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淡水养殖鱼病防治技术
7402700000016

第16章 寄生虫病害防治(3)

单殖吸虫为扁形蠕虫,绝大部分是外寄生。典型的部位为鱼鳃,但也可以寄生在皮肤、鳍或口腔、鼻腔、膀胱等处。寄生在鱼类身上的种类有数百种,有些种类对鱼类的生长和生活,能产生严重的危害。尤其是在鱼苗、鱼种阶段,常因某种单殖吸虫的大量寄生而引起鱼苗、鱼种大批死亡。有些种类虽不导致鱼死亡,但由于单殖吸虫的寄生,可造成鱼体的生长和发育不良。

单殖吸虫身体较小,特别是淡水的种类,大多数在0.5厘米以下。虫体的外形,一般为长叶片状、椭圆形盘状或圆柱形等。体表为透明的角质层,表面通常无棘,但有时有乳状突起,或在某些种类体侧、背面散生着刺。雌雄同体,除三代虫胎生外,多数为卵生。有些种类在后固着器上有由几丁质板所构成的鳞盘。固着器分前固着器和后固着器,一般以后固着器为主要的固着器官。

一、指环虫病

[病原体] 指环虫属(Dactylogyrus),虫体扁平,体长不到2毫米。前端有二对头器、相对排列成方形的四个黑色眼点。口在眼点附近,下接咽、食道和二根肠支,二肠支伸至体末端汇合成圈。体后端为一后吸器,其上有一对中央大钩、二根联结片和七对边缘小钩。雌雄同体,体内有雌、雄性生殖器官。该属种类很多,计500多种以上。常见的养殖鱼类中致病种类有:

1、鳃片指环虫(D.lamellatus),寄生于草鱼鳃、皮肤、和鳍。虫体长为0.19~0.53毫米。

2、鳙指环虫(D.aristichthys),寄生于鳙鱼鳃。虫体长为0.208~0.664毫米。

3、小鞘指环虫(D.vaginulatus),寄生于鲢鱼的鳃丝上。虫体长为0.98~104毫米。

4、坏鳃指环虫(D.vastator),寄生于鲫、鲤、金鱼的鳃丝上。虫体长为0.401~109毫米。

指环虫的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成虫产出的虫卵附着在鱼的鳃上或落入水中,在适宜条件下孵出幼虫,幼虫借纤毛在水中游泳,如遇到适宜的宿主时,就附着到鱼的鳃上发育为成虫。大多数指环虫对宿主有强烈的选择性。

[症状] 大量寄生时,病鱼的皮肤上有一层灰白色的粘液,鱼体失去光泽,游动极不正常。食欲减退,鱼体瘦弱,呼吸困难,鳃部显著浮肿(特别是鳙鱼更为明显),鳃盖张开,病鱼游动缓慢,贫血。

[流行情况] 这是种多发病。主要靠虫卵及幼虫传播。虫卵在适宜温度(23~26℃)下,经过3天孵出具有纤毛、能自由游动于水中的毛蚴,遇到鱼体即寄生上去。如水温在20℃则需要4.5天孵出毛蚴。该病流行于春季和初夏,适宜温度为20~25℃。大量寄生可使苗种大批死亡。该虫在苗种和成鱼的体表、鳃上均可寄生,主要危害鲢、鳙及草鱼等,金鱼也受害。

[诊断] 用显微镜检查鳃的临时压片,当发现有大量指环虫寄生(每个鳃上有50只以上或者在低倍镜下,每个视野有5~10只,可确定为患病的为指环虫。

[防治方法]

1、鱼种放养前,用20克/立方米的高锰酸钾液浸洗15~30分钟(水温10~25℃),或用10毫升/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洗30~60分钟,以杀死鱼种上寄生的指环虫。

