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江上抗倭
7397200000006

第6章 题词(5)

143.主簿曹廷慧,山东人,豪爽有智谋,精于骑射。一张长梯上,倭寇一个连一个登梯攀城,曹主簿拉弓搭箭,对第一个仰面的倭寇大叫:我射你左眼,就射中你左眼。随着“嗖”的一声,倭贼被射中左眼,滚下城去。曹主簿对着第二个仰面的倭寇大叫:我射你右眼,就射中你右眼。倭贼害怕,马上低头倒退,跟在后面的倭寇也一齐撤退。梯旁戴着头盔、用钩枪攀城的倭寇也乘机滑下城去。

144.倭寇用粗木条做成栱形大头盔,上面裹多层牛皮,架在头肩上作掩体,登梯攀城。城堞上掷下的石块被弹开,弩箭射中木栱而射不中人。城头上有个勇敢的少年孙阿佛,身强力壮,正喝醉了酒,听说有人惊呼:“木栱快要攀上城头了!”孙阿佛乘醉大喊:“倭贼在哪里?”随即举起300斤重的大石头对准木栱掷下,木栱顿时被击碎,倭贼被震死而摔倒城脚。

145.倭寇接连多次攻城失败,便暂停攻城,在宿营休整。曹主簿率领熟习水性的属僚、县兵30多人,身带利刃,赤膊走出城门,排列在护城河外引诱敌人。果然,10多个倭寇叫喊着挥刀冲上前来。等到近河,官兵一齐纵身跳河,曹主簿殿后,潜游后隐藏河边。倭寇下河追击,在暗处的官兵突然反击,将倭寇杀死。守城危急,张衮向巡按周如斗紧急上《与按院周观所书》,请求督促常州府调兵救援。

146.又是儒生薛亶,向张衮再次请缨,由他到南京送达《与按院周观所书》,并请县衙选两名熟习水性的差使,带上金知县的求救信,一起出发。3人夜间缒城后泅过护城河,走小路到城外西乡的江边,租用一条船,夜间驶向常州府。差使哭诉着给知府衙送了求救信。随后,3人再驾船沿长江直驶南京。薛亶来到江南直隶巡按御史周如斗驻节地应天府,同样哭诉着把《与按院周观所书》递交属吏。

147.倭寇攻城40天没有攻下。城头、城内的县兵、乡勇40天里日夜轮番守城,40天里无法安寝。40天里,四门紧闭,和城外的交通运输中断,县衙供应县兵、乡勇、支援兵的储粮,也渐渐支持不住,战斗十分艰苦。还有大量入城避难的老百姓,生活更加艰难,很多人挖野菜、剥树皮、掘鼠穴捕鼠度日。倭寇分股到四乡抢掠粮食,不愁吃喝,还把抢掠的财物装上倭船。

148.薛亶和差使完成任务,回到江阴西乡,归还租船,3人夜里安全回到城里。可是,文书分别送达7天后,援兵还是不到。由于周巡按督促常州府,过了10多天直到守城40天以后,也就是五月十五日,常州府终于有樊参将带兵1000多人来支援江阴。这天,大批倭寇又在攻城,他们看到城西出现大部队,惊慌起来。

149.守城金知县和曹主簿在城头远远地看到援兵来了,马上下令打开西城门,县兵、乡勇冲出城门,和援兵里应外合。大战中,杀敌数百人,俘虏300人。各镇乡民闻风而动,狙击追杀逃窜的小股倭寇。残余倭寇驾船逃到长江里。曹主簿抗倭有功,后来擢升为苏州府通判。通判为协助知府的副职,正六品。

150.江阴大捷这天,松江府推官(知府的佐贰官,负责刑事监狱等,正七品)吴时来,有豪气,有武艺,奉南京应天府之命,来江阴帮助训练兵勇。兵勇呈上7个倭贼头颅。吴时来愤恨地抽出腰刀大喊:“拿酒来!”乡勇给新来的教官呈上一坛酒和一只碗。吴时来随即用刀背击碎头颅,站着仰脖吞下数碗脑浆,再饮数碗酒。大声说道:“我要为钱鹤洲报仇雪恨!”

