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
7407500000055

第55章 鉴赏与批评(1)

1.魅力无穷“原生态”

中央电视台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首次设立“原生态”组别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原生态”歌手们的演唱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这一“富矿”的被发现和挖掘,令音乐界人士和普通观众兴奋不已。但如何界定“原生态”唱法以及原生态演唱如何评判高下,在业界也引起了争议。

“原生态”唱法虽然是首次登台亮相,在经历了12届之后才姗姗来迟,但是它依然以其独特的文化风采和艺术魅力,在与几个老牌唱法的比试中,亳不逊色。在总共20场团体决赛中,原生态唱法在第一场、第十一场、第十五场、第十九场、第二十场比赛中拿下第一名,而且有一个开端、一个压轴,可以说占尽风头。须知“原生态”歌手们大多仓促上阵、准备不足、经验不足,初次亮相就取得这般成绩,可喜可贺。

原生态唱法登堂入室,转眼艺间就把我国丰富多彩但却一直被视为下里巴人鲜为人知的民间音乐推上了艺术殿堂,也使这些田野的音乐奇葩飞入了寻常百姓家。整个比赛中,我们多次听到这样的声音:我们对你们(原生态歌手)的了解和对你们文化的知识,与你们对外面世界所知不多一样。这样的调侃中,有真心的赞赏和欣赏。

原生态的唱法是从重重不利的围困中突围出来的,它的魅力真是挡都挡不住。比如,很多原生态唱法,歌词的汉译没有跟上,使它们损失了民族语言诗的美丽和文化光彩;很多原生态唱法缺乏对它们文化背景的介绍;原生态唱法规格不一、标准不统一,演唱者职业多样:有专业演员、有农牧民、有干部教师,使观众和评委一头雾水;原生态的农牧民们在知识测验时要回答英译汉、外国音乐、文学、舞蹈、军事、政治等各种知识,使他们束手无策,好在评委和观众立刻就意识到此中的“荒诞”意味,抱以宽容或自责;但是在损失知识测验分的情况下,原生态唱法还是在多场比赛中拿下第一名,这使本次比赛颇有戏剧性。

所谓原生态唱法,实际上还是一个可以商榷或者说并不准确的说法。真正的原生态应该是这些民歌在牧区、农区、山区、少数民族群众中原汁原味的生活与表演状态。民歌是生活之歌、生命之歌。本次大奖赛的原生态唱法,其实有如下类型:1、一批汉族或少数民族的农牧民中的歌唱佼佼者把他们在乡间所唱的民歌带到了央视的舞台演唱,这是最接近原生态的一种;2、一批各民族的民间名歌手,在近年来的民间文化热中被上至中央著名艺术院团、下至县市级专业艺术团体吸纳为专业演员,他们踊跃参赛且优势突出;3、一批专业的民间音乐爱好者以地方的、民族的优势加盟原生态组,以独特优势与美声、民族、通俗一比高下。以往,曾有很多歌手,在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中徘徊,两头不沾边,颇觉吃亏,这一回可以扬眉吐气了;4、一批其他职业的地方民族歌手就地取材加盟原生态演唱。以上这些情况导致原生态组的乐曲五花八门,有纯粹的民歌,也有新编创民歌。所以这个原生态其实是一个象征。通过这种庞杂的构成,也收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原生态民歌原汁原味也可以达到极品的境界;原生态民歌也可以作为素材,去加工和再创造出别开生面的艺术作品。无怪乎评委和观众不断惊叹“天籁”,专家们在点评时也忘不了号召有志于音乐事业的青年艺术家,对民间音乐素材的掌握应该是多多益善,要向民间学习。有一位外国哲学音乐学家说过,作曲家从来就没有创造出任何新的旋律,一切音乐都来自于民间。

原生态唱法的突然走红,其实也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有其社会大背景的客观原因。近几年来,民间文化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的主要构成,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审与公布中,热潮迭起。非物质文化的“申遗”和保护,成了这几年国际国内的一个重要文化潮流。在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三批九十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意大利牧羊人的民歌、非洲民歌、菲律宾仪式歌、格鲁吉亚多声民歌、俄罗斯乡村唱诗、我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伊拉克木卡姆、阿塞拜疆木卡姆、中国和蒙古的长调等民间歌唱和歌舞都赫然列入世界遗产。在国际范围里,民歌从不登大雅之堂、不见于经传、不为人所重,一跃而身价百倍,成为顶级的文化品种。受此影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前不久举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一时盛况空前。杨丽萍创作的《云南映象》也得风气之先,以原生态性较强为特征,征服了舞蹈界的专家,也迷倒了一大片观众。

通过本次大奖赛原生态组的亮相,我们看见除了歌手美妙的歌喉,原生态民歌还与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学、舞蹈、爱情、生活、仪式等密切相关,我们还欣赏到了华丽民族盛装的美,听到了不同民族乐器演奏的不同乐音,感觉到这些精彩而丰富的民歌后面还有无比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一种向往和自豪也因此油然而生。

由原生态唱法的出现,完全可以强化和引导人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广大无边的民间。发现民间,珍惜民间,欣赏民间,保护好民间文化,使它成为我们真正的伟大的文化宝库,这应该是本次大奖赛的唱外之“功”。

2.谁动了我们的“原生态”?

