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海洋知识小百科-生物篇
7417400000005

第5章 奇特的海洋物种(1)

名贵海味文昌鱼是鱼吗?

文昌鱼,虽然叫做鱼,又有点像鱼,但却不是真正的鱼。这是一种身体侧扁,两头尖尖,长约40毫米,半透明的动物。它没有头与躯干之分,也没有鳞、脊椎骨,仅有一根棒状的脊索从前到后纵贯全身,所以人们把它划归脊索动物中。又因为这条脊索向前延伸到最前端,超过了背部的神经管,即脊椎动物脑的位置,所以又叫它头索动物。那么,为什么又称它为鱼呢?据《漳州府志》中记载:“文昌鱼状如鳗,细如筋,长二三寸,其行以阵,味甘美。郡城文昌阁前有之,余处不可得也。故俗呼为文昌鱼,甚贵之。”也就是说,文昌鱼身体细长像鳗鱼,只在郡城文昌阁可以得到,其他地方没有,所以非常珍贵。另外有一个说法认为,“文昌”二字源于“文昌帝君”。《同安县志》中称:“文昌鱼,似鳗而细如丝,产西溪近海处,俗谓文昌诞辰时方有,故名。”其实,这当然是误解,并不是只在文昌诞辰时才有。脊椎动物是由无脊椎动物演变来的,而文昌鱼则是处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类型。如它的摄食、排泄等方式都像无脊椎动物,而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又像脊椎动物,所以它对研究脊索动物的系统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达尔文曾说“文昌鱼的发现是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现在,人们一直把文昌鱼作为头索动物亚门的典型代表动物。半个世纪以来,美英及东南亚许多学者都远渡重洋,到厦门对文昌鱼进行了观察研究,采集标本,使它享誉世界。在海洋中生活的文昌鱼,平时是将下半身埋在沙中,仅前端露出沙外。它晚间比较活跃,是以螺旋形的方式向前游动,摄食水流中带来的硅藻等食物。它一年能产卵3次~4次。

文昌鱼喜欢生活在浅海疏松的含有贝壳碎片或棘皮动物碎片的沙滩里,有很强的钻沙本领。它平时也喜欢把身体的后部插在沙中,仅将前部露出沙外。它的嘴像斗笠一样,周围长有40多条须,动作十分灵活,用来收集硅藻等食物。我国厦门的刘五店是一个自然海湾,它的自然条件很适宜文昌鱼生活,所以这里的文昌鱼也最多,它是世界历史上惟一盛产文昌鱼的海区。在1956年以前,这里文昌鱼的最高年产量高达280吨,每年的农历7月~12月都是捕鱼的旺季。当地渔民捕捞的方法也很简单,先用铲子将海底的沙土挖到船上,再用海水淘洗,将文昌鱼滤出来,一条船一天可捕获5千克~15千克。但到了上世纪60年代,文昌鱼的产量仅为25吨~35吨,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那里已形不成渔业了。文昌鱼产量的巨跌是一件非常痛心的事情,因为文昌鱼不仅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而且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美味食品,属于名贵海味,它的蛋白质含量高达70%。

什么鱼荣获“天下第一鱼”殊荣?

由于松江鲈鱼肉嫩洁白,味道珍美,无论是生炒、红烧,还是烟熏味道都极佳。因此,它驰名中外,颇受人们的赏识,早在魏晋时代就已经名扬四海了。隋炀帝在游江南时,吴郡献上了松江鲈,他吃后大加赞扬。清代的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在南巡时也都称它为“天下第一鱼。”时至当代,就连美国的前总统尼克松在1972年访华时,到了上海也没有忘记品尝松江鲈鱼之美。

什么鱼让人着迷得弃官不做?

在中国古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晋代有一个文学家,是苏州人,名字叫张翰。他竟因为思念故乡产的松江鲈鱼而弃官不做,驾车从河南的洛阳回到了家乡。从此,“莼鲈之思”也就成为人们的思乡之情的代表了。当然,松江鲈鱼并不仅限于松江才有,它分布于东海、黄海沿岸,也进入内陆水域。亚州的日本、朝鲜也有。但长江三角洲是主要的分布区。鱼虽是色香味美,但捕捉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宋代的范仲淹有诗这样写道:“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爱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尽管如此,但经不起大家都要去品尝这种松江鲈鱼,使它的数量锐减。现在,它已经被国家列为二类保护动物了。

加吉鱼得名有什么传说?

加吉鱼一称究竟是借嘉鯕鱼的谐音,加上人们的美好愿望发展而来,还是传说由皇帝所赐,不得而知。但确实相传唐朝皇帝李世民在东征时到了蓬莱,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好天气,去海上仙山,即现在的长岛游览。当吃到味道鲜美的鱼时,随口问道:“这是什么鱼?”属下忙答道:“请皇上赏个名吧。”李世民当时心情也特别好,竟觉得此鱼也来助兴,于是脱口而出:“加吉鱼,加吉鱼!”从此这种鱼就叫加吉鱼了。人们总希望这种鱼能给人带来吉祥,古时为官的人还叫它加“级”鱼呢,意思是说,吃了这种鱼可以官升一级。所以,每逢佳节团聚,或婚宴喜庆、生儿育女、生日庆寿之时,总少不了加吉鱼,因此,它是待客的名菜佳肴。有的钓鱼人若钓到一条加吉鱼,就会高兴地认为是吉利的征兆。

什么鱼被誉为忍饥挨饿冠军?