2、驱虫散,每公斤体重0.1克或每公斤饲料2克拌饲投喂,连用2天,1月1~2次。

3、水温20~30℃时,用 90%晶体0.5~0.7克/立方米的浓度敌百虫全池遍洒,或2.5%敌百虫粉剂1~2克/立方米浓度全池遍洒,效果较好。

4、敌百虫面碱合剂(1︰0.6)0.1~0.24克/立方米的浓度遍洒,或用阿维菌素全池泼洒,用量为0.02~0.03毫升/立方米。

5、甲苯咪唑溶液(指环清、指环净、指环敌),0.15克/立方水体全池泼洒,1天1次,连用2天。

6、氯氰菊酯(4.5%)溶液,0.02~0.03毫升/立方水体稀释2000倍,全池泼洒。

二、三代虫病

[病原体] 三代虫(Gyrodactylus spp),属三代虫科。三代虫的形态、大小与指环虫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头器为一对,无眼点,后吸器的边缘小钩为8对,有2根联结片,副联结片具有延膜;咽由16个肌肉细胞组成,呈葫芦状。胎生,一般三代同体,故叫三代虫,有时甚至可看到第四代。交配囊卵圆形,由1根大而弯曲的大刺和8根小刺组成。我国大致发现40余种,饲养鱼类常见的有:鲢三代虫(G.hypophthalmichthysi)寄生在鲢、鳙鱼的皮肤、鳍、鳃及口腔;鲩三代虫(G.ctenopharyngodontis)寄生在草鱼的皮肤和鳃上;秀丽三代虫(G.eleganse)寄生在鲤、鲫、金鱼的体表和鳃。

三代虫的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直接产出胎儿,在水中漂游,遇到适宜的宿主,即附着上去开始营寄生生活。

[症状] 当虫体大量寄生时,病鱼的皮肤上有一层灰白色的粘液,鱼体失去光泽,游动极不正常。食欲减退,鱼体瘦弱,呼吸困难。幼小的鱼苗,常显现鳃丝浮肿,鳃盖难以闭合的病症。

[流行情况] 分布很广,其繁殖适宜水温为20℃左右,所以流行于春季和初夏。该虫在苗种和成鱼的体表、鳃上都可寄生,主要危害苗种,金鱼也受害。

[诊断] 将病鱼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手持放大镜观察或用解剖镜和显微镜,可见虫体在鱼体表面运动。低倍显微镜检查每个视野有5~10个虫体时,即可确诊。

[防治方法] 同指环虫。

复殖吸虫病

复殖吸虫除少数种类寄在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外,绝大多数寄生于脊椎动物及人的消化系统或其它器官内。由于它们的侵袭,给寄主带来各种不同的疾病,甚至死亡。饲养鱼类的寄生复殖吸虫病,在我国某些地区危害颇为严重。复殖吸虫种类繁多,全营寄生生活,分布广泛,绝大部分为雌雄同体。生活史过程中需要更换寄主。中间寄主为腹足类、瓣鳃类、鱼类、多毛类、甲壳类和水生昆虫等,其中一部分种类,可直接引起鱼类发病,产生危害(如双穴吸虫病),另一些种类(华枝睾吸虫)以鱼类为中间寄主,危害人类健康。

复殖吸虫通常背腹扁平,呈叶状、舌状、扁锥形至圆柱形等。身体小的在0.5毫米以下,最大的可在10厘米以上。虫体透明而略带浅白色,活的标本,身体明显地分为前后两部分。体表覆有一层剥而光滑的角质层。角质层有抵抗消化液的作用,并能吸收营养。大多数复殖吸虫有两个呈杯状,用于吸附寄主组织的吸盘,一个位于虫体前端,包围着口孔,叫口吸盘;一个位于虫体腹面的中部或中部前后,叫腹吸盘。但有些种类没有口吸盘和腹吸盘,如血居吸虫。

一、血居吸虫病

[病原体] 血居吸虫(Sanguinicola)寄生于鳙、鲢、鲤、鲫、草鱼、金鱼等鳃弓血管、动脉球、肝脏血管。分布很广,我国危害较大的为龙江血居吸虫(S.lungensis)。虫体扁平,呈梭形,大小0.26~0.85毫米。

[症状] 致病作用主要在于对循环系统的影响,虫卵大量堆积鳃部而产生阻塞作用,以致血管破裂和坏死。毛蚴的钻出可引起大出血。症状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为虫卵引起鳃血管的栓塞,并随之发生鳃坏死。较大的鱼,虫卵停留在肝、肾、心脏等器官,停留在这些器官的虫卵,被结缔组织包围。由于虫卵累计过多,肝、肾的机能受害,产生了慢性症状;腹水胀满,肛门肿大突出、竖鳞、突眼,病鱼衰竭而死。冬季水温低,毛蚴孵出缓慢,可造成虫卵在鳃部血管因久留而刺激血管内壁,使组织增生而包围起来,若果虫卵很多,使血管闭塞就会引起严重急性症状。

