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富爸爸财商培养-香港H股完全攻略
7415600000021

第21章 H股部分行业概述(11)

我国计算机产业中有一些具有高增值自主知识产权且有较大市场的产品,如北大方正的排版与彩色印刷系统,用友公司的财务软件等,但至今还没有一种自己设计的产品比得上新加坡Creatire公司风靡全球的声霸卡,也还没有一种独创的软件或硬件产品被世界市场广泛接受,只有04机闯出了一条以自己独创的产品占有程控交换机市场的新路。如今,几家国产的程控交换机产品都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曙光超级服务器以自己独立设计的机群操作系统为特色的国产高端计算机,在市场竞争中战胜国外产品创造了条件。总之,我国的计算机产业期待出现像04机一样的创新突破。

(四)产业结构需要调整

我国现有的18000多家计算机公司中有90%是代理销售公司,其中1000余家硬、软件厂商的平均规模只有100多人,这还包括相当多的销售人员和来料加工的普通工人,真正从事高技术产品的研制、生产与服务的技术人员并不多。计算机的使用价值主要应体现在软件上,但我国软件产品营业额仅为112亿元,占计算机市场总额的8.6%。这种硬、软件倒挂的现象反映出我国计算机产业现阶段的结构极不合理。所以,我国计算机行业应当有一支强大的技术支持与服务队伍,并让技术服务成为计算机行业的主业之一,提高软件产品所占的份额。

(五)软件产品升级步伐加快

为加强竞争实力、扩大市场份额,各软件厂商纷纷扩展其产品功能,加快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如在文字处理软件市场上,2005年4月份金山公司推出了WPS2005,同年8月,微软公司也推出了Office2005;在财务软件市场上,各主要财务软件厂商纷纷推出了用友V8.10、金蝶2005、安易的升级产品V3.1版和浪潮的“国强成本核算系统”V5.5版等等。

二、信息技术行业的格局

(一)计算机硬件

1.PC产品类。盈利前景不乐观。PC产品制造类公司中值得关注的是长城电脑、方正科技、实达电脑三家公司,它们的产量比较接近,上半年基本上在15—17万台之间,又都在国内主板上市,形成了国内PC制造商的第二阵营,其中实达电脑、长城电脑增长最快,方正科技由于整个集团内部的大调整,增长速度放慢。从这三家目前形成的规模和市场影响力来看,步入良性循环的可能性较大。但从投资者的角度来分析,PC市场日趋激烈的价格大战,使相关企业的利润率明显下滑,各公司的财务报表已经显示出了这一点。因此,PC产品虽然增长速度很快,但盈利前景并不乐观,对某些规模较小或管理没有突破的企业来说甚至可能亏损。因此,投资者寄希望于PC业务为各公司带来可观的利润增长是不现实的。对于单一经营PC或在主业中所占比重过大的公司,如方正科技、长城电脑等未来的利润增长,将取决于能否在其他业务领域有所建树。

2.外设产品类。利润增长有限。与PC类很类似,国内企业间激烈的价格竞争使市场利润率普遍较低,利润增长有限。因此,单纯的外设制造企业的增长性与稳定性并不乐观。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近年来外设市场出现了新的亮点,那就是扫描仪市场进入了高速增长期,整个市场的增长率超过了100%,清华紫光作为国内惟一的设备制造商和目前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在近一两年内其扫描仪产品有非常快的发展,但同时由于价格大幅下跌的原因,利润增长仍然比较缓慢。

3.网络产品类。市场增速快。随着网络和Internet的应用,网络产品市场增长迅速,近年的增长率一般在40%左右。由于国内网络产品在去年刚刚起步,除“华为”在低端路由器、实达电脑在MODEM上取得较好的成绩外(已进入前三名,但由于产品市场太小,还难以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其余规模目前普遍都还很小,还很难判断国内企业中谁将率先突出重围。从现有实力看,长城电脑、实达电脑、清华紫光、中兴通讯胜出的机会较大。由于该市场正处于成长期,市场空间很大,利润率也较高,国内公司一旦成长起来,无疑会较明显地提升自身业绩。在近一两年内网络产品将成为国内各IT硬件生产商的主要利润增长点,值得重点关注。

