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高一思想政治备课素材(新课改)
7405000000003

第3章 商品与商品经济(3)

(二)应对黄金走势和黄金的地位作用有一个基本判断

金银币尤其是金币,受黄金价格起伏影响极大,金价是确定金币价格的恒性指标,规避风险,建立对冲机制等对从事金银币发售非常重要。金价波动不仅对金币的价格影响极大,同样也会对发行量带来影响。如果对金价走势判断准确,即使购买发行量较大的金币品种也同样有不错的收益,这里就不单单是收藏的问题,而是投资的问题了。

(三)要对金银币产品有一个基本判断

现代金银纪念币发售的历史,在世界也就30多年,中国不过20多年。时间虽不算长,但发展极快。就中国现代金银纪念币而言,至今已形成10大系列,270多个项目,1550多个品种。其中发售金币360多万盎司,银币1900万盎司,流通市值200多亿元人民币。从中国现代金银纪念币的图录,不难发现它是一部浓缩了的百科全书,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历史、文化、艺术、体育、宗教、外交、民俗等诸多方面。

二、确定金银纪念币发行量的几种做法

具体如何确定金银纪念币的发行量,归纳起来,为以下几点:

(一)“凭经验”。一些新的事物经过若干年的实践和总结,总会寻找到一些规律,总会得出一些经验,也会总结出一些教训,确定出一个较为适当的发行量。如十二生肖金银纪念币发行量的几个轮次大致在这种情况下确定的。

(二)以销定产或按需定产。目前采用这种办法主要在经销商当中确定,各家经销商统计本辖区或本企业的需求数量,然后上报,并需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最后经过简单的汇总,并在此基础上上浮3%至5%,最终确定发行量。1999年发行的建国50周年金银纪念币采用的便是这种方法。

(三)通过竞争确定发行量。这一做法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有竞争实力者取得竞量权即最终的发行量,但在管理过程和后期市场运作中会带来不少困难和麻烦。如希望工程10周年纪念银币项目便是如此。

三、确定金银纪念币发行量的建议

(一)发售机构的决策者们在确定发行量时往往有一个十分善良的愿望,即总是希望自己最终确定的发行量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成为收藏者值得珍藏之品种;既要满足多数人的意愿,又要考虑少数人的需求。对发售机构而言,这如同既要“鱼”,也要“熊掌”,面临两难之困境。但无论怎样,我们在确定发行量时还是要坚持从紧的原则,让市场要有适度的饥饿感。

(二)金银纪念币是具有特定主题、限量发行的人民币,自然是稀缺资源,所以经济学中供求原理应该成为金银纪念币发售工作,尤其是确定发行量时应当遵循的一条重要原理。金银纪念币发行量大,人们的需求欲望就小,市场容纳就低,反之,人们需求欲望就大,市场供求矛盾就突出。如果把近些年不同发行量(剔除其他因素)的金银币作一比较,发行量较小的币种价格自然较高,反之自然较低。

(三)应逐步改变“凭经验”的做法,尽可能多的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量化分析的方法应当加强并更多地采用,这其中要突破原有在经销商当中取样取数统计的范围。

(四)考虑试行类似价格“听证会”的方式,邀请诸多方面的代表或专家参与,形成一个为多数人所接受的大致方案,得出较为科学合理的、为市场和后期市场所认可的发行量。

(五)认真吸取历史上和外国发售机构确定发行量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后确定较为科学合理的金银纪念币发行量定有裨益。

人民币快速升值的五个后果

中美两国战略性经济对话结束,在双方公布的实质性成果中,没有谈到汇率问题。这使得美国国会某些议员大为不满,他们声称要通过法案向中国施加更强大的压力,迫使人民币升值。

查看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实质性成果清单,中美两国在采购、金融、航空、贸易、知识产权、旅游、能源环境等方面都有实质性进展,中国之所以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没有遵从美国的意见,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人民币快速升值会带来下列非常严重的后果:

首先,人民币升值将会导致中国的出口急剧下降,中国东南沿海许多出口型企业纷纷破产倒闭,会造成数以百万计的就业人员失去工作岗位,会使那些为出口产品配套的生产企业处境艰难。在整个世界经济循环体系中,如果加工厂出了问题,那么上游的设计、规划、原材料采购、运输,下游的产品销售、货物运送、出口报关乃至广告、银行、餐饮等行业都将面临困难的局面。所以,人民币升值不仅仅意味着中国出口规模的减少,中国产品竞争力的下降,还影响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其从业人员的生计问题。

其次,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发展模式,一旦人民币汇率发生重大变化,导致中国产品生产成本增加,那么,外国资本将会在第一时间作出选择,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会失去大部分动力。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下降,将会导致就业岗位供给不足,社会失业率直线攀升。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局面,政府不得不通过加大政府投资,确保经济的发展速度,而这样一来,中国出现通货膨胀将不可避免。由于中国经济辐射东南亚各国,并且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中国经济出现失控现象,必然会导致世界各国经济受到各种负面性影响。