[流行情况] 这病是世界性疾病,欧洲、美洲、非洲、亚洲等都有引起病鱼大批死亡的报道,危害100种左右淡水、海水鱼类,引起急性死亡的主要是鱼苗、鱼种,流行于夏季。我国饲养的鲢、鳙、团头鲂、鲤、鲫、金鱼、草鱼、青鱼、乌鳢等都有发生,其中以鲢、鳙和团头鲂的鱼苗、鱼种受害最大,在几天内可引起几十万苗种死亡。血居吸虫种类很多,对寄主有严格的选择性,如鲂血居吸虫的尾蚴对团头鲂很敏感,对鲢、鳙鱼和草鱼没有感染力,对鲤鱼苗虽能钻入,但第二天虫就死亡、脱落,且对饲养4~6天后的鲤鱼苗,尾蚴就无法钻入。

[诊断] 该病容易被误诊或漏诊,检查此病的方法有:

1、将病鱼的心脏及动脉球取出,放入盛有生理盐水的培养皿中,剪开心脏及动脉球,并轻刮内壁,在光线亮的地方用肉眼仔细观察,就可看出是否有血居吸虫的成虫。

2、将有关组织压成薄片,在显微镜下检查有无大量橘子瓣状虫卵,尤其是仔细检查鳃及肾组织。

3、了解该鱼池中是否有大量中间寄主。

[防治方法]

1、鱼池进行彻底清塘,消灭中间寄主;进水时要经过过滤,以防中间寄主随水带人。

2、已养鱼的池中发现有中间寄主,可在傍晚将草扎成数小捆放人池中诱捕中间寄主,于第二天清晨把草捆捞出,将中间寄主压死或放在远离鱼池的地方将它晒死,连续数天。如池中已有该病原时,应同时全池遍洒晶体敌百虫,以杀灭水中的尾蚴,遍洒次数根据池中诱捕中间寄主的效果及螺中感染强度、感染率而定。

3、根据血居吸虫不同种类对寄主选择的特异性,可采取轮养的方法。

4、水深1米,每亩施放生石灰100~150千克,或茶饼50千克,用以清塘。

5、用0.7克/立方米的硫酸铜全池遍洒,隔天1次,重复两次。

二、复口吸虫病(白内障病)

[病原体] 双穴吸虫(Diplostomulum spp.)又叫复口吸虫,属双穴科,又叫复口科,我国危害较大的主要是倪氏双穴吸虫(D.niedashui)、湖北双穴吸虫(D.heupehensis)及山西双穴吸虫(D.shanxinensis),三种吸虫的囊蚴均不结囊,呈椭圆形,虫体分前后两部分,口吸盘的两侧各有1侧器。尾蚴均有典型的无眼点,具咽、双吸盘、长尾叉,在水中休息时尾干弯曲,使虫体折成“丁”型,腹吸盘后面有2对腺细胞。

[症状] 急性感染时,病鱼在水面作跳跃式游动,挣扎,继而游动缓慢;有时头朝下、尾向上失去平衡,或病鱼上下往返,平卧水面急速游动,在水中翻身,以至头部向下,在水面旋转。病鱼除运动失控外,最显著的症状为头部充血,湖北尾蚴引起脑室及眼眶周转呈鲜红色,倪氏尾蚴及山西尾蚴引起脑室中央部位充血及鱼体弯曲,不久即死。慢性感染时,上述症状不明显,病原体在眼睛内可积累很多,数十个以至一百多个,引起水晶体浑浊发白,虫愈多则眼睛白的范围就越大,病鱼生长缓慢,但一般不引起死亡。

[流行情况] 此病为一种危害较大的世界性鱼病,我国的湖南、湖北、江苏、浙江、上海、江西、福建、广东、四川、东北等地均有发生,尤其是在鸥鸟及椎实螺较多地区为严重;危害多种淡水鱼,其中尤以鲢、鳙、团头鲂、虹鳟的苗种受害为严重死亡率达60%以上;急性感染时可引起苗种大批量死亡,流行于5~8月;慢性感染(8月份以后)则引起白内障症状。

[诊断] 根据眼睛发白可作出初步诊断,然后再挖出眼睛,剪破后取出水晶体放在生理盐水中,刮下水晶体表面一层,用显微镜检查,或在光线亮的地方用肉眼仔细检查,如发现有大量双穴吸虫,即可诊断为患此病。鱼苗、鱼种急性感染时,往往眼睛不发白,眼睛中寄生虫不多,这时检查须特别细致,并要注意观察病鱼的头部是否充血,鱼体是否弯曲,鱼在池中是否急游等,同时了解当地是否有很多鸥鸟,池中是否有椎实螺,并检查池中椎实螺,并检查池中椎实螺,如螺体内有大量双穴吸虫的尾蚴时,也可帮助诊断。

