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使徒保罗传
7401000000024

第24章 最后的日子(1)

§§§第一节 最后一次被捕

保罗在罗马被宣告无罪开释之后,他在众教会中间的工作仍不能逃过敌人的注意。自从尼禄开始迫害基督徒以来,基督徒在各地都被视为失去了法律保护的人。过了一段时期,犹太人设计将煽动焚烧罗马城的罪名强加在保罗身上,他们中间虽然没有一个人会认为他犯了这罪,但他们却知道这样一个罪名,只要稍微有一点似乎可信的理由,就足以断定他的厄运了。由于他们的努力,保罗就再度被逮捕,匆匆地被投放监狱。

保罗在第二次被押往罗马的行程中,有他以前的几个伴侣与他同行;其他的人虽然热切地甘愿和他共患难,但他不肯让他们这样冒性命的危险。当时的情形较上次被监禁的状况更为不利。尼罗的害行为迫已大大减少了罗马城基督徒的人数。成千的人已经为道殉身,许多人已经离开这城,即使留下的人也大受压迫和威胁。

保罗一到罗马,就被投入在一个幽暗的牢狱里。他留在那里直到跑完人生的终点。他既被控教唆犯有对京城和国家最卑鄙最可怕的罪行,以至成了公众咒骂的对象。

这时,那几个曾与使徒同负重担的朋友开始离开他了,有的人遗弃了他,其他的则是有任务在身,奉派到各教会去了。腓吉路和黑摩其尼是最先离去的。接着是底马由于困难和危险的乌云越来越密不得不遗弃了这个受逼迫的使徒。保罗又打发革勒士到加拉太众教会去,提多到挞马太去,推基古到以弗所去。保罗论到这一次的经验,写信给提摩太时说:“独有路加在我这里。”使徒既因年老、辛劳和患病而身体衰弱,又因被禁闭在罗马监狱那潮湿黑暗的地牢中,他从来没有比这时更需要弟兄们伺候的了。那可爱的门徒和忠心的朋友路加的服务,对于保罗乃是一种很大的安慰,并使他能与外面的弟兄和世界联络交流。

在这痛苦难堪的时候,保罗的心因阿尼色弗屡次的访问而感到愉快。这个热心的以弗所人竭尽他一切的能力,以减轻保罗在监禁中的苦楚。他亲爱的教师因为真理的缘故在捆锁之中,所以他要不惜任何努力减轻保罗的痛苦。

这位使徒在他所写的最后一封书信中,论到这个忠心的门徒时,如此说:“愿主怜悯阿尼色弗一家的人,因他屡次使我畅快,不以我的锁链为耻,反倒在罗马的时候殷勤地找我,并且找着了。愿主使他在那日得主的怜悯。”

追求爱心和同情的原意乃是上帝亲自培植在人心中的。基督在客西马尼园那惨痛的时辰中,切望得到他门徒的同情。保罗虽然在表面上不以艰难痛苦为念,但他也渴慕同情和友伴。阿尼色弗的访问证明他对于保罗孤独和被弃之时所怀抱的忠义,使这个用一生光阴为别人服务的使徒得到了喜乐和畅快。

§§§第二节 在尼禄皇帝面前

当保罗被传到尼禄皇帝面前受审时,他已是前途无望、必死无疑的了。那控告他的罪状既然性质严重,而对基督徒的仇恨又颇为得势,因此就没有多少可望得到有利结果的余地了。

在希腊和罗马人中,按照惯例准许被告有权雇请律师出庭为他辩护。这样的一个律师借着有力的论据,动人的辞令,或者由于央告、恳求与流泪,往往竟为囚犯获得有利的判决,即使不能做到,也可能减轻他的严重处分,但当保罗被传到尼禄面前时,却没有人敢于出面作他的顾问或律师;也没有朋友在场记录那些控告他的罪状,或保存他为自己辩护时所提出来的论据。在罗马的基督徒当中,没有一个人在这苦难的时刻出来站在他旁边。

关于那一次审讯惟一可靠的记录乃是保罗在写给提摩太的第二封书信中亲自留下的。使徒写道:“我初次申诉,没有人前来帮助,竟都离弃我,但愿这罪不归与他们。惟有主站在我旁边,加给我力量,使福音被我尽都传明,叫外邦人都听见。我也从狮子口里被救出来。”

