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沉酣一梦终须醒
74000000050

第50章 石头记索隐(15)

《履园丛话》:"汤文正公莅任江苏,闻吴江令即墨郭公琇有墨吏声,公而责之。郭曰:'向来上官要钱,郫职无措,只得取之于民。今大人如能一清如水,卑职何收贪耶?'公曰:'姑试汝。'郭回任,呼投汲水洗其堂,由是大改前辙。"《石头记》四十一回,贾母"带了刘老老至栊翠庵来。宝玉道:'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么儿来,河里打几捅水来洗地如何?'"影郭琇洗堂事也。

其他迎存等人,尚未考出,姑阙之。又有插叙之事,颇与康熙朝时事相应者数条,附录于后。

四十八回,贾雨村拿石呆子事,即戴名世之狱也。戴居南山冈,即以南山名其集。《诗》曰:"节彼南山,维石岩岩。"又,戴之贾祸尤在其致门生余石民一书,故以石呆子代表之。所谓"老爷不知在那里看见儿把旧扇子,同家来看家里所有收着的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了,……偏他家就有二十把旧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门来。……他只是不卖,只说'要扇子,先要我的命!'……谁知那雨村没天理的听见了,便设了法子讹他拖欠官银,拿了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公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来,做了官价送了来。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为这点子小事,弄的人家败产。"扇者,史也。看了旧扇子,家里这些扇子不中用。有实录之明史,则清史不足观也。二十把旧扇子,二十史也。石呆子死不肯卖,言如戴名世等宁死而不肯以中国古史俾清人假借也。拿石呆子,抄扇子,弄的人家败产,石呆子不知是死是活,谓烧毁《南山集》版,斩戴名世。其案内于连之人并其妻子,或先发黑龙江,或入旗也。

第二十三回,回目以《西厢记》、《牡丹亭》对举;四十回,黛玉应酒令,并引二书;五十一回,宝琴编怀古诗,末二道亦本此二书,所以代表当时违碍之书也。《西厢》终于一梦,以代表明季之记载。《牡丹亭》述丽娘还魂,以代表主张光复明室诸书。宝玉初读《西厢》,正值"落红成阵",引起黛玉葬花。即接叙黛玉听曲,恰为"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及"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后其又想起《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等句。落红也,葬花也,付红紫于断井颓垣,皆吊亡明也。奈何天,谁家院,犹言今日域中谁家天下也。黛玉应酒令,引《牡丹亭》仍以"良辰美景奈何天",引《西厢》则曰"纱窗也没有红娘报",言不得明室消息也。第四十二回,宝钗道:"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极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姐妹兄弟也在一处,……诸如这《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背着我们偷看,我们背着他们偷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丢开了。"言此等违碍之书,本皆秘密传阅。经官吏发现,则毁其书而罚其人也。宝琴所编《蒲东寺怀古》曰:"小红骨赋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似以形容明室遗臣强颜事清之状。其《梅花观杯古》末句"一别西风又一年",亦有黍离之感。黛玉道:"两首虽于史鉴上无考,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见过不成?三岁的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李纨道:"凡说书唱戏,甚至于求的签上都有,老少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言此等忌讳之事虽不见史鉴,亦不许人读其外传,而人人耳熟能详也。

第七回焦大醉后漫骂,众小厮"把他捆起来,用土和马粪满满的填了他一嘴"。第百十一回,"大家见一个梢长大汉手执木棍,……正是甄家荐来的包勇。……包勇用力一棍打去,将贼打下屋来。"似形射方望溪事。《啸辛杂录》:"方灵皋性刚戆,遇事辄争。尝与履恭王同判礼部事,王有所过当,公拂袖而争。王曰:'秃老可敢若尔?'公曰:'王言如马勃味。'往谒查相国,其仆恃势不时禀公大怒,以杖叩其头,血涔涔下。仆狂奔告相公,迎见。后复至查邸,其仆望之即走,曰:'舞杖老翁又来矣。'"望溪名苞,故曰包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