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高一思想政治备课素材(新课改)
7405000000022

第22章 企业和经营者(8)

但学术界对名牌的讨论也达成了一些共识,这些共识成为制定和评价国产名牌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由于在我国人们习惯上把“最有价值的品牌”和“驰名商标”都称之为名牌,有关部门和机构在评定“最有价值的品牌”和“驰名商标”时都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但相比之下,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制定的《中国名牌产品评介管理办法》更全面、更科学,也更符合名牌的本质特征,同时也更有利于国产名牌与世界名牌的接轨。该《办法》规定了名牌产品的10项条件:(1)产品生产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2)产品实物质量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市场占有率、出口创汇率、品牌知名度居国内同类产品前列;(4)年销售额、工业成本费用率、总资产贡献率居行业前列;(5)企业具有先进可靠的生产技术条件和技术设备、技术创新、产品开发能力居行业前列;(6)产品按照国际先进水平组织生产,企业具有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和计量保证能力,企业质量健全并有效运行;(7)企业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顾客的满意程度高;(8)产品质量长期稳定,产品应在全国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最近组织的监督检查中连续三次以上均为合格;(9)近三年出口商品检验合格,未出现重大质量责任事故;(10)产品在国内生产或进口元材料组装,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该《办法》还规定了四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即市场、质量、效益和发展评价。市场评价主席体现为市场占有率、用户满意度和出口创汇三项指标;质量评价是考核被评价产品的实物质量水平和持续保持这种水平的能力;效益评价重点选择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和总资产贡献率,主要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发展评价指标主要从产品的生产企业能否长期持续稳定的角度进行评价,主要评价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适用市场的状况。这些规定不仅从微观上规范了名牌产品应具备的条件和评价指标,而且重视对名牌产品的宏观引导,同时对名牌产品提出了国际水平的技术要求,有利于国产名牌的国际化,创世界名牌。

法国人缘何乐上夜班?

在西方多数国家,乐上夜班者本来就少,加上近些年来健康学家“常上夜班者易得心脏病”新发现的不胫而走,上夜班的人自然越来越少。有趣的是,法国人却是个例外——目前有多达25%的劳动力人口常上夜班,其中有占7成的人是“主动”选择上夜班的。

按照法国劳动法的规定,夜班指的是在晚22点到晨5点之间上班。调查显示,乐上夜班者中高占8成的是45岁以下的年轻人。这些人之所以自愿上夜班,是由于他们普遍认为,上夜班不仅为自己增添了一种难得的人生体验,而且“夜班族”们往往还可以更灵活地安排自己的日程表,这样便可利用白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如上业余学校或艺术进修班“充电”等等。

尽管法国的“夜班族”中大多数仍是男性,但已有迹象显示,女性人数正在不断增加。一名在电讯公司工作的女雇员说,“要是我上白天班,那我就难以支撑起这个家庭,这是因为我已离异,年龄尚幼的孩子根本得不到父亲的照顾,上了夜班,白天我可以陪孩子了,而且还省下了雇佣保姆的钱,这对我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说以往法国“夜班族”中“蓝领”占了绝大多数,那么时下“白领”所占比例正在直线上升。这是因为“白领”比“蓝领”往往有更多的兴趣爱好,更大的社交圈以及更强烈的人生追求,因而也往往更渴望拥有更为机动灵活的生活方式。不难想象,上夜班就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对那些不擅长与同事和领导周旋的人来说,上夜班时的气氛和环境似乎比上白班更为合适。一名已主动选择上夜班长达30余年的邮局雇员透露,他已经“非常习惯”夜间上班了——要知道,在晚上同事之间往往更易接近甚至推心置腹,由此工作起来往往更易相互配合默契。当然,上夜班的报酬要高于白班的数倍,这对经济拮据者来说是巨大的吸引力。

萨缪尔森

萨缪尔森于1915年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加里(Gary)城。20岁时,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文学学士(BA)学位;翌年,又获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MA)学位;5年后获得哈佛大学博士(PhD)学位。此外,萨缪尔森还曾获得多所大学的名誉学位。其博士学位论文的题目是《经济理论的运营意义》,获哈佛大学威尔斯(DavidAWells)奖。在1947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保罗·道格拉斯以学会会长的身份把美国第一届克拉克(JohnBatesClak)奖章授予了当时未满40岁的萨缪尔森,并预言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将有无可限量的前途。果然,萨缪尔森不负所望,23年后便获得了世界经济学的最高奖,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40年起,萨缪尔森还曾担任美国计量经济学会会长,美国经济学会会长,国际经济学会会长和终身荣誉会长,以及在一系列政府机构和公司任经济顾问和研究员。