[防治方法] 同血居吸虫病。

三、侧殖吸虫病

[病原体] 日本侧殖吸虫(Asymphylodorasis)和东方侧殖吸虫(Oricentotremasp)。虫体小而扁平,近椭圆形,体表披有小棘。口吸盘位于亚前端,后接前咽、咽、食道和二根盲肠。腹吸盘位于虫体前1/3处或稍后。雌雄同体,睾丸一个,位于卵巢之后,具阴茎囊;卵巢一个,卵黄腺位于虫体中部之后的两侧;子宫环绕于肠叉和体后端之间。雌雄性生殖管末端部具小刺,生殖孔位于虫体左侧中部。卵梨形,前端具盖。

侧殖吸虫的发育需要纹沼螺、田螺和旋纹螺作为中间宿主。成虫在终末宿主鱼的肠内产出虫卵,卵随粪便排入水中,发育为毛蚴。毛蚴侵入中间宿主发育为雷蚴、尾蚴,尾蚴可继续在螺体内发育为囊蚴,当鱼吞食了这种螺后,囊蚴在鱼肠道内发育为成虫。同时,尾蚴具有移行习性,可以从螺体内移出并集聚在螺的触角上,当鱼,特别是鱼苗吞食了尾蚴后,尾蚴不经囊蚴阶段而直接发育为成虫。鱼直接吞食尾蚴而发育为成虫为侧殖吸虫的主要发育形式。

[症状] 日本侧殖吸虫寄生于青、鲤、鲫等多种淡水鱼类的肠道前部,大鱼一般无明显症状,鱼苗,特别是入池3天以内的早期鱼苗感染后,由于虫体堵塞肠道,影响鱼苗的摄食、消化,使之得不到维持生命必需的营养,造成衰竭死亡。病鱼苗体色发黑,闭口不食,鱼体瘦弱,生长停滞,游泳无力,并群集于池塘下风处。发病3~5天后可大批死亡。

[流行情况] 是我国鱼类中常见的寄生虫病,终末寄主有草鱼、青鱼、鲢、鳙、鲫、鲤、长春鳊、团头鲂以及麦穗鱼、泥鳅、花鳅、河豚等十多种。国内主要养鱼地区都有发生,侧殖吸虫寄生于鲤鱼的肾脏,引起肾脏表面高低不平,但危害不大。

[诊断] 采集病鱼肠中的虫体,染色制片后用显微镜观察鉴定,也可用显微镜进行活体观察。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清塘,以杀灭螺蛳。

2、鱼塘加水时,进水处拦以密眼网,以防螺蛳进入。

3、鱼苗和夏花鱼种池,不要使用历年饲养成鱼的鱼池。

4、鱼种患病后,可用晶体敌百虫拌饲投喂,每公斤鱼每天0.3克,连喂6天。

四、扁弯口吸虫病

[病原体] 扁弯口吸虫(Clinostomum complanatum)的囊蚴,隶于弯口科。主要危害鱼种,成鱼寄生于水鸟。但在非洲有寄生于人的咽部记载。一般包囊为橘黄色,虫体从包囊逸出后,作蛭状剧烈缩运动,大小为4~6毫米× 2毫米;顶端有1口吸盘,下为肌质的咽(无食道)、肠,二盲支直至体后端,在伸延之中,向侧分出侧支;腹吸盘位于身体1/4处,大于口吸盘;精巢1对,纵列、分叶,两精巢之间有1雌性生殖原。

成虫寄生于鹭科鸟类的咽喉,当鹭在啄食鱼虾时,卵便可排至水中,在水温28℃时,8天孵出毛蚴。中间寄主为斯氏萝卜螺和土蜗。毛蚴钻进萝卜螺后,在外套膜上发育为胞蚴,胞蚴发育为1个雷蚴,迁移到螺的肝脏,经两代繁殖为数百个子雷蚴,然后产生尾蚴。尾蚴为叉尾蚴型,有强烈的趋光性,遇到鱼后,钻进皮肤,至肌肉发育为囊蚴,经3个月才成熟。鹭吞食病鱼,囊蚴从囊中逸出,从食道迂回至咽喉,四天后成熟排卵。

[症状] 囊蚴寄生于鱼类的肌肉内,形成圆形的囊体,囊橘黄色,直径2.5毫米。寄生部位以鱼的头部为主,躯干以尾枘部密度为最大,其次为腹鳍和臀鳍的浅肌层,体侧浅层肌肉亦有稀疏的分布。每尾鱼寄生囊蚴从数个至百余个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