4.系统集成类。利润率较高。目前国内涉及系统集成业务的公司较多,这主要在于这项业务市场跨度很大,行业门槛不高,但利润率又很高,因此大部分公司对此项业务都多少有所涉及。作为国内企业一统天下的系统集成市场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相关公司更是值得重点关注。其中,东大阿派、新太科技、南天信息、浪潮信息、清华同方、清华紫光、青鸟天桥、亿阳信通、托普软件、新大陆、长城电脑等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技术水平和市场影响力。特别是涉及电信、交通等行业的公司,如东大阿派、新太科技、亿阳信通、清华紫光等。另外,像托普软件这家中等规模、尚属地方性的系统集成商,最近发展势头较好,也值得关注。

(二)计算机软件

1.财务软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在国内企业会计电算化普及率还不到15%,财务软件的市场空间还非常大。2004年财务软件市场销售额为12亿元,预计今后五年中国财务软件市场将以年平均复合增长率30%以上的速度增长,高于整个中国IT市场25%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另外,国内财务软件市场是国产品牌软件的天下,占有95%的市场份额,处于绝对优势,而且市场集中度较高,80%以上的销售额集中在前5家厂商。其中用友软件不仅是财务软件龙头老大,而且也是国内最大的独立软件开发商,排第二位、第三位的分别是北大方正和东大阿派。

2.企业管理软件。包括MRP/ERP、CRM(客户关系管理)。近年来,中国数量众多的大型企业正处于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时期,对管理软件的需求量也比较大,1998年以来,国内外软件厂商对这个市场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和推广,促进了需求的明显增长,目前这一领域虽然是国外厂商占据优势,但由于MRP/ERP对国情化、用户化、本地化及文化特性都要求较高,这点跟财务软件很类似,因此国内厂商有很大的机会。比如目前用友软件的IREP就排名第六位,金碟的K/3,ANY200ERP,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3.网络软件。软件网络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网络化表现在软件的体系结构越来越强调适应网络上运行,软件功能设计也是以网络为中心以整合网络资源为主。北京实达铭泰公司由此提出“I软件”概念,并推出相应基于互联网的软件产品。之后,美国微软公司在大洋彼岸宣布了与中国同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net”计划。国内的金山公司日前赶到微软之前,推出了“.net”软件IWPS。不管是I软件,还是“.net”策略都是这一趋势的反映。

三、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前景

(一)软、硬件公司齐向网络市场进军

从计算机类上市公司确定的发展方向看,软件企业逐步在向网络软件发展,而硬件企业纷纷将自己定位于网络终端设备供应商,而且将其硬件销售与软件开发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期改善自己的业务结构,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网络特别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网络终端设备市场和软件服务市场,造就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各大公司根据自身的优势从不同方面切入到网络市场。软件企业则在开发网络平台软件和开辟新的网络增值服务上大作文章,最典型的是东大阿派。而硬件生产厂商则通过将计算机改造成网络终端和开发网络应用进入网络市场。

(二)软件行业不断扩大规模,积极向国际市场拓展

今年国务院颁布政策,鼓励软件产业大发展,积极支持软件企业走向国际,以东大阿派和托普软件为首的一些软件企业已经吹响了进军国际市场的号角,开始加大力度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降低软件产品的成本,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实力,同时也开始软件出口方向努力。

(三)硬件行业逐步“软化”成为其大势所趋

由于硬件的利润趋薄,硬件厂商开始逐渐向软件产业拓展。几乎所有的大型硬件厂商均有自己的软件业务,而且软件方向的业务比重在逐步加大。对硬件类公司来说,目前硬件的利润率已经无法满足投资者的要求,因此不得不向利润率高的软件行业迁移。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原来传统的硬件类公司在软件业务上开拓的效果并不明显,软件与硬件行业之间的沟壑是无法轻松跨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