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与红楼梦
7397600000032

第32章 1957年

3月1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的结束语中,用王熙凤对刘老老说的一句话“大有大的难处”来说明大国的事情也并不那么好办。他认为,《红楼梦》“作者的语言是古典小说中最好的,人物也写活了”。他多次谈到凤姐这个人物写得好。他在他的一些文章和与一些谈话中多次引用《红楼梦》中的故事和语言来说明现实问题。

[附注]“大有大的难处”,见《红楼梦》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老老一进荣国府》:“凤姐笑道:‘……我如今接着管事,这些亲戚们又都不大知道,况且外面看着,虽是烈烈轰轰,不知大有大的难处,说给人也未必信。’”

3月10日,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期间,毛泽东召集新闻出版界部分代表开了一次座谈会。在会上当谈到,鲁迅的文章时,毛泽东说:“有人问,鲁迅现在活着会怎么样?我看鲁迅活着,他敢写也不敢写。在不正常的空气下面,他也会不写的,但更多的可能是会写。俗话说得好:‘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鲁迅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彻底的唯物论者。”

3月12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就整风说:“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我们希望一切同我们共同奋斗的人能够勇敢地负起责任,克服困难,不要怕挫折,不要怕有人议论讥笑,也不要怕向我们共产党人提批评建议。‘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我们在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斗争的时候,必须有这种大无畏的精神。”

7月1日,毛泽东为《人民日报》写的社论《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社论说:“文汇报写了检讨文章,方向似乎改了,又写了许多反映正面路线的新闻和文章,这些当然是好的。但是还觉不足。好像唱戏一样,有些演员演反派人物很像,演正派人物老是不大像。装腔作势,不大自然。这也很难。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在路线问题上没有调和的余地。”

7月1日,毛泽东为《人民日报》写的社论《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文章说:“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是说,不可避免的。人的意志想要避免,也不可能。只能因势利导,夺取胜利。反动的阶级敌人为什么自投罗网呢?他们是反动的社会集团,利令智昏,把无产阶级的绝对优势,看成了绝对劣势。”

[附注]“自投罗网”。见《红楼梦》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凤姐因见他自投罗网,少不得再寻别计令他知改。”

11月14日,毛泽东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当时的国际形势,用中国古代的一句成语做比喻,他说:“现在我感觉到国际形势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世界上现在有两股风:东风,西风。中国有句成语:‘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我认为目前形势的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力量,对于帝国主义的力量占了压倒的优势。”

11月17日,毛泽东在莫斯科对我国留苏学生的讲话中说:“世界的风向变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斗争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现在全世界共有二十七亿人口,社会主义各国的人口将近十亿,独立了的旧殖民地国家的人口有七亿多,正在争取独立或者争取完全独立以及带有中立倾向的资本主义国家人口有六亿,帝国主义阵营的人口不过四亿左右,而且他们的内部是分裂的。而是东风压倒西风。”

11月18日,毛泽东在莫斯科举行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发言里,分析了当前的世界形势。他说:“我认为现在国际形势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世界上现在有两股风:东风,西风。中国有句成语:‘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我认为目前形势的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力量对于帝国主义的力量占了压倒的优势。”

毛泽东在会上又说:“在团结问题上我想讲一点方法问题。我说对同志不管他是什么人,只要不是敌对分子,破坏分子,那就要采取团结的态度。对他们要采取辩证的方法,而不应采取形而上学的方法。什么叫辩证的方法?就是对一切加以分析,承认人总是要犯错误的,不因为一个人犯了错误就否定他的一切。列宁曾讲过,不犯错误的人全世界一个也没有。任何一个人都要人支持。一个好汉也要三个帮,一个篱笆也要三个桩。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这是中国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