保罗在尼禄面前——这是何等鲜明的对照啊!这个傲慢的帝王,就是那位属上帝的人在他面前为自己信仰申辩的暴君,他在属世的能力、权威和财富方面,都已达到巅峰了,同时他的恶行和罪孽却已落到了最低的深渊。他在权力和雄大方面乃是盖世无双的。无人敢质问他的威权,或抗拒他的意志。列国的君王都要将冠冕放在他的脚前。强大的军队遵照他的命令出发,他的海军旗帜乃是胜利的表征。他的雕像设立在各审判厅中,元老院的命令和审判官的判决不过是他意愿的随声附和而已。千万人都俯伏顺从他的谕旨。尼禄的名字曾使全世界战栗不已。招惹他的不悦,就要丧失财产、自由、生命;他的怒容较之瘟疫更为可怕。

这个没有金钱,没有朋友,没有辩士的老年囚犯站在尼禄面前——皇帝的面貌表露着他内心酝酿的邪情恶欲;而被告的容颜则显明一颗与上帝和好的心。保罗的一生经历乃是贫穷、克己和痛苦的。他虽然经常被人误表、责难和凌辱,虽然他的仇敌力图借这种手段来威吓他,但他依然毫无畏惧地高举十字架的旗帜。他像他的主一样,曾经是个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他也像他一样,曾经一生造福人群。这一个反复无常、动辄发怒,而且荒淫无度的暴君尼禄,怎能明了或赏识到这个上帝儿子的品格和动机呢?

广大的厅堂里挤满了许多热切而浮躁的听众,他们都涌向前面去要看看听听一切所要发生的事。无论高下、贫富、智愚、贵贱,他们都是同样的缺乏生命和得救之道的真知识。

犹太人仍然将从前那煽动叛乱和异端的罪名加在保罗身上,同时犹太人和罗马人又一同控告他教唆焚城的罪。当这些罪名强加在保罗头上的时候,他始终保持着镇定的态度。民众和审判官都惊奇地望着他。他们都曾出席过多次的审判,看见过许多的罪犯;但从未见过一个人像他们面前这个囚犯一样,带有这么神圣镇定的态度。审判官以惯于察觉囚犯脸色的锐利眼光观察保罗的面容,竟看不出一点有罪的表情。当他被准许为自己申诉时,大家都以热切的兴趣倾听着。

保罗又再一次有机会在那些惊讶的群众面前高举十字架的旗帜。当他注视着他面前的群众——犹太人、希腊人、罗马人以及从许多地区来的外国人时,他的心中不禁为他们的得救兴起了一种强烈的愿望。他无视于当时的场面,那环绕他的危险以及那似乎十分临近的可怕厄运。他只看见那充当中保的耶稣,为这些有罪的人在上帝面前代求,保罗以超人的口才和能力讲论福音的真理。他向听众指明那为堕落之人类所做的牺牲。他声称为了救赎人类,无限的代价已经付出了。并已做了准备,使人能与上帝同坐宝座。借着天上的使者,地与天已经接连起来了,而且世人所有的行为,无论善恶,在无穷的公义者眼中,都是赤露敞开的。

这位真理的捍卫者就是这样进行辩护的。他站在不信悖逆的人中间,充当上帝的信实忠贞的代表;他的声音像是从天上来的声音。无论言语或容貌都毫无惧怕、忧愁或失望的表现。他因无罪的良心而刚强壮胆,披戴真理的甲胄,深以自己是上帝的儿子而欢喜快乐。他的言语好像是战场上胜利的呐喊。他声明他所奉献一生从事的事业,乃是惟一永远不能失败的事业。虽然他或许要被消灭,但福音决不至消灭。上帝是永生的,他的真理必定要得胜。

那一天,许多观看他的人,“见他的面貌,好像天使的面貌。”

这一群人从未听过像这样的话。这些话连那些最刚硬的心肠也感动了。清晰而令人折服的真理推翻了谬道。真光照耀在许多人的心中,他们后来就欣然跟从这光。虽然发表这些话语的嘴唇将要在殉道者的坟墓中紧闭起来,但那一天所讲述的真理却命定要震动列国,而且流传万代,感化人心。

尼禄从未听过像他此一时所听到的真理。他那一己生活的穷凶极恶也从未这样向他显露过。天上的光穿透了他那被罪恶所玷污的心房,他一想到自己虽身为世上的帝王,但最后必要被传到审判台前,他的行为必要受到公义的报应,便不禁恐惧战栗起来了。他惧怕保罗的上帝,不敢判决使徒的罪,因为那告他的罪状没有一件是有根据的。畏惧的感觉一时遏制了他那残忍好杀的精神。

天国的门一时向这个罪恶昭彰而心地刚硬的尼禄敞开了,天上的平安和纯洁似乎是可羡慕的。在那片刻之间,慈怜的邀请竟向他发出了。可惜那欢迎赦免的思想只是昙花一现。随后就有命令发出将保罗带回他的牢房:当牢门将上帝的使者关闭在里面时,那悔改的门就永远向这罗马的皇帝关闭了。再没有从天上来的光线穿透那笼罩着他的黑暗,不久他就要受上帝报应的刑罚了。

