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优秀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4件事
7397000000012

第12章 如何维护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1)

优秀的教师努力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避免伤害学生的感情,并能及时弥补任何可能造成的伤害。

他们力图每天都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他们知道,师生关系一旦遭到破坏可能再也无法恢复。出于这个原因,成功的教育工作者,包括校长和教师,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极其小心。他们总是尽量避免伤害学生感情的行为。

1.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师生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它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的外部因素。近几年,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深深感到师生关系处理得如何对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健康成长影响极大。我们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面对新课改,构筑新型的师生关系已变得十分重要。学校不能不把师生关系这一既古老又崭新的话题,紧迫地列入深入研究的议事日程。

1.1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师生关系必然同一定经济基础相联系,并为之服务。在传统教育背景下,师生关系是主从型的,师生之间体现着“师道尊严”,无论从知识传授的方法、途径还是目的来分析。它只需要学生无条件地接受,学生是储存知识的容器。在教学上,教师“一言堂”、“满堂灌”,脱离实际的高要求,超负荷的作业量,使得学生为“分”奔命,心理压力巨大;在管理上,我说你听,我管你服,事无巨细,一切包办。对学生成绩不甚理想或不听话的学生,讽刺挖苦,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对“分”不高、不听话、不顺眼的学生,排挤、放弃。其结果是学生个性得不到发展,心理受到压抑,找不到成功的阳光,于是烦学、厌学、辍学。这种“主从型”的师生关系,一方面,负有社会责任的教师强制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另一方面丧失选择自由的被迫学习的学生,把老师行为看成是压制、侵犯。使得师生关系紧张、尖锐,成为教育的一场悲剧。

而实施新课改则强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人们开始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由于时代的发展,培养目标的变化,师生关系必须改变,因此,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1.2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教书育人是一项触及灵魂的工程,知识的琼浆只有通过教法和情感等载体,才能输入学生的心田。

研究表明:教学中谁能和学生处理好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就喜欢听谁的话,就喜欢学谁教的那门课,就能主动的来问问题、去学习。师生关系越融洽,课堂氛围就越好,课堂上教师上课和颜悦色,学生感到这位老师可亲可敬,心理相融,情感共鸣。学生的求知欲就越强烈、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教学成绩就越好。(课堂氛围是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课堂氛围融洽还是冷漠,活跃还是沉闷,将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积极或者消极影响。)因此,谁能和学生处理好关系,学生就喜欢跟谁交朋友,他们也就能结为朋友,即使学生毕业了,将来走上了工作岗位,也会时常想起老师,来找老师来说说话;每逢节日,也会记得打电话问候老师,祝福老师。

教学活动中,学生总是力求适应,被老师接受、喜欢和欣赏。当他们处于和教师良好的关系之中时,他们会感到对外部环境的胜任,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有足够的自尊和自信,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反之,学生心理处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自卑、消极,无疑会降低学生的知识加工能力,间接造成学习成绩低下。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因老师的误解而焦虑;因老师的冷漠而受伤;因老师的粗暴而消极。学生害怕惩罚、嘲笑和失败,这种害怕使得学生以一种大家可接受的方式表现着自己,失去了个性,他们不会对学校和学习感到兴奋和快乐。因此,尊重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学生终身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忽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的。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总是面带笑容,显得和蔼可亲;课后,对学生态度冷漠、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竭力维护自己的“师道尊严”。有些教师的课堂上虽然显得热热闹闹,师生间的关系就不是那么自然、融洽、显得生硬,相互之间缺少默契。有的虽然大多数时候都很友善,但偶尔也会“火山爆发”。“如果失去耐心和职业水准,我们出语伤人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尽管事后可能有恢复正常,但我们泄愤的对象却可能无法恢复。师生之间的关系可能永远地改变了。成功的教师理解这一点,因此他们力图每天都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确实,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那么,如何建立新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呢?

2.1尊重学生

尊重你的学生,任何情况下不说侮辱学生人格的话。有些教师在学生犯错误特别是比较严重的错误时,一怒之下往往口不择言,什么“无耻”、“卑鄙下流”、“早知道你不是什么好东西”之类的话都说了出来,还伴有带侮辱性的举动。导致一些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反唇相讥,做出过激反应。因此,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一定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在自己不能确定能说出负责任的、不会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话时,不要轻易开口。只有以态度沉着镇定、言语文明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才会使他(她)相信你是来教育他、帮助他解决问题而不是在教训他、拿他撒气。

尊重学生,重在切切实实地去尊重每一位学生。我们听了许多“课改”课,发现上课老师对学生和颜悦色,语言上也注意用上礼貌用语,可课堂气氛还是不能尽如人意,师生情感关系还是那么“僵”,为什么呢?来听几句课堂“妙语”,“这个问题连××同学都会了,我想全班同学都不会有问题了吧!”