第三,中国产品出口美国,使美国消费者普遍受益。一旦失去中国产品,那么美国的消费者将大幅度增加支出,从而使美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品质发生改变。美国政府和美国国会议员迫使人民币升值,目的是为了减少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但实施的结果恰恰会导致美国对其他国家出现更多的贸易逆差。当美国不得不用更高的价格从替代国进口日用消费品的时候,美国的决策者就会意识到,美国向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快速增值,是一个损人而不利己的政治性决策。这个决策除了增加美国家庭的负担之外,不可能给美国带来实际的利益。美国国会议员的逻辑是,既然中国对美国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顺差,而人民币升值是减少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有效办法,那么迫使人民币快速升值,有助于减少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这种直线思维方式,既没有考虑到汇率政策与贸易顺差之间的复杂关系,也没有考虑到替代性进口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纯粹属于政治上的考虑。

第四,中国长期实行外贸与内贸的双层运行机制,这就使得人们误以为,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只影响外贸出口,而对国内贸易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其实不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内外贸统一早已实现,外贸出口对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传导作用越来越明显。许多企业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为外贸产品加工生产提供配套性服务。如果外贸出口受阻,将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中国企业就会面临严重的问题。

第五,消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除了生活性消费之外,还有生产性消费。人民币升值对于生产性消费的影响不言而喻,对于生活性消费也可能产生实质性影响。譬如,人民币升值导致人民币购买力增加,而购买力增加将会破坏中国业已形成的以储蓄为稳定基石的供需结构,一旦中国出现需求过旺的现象,那么,中国的经济将令人堪忧。事实上,目前中国在房地产、证券投资等领域的过热现象,已经充分说明,如果人民币升值继续推动购买力提高,中国压抑多年的通货膨胀现象将会出现,到那个时候,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必然会导致中国的经济失控。

总而言之,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必须遵从市场规律,但在目前状态下,如果政府过快放手,导致人民币汇率异常波动,人民币升值过快,那么将首先损害中国的经济,对美国的经济发展也不会产生正面的影响。美国国会上的政治家们把人民币作为政治炒作的题材,其实是一种愚不可及的策略。我们无权干预美国的内政,但我们必须看好自己的钱袋,防止汇率变化受制于别国的政治压力。

古币的价格

某些古币虽年代久远,由于其铸量极大,出土的数量也很多,故其价格并不一定比后期钱币的价格高,如西汉从武帝至平帝共铸五铢钱280亿枚,使用300多年之久。其普通品目前定价仅1至3元;而比汉代晚1000多年的明朝钱币定价普遍高于汉五铢,如明代“宣德通宝”、“弘治通宝”定价均在20元以上。

宋、明、清的古币价值较低,先秦、汉、隋、唐、元各代的古币价值较高;黄铜、红铜、铁质古币价值较低,金、银币价值较高;正式流通的钱币价值较低,非正用钱,如供养钱、春钱、秘戏钱、宫钱、打马钱等价值较高;方孔圆钱价值较低,圆孔圆钱、刀币、布币价值较高;正统王朝的古币价值较低,偏安王朝、区域政权的古币价值较高;光背古币价值较低,双面均有钱文、双面均为钱背、背星、月纹、背文字等古币价值较高。

一些皇帝年号较短暂的货币,以及执政时间较短的少数民族政权、农民起义政权和地方割据政权所发行的货币,因流通时间短、数量少,故价格较高。如宋钦宗的“靖康通宝”、“元宝”每枚的价格从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而普通宋钱只值1元左右。价格由珍稀程度而定。

明末张献忠农民政权所铸“西玉赏功”铜钱,现价格达3万多元。我国历史上几个少数民族所建立的辽、金、西夏、元等朝代铸造的钱币,其价值也远远高于同期汉族政权铸币,“雕母”、“母钱”、“钱范”、“开炉钱”,“库镇钱”等更是古钱中的珍品,其价格往往在数千元到数万元之间。

不同比值,不同宝文的钱币有时价格悬殊。如宋代“皇宋通宝”,一般铜钱价格在1元以下,而折二篆书铜钱如今定价在2万元以内;南宋的“建炎通宝”的价格却在3000元以内。

古钱币在市场上价格相差很大,有些虽然年代久远,如秦半两、汉五铢等,但因出土数量多,所以价格低廉。

中国钱币发展演变过程与钱币文化概览

你知道吗?为什么把货币称之为“钱”?我国钱币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国钱币”,指退出流通领域的历史货币,我国历史上用作交换的媒介,时间范围涵盖从商朝到中华民国时期,上下四千年;包括贝、玉、石、金、银、铜、铁、铅、锡以及麻布、棉纸等不同质材,从贝币到银圆、铜圆,以方孔圆钱为主要货币形态。