自从2006年中央电视台青歌大赛设立“原生态组”以来,“原生态”文化瞬间走红,竟成为时尚。在电视荧屏上,各种“原生态”民歌出镜率高得反常;在文艺舞台上,但凡民族民间的文艺,以原生态为徽帜,此起彼伏;在大众文化中,原生态文化标签贴在各种鱼龙混杂的文化现象上;在网络文化里,原生态甚至成为恶搞对象,什么恶搞山歌组合大行其道,并堂而皇之称为“原生态民歌”。究竟什么是“原生态”文化?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样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所谓原生态文化,是借用了自然地理和环境科学的一种概念。原生态就是自然状态下的、未受人为人工影响和干扰的原始生态或生态原状。由于上个世纪以来,环境破坏、生态恶化、生物多样化、物种多样性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物种消亡和濒危成为人类未来生存的世纪警钟,令有识之士不寒而栗,全球性的抢救与保护行动纷纷施行。“原生态”一词在这种情况下迅速普及。在环境科学里,原生态成为地球的世外桃园,成为人们梦境里的“香格里拉”,成为天然美、自然美的代名词,成为生物和物种多样性的栖息地,成为大自然留给人类的最可宝贵的最后的礼物。保护原生态、珍爱原生态、维护原生态,一方面要在全球大气候、大环境保护中有所作为,另一方面要极力防止人类染指原生态。原生态象征着生物与物种多样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原生态文化一词的出现,首先基于将文化做一种生态性的理解。也就是说文化具有生态性。文化的生态性主要表现在从地理、环境、自然、地域的角度来看文化。这样一来,海洋、内陆、高山、平原、森林、草原,热带、寒带、温带、潮湿、干旱、沙漠,南方、北方、东方、西方等等都会产生迥然相异的文化,在人文地理视野中的文化就是文化多样性的文化。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关联了起来。没有森林,狩猎文化就无所依托;草原沙化或消失,游牧文化就失去了游走的自由;大象濒危,象牙雕刻自然式微;河流干涸渔人绝迹……文化的多样性依赖于自然与物种的多样性,依赖于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原生态文化是来自于大自然的文化,是前工业时代的、自然的、野生的、乡村的、朴拙的、边远地区的、非城市化的、非市井的、非商业化的文化。

其次,原生态文化一词的出现,还与西方的一种全新的文化保护行动相关。早在20世纪初,北欧国家就出现了一种保护乡土文化的“博物馆”运动。其宗旨是,以一个特色文化乡村为核心,将其视为一个活态的、生态的、天然的博物馆。在这个文化空间里,它的文化节日、集市贸易、婚丧嫁娶、民居民宅、表演游戏、歌舞弹唱、玩具器物等各种有形与无形文化、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都是其文化的一部分,并以此吸引外来游客,发展一地的旅游经济。20世纪60年代以后,法国等欧洲国家又兴起了生态博物馆运动,将历史、文化、自然博物馆的静态保护理念推广到一个著名文化社区、古村落的整体的动静结合的保护。生态博物馆运动,20世纪末引入我国,在挪威政府的资助下,我国贵州先后建立了若干苗族、布依族、汉族的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博物馆,它以村落全部文化为保护对象,在保护中小心翼翼地开发、利用。这里的“生态’’的意义,既是自然生态,也是人文生态。这里的文化庶几近于“原生态文化”。是非职业非专业的,非城市化非商业化的文化。原生态文化是生活中的文化。它按历史传统、岁时节令和民间俗信演示,在特定的文化时间和空间中就地出演。所以,任何经过迁移、搬运、模仿、改变、改动、人为变化后的演示,都难说是真正的原生态文化。要欣赏真正的原生态文化只有到田野去,尊崇当地风习,在人生体验中去体味这种天籁般的文化。