151.在持续一个多月紧张激烈的守城抗倭战斗中,前面提到,城里发生了粮食危机。城里的富绅黄銮和儿子黄道商议,一旦城被攻破,多少人要被杀,多少财产要被抢!3年前捐巨款筑砖城墙的业绩将付之东流!决定毁家纾难。于是父子俩面见金知县,慷慨捐粮7000石(读dàn,一石粮约100多市斤)给县兵、乡勇,捐粮1000石给支援的客兵,捐粮2000石给入城避倭而断粮的难民。

152.在江阴40多天抗倭解围后,又是贪官赵文华,因父亲依附严嵩而升官到工部侍郞,朝廷派他筹措抗倭兵饷。赵文华借口在江浙御倭,派人向江阴县衙摊派索要军饷。知县金柱知道赵文华的背景,又是自己老家上虞邻县慈溪人,县衙公银早已亏空,“摊派”根本无法应付。正在焦虑之际,又是黄銮,急县衙之急,决计倾家荡产,拜见金知县后,拿出白银7000两,解县衙之难。

153.原本富甲江阴城的黄銮被赵文华敲诈勒索以后,囊中羞涩,一家人粗衣淡饭,不再吃肉,少用仆人。一些富人们以前嘲笑黄銮因为钱捐得不多,而不敢接受赵文华给他苏州卫指挥使的头衔,现在又在暗中嘲笑,在上街买蔬菜的黄銮背后指指点点:“世鸣真是迂腐,家财万贯,替别人积聚,害了自己。”黄銮和儿子黄道对富人们的议论不予理睬。

154.黄銮72岁去世后,城里的居民更加体会到黄銮的功德,一起感叹道:“幸亏黄翁,我们才没有死在倭寇的刀下。”讥笑过的富人们也反省了,一起私下商量后,对黄道说,他们要出资为他父亲宗周公(黄銮)立祠,春秋祭祀。黄道急忙摆手推辞:“不敢当,不敢当,不要劳费你们了,我只立家祠,不立公祠。谢谢大家的一片真心诚意。”黄道深知人情世故,一旦立了公祠,又会带来许多烦恼。

155.万历四年,秀才黄道在城里自家的叙伦园里,建黄家祠堂,又称黄义士祠。城里和乡下人抬着牺牲,来祭祀宗周公黄銮。黄道哭着对祭祀的人说:我先父的功德,完成先父事业和志愿的,全靠先母的支持。新任知县刘守泰给黄义士祠送来“崇功报德”匾额。后来,黄道为避开捐款带来的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麻烦,取母亲赵氏姓,改名换姓为赵更生,在塾馆教书度日,59岁去世。

156.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太仓人,少年时就有才名,19岁时就登嘉靖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兵备副使。父亲被严嵩陷害致死,辞官救父没有成功。后来任刑部尚书。他知道黄銮、黄道事迹后,撰写《黄义士祠记》,嘲讽严党赵文华,揭露倭患中一些富人明哲保身的行为,赞扬江阴义士黄銮(宗周)捐巨资筑城助军饷的事迹。

157.嘉靖三十五年八月,一股流窜的倭寇溯江而上,侵犯镇江府丹阳县东北境,随后烧掠常州府武进县西北的孟城。武进官兵奋起攻打,击溃的倭寇再向东逃窜到武进邻县江阴,抢掠江阴西乡后逃入长江。这年,浙江巡抚胡宗宪进剿大海盗徐海,将其歼灭。

158.江阴西乡毗邻武进县的永陵乡、良信乡(相当于现璜土、利港、西石桥等镇),此处有位贤达王远,字既明,豁达仗义,富有才略,博览群书,尤其喜好天文、地理,占卜。他仁爱至孝,父母去世,在墓庐守孝3年。倭患暴发,县衙要求各乡成立抗倭乡团,王远被推举为西乡团长。王远出资组织、训练乡勇,守卫家园,受到乡勇拥戴。

159.武进县有个大镇百丈镇,靠近长江,邻近江阴西乡。倭寇从长江登陆百丈镇抢掠后窜到江阴,烧杀抢掠。乡民惊惶失措,纷纷逃奔到团长王远家里,王远率领乡勇救死扶伤。王远散尽自家钱财,在自己家里设医施药,和妻子接待张罗,救活很多难民。文学家归有光曾为王远立传。

