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以苏州为个案
7384200000008

第8章 相关的概念(2)

1955年联合国在其出版的《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报告中提出了社区发展的十条基本原则:(1)社区发展的各项活动必须符合社区的基本需要,并根据人民的愿望,制定首要的工作方案。(2)虽然社区局部的改进可以由某一部门着手进行,但全面的社区发展,则必须建立多目标的计划,并组织各方面、各部门联合行动。(3)在推行社区发展的初期,改变居民的态度和物质建设同样重要,必须加强社区居民的自信心,并培养其自动和自发的精神。(4)社区发展的目的在于促进人民热心参与社区工作,从而改进地方行政机构的功能。(5)选拔、鼓励和训练地方领导人才是社区发展计划中的主要工作。(6)社区发展工作应特别重视妇女和青年的参与,以扩大参与的公众基础并获取社区的长期发展。(7)社区自助计划的有效实现,有赖于政府积极而广泛的协助。(8)制定全国性的社区发展计划必须有完整的政策,行政机构的建立、工作人员的选拔与训练、地方与国家资源的运用与研究、社区发展的实验与考核机构的设立都应逐步配套地进行。(9)在社区发展中应充分利用地方的、全国的与国际的民间组织资源。(10)地方性的社会、经济进步要与全国的发展计划互相结合、协调实行。其目的是:直接谋求增进某地区居民之福利与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相协调,并有助于后者目标的实现。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于1960年出版的《社区发展及有关的服务》中称:“社区发展是专指人民与政府机关协同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及文化状况,把这些社区与整个国家的生活合为一体,使他们能够对国家的进步,具有充分贡献的一种程序。”“这种复杂的程序,包括两种重要的因素:一是人民本身尽量本着自助自发的精神参与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二是为鼓励自动、自助、互助的精神,并使这种精神更能发挥效力提供技术和服务”。这可以说是最权威的关于“社会发展”的界定。

从上述关于社区发展的含义及其基本原则中,我们可以将社区发展的理念概括为以下几点:

社区发展是以社区为单位的一种努力,它立足于社区,且直接针对特定社区的需要和问题而谋求解决的方法与发展的道路。

社区发展是把宏观社会发展内容微观化、社区化,重视将一般社会发展目标具体化到各个社区,并通过社区自己的行动来实现目标。没有无数个社区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发展就不能真正实现。同时,承认不同社区在自身发展中的特殊性,并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发展措施。

社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为社区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文化条件,因此,社区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样是一种和谐的发展。

社区发展是以社区组织与社区居民直接参与和合作为基础的。社区发展是一项具体的活动。它包括确定社区发展目标、制定社区发展规划、组建社区发展的组织、挑选和培养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社区动员、整合社区资源等一系列的活动。

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把社区发展作为本国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行社区发展计划的国家陆续达到60多个。近年来,社区研究一直在深入,许多国家成立了社区服务与管理学院以适应社区建设的发展需要。

(第三节)社区管理

社区管理主要是指一定的社区内部各种机构、团体或组织,为了维持社区的正常秩序,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繁荣,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活动等特定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自我管理或行政管理活动。是对社区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从而用最有效的方法实现社区目标。

城市社区管理是城市管理在一定区域的具体实施,是对特定区域全部社会经济活动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调节,是城市基层管理。它的内容涉及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群众体育等诸多方面,包括组织、党建、服务、文化、教育、环境、管理等。

社区管理的这一界定表明:

第一,社区的地域要素和人口要素是基本相同的,社区管理的范围和人群基本上就是以前街道管辖的范围和在此区域生活的居民。

第二,管理机构呈多极化态势。一是社区管理的主导系统,即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二是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社区派出机构,例如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医院等;三是社区范围内的企业、事业单位,例如社区物业管理公司、学校、商店、企业,既包括国有的、集体的,也包括其他各种非公有制性质的单位;四是居住和工作在社区的居民,既包括有居住户籍的常住人口,也包括各种流动人口,他们通过自主选举的居民代表委员会参与社区管理。

第三,社区管理的性质是群众性的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社区是由社区成员通过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联系起来的共同体,这种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使社区成员相互联系,结成紧密、复杂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各社区成员之间是平等的,大家既有权对社区提出要求,又要为社区的建设、管理尽自己的义务,社区成员有义务来参与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另外,社区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

第四,社区管理的手段是多元的。社区管理既有政府行为又有社会行为,既有社区内单位和组织的行为又有社区居民的行为。因此社区管理既有行政的、法律的手段,也有经济的、道德的社会的手段。既有法律的强制约束能力,也有经济杠杆的调节能力,还有道德规范的制约能力,以及社区文化的凝聚力等。

社区管理具有区域性、互助性、复杂性、综合性、服务性、动态性、系统性等显著特征。具体内容是“四性”工作,即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事务,它包括科、教、文、卫、体等诸多方面,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就社区管理的具体内容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社区组织管理

社区组织管理内容包括健全社区的各类组织机构,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指导各类组织开展工作,并对其工作成果进行考评。因此,广义的城市社区管理就是对整个城市社会系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领域的全面管理;狭义的城市社区管理,则是就城市社区内部社会生活所进行的管理,主要涉及与社区成员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卫生、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等诸方面。可以说,狭义的社区管理在内容上属于街道管理的一部分。然而,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城市社区管理,本质讲,都是把实现社区社会效益和心理归属作为最终目标,借助系统、层次的方法对社区诸领域进行社会管理,以确保城市社区持续、稳定的发展。社区建设需要科学和高效的社区管理。