“演变过程”指从“萌芽——形成——发展——衰亡”的整个过程。

“钱币文化”指人类思想意识形态、精神在钱币上的体现,包括钱币本身的形制、制作、文字书法、图案设计等。

一、货币的起源和发展演变

1“钱币”的由来与趣谈

“贝币与商代铜贝”:海贝原为装饰品,因携带方便,坚固耐用,有天生的计数单位,在中国历史上最先充当货币,以至于中国汉字中凡与财富有关的,大都以“贝”为偏旁。后来海贝供不应求,遂有蚌贝、玉贝、骨贝及铜贝辅其不足。商代铜贝,是人类最早的金属铸币。

“孔方兄”:“孔方兄”一词源自西晋《鲁褒传·钱神论》:“亲之如兄,字曰孔方。”钱形方孔由来已久,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货币铸造方孔“半两”钱,方孔圆钱成为一种定制,直至民国初年方废止使用,共使用了二千多年。“孔方兄”成为钱之谑称。

“阿堵物”:《世说新语》记载,王夷甫(王衍)因雅癖口未尝言钱。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呼婢曰:“去此阿堵物!”自此,阿堵物遂为钱之别称。

“邓通”:邓通是西汉文帝的一个宠臣,官居上大夫。文帝曾赐给邓通一座铜矿山,并破例允许邓通开矿自由铸钱,故而邓通私铸的半两钱流布四海,富甲天下。因此后世“邓通”成为钱币的别称。

2战国时期四大货币体系

战国时期已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货币制度。货币币材丰富多样,有珠玉龟贝、金银铜锡,甚至包括牲畜、皮革、齿角、粮食、布帛。而金有金块、金贝,贝又有包金、贴金;银有银贝、银布;铜有铜块,铜铸币等。仅就铜质铸币而言,因不同地域和不同国家甚至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就流通不同形制的铸币,总体上形成了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四大货币体系。就货币的计量单位而言,同样丰富多彩,如布币有釿、斤、金、寽、朱、两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作为硬通货的黄金,与其他实物货币之间,已经规定有严格的比价。《管子·乘马》:“黄金一镒,百乘一宿之尽也。无金则用其绢,季绢三十三,制当一邑,无绢则用其布,经暴布百两当一镒。”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周景王二十一年(前524年)政治家单旗就提出了金属铸币的子母相权论,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铸币发行和流通的理论。

①布币

铲形,由农耕经济的农具“钱”、“镈”演变发展而来,这也是把货币称之为“钱”的缘故。“布”为“镈”的假借字。布币的流通范围,主要在黄河中游农耕经济地区,如韩国、赵国、魏国、燕国等。布币的形状各异,种类繁多,一般都铸刻有文字,有纪年数的,有纪地名的,也有纪钱币名称的。王莽复古改制时曾铸造过布币,直到今天,人们仍然把布币视作中国钱币文化的象征,中国人民银行的行徽,是由三个金色的布币组成的一个“人”字形象,中国农业银行的行徽也是用布币和麦穗构成,在我国人民币的水印图案中,也可以看到布币的存在。

②刀币

刀削形,起源于渔猎经济工具。主要流通在黄河流域的东部诸侯国,如齐国、燕国、赵国。各国的刀币大小不同,形状各异,其中以齐国的刀币最为古朴精美,初期的刀币与削刀相似,后来,有的刀币铸有外廓,不仅显得美观,而且增强了钱币的牢固度,可以防止钱文的磨损。

③圜钱

圆形圆孔,起源于手工业经济工具的纺轮或璧环,主要流通于秦国魏国,战国中期以后,秦国首先采用方孔圆钱,后来齐国、燕国也纷纷仿效铸造,圜钱上都有古篆文字,纪地、纪年、纪值或者兼有,圜钱以它独特的魅力和优越的使用便利性逐渐取代了其他形状的钱币,为秦始皇统一币制、为我国钱币形制确定为方孔圆形打下了基础。

④蚁鼻钱和郢爰(印子金)

蚁鼻钱,又称鬼脸钱,是南方楚国的铸文铜币,形状呈不规则椭圆形,上面铸有阴刻铭文,有一种钱文好像蚂蚁爬在人的鼻梁上一样,故名蚁鼻钱;另一种好像丑陋的鬼面一样,故名鬼脸钱,以枚为单位计值,使用时较为便利。郢爰,黄金铸币,由于楚国境内盛产黄金,使楚国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惟一盛行黄金铸币的国家,现存最早的金币就是楚国的“郢爰”。“郢”乃是楚国国都(今湖北江陵),“爰”则是重量单位或楚国金币的专有名称。

3秦始皇统一货币与方孔圆钱的流通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政权,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也统一了货币。从秦“半两”开始,中国钱币以方孔圆形作为定制,文铭重量,铸行纪重钱币。

4汉武帝行“五铢”钱制沿用至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