160.还有其他民间抗倭故事。江阴城外,有卖卜的葛生父子俩,行路时,不幸被倭寇设圈套掳进敌营。葛生得知倭寇火铳缺少火药,心生一计,对倭酋说:留下我的儿子做人质,你们给银子我,我入城帮你们买火药。敌酋相信了。葛生到了城里,把这事报告熟悉的县吏,县吏知道城里有火药,但还没有火铳。就将计就计,叫葛生想法赚回火铳,并定下联络暗号。

161.葛生买回火药,交给倭酋,倭酋很高兴,对葛生完全信任了。葛生和儿子偷看倭寇配制铅弹火药的方法,偷看火铳使用的步骤。深夜,乘着倭寇呼呼大睡,葛生和儿子各拿了两把火铳和两袋火药,逃离敌营,跑到城下,用鸟叫口技和城头守兵对上联络暗号,缒入城里。葛生父子既脱了身,又赚回了火铳。县吏马上叫铁匠、工匠仿制,从此江阴城里开始使用火铳。

162.江阴有个乞丐名叫张关,穿着破烂,装疯卖傻,会唱歌表演。一天,张关手舞足蹈,窜入倭营,倭贼对他搜身,没有什么武器,就对他侮辱戏狎。张关不恼不怒,嬉皮笑脸,倭贼不怀疑他是奸细。夜深人静,张关悄悄地拿了火铳子弹,缒入城里。有一天,他在城堞上作战时,被倭寇飞弹击中而死。火铳本由中国元代发明,元代传到欧洲,欧洲传到日本。

163.江阴县东部有个临江的大桥镇,香山在其境内。倭船停泊在大桥镇江边。有天下午,18个倭寇上岸,到一个村上抢劫。村里有一家大户,这家男人都下田耕作去了,只留下3个妇女守家门。3个妇女远远地看到一队倭寇向村子走来。她们知道,倭寇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自家是大户,更是目标。于是,迅速关上大门,从后门登梯爬上屋顶躲避,并把木梯抽上屋顶。

164.倭寇果然朝自家走来,踢开大门,入室倾箱倒篋,把衣服、器物、粮食用被单包成十几个大包,哼哼唧唧地背着大包出门。屋上妇女早有准备,一等强盗跨出大门,揭起瓦片纷纷飞向倭贼脑袋,18个剃发的强盗全部倒地。3个女人下屋后,把重伤未死的再砸死,18个倭寇全部毙命。男人回家,和女人一起趁夜移尸田野,挖一个大坑堆埋,然后封土成坟。相传为倭墩。

165.一群倭寇突然来到一个村庄抢劫,青年妇女朱氏和男人、小孩来不及外逃,躲在家里。几个倭寇闯进家门,拉住朱氏的手臂就往外走,又把阻拦的男人杀死,再放火烧屋。朱氏知道无法脱身,在路上说道:“不要拉我,我愿意跟你们走。”倭寇松了手,朱氏走了不到一里,见路旁有河,纵身跳进河里淹死。倭寇索性把跟随哭喊的小孩一刀砍死,再踢进河里。

166.江阴南乡西顺乡(后为文林镇),有位名士朱承爵,字子爵,号舜城居士,晚号左庵,国子监生,年轻时锐意科考,但多次落第。朱承爵是江阴著名收藏家,藏品室称行素斋、集瑞斋、存余堂。他收藏的图书多为宋元古本,不下万卷,收藏的名家书画、碑刻和青铜器不下千件。除了收藏,还善于画花鸟画,爱好刻书,所刻精良,为人推崇。平时和苏州唐寅、文征明交往甚笃。

167.嘉靖六年,倭寇抢掠江阴。倭寇由汉奸引路,窜到文林,闯进朱承爵宅第,一看藏品都是日本稀缺珍品,抢回去可以大发横财,于是把所有的书籍、字画、古器洗劫一空,满载而去。这些藏品,都是朱承爵传给儿子的。遭此劫难,朱承爵呼天抢地,气得病倒,当年年底就忧愤而死,年仅48岁。朱承爵有《灼薪剧谈》(冬天在炉火下和唐伯虎的谈文录)、《存余堂诗话》等著作。

168.第二年嘉靖七年春夏时节,倭寇乘船从长江石牌驶入应天河,经陶城(在周庄镇)、梧塍(在祝塘镇)南下,一路无恶不作。文林有条大河,因为弯弯曲曲,弯头多,称为十八湾,是通往运河的水道。朱承爵遭受倭寇洗劫,文林人痛恨强盗。南下倭船必经十八湾,乡民们就提前连夜在十八湾河心栽下许多尖头铁桩,用铁链牵连,没在水里,河面上一点也看不出来。

