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
7407500000009

第9章 思想与行动(9)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是本届主席团主持工作伊始,以前瞻的眼光和深重的历史责任感提出的伟大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为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为整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摸清我们泱泱大国的文化家底,为把老一辈民间文艺家开创的中国民间文化事业推向新时代和新世纪,我们组织全国民间文艺界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向全社会发出了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紧急呼吁;我们设计和规划了宏大壮阔的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设想;我们召集全国民间文艺专家和主席团成员对我国民间文化遗产濒危情况进行了紧急调查,研究应对濒危的策略和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计划;我们深入穷乡僻壤寻找民间文化瑰宝,为抢救民间文化遗产进行先期采样、制作范本,进行试验;我们开展了大张旗鼓的宣传、发动、呐喊、游说、促进、说服、交流、沟通的工作,在每年的“两会”和各种适宜的场合,我们的主席冯骥才先生与支持和关心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命运的有识之士,向党和国家有关领导和部门积极建言献策;在海内外,我们的同道、同仁、同事发出共同的抢救之声;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各种媒体,有我们发出的铺天盖地的呼喊之声;在远山、沟壑、草原、雪域、海岛、密林的深处有我们民间文化工作者辛劳采风的身影……总之,为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我们掀起了全民关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命运的文化风暴。我们在工作中同时收获了回报:中央领导同志批示批准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列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国家文化部确定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并将我们的抢救工程纳入其中;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写入了“保护优秀民间艺术”的内容,并且高瞻远瞩地提出国家“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代表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等。今天到会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同志不仅始终关注和支持我们的事业,还给予我们以高度评价和热情洋溢的赞誉;他在2003年2月“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新闻发布会”上称我们的事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并将取得伟大的文化成果”,对我们的工作寄予深切的厚望。社会各界纷纷从道义上对我们的抢救工程施以援手。各级党政部门也对本土的民间文化遗产刮目相看,重新审视,得出新识。我们的人民,作为民间文化传承的主体,也越来越多地、越来越广泛深入地对身边的文化、生活的文化、民俗的文化,起了文化的自觉和价值的觉醒。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跳出书斋和象牙塔,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的文化观和专家与民众相结合的文化行动;中国的民间文化学、民俗学、民间文艺学从此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我们的呐喊和呼唤还得到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国际友人的共鸣和响应,今天到会的还有港澳台代表,就表明我们的抢救和保护事业已经抵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力度、广度和深度。我们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全国各地民间文艺家协会,摆脱了被社会“边缘化”的危机,成为社会公认的民间文化遗产和民间文艺事业的田园守望者,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成为社会知名度大攀升的人民团体。

同志们,假如说,以去年的工作会议为界,此前的工作是呼吁、倡议、宣传、设计、发动等等务虚为主,舆论先行,虚实相生的工作的话;那么,工作会议以后,我们的抢救工程就进入了实战,进入了抢救前沿和抢救第一线,进入了以点带面、以项目推进工作、以示范幅射整体,以局部推动全局的阶段。此间主要工作包括:

第一,全面实施中国木版年画的抢救工作。本着濒危优先、重点项目优先的原则,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选定抢救木版年画作为整个工程的龙头项目,率先启动与实施。继2003年1月18日至20日召开木版年画专项启动会议之后,2003年12月24日至26日,中国民协在著名的杨家埠年画产地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召开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全国木版年画专项中期推进会议”,建立了年画抢救、编纂的工作机构,成立全国年画抢救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总编委会;制定了统一的编辑方案和体例,交流了工作经验,规定了工作进度。其间,冯骥才主席及白庚胜书记还先后三次赴河北内丘、武强等地参与指导抢救工作。目前,年画抢救形势喜人,预计今年将有8个地方卷本完成,明年出齐17个卷本的抢救成果。《中国木版年画全集》共计17卷,将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对我国民间年画文化的活态的全记录,是中国各个著名年画产地及其优秀作品、艺术传人的全记录。这个全记录是建立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之上的。比如杨家埠年画拍摄1300余幅年画及其文化照片,拍摄资料录像带30多盘;武强年画在普查中发现民间古版200余块,其中不乏稀世绝版;河北内丘发现了木版神码;天津杨柳青年画记录到罕见的年画说唱表演,搜集年画画样3300套等等。