萨缪尔森的著作颇丰,主要著作有:《经济分析的基础》、《经济学》、《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以及独自撰写和与多夫曼、索罗等合著的大量文章,这些文章被选编入《保罗·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第一、二、三、四、五集。有的经济学家在评论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的影响时指出,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人们进入大学一开始学习经济学便遇到了萨缪尔森,读的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而当进入高层次经济理论研究之时,人们还是离不开萨缪尔森,这时萨缪尔森的《经济分析的基础》成了经济理论研究的指导;在几乎所有的经济学领域,诸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数理经济学,人们总是能从萨缪尔森的有关著作中获得启示和教益。萨缪尔森作为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综合的代表人物,其理论观点体现了西方经济学整整一代的正统的理论观点,并且成了西方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陷入“滞胀”困境,使以“新古典综合”作为理论基础的经济政策遭到破坏,萨缪尔森的经济理论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由此,形成了西方经济学界的旷日持久的大论战。虽然,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经济理论的正统地位发生了动摇,但是,西方国家经济作为一种“混合经济”仍然离不开萨缪尔森的经济理论。萨缪尔森也从其他学派的经济理论中吸收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对自己的理论加以修正和完善,使之适合于变化了的经济情况。由这点看来,萨缪尔森仍不失为经济学大家的风范。

狄索托与布罗代尔钟罩

保护自己的权利的成本要尽可能低,否则谁会得不偿失地去维护自己的权利呢?

狄索托是秘鲁最负盛名的经济学者,曾经担任秘鲁总统的经济顾问。其著《资本的奥秘》,认为第三世界和前共产主义国家并不是缺乏资本。如,在这些地区,穷人们所拥有的、但不合法的房地产,总值为93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大约是美国货币流量的2倍,是世界上20个主要股票市场里股票的总值。但是,关键在于,这些财富是处于原始、不被官方司法体系承认的状态。换一个角度说,就是第三世界里财产权的结构不佳:民众有形的财富和无形的聪明才智,都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他指出,在埃及要完成买卖土地的合法程序,需要花14年的时间,经过31个公、私立机构和77道各式手续。在秘鲁首府利马,一个移民要取得合法的身份凭证,仅仅是在利马市政府本身,就要经过11个机关,完成728道行政程序!

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价格如此高不可攀时,公民当然不可能想、也没有能力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当我们不停追问为什么当事人不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时,那我们应该先问一问它的成本是多少。任何人都是理性的,特别是当他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时。

布罗代尔钟罩是秘鲁经济学家狄索托在其名著《资本之谜》中所提出的一个概念。

按照哈耶克的见解,市场经济是一种不断自我生长和自发扩展的人类合作秩序。在人类历史上,这一合作与扩展秩序常常被一些未知的社会因素和社会机制所制约,致使这一扩展秩序不能自我扩张而占据整个社会,因而历史上的市场经济就好像被困在一种与世隔绝的“钟罩”内。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制约和阻碍了人类合作秩序的自发扩展?这一问题曾被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视作一个一直没有解开的历史之谜。

布罗代尔的原话是:“关键问题是要弄清楚那种我毫不犹豫地将之称为资本主义的社会部门为什么好像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钟罩里?它为什么无法扩展而占领整个社会?……为什么资本快速形成只可能在某些部门中发生,而没能发生在当时的整个市场经济中?”根据布罗代尔的这段话,狄索托就把那种被哈耶克所称作的“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的市场经济被种种社会因素和机制所阻断和隔膜的社会安排称作为“布罗代尔钟罩”。

李斯特

李斯特(1789—1846)德国经济学家,保护贸易论倡导者。生于一个鞋匠家庭。高中毕业参加文官考试被录取,任下级官吏。后提升为该州(当时称邦)会计监察官。曾任蒂宾根大学行政学教授。因鼓吹德国统一,废除多邦关卡,不容于当局,被迫辞职。后主持德国工商同盟工作,被选为符腾堡州议会议员。后主持德国工商同盟工作,被选为符腾堡州议会议员。因提出改革方案受迫害,被判处10个月监禁。1825年赴美,任当地德文报纸主笔,常在宾夕法尼亚工业促进协会会刊汇集成书出版,即《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1830年入美籍,曾任美驻来比锡、汉堡领事。后定居德国继续致力于振兴国家的事业。1834年以普鲁士为中心的关税同盟成立,在封建势力控制下,依然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李斯特已无法进行政策活动,特赴巴黎从事写作,1841年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问世,数月之内发行3版。1846年赴英,鼓吹保护贸易。因病返德,生活潦倒,身心交瘁,雪夜开枪自杀。时1846年11月30日,年57岁。

