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7409200000031

第31章 学习类

§§§第一节 刻苦勤奋

【匡衡凿壁借光】匡衡,西汉经学家,元帝时任丞相。他虽出生于贫困的农家,然勤奋好学,不但白天能抓紧时间,晚上也不肯白白地放过,可是他家穷得连灯油也买不起,因而只好在黑暗中默默回忆白天学过的知识。匡衡的邻居是一大户人家,晚上灯火通明。他灵机一动,如能借邻居家灯光来夜读该多好啊,于是他偷偷地在墙上凿了一个小孔,光线透过小孔射到自己的屋里,匡衡就把书凑到这束光线下读起来。正因为他有这种刻苦求学的精神,匡衡终于通过自学成了有用之才。■/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宇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车胤萤火照书】晋朝车胤,出生官僚家庭,后祖父因事被斩,家产被抄,家境困顿。胤少有大志,酷爱读书;然家贫无钱买灯油供其夜读,十分苦恼。有年夏夜,车胤忽然发现田野里飞来飞去的萤火虫闪着亮光,就想到用萤光来夜读,他设法捉住了许多萤火虫,放在用白绢做成的小袋子内,借着这微弱幽暗的荧光,夜以继日 勤奋学习,以后夏天,年年如此,由于他刻苦好学,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被朝廷重用,官至吏部尚书。■/唐·房玄龄《晋书·车胤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韦编三绝】孔子一向勤奋好学,决不因年岁日长而有所放松。晚年,他得到一部用当时已不多见的古文字写成的《易经》,他认真仔细地读了一遍,基本上掌握了书的内容;接着又读了第二遍,对全书的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接着又读了第三遍,进一步领会了其中的真谛。之后,孔子又多次认真地谈它,以至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都磨断过多次。■/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锥刺股,头悬梁】战国时苏秦,师事鬼谷子,习纵横家言,初说秦惠王治国之策,不被任用,后连吃饭的钱也没有了,只好回到家里。家人见他落拓的样子,妻子不下织机、嫂子不替他烧饭、父母也不同他讲话。这给苏秦的震动极大,他发愤苦读,有时累了,眼睛都睁不开,他就拿起锥子在大腿上猛刺,淌血了,睡意也没有了,就继续读书。最后终于说服六国合纵抗秦,佩六国相印。汉时孙敬,勤奋好学,因常闭门读书,人们称他为“闭户先生”。有时他读书实在太疲倦了,读着读着就打起瞌睡来,对此,他十分生气,就用一根绳子,一头系在梁上,一头结住自己的头发,然后再读。这样,如果打起瞌睡来,就会扯痛头皮,立刻惊醒。■/《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资用乏绝,去秦而归……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乃夜发书,陈箧数十……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宋·李防等《大平御览》363卷引《汉书》:孙敬宇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范仲淹勤奋苦学】范仲淹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2岁丧父,母亲后来也改嫁了。为了学习,他背上书籍,独个儿跑到南都(今河南商丘),进了著名的南都学舍,同学中有人是南都留守的儿子,看到范仲淹每天只吃两顿粥而又极为勤奋好学,很感动,送了一些吃的东西给范仲淹;但过了几天,发现送去的东西原封未动,有的已开始腐烂了,感到惊讶和不解,问是什么原因。范仲淹回答说:“不是我不感激你的好意,因为我吃粥已经很久,习惯了。现在突然享受这么好的东西,以后我还能吃得下稀饭吗?”范仲淹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勤奋苦学,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在政治上也提出过一些改革主张,镇守边疆时也屡建功勋。■/元·脱脱等《宋史·范仲淹传》: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迺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反锁为牢勤攻读】酆云鹤是我国第一个化学女博士,是研究麻类纤维的专家,他出身贫寒,8岁就给有钱人家当佣人,16岁时才进了一所免费的学堂读书。她入学虽晚,但由于勤奋好学,3年学完小学的课程。接着,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济南女子初级师范。为了投考高等学校,就在毕业前夕,她在学校里找了一间堆放杂物的破仓库,让同学把她锁在里面。她对同学说:“你们就当我坐了监狱,把饭给我从窗口递进来。不把功课复习好,我就不出去!”她就在这样的监狱里早起、晚睡,专心致志温习功课,终于以山东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第二年又考取留学生,到美国俄亥俄州大学攻读化学,也是该校第一个女化学博士。■/摘自周鼎安《名人治学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