社区党建管理

社区党建管理其主要职能是健全党组织的各级网络,组织和发挥社区党员和在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强化对党员的管理和考评。社区党建管理的核心是社区党组织,它作为上级党组织的派出机构,是社区内各种组织和居民的领导核心,对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负领导责任。

社区服务管理

社区服务管理其主要职能是了解并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设立、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社区服务,并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保证,以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服务具有公益性、群众性、互助性、地域性四大特点。

社区文化、教育管理

社区文化、教育管理中的文化概念是指包括文化、娱乐、群众性文体活动及全民健身等内容在内的文化。社区文化管理的具体内容是对文化娱乐设施进行规划和建设,组织健全各类文体活动组织,帮助和指导这些组织开展社区文化娱乐活动、群众性文体活动,引导社区居民进行全民健身活动,社区教育管理则是要建设和完善社区学院、继续教育中心、培训中心以及代表今后发展方向并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的远程教育中心等教育机构,组织和发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进行普法、科普、时事政治、实用技能、兴趣爱好、思想政治、道德伦理、人文知识、自然知识、医疗卫生常识等各种内容不同,形式各异的教育活动。

社区环境管理

社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环境卫生管理、路政管理、建筑和住宅管理、防汛防洪管理等。社区环境既包括居住的人文环境,也包括生态环境,加强社区环境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保护好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整治好居民的居住环境,为居民创造一个优美、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社区治安管理

社区治安管理是社区安全和安定的重要保证,而这两点正是广大社区居民迫切需要的。做好治安管理工作,就必须要明确治安管理责任主体,建立和完善治安管理机构,明确治安的目标和任务,调动和协调社区内各方面的力量,确定各自的工作职责,制定日巡、夜巡、联防等各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度,确保社区治安状况良好,让广大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安心、放心。

(第四节)社区建设

在西方国家,社区建设指的是强化社区要素、发展社区组织,增强社区活力,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活动。社区建设与社区规划、社区内外资源的发掘、社区力量的凝聚等相联系,是社区工作和发展领域的重要内容。

我国社区建设的理论、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国外社区发展运动的某些经验和理念。但是,又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表现在:

第一,我国的社区建设产生、发展于社会主义国家,与国外的社区发展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制度约束条件。

第二,我国的社区建设产生、发展于体制转轨与结构转型相交织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国外的社区发展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

第三,我国的社区建设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或主导下开展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区发展具有不同的性质。[唐新忠:《社区建设:中国城市社会转型的必然选择》,《北京社会科学》,1999/1。]

民政部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把社区建设界定为:在党的领导下和政府的指导帮助下,依靠社区的力量,利用社区的资源,解决社区的问题,发展社区的事业,强化社区的功能,以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经济与社会协调而又持续地发展。

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坚持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组织等一切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营造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3)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改革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区组织,明确社区组织的职责和权利,改进社区的管理与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坚持按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在社区内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突出地方特色,从居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和热切关注的问题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

社区建设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有社区体制、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社区经济、社区政治、社区文化、社区环境和社区自治管理等八个方面。

(1)社区体制。主要包括社区管理体制和社区自治体制。社区管理体制主要是指市、区、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的纵向管理模式;社区自治体制主要是指社区内部横向协调统一的管理模式。

(2)社区组织。在社会学上的社区组织,是指某社区内主要团体间交互关系的模式;在社会工作上,社区组织是一种工作过程,即按照社区构成要素划定社区,将社区各社会机构组织起来,使社区内种种资源得以充分运用,从而建立起社区自治组织和新的社区管理体制,社区需要藉此而获得满足。主要包括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及其他民间组织)、社区中介组织等。

(3)社区服务。即面向社区残疾人、老年人、儿童、优抚对象等社会困难群体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等服务以及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属地单位的社会化服务。具体说就是在人民政府指导和扶持下,依托社区组织,动员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服务建设,开发利用社区服务资源和服务项目,建立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种服务机制,推进面向各类弱势人群、优抚对象的福利服务和面向广大居民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物质精神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4)社区经济。社区经济是指依托社区组织建立起来的、由多种经济成分构成的社区经济系统及其生产经营活动,是与社区物质资料的生产相应的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的总称。社区经济有一些限定性因素:它必须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和社区界定范围内,不能超过这个区域或超越界定范围;它是为社区建设兴办的,而不是区域内所有经济都是社区经济;它的成果主要用于社区建设,促进社区发展。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经济一般由街道经济、居委会经济、通过挖掘社区资源,与社区成员或单位以合资、合作、合股等方式兴办的各种联合体、为社区居民服务的第三产业网点等四个层次构成。

(5)社区政治。在民主国家,公民有权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但公民参加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机会是有限度的,每个人不可能都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然而这种参与、这种权利在社区可以实现。公民权利的社区实现就是社区政治。在我国,社区政治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加强社区党的建设、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民主建设来保证和促进社区政治实践,从而保障和推进社区建设达到预期目标。

(6)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历史传统、行为规范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它包括街道文化、小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等内容。社区文化是社会进步的产物,良好的社会文化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社区文化活动以社区居民为主体,以一定地域内社会成员为服务对象,反映了社区文化的地域性特点,这也是社区文化最突出的特点。社区文化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既包含群众文体活动,又包括那些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活动形式,寓教于乐,寓教于文,使社区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