李斯特认为贸易政策应服从国家利益,服从发展生产力的需要服人发展工农业的需要。不要把“唯利是图”的自由贸易原则“哪里便宜就到哪里买,哪里贵就到哪里卖”作为普遍规律。每个国家各有其发展的途径与特点,适用于一切国家的经济理性并不存在。亚当·斯密建立的世界主义政治经济学,把自由贸易当作理想,实际是为英国利益服务。德国要建立国家政治经济学,以实行保护贸易为德国利益服务。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学以财富为研究对象,其实生产力比财富要重要得多,生产力是财富产生的原因,有生产力,穷可变富,无生产力,富可变穷。农业工业商业三者是物质生产力的基础,工业则是基础的基础。生产力落后国家实行保护贸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李斯特的“经济发展阶段说”是其保护贸易的一个主要根据。认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都经历5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业时期。不同时期实行不同贸易政策。在农业时期,实行自由贸易,自由输出农产品,自由输入工业品,一面促进农业发展,一面培育工业基础。在农工业时期转而实行保护贸易,对具有发展可能的工业,采了措施防止外国竞争,保护民族工业的建立与发展。在农工商业时期,则转而实行自由贸易,用先进工业打入外国市场,以获得最大的贸易利益。英国在农工业时期,采用重商主义保护政策,加快工业发展;在农工商业时期,就以后进国家为牺牲转而实行自由贸易。美国、德国正处于农工业时期,以实行保护贸易为有利。等到进入农工商业时期,才有实行自由贸易的条件。

李斯特把保护贸易作为工业落后国家建成工业先进国家的手段,而在自由贸易下,那是无法实现的。

二八法则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列托在对19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的财富和收益统计分析时发现: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这就是“二八法则”。“二八法则”反映了一种不平衡性,但它却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恰恰指出了在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典型的不平衡现象:80%的成绩,归功于20%的努力;市场上80%的产品可能是20%的企业生产的;20%的顾客可能给商家带来80%的利润。遵循“二八法则”的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往往能抓住关键的少数顾客,精确定位,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有些生产经营单位始终坚持会员制,就是基于这一经营理念。

带温度计的汤匙

美国加州有一家小工厂,专门生产各种汤匙和小勺,经理是一名年轻人。

因为资金少,又有实力强大的公司竞争,工厂生产的汤匙一直销路不好。有一天,这位年轻人正在街上行走,突然,一位抱小孩的妇女吸引了年轻人的注意。这位妇女正在用小汤匙给婴儿喂汤。她一边向汤匙吹气,一边用舌头试探汤的温度,直到汤的温度合适,她才让婴儿喝下。

看到这一情形,这位年轻人心里有了主意。他把温度计装在汤匙上,开发出“温度匙”,非常适合母亲喂婴儿用。果然,年轻人生产汤匙销路很好。

机遇偏爱富于想象和有创造性思维的头脑,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条件下,任何人都应发挥合理的想象和创新精神,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才能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经济学的财富“魔法”:自由交换

茅于轼先生在“岭南大讲坛”的演讲中曾经举了一个例子,说明财富是如何被创造的。

这个例子是说,甲有100根香蕉,乙有100个苹果,甲也喜欢吃苹果,乙也想吃香蕉。他们俩就各拿出一个来交换。这样甲就有99个苹果1根香蕉。这样大家的财富就增加了。为什么呢?因为对于甲而言,这惟一的苹果的价值要大于一根香蕉:第一,假如他认为一个苹果的价值要小于一根香蕉的话,这个交易就不会发生;第二,假设有一个人用一根香蕉来换甲的惟一的一个苹果,他一定不干,因为他有很多香蕉,可能需要5根香蕉他才愿意放弃他这个苹果。所以对于甲,这惟一的苹果值5根香蕉。这样他的财富就相当于104根香蕉,财富就增加了。这里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甲的财富增加,并没有让乙的财富减少,乙的财富也增加了。这样,财富就创造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