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以苏州为个案
7384200000046

第46章 苏州老城区社区建设(10)

2010年全区第四届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从3月正式启动,在选举过程中,各社区都严格遵循选民登记、产生候选人、正式投票选举的步骤,严格执行选举各步骤的相关程序,以居民小组为单位推选出代表,把有威信、有能力的能人充实到社区成员代表中,确保代表质量。依照有关法律规定,通过选举委员会推荐和居民联名、社区居民自荐等形式,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酝酿,由选举委员会会议进行预选,根据得票多少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并在投票选举前张榜公布。选举大会由选举委员会主持召开,实行了公开、直接、差额和无记名投票,当场唱票、计票,直接选举出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全区63个社区的换届工作都经历了组织准备、选民登记、选民公布、投票选举、全面总结及建章立制等阶段,本届换届选举的选民登记率平均达到了77.87%、参选率达85.5%,当选得票率88.44%。选举中59个社区采用“一人一票”直接选举的方式,占社区总数的93.65%;4个社区因社区规模大、人口多而采用“户代表”直接选举方式,占社区总数的6.35%。社区居委会选举共选出居委会主任63人、副主任81人,专职委员259人,平均年龄40.28岁,比上届下降了11%;当选的社区居委会委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150人,占总人数的57.9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58人,占总人数99.6%;党员128人,占总人数的49.4%;30周岁以下的当选居委会主任的有12人。社区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党员占比数比上届均有较大提高。居委会干部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广大居民群众对选举工作十分关注、广泛参与,增强了居民群众的参政、议政的能力。

在换届过程中,实行了选举观察员制度,全区63个社区全部聘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等担任选举观察员,在宣传发动、选民登记、投票选举等重要环节发挥选举观察作用,从而增强了换届选举工作的合法性,基层民主法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鼓励大学生村官、兼职干部充实到社区居委会班子中,并规定党员、持有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者优先,解决了居委会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党员偏少、属地社区工作者偏少的问题。

换届选举结束以后,各街道指导社区居委会及时制定了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完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项民主制度,促进居民自治健康发展。各街道社区及时统计、汇总、上报了选举结果,我区换届选举的总结完善工作基本完成。部门街道及时组织了新一届的居委会成员培训工作,确保新一届居委会能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社区。扎实有力的措施使社区配套衔接工作及时得到落实。[沧浪区民政局:《关于沧浪区第四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情况的报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换届选举中,沧浪区在吴门桥街道进行了社区主任和社区党委书记的无候选人一次性直接选举。作为全市首个试点社区,南华社区面积0.2平方公里,社区户籍人口1150户,3029人。暂住人口951人,其中18周岁以上具有选举资格的选民数2357人,登记选民数1891人,参加投票选民1732人,占登记选民总数的91.59%。

无候选人一次性直接选举,作为全市首个试点社区,无任何经验可循,难度较大,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区民政局、街道、社区事先深入调研,制订了切实可行的选举方案,组织精干力量,广泛发动,有效实施,确保了选举一次成功。南华社区按照要求,成立选举委员会,登记选民,公布职位、职数及条件。最终,11名竞选人完全由居民自荐或群众联名举荐的方式产生。选举委员会搭建平台,组织竞选人集中与居民代表见面,抽签确定顺序,每名竞选人依次发表竞选演说,并最终由选民投票选举。沧浪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了社区选举全过程。

此次无候选人直选的成功,在海选社区“当家人”的制度化、合法性方面进行了积极大胆的探索,呈现出三大亮点。

充分保障“海选”的广泛性和公正性。南华社区居委会选举在苏州市首开“无候选人竞选”先河,凡符合资格条件的居民均可报名参选。社区选举委员会通过组织竞职演说、履历公示、发放告居民书及开通选举咨询热线等形式,有效地激发了选民的热情,扩大了“海选”的知晓率。南华社区有选举权的选民一共是2357人,登记选民1891人,最后共有11位居民报名竞选,其中有下岗工人、社区工作者,也有“80后”,平均年龄47岁。选举日当天,参加投票选民1732人,充分体现了“海选”的广泛性和公正性。最终,在苏州市产生了首位无候选人竞选的社区“小巷总理”。

(二)首次引入地域概念。本次无候选人直接选举,首次在苏州市引进地域概念,即要求候选人必须是本社区居民,以便于更好地掌握民情、民意、民需,24小时全天候方便居民办事。新建立的南华社区居委会均是属地社区工作者,能和社区居民进行及时地沟通,为居民提供所需的帮助。

(三)首次探索试行选举观察员制度。这次换届选举,南华社区率先试行选举观察员制度,聘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居民代表作为本社区选举工作观察员,对换届选举工作和民主自治情况进行观察监督,增强海选社区“当家人”的合法性。[沧浪区民政局:《沧浪区居委会海选“小巷总理”翻开基层民主新篇章》]

社区居委会选举,严格执行了选举程序的社区选举中首次出现的“无候选人直选”引起了国内专家的高度关注。中国社科院的几位专家就来到南华社区等地,现场调研选举过程。他们表示,沧浪区同时还加入了地域概念、人大代表政协参与监督等创新,对探索和研究城市社区基层民主很有意义。