这事过去之后不久,尼禄开始了远征希腊之行。他在那里因卑鄙荒淫的行为而使自己和他的国家都蒙受了羞辱。他大张威势返回罗马,与他的群臣纵欲宣淫。正在狂欢之际,忽然听见街上有骚乱的声音。他差派一个使者去探明究竟,使者回来报告一个人令人胆寒的消息说:叛军首领革尔霸已经率军迅即逼近罗马,城内也已出现了叛乱,街上满是怒气凶凶的暴徒,要寻索皇帝及其支持者的性命,并且已经逼近王宫了。

在这危急之时,尼禄不像忠心的保罗一样,有一位全能慈悲的上帝可以依靠。这个可怜的暴君惟恐在暴徒手下吃苦,并可能被迫遭受折磨,就想设法自尽,但在这生死关头,他的勇气消失了。他完全丧失了男子的气概,可耻地逃出城去,企图躲避在几里路外的一个别墅中;但结果还是徒然。他的藏匿之处不久被发现了,当追赶的兵马临近之时,他叫一个奴仆协助他自杀身亡。正当三十二岁盛年的暴君尼禄就此丧命了。

§§§第三节 保罗最后的信件

保罗从恺撒的审判厅回到他的牢房,认明自己所得到的不过是短暂的缓刑。他明知他的仇敌若不达成致他死命的目的,是决不罢休的。但他也知道真理已经一时得到胜利了。能以在一大群听他讲论的人面前宣扬一位被钉而又复活的救主,这事本身就是一次胜利。那一天已经发动了一种工作,这工作必要扩展、加强,且是尼禄和其他一切与基督为敌的人所企图拦阻或破坏而徒劳无功的。

保罗日复一日地坐在他那幽暗的牢房中,知道只要尼禄说一句话或点一下头,他的性命就要牺牲了,因此他想念到提摩太,并决定差人去请他来。提摩太因奉命照料以弗所的教会,所以当保罗最后一次来到罗马时,他就留在那里。保罗和提摩太二人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坚强。提摩太自悔改以来就常与保罗同辛劳共患难,因此他们二人之间的友谊日益坚强深厚,而且更加神圣,直至提摩太对于这位年迈力衰的使徒有如儿子对于敬爱的父亲一般。无怪乎保罗在孤独寂寞之中渴望见他一面。

保罗天生就是古道热肠、赤胆忠诚。在米利都为以弗所教会流泪,最后一次上耶路撒冷伤心欲绝、在书信中感人肺腑的恳求、对朋友的热诚深情——这些都不是成年后锤练出来的修养,而是从小就已存在的真情至性。他对仁爱慈善的心极端敏感;从他对朋友的念念不忘,却对家人绝口不提,推想在他作基督徒之后,可能遭受到家人绝情的逼迫,甚至断绝亲情手足关系。可见他不为人知的背后隐藏着多少苦衷!

提摩太从小亚细亚到达罗马,在最顺利的情况之下,也需要经过几个月的时间。保罗知道自己的性命悬悬无定,深恐提摩太不及赶来见他。他有紧要的劝告和教训,要传给这个负有非常重大责任的青年;他一方面催促提摩太赶紧到他这里来,一方面也将他或许不能面述的临终遗言笔录下来。保罗对于这个在福音里所生的儿子和他所看管的教会,心中充满亲爱的关怀,因此设法要将提摩太须忠于所受神圣委托的重要性铭刻在他心中。

保罗用问候的话开始他的信说:“写信给我亲爱的儿子提摩太,愿恩惠、怜悯、平安、从父上帝和我们主基督耶稣归于你!我感谢上帝。就是我接续祖先用清洁的良心所事奉的上帝,祈祷的时候,不住地想念你。”

这位使徒随即劝勉提摩太必须在信仰上坚定不移。他写道:“为此我提醒你,使你将上帝借我按手所给你的恩赐,再如火挑旺起来。因为上帝赐给我们不是胆怯的心,乃是刚强、仁爱、谨守的心。你不要以给我们的主作见证为耻,也不要以我这为主被囚的为耻。总要按上帝的能力,与我为福音同受苦难。”保罗恳劝提摩太要记得他已经蒙受“圣召”去传扬那位“借着福音,将不能坏的生命彰显出来”之主的能力。

他自称:“我为这福音奉派作传道的、作使徒、作教师。为这缘故,我也受这些苦难,然而,我不以为耻。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直到那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