原生态文化对“他者’’的审美,有三种境界或三种类型:一种是某些原生态文化形式毋须任何改造与加工,本身已达到极高的审美境界,具有伟大的杰出的艺术品格,如少数民族的神话、史诗、故事、传说的文学价值,某些民间歌手的天籁之音,民间匠人的精湛技艺等等;一种是略加整理、改编,某些原生态文化就会大放光彩,如《阿诗玛》的传说及其叙事长诗等;一种是以原生态文化为文艺创作与表演的素材、题材、体裁,脱胎为全新的优秀的作品或文艺形式,屈原、莎士比亚等古今中外文艺大师的杰作多有出于此类者。总之,只要将原生态文化在文化时空上加以置换以后,无论此种演示何等精彩,它都不是本原意义的原生态。这时的原生态说到底不过是一种比喻而已。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的“原生态文化”呈现出良莠不齐斑驳杂陈的乱相。这里检验着“原生态文化”操作者对原生态文化理解、鉴别、美感的高下与文化审美趣味的高低。或者原汁原味呈现却“艺”惊四座,或精彩融汇令人耳目一新,或恶俗恶搞使原生态文化蒙羞。

“原生态文化”是一种美好的文化表述与描写,但它本身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自在的自我欣赏的文化,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现实和文化未来的精神命脉。原生态文化具有基因性、根源性、丰富性,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保护原生态文化对人类文化的未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深入接触、认识、理解、掌握原生态文化,对文化创新、文艺创造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千万注意,当原生态文化的精神品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原生态文化”的搬演中来时,谁动了我们的原生态文化,谁就把自己的文化境界、审美趣味、创造才能、技艺秉赋的高下优劣一览无遗地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中。(本文刊于2007年5月〈中国民族报〉)

3、说“新民俗”

--《工人日报》记者刘晴采访向云驹

伴随社会转型,一些民俗正逐处式微。在人们日益关注如何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的同时,一些传统民俗正在被翻新成“新民俗”。近些年来,一些民俗文化正逐步进入文化遗产保护行列,成为旧时代的文化记忆。然而,最近有一个新奇的文化现象正在被民俗文化保护机构和专家关注,那就是一些替代传统的“新民俗”正在形成。这种“新民俗”应该怎样对待?怎样发展?怎样引导和保护?为此,我们带着诸多疑问采访到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秘书长向云驹。怎样看待对传统民俗的一种翻新?目前大家比较认同的新民俗有除夕看电视“春晚”、新年听音乐会、“五一”和“十一”黄金周外出旅游等,甚至在国内城市里比较流行的圣诞节、情人节这样的洋节日,也部被归为“新民俗”。

最先注意到这种文化现象的向云驹表示,“民俗是一个民族集体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文化行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生活基因,具有全民性。作为民俗,它应该是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历史考验后积累与传承下来的,是一种人们约定俗成的文化行为或文化现象:而短时期内新形成的一些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尚且不能称之为新民俗。目前所指的新民俗还处于历史考验的阶段,将来是否能够代代相传下去,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

至于“新民俗”含义,向云驹认为,“作为新民俗,现在社会上比较关心的基本上有两点:一是新的生活方式正在形成,比如春节看春晚,新年听音乐会,黄金周外出旅游等,这些生活方式和习惯经过长时间积累后可能就会转变为传统的民俗;另一个是时尚性很强的东西,流行一两年就被社会淘汰了。比如呼拉圈,具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性质和特点,没有人强迫或命令,无形中大家便纷纷跟风、模仿,这种现象相对要复杂一点。还有城市大秧歌,这也算一种“新民俗’,因为秧歌原本是一种农村文化,后来被带入城市后产生了新的变化,应该说这是对传统民俗的一种翻新。这其中包含了现代都市人在现代生活中对传统文化、传统生活的一种回忆、回味和回归,包含了老年人对自己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文化的温暖、温馨的回忆。这种在传统民俗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新的文化现象,其传统的味道还是很浓厚的。”倡导的文化生活可成为新民俗

向云驹称,政府倡导的一些文化生活,比如国庆节、青年节、妇女节这样一些节日,在长时期的延用下,慢慢也会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民俗文化,这些节日也可能进入“新民俗”的范畴。虽然,它是人为设置的,和传统节日有一定的区别,但也可以与传统民俗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历史和社会的考验后,最终有可能进入民俗文化的传统范畴内。

而另一些政府倡导的文化观念,比如“五讲四美”“八荣八耻”的道德风尚,以一些新歌谣、童谣,或者将传统《三字经》形式改编成的新内容,用来教育青少年的这些形式也可以属于“新民俗”。事实上,这种政府倡导的文化观念,比如要求将传统的土葬方式改为火葬、集体婚礼等,将过去的一些陋习通过人为的改变和完善,改造成新的有益于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生活习惯后表现出来的“约定俗成”,都将成为一种新民俗文化在社会上广为流行。改造民俗有利有弊

现在有很多的地区,为了与旅游结合,将很多民俗表演和民俗内容放在一个景区里展示,这也是“新民俗”文化的一种。对这一现象,民俗专家的态度是,改造民俗,有利有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