是社区内建筑、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能源利用等符合环保要求,居民普遍具有较强的公德意识、环保意识,人人养成节约、环保、卫生的良好习惯;

所谓文明祥和,就是居民群众崇尚学习,精神文明程度较高,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楼院普遍建立,居民遵纪守法,邻里团结和睦,文明礼貌,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得到倡导和推行。[郝继明:《进一步完善和谐社区建设的着力点》,《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

中共十七大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严格地说,这也是和谐社区要达到的目标。

构建和谐社区,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城市建设与管理,对于实现城市社会的稳定,对于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提高人口的文明素质和整个城市文明水平,对于实现经济与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空间。和谐社区的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平台。如果这个基础平台不稳固,那么可以说我们的整个社会也就不会安宁。所以,要构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健康运行和秩序良好的社会,和谐社区建设是一条有效途径。当然,由于和谐社区的构建内容非常丰富,涉及面十分广泛,仅仅依靠政府或社区工作者是不可能完成的,它是一项宏伟浩大的系统工程,是需要动员党和政府、各社会团体、社区自治组织、社区民间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