169.一艘艘倭船耀武扬威地驶进十八湾,扬帆船速快,大部分倭船触“礁”灌水,慢慢下沉,船上的倭寇纷纷跳下水,狼狈爬上滩岸逃窜。早有准备的乡民们高举锄头、钉耙、扁担、木棍,呐喊追打。河里来不及爬上岸的倭寇被岸上石块砸死。因倭船上的火炮、铅弹、火铳、刀枪剑戟等铁器随船沉入河底,乡民为纪念抗倭胜利,把十八湾改名为“沉铁十八湾”。

170.嘉靖三十五年,倭寇再犯靖江。倭船从长江驶进通江河,停泊在城东的南套口,大肆掳掠。倭寇把财物装上船后,要换一个地方抢掠,就把船开到西沙,闯进富户翟家,威逼翟家供应酒食。倭贼们有的围桌,有的席地,大吃大喝、打闹取乐。当地人暗中通报,官兵和乡勇几百人把倭寇团团围住,杀敌70多人。冲出来的倭寇企图驾船逃跑。长江正好退潮,倭船无法撤退,逃跑的倭寇全部被歼。

171.嘉靖三十六年,江南巡按尚维持部署,开始筑江阴杨舍城堡。连年倭患兵燹,人民生活贫困,筹款艰难,官府仅筹集到14000两银子,还缺一半。东乡许蓉四处募集资金,招收筑城民工。许蓉因屡遭倭寇焚掠,家境已十分拮据,但仍慷慨解囊,捐出余财。幸亏镇里有个名叫顾雨的富商,出资万两,独造半城,像县城里的黄銮“黄半城”一样,人们称赞顾雨为“顾半城”。

172.在建造堡城时,乡绅许蓉出谋划策,帮助解决工程难题。他安排6个儿子监工督促,还上工地挑砖垒土,为乡人做出表率。许蓉还负责督造城内的参将府、游兵把总司和巡检司官署,以及军队营房共计300余间。堡城落成之日,薛甲专程到杨舍视察,欣然命笔,写下《新筑杨舍城记》。筑杨舍城堡,最早是薛甲5年前在《与邑侯钱鹤洲书》中向钱知县提出来的。

173.杨舍城堡到三十七年九月竣工。城堡周长600丈,内筑营房300间,增派参将、把总防守。杨舍堡城竣工之日,周围百姓包括常熟邻近的百姓赶来观看落成典礼。经办人许蓉更是喜悦,赋诗作《儿女欢》:“儿女欢,昔离乱,今平安。城同虎踞隍龙蟠,倭奴见此心自寒,屹然保障垂江干。工复役,民力田,商贾纷纷集市廛,室家相保乐有年,非复往日愁眉攒。”

174.图为光绪《江阴县志》所绘《杨舍城堡图》。虽然此图是筑城300多年以后所绘,堡内的建筑肯定增加了,但城堡格局不会有大变化。从图上看,杨舍城堡仿照江阴县城格局,有四门,有护城河,大街东西穿城而过。在《新筑杨舍城记》中,薛甲最后作诗赞颂城堡作用道:“皇有天险,海无惊涛,我诗我歌,以比嵩高。”但城堡筑成后,不见倭寇来犯。

175.万历五年(1577年)十二月十九日是立春日,是一年的开始。《礼记》说“迎春于东郊”,江阴县衙在东门外隆重举行迎春仪式。城门只开东门,其他三门都关闭,预防倭变。城里很多人扶老携幼,出东门观看迎春仪式。傍晚,有谣传倭寇进攻江阴,城外人蜂拥赶奔回城,东城门顿时堵塞,当场踩踏而死和重伤后死的达47人。这件事变,实为城民对8年倭害心有余悸而酿成的一场大惨案。

176.倭寇侵略明朝达200多年,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源头。由于日本国内的原因,明朝万历以后到清朝同治年间,中国倭患基本平息。到了清朝光绪年间,日本又侵略中国,1894年(光绪二十年)爆发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甲午战争。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英、法、德、美、日、俄、意、奥等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4年(光绪三十年)日俄帝国为争夺地盘在中国东北发动战争。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到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日本侵占台湾达50年。1931年(民国二十年)到1945年,日本以倾国之力,大规模发动侵华战争。这是后话。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