第二,2003年8月26日至28日,在河北省蔚县召开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剪纸专项工作会议”,成立了民间剪纸抢救工作组织机构,部署了全国性的普查,制定了统一的工作方案、编纂体例等,并且向社会发布了《抢救民间剪纸蔚县宣言》,确定了《中国民间剪纸全集》的规模和范围,选定河北省蔚县剪纸抢救工作为全国示范点。

第三,设计、筹备、规划“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中国民间美术图录”、“中国民俗文化普查及中国民俗志编纂”等专项抢救工作及其开展相应的前期工作。

第四,举办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大型公益宣传活动——’2003阿迪力极限之旅,由著名民间技艺达瓦孜传人阿迪力担任抢救工程形象使者,在全国进行巡演宣传,并成功跨越重庆奉节小寨天坑。

第五,冯骥才主席、白庚胜书记出席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积极与文化部、财政部、中宣部等进行沟通、汇报,向文化部、财政部报送了“中国民俗文化普查项目”,力促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列入国家财政专项投资。经过多次与以上部门联系、沟通,积极争取国家财政立项,目前,国家财政部有关同志已表示国家财政将支持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

第六,不等不靠,奔赴乡野,赶往民间,在抢救中扩大成果。在一无资金,二无文件的情况下,中国民协在冯骥才主席的率领下,奔赴全国各地,发掘抢救,鼓动发动。在河北武强县,木版世家拿出了祖传珍藏老版,冯骥才主席、白庚胜书记、郑一民副主席、薄松年教授等冒着倾盆大雨和满地的泥泞去农家发掘木版。在山东杨家埠,俄罗斯中国年画研究家参与了辨识古年画、审订普查成果的工作。在剪纸之乡蔚县,专家们走村串户了解剪纸的蕴藏、工艺、技术、市场。

第七,拓宽工程影响范围,提高工程的国际知名度。由于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所具有的不言而喻的伟大意义,它越来越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与中国民协联合实施了中国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行动,抢救性记录中国多民族民歌,取得丰硕成果。在3月16日举行的成果发布会上,联合国官员称中国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民协的抢救行动具有世界性的示范意义。在河南省民协的牵头和联络下,日本国著名年画收藏家出于敬慕我们所作的年画抢救工作,决定将私人收藏的千余幅古版年画悉数无偿捐赠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2004年2月20日,中国民协在北京召开了中华民俗大全澳门卷首发式,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澳门民俗文化巨著问世,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关注(参加我们今天会议的就有澳门民俗主编禤伟旗先生),澳门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将进一步向纵深展开。在德国、瑞典、奥地利、日本等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实施也引起巨大的反响。

第八,全国各地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如火如荼开展。在中国民协主席团分布各地的成员和各地民协不懈的努力和创造性的工作下,各地抢救工作已崭露出有声有色、如火如荼的态势。如江苏省的民间艺术普查全面展开,全民的遗产保护意识空前高涨。河南的抢救工作影响波及海外,省内立项力度大、起点高,著名的企业建业集团已决定投入巨资资助省民协抢救河南民间建筑和民居。河北省规划了全省的地市县抢救工作,确定了省内重点项目,省内立项有了突破性进展。内蒙古在完成自治区立项之后,进入了普查培训阶段,正待全面实施工程。浙江省民间故事全书工作全面启动。广东、山东、贵州、山西、陕西虽进度不一致、动静有大小,但都在积极推动和推进。许多地方舆论先行,营造了全社会关注民间文化遗产和对这一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为全面实施奠定了社会基础和全民的气氛。