尊重你的学生,让孩子拥有自己的尊严。尊严是人类灵魂中不可糟蹋的东西。有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上、感受上,然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的尊严上。”一个从小失去尊严的孩子,长大后很难堂堂正正地做人,很难拥有健全的人格。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的画家,他才华横溢但胆小怕事。一次,有人请他与几个朋友吃饭。他始终坐在桌角,不怎么跟大家交谈,更拒绝吃鸡蛋,大家觉得很纳闷。后来,一次谈心中,他透露了其中的秘密。原来,他上幼儿园时遇到过这样一件事:邻床的小朋友从家里拿来一篮子吃的东西,挂在床头。一天,这个小朋友告诉老师说鸡蛋丢了。老师没有调查清楚,就认为是这个画家偷吃了。他不承认,老师就把他关进了小黑屋,说不承认就不放他出来。这位画家说当时他害怕极了,就违心地承认了。于是,小朋友们总骂他是“小偷”。那年他四岁。从此,他一见鸡蛋便有一种恐惧感。

其实,每个教师都应该知道,尊重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尊重学生就要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遗憾的是,教师侮辱学生的事件仍屡屡发生,有的甚至令人发指。学生也是人,而且是独立的人,尤其对未成年人,教师必须给予足够的尊重和保护。要知道,尊严是人类灵魂中不可践踏的东西。一个失去尊严的学生,长大了很难堂堂正正地做人,很难抬起头来走路。人没有了尊严,哪里还谈得上自信、自强?而学生对尊严的理解更多的时候是通过老师的教诲和自己的亲身感受才能慢慢领悟的。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去做引导者,而不能去作践踏者,而唯有尊重学生才是引导的起点。

2.2就事论事。不翻旧账

一些教师的记忆力特别好,能把学生所做过的错事记得一清二楚,并在学生犯错误时一股脑儿翻出,来个“新账旧账一起算”。但结果往往是自己越算越生气,学生则觉得没面子,非但不服气,还会来个“破罐子破摔”,“反正在老师眼里,我那么多毛病,好像什么都不好”。因此,教师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案例

数学课上,程浩与同桌兴致勃勃地讨论着武打小说里面的情节,还拿着书指画着,沉浸在小说的情境中,对老师的提问根本就没听到。肖老师生气地走到他们前面,一把抢过他的小说,走回讲台前,将书往讲台上狠狠一摔:“不想上课就出去,不要影响其他人!”“就你们这样,课不想听,作业不想做,还能学好?我都不想再上你们班的课了!”程浩也毫不示弱,与数学老师顶撞起来,结果,课堂一片混乱。班长急急忙忙跑到办公室把班主任请来……

这个案例是老师针对上课不专心听讲而做其他的事情的学生进行教育的案例。从案例所描述的看,可以知道,肖老师和这个班的同学的关系本来就不是很好的。这俩个同学很无辜,这次的冲突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肖老师,在知道两个学生在看小说后,一把抢过小说,未免太过于粗暴,学生兴趣正浓,老师这样做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对老师的对立情绪,而后面粗暴的摔书以及那一句马上就把他们赶出去的话语更是激起学生的愤慨。老师并没有剥夺学生上课的权利。这个老师最后还把这种对他们的批评转移到学生这一个班的批评上来是很不应该的。如果肖老师当时能冷处理一下,轻描淡写的说一句:“现在是上课时间,不可以看小说的。专心听课吧。”这样既不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听课,也对两个学生做出了警告。由于警告很温和,学生会认为他们得到一定的尊重,就不会和老师顶撞了。但是,事情既然发生了,作为班主任也不能坐视不理。

处理课堂的冲突应该尽量减少影响范围和影响时间。从案例的描述可以看到,肖老师和两个学生都在气头上,要马上在课堂上和解他们的关系显然是不可能的。为了减少影响的范围和影响时间,班主任还是把顶撞的学生带走好。请肖老师和其他学生继续上课。

当把学生带出教室,课堂恢复正常。应该学生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如果教师办公室有很多老师的话,我想不要带他们到教师办公室,那种环境不适合谈心。)引导他们自己认识错误,我想这两位同学都知道他们的错误的,并不需要老师去给他们讲一大堆的大道理。把他们带到只有老师和他们的地方后,他们更容易打开心扉,老师要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也许,他们知道上课看小说是不对的,只是那书实在是太好看了;他们实在是忍不住,也许程浩并不想顶撞老师,只是当时他们觉得肖老师太过分了。他一时没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和肖老师顶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