选民通过参加这样的选举活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民主自治意识增强,“海选”当家人的正效应得到进一步凸显。在选举过程中,选举委员会积极地扩大宣传,确保了选民的知晓权、知情权,激发了选民参与的积极性,通过本次“海选”,拉近了居民群众与社区、社工的距离,社区居民的家园共同体意识得到了明显地增强。

正是由于在社区发展过程中引进了科学的管理理念,实行了社区服务全过程的规范化,并在实践中坚持党的领导和民主自治,坚持以人为本和服务居民,形成了以社区为载体,以居民为主体,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建设和谐社区的特色。以创建幸福社区作为构建和谐社区的突破口,在全国首家把幸福指数引入和谐社区建设中,倾情为民谋幸福,使沧浪区的居民真正感受到自己所处的家园是民主的家园、美丽的家园、平安的家园、生活的家园。为此,沧浪区先后获得了“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全国群众文化先进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区”、“全国爱心献功臣先进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区”、“江苏省双拥模范区”、“江苏省特殊教育示范区”、“江苏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江苏省社区建设实验区”等荣誉称号。

2009年4月,江苏省委调查组经过调研,用这样抒情的语言来评价沧浪区:在沧浪,新老市民和睦相处,老人居家颐养天年,穷人也能梦想成真,孩子更是快乐无比。

近年来,沧浪区更是以“文化立区”为战略,着力打造“文化沧浪”,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加强古城保护,积极改善民生,构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平台,形成了古城保护、文脉传承、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协调并进的科学发展局面。使沧浪区真正成为苏州这一人间“天堂”中的令人赏心悦目的“书房”。

(第四节)苏州市城市社区建设

正因为城市社区文化氛围以及归属感有差异、社区人口的数量与构成和分布有差异、社区空间分布和时间利用形式有差异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存在的差异都会对社区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现实中社区发展没有固定模式,各地都应在坚持社区发展的基本原则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发挥自己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社区。基于此,苏州的城市社区建设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具有苏州特色的城市社区建设的道路。

苏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苏州位于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全市土地面积8488.42平方公里,2009年末全市登记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员1223.76万人,全市户籍总人口633.29万人,其中市区户籍人口240.21万人。苏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时代的位置上,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一直走在发展的第一梯队中,苏州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居民对社区建设的需求层次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已达到较高的水准。2009年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统计局联合发布2008年度江苏省社会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在构成总指数的人口发展、生活水平、公共服务、社会和谐四个领域中,苏州市人口发展指数和生活水平指数在全省居领先地位,分别以40.68和48.99分列全省第2和第1位,而公共服务指数和社会和谐指数分别以23.32和25.28列全省第10和第7位。苏州市社会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为138.27,连续三年名列全省第一。2009年7月,“中国大陆最具软实力城市”调查评选在上海揭晓,苏州从50个候选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膺“中国大陆最具软实力城市”,在非直辖市的城市软实力总排名中,苏州市位居全国第三。

2009年苏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4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5%。全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45.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总量和增量继续位居全省首位。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67.4亿元,增长1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6.3亿元,增长19%;旅游总收入830亿元,增长13%。工业生产逐步回升,总产值达到2.37万亿元,增长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7.1%。服务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增加值增长14.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31.3%和35%;全年保费收入增长17.5%;新增备案创业投资企业18家,增加注册资本27.6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16.7%。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社区服务等行业均实现较快发展。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686.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用于社会保障与就业、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财政投入为254.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苏州GDP总量在全国主要城市中继续保持第5位,全市开发公益性岗位1万个,新增就业13万人,8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为2.9%。2009年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97万人、322万人、249万人、236万人和234万人,城镇职工五大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均超过99%。全市农村劳动力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农村老年居民享受社会养老待遇或养老补贴的覆盖率达到99%。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350元提高到38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指导标准由230元提高到260元。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增加基本养老金151元。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954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农民人均纯收入12987元,比上年增长10.2%。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20元,比上年增长10.3%。收入结构逐步优化,非工资性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市区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17.5%、45.4%和11.6%。[资料来源:苏州市统计局:《2009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随着经济收入的显著提高,苏州居民在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不仅越来越关注社区的发展,日益自觉地参与社区的各项建设活动,而且对社区的服务和管理、居住区的设施和环境等等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的经济、政治、教育、卫生、社会、福利、互助、参与等功能,才能满足苏州城市居民的安全、社交、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苏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居民对社区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始终保持很高的热情。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丰厚坚实的历史文化积淀塑造了苏州城市居民崇尚精神文明的独特品格,渴望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追求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社会繁荣、居民富裕的今天,各类教育的普及与厚实的历史文化积淀相汇合,使居民对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更高层次的渴求与期望。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在经济快速发展、体制加快转型的现实条件下,苏州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深刻而又巨大的变化。社区作为构成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敏感地、具体地反映了这种变化和特征,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织处、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社会资源的承载体。这种独特的社会层面层级,决定了社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正因为如此,苏州市对社区建设也予以了相当的重视,在经过全面的调查研究,个别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城市社区建设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

苏州市开展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工作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从改革开放至1994年是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是苏州社区建设的成长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为配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了创建文明社区的活动。社区将服务的中心更多的侧重民政福利。具体的做法是在原有对特殊社会群体提供民政福利型服务的基础上逐步拓展便民及利民服务,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着手引进市场化运作机制对提供的社会服务实行无偿和低偿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服务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