总之,通过近一年来的艰苦奋斗和竭力拼搏,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意义、目的、方法,已经逐渐深入人心。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作为体现民族特色和具有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作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有机组成,作为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保护的重要措施和必要手段,得到了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支持和扶持。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的全球文化行动的先行,作为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具有探索性的实践,正在赢得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和国际声誉。我们的工作和全国的民间文化保护体制和机制的建立、民间文化保护立法、民间文化传承、教育与普及等等一起,将构成史无前例并且举世无双的伟大文化成果。这是21世纪中国文化建设的开篇力作,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矗立起又一座文化丰碑。

二、一年来抢救工作的几点体会

在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重要形态和主体构成的民间文化遗产引起世人关注的今天,也正是它面临灭绝、危在旦夕之际。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以紧急抢救的行动与时间赛跑,对频频而来的濒危告急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在一年来的抢救工作中,我们感受最深切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实施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必须具备扎实的科学训练、求实的科学精神、坚实的学术基础、务实的吃苦精神。我们要给子孙万代留下精神财富和全球共享的文化成果,必须充分运用中国和国际学术界长期积累的学术经验和最先进的保护理念、保护技术、保护手段。因此,充分发挥专家的专业指导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离开学术性、规范性、科学性,我们的工作将丧失价值、失去意义,并给国家将来的保护工作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抢救要先行,专家要早进。

第二,舆论先行、广泛发动、培训队伍、培养人才。民间文化遗产曾经长期处于弱势、边缘、无足轻重的历史地位,要开展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求得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支持和社会的广泛参与,就要科学地认识民间文化遗产对于人类文明、社会发展、文化多样性、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当前尤其要站在全球化的时代高度,以国际性保护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视野,深入开掘民间文化遗产的精神、文化、经济、社会价值,并且将它们广而告之。只有把我们要做的抢救工作的意义认识透彻了,我们才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此一工作中去,也才能真正地发动并获得全社会的支持。所以,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专家优势和人才优势。同时,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壮大队伍,吸纳人才,培训队伍,培养人才,以确保抢救工程的高品位与高品质。

第三,坚持科学性、全面性、真实性、艺术性、典型性、文化性。普查和记录要科学、全面、真实,整理和编纂要有典型性,具备丰富的文化和艺术品位。这两个层面的要求都不能偏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工程的“国家水准”。

第四,示范先行,重点突破,全面规划。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是一项超大型文化工程,是专家与群众相结合的文化事业,是极端复杂、极具挑战性的社会组织工作与专业学术相结合的文化工程,必须实事求是、科学而审慎地实施。本着濒危优先、地区优先、项目优先的原则,要抓好示范本,以若干重点项目为突破。

第五,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把抢救工程与地方文化建设、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结合起来,为抢救工程注入不竭的巨大的推动力。民间民俗文化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是一个地方文化的根基、母体、命脉,是民族自信心、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风貌的源头活水。在很多地方,它都成为一方水土的文化名片。在抢救中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可以极大地调动地方参与抢救的积极性。山东省民协在杨家埠年画之乡、贵州省民协在黔东南台江苗族自治县、河北省民协在蔚县剪纸之乡、武强年画之乡、山西省民协在晋中市榆次区、河南省民协在朱仙镇木版年画之乡等等的实践中,都实现了双赢。

第六,广泛联络与协调,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投入,同时加大对社会资金和赞助的吸纳。河南省民协与河南省建业集团的合作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好消息,为我们的抢救事业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在获得以上经验和成绩的同时,我们仍然面对着更多的困难和问题。比如,我们还没有得到和发出一个具有权威性的“红头文件”,全国各地的进展极不平衡,国家财政立项还没有完全落实,重点项目年画抢救等还面临一定的困难等等。但是,我们依然在竭力推进和全面发动抢救工作,其根本原因在于:面对每一分钟都在消失的民间文化遗产生态濒危的情状,我们一天也不能等待;面对社会各方的声援和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我们必须尽到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做好试点、示范和先期工作以及全面的规划和发动,推进和推动抢救工程的全面实施。

三、对今后抢救工作的要求和建议

在今年的抢救工程实施中,各地要继续处理好白庚胜同志在2003年抢救工程实施工作会议上提出的8大关系,并坚持他提出的四个方针、八项原则,具体做好如下7个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