在海洋中除鲨鱼以外,最大的鱼类就是软骨硬鳞鱼类了,也就是鲟鱼类。鲟鱼类我国有8种,如史氏鲟、达氏鳇、俄罗斯鲟、欧洲鳇等,中华鲟也是其中的一种。对于中华鲟来说,大家已经熟悉了,因为它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它的名称也不少,如鲟鱼、大癞子、黄鲟、着甲、黄腊子等。中华鲟的体形是长而亚圆柱形,腹部较平。它的个体较大,平均体长有2米,重86千克;雌鱼一般比雄鱼大,平均体长2.7米,重217千克,最大的重560千克,四川就流传有“千斤腊子万斤象”之说。它的头大平扁,吻是长长的、尖尖的,嘴在身体腹部,但却没有牙齿。它的身体光滑无鳞,背面青灰褐色,腹面白色。它的寿命很长,最多可以活40岁,群体的平均年龄是15岁,雌性平均22岁。它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流,赣江、珠江、洞庭湖、钱塘江,黄河中也有。它属于半洄游的底栖鱼类,平时生活在海里,到了秋季以后就溯河而上产卵。从它进入长江到产卵后返回海洋,要长达2年左右的时间。它的惊人之处是2年里可以一直不吃食物,堪称为海洋鱼类里耐饥饿的冠军了。

神射手是什么动物?

射水鱼被人们誉为神射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主要是因为,无论是沿水面上急驰而过,还是静卧在水边树支或草叶上小息的昆虫,一旦被它发现,它就会立即从口里射出一股水流,像水枪一样,准确无误的将昆虫射落在水中,然后再张口擒来,吞而食之。它的这种奇特的功能,在鱼类中可是独一无二的。这种本领真是令人拍手叫绝,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射水鱼共有5种,体长一般在30厘米左右,它们的主要食物就是在水面游泳或漂浮的小型水生动物。但在饥饿时,射水鱼能射落趴在水面以上植物茎或叶上的昆虫。一尾成鱼一般都能射下水面以上2米高处的昆虫。人们曾经实验过,它喷出的未射中目标的水流,最高能射出5米远。若从它体重的大小和射水距离的比例来看,几乎和高射炮打飞机不相上下,只是它要比高射炮打得还要准确呢。如果它首次射水未击中目标,它还会紧接着连续发射好几次呢。

射水鱼的发现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射水鱼主要分布于印度、马来半岛、澳大利亚及菲律宾一带的海边红树林带,生活能力很强,海水淡水中都能生活。早在200多年前,人们就对它注意了,但却经历过为时不短的误会。射水鱼最早(公元1765年)是由爪哇首都医院的一名院长发现的。他是荷兰籍人,想把这种好玩的鱼介绍到欧洲。于是,他将活鱼并附上他的详细说明寄往欧洲。不料在匆忙之中他竟错误地送去了一尾长吻蝴蝶鱼。欧洲的学者仔细地研究了他的报告,并兴致勃勃地观察起活鱼标本来,想看看它到底有多么高超的射水本领,结果却发现这条鱼根本就不会射水。后来,人们认出了那条鱼原来是长吻蝴蝶鱼,所以,人们无不感到奇怪,这种鱼怎么能射出几尺高的水柱呢?再说,它是生活在珊瑚礁里,那里根本就不会有昆虫飞舞,也用不着射水。从此,人们再也不相信有什么射水鱼的话了。直到1902年,一位俄国科学家获得了几条射水鱼的活标本,并把它养在了水族馆里,才证实了它的确能射水。就这样,经过了137年的漫长历史之后,才消除了人们的疑虑。

鱼也可以长着象鼻子吗?

我国特产的白鲟,是一种软骨硬鳞鱼类,它的头特别长,超过它体长的一半,吻也很长,突出如剑,长的同大象的鼻子一样,仅它的鼻子就占去头长的五分之三,古时候就有“鲟鳇龙喙”之说。它的俗称也不少,如象鱼、象鼻鱼、剑鱼、琵琶鱼、鲟鳇鱼、柱鲟鳇等。它的体形似梭,身体有2米~3米长,重10千克~30千克,大的长有7米,重500多千克。它虽然有着一双小小的眼睛,但却有一张大而能伸缩的嘴,上下颌上有尖细小齿。白鲟的身体上无鳞,歪形尾,上叶长于下叶。它的身体背面是灰黄色,腹部是白色的,古时候还把它叫“黄鱼”呢。唐代杜甫诗中就写到“日见巴东峡,黄鱼出浪新”。白鲟大约起源於1亿年以前的白垩纪末期,在学术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我国已把它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美称众多的真鲷究竟是什么?

真鲷的异称很多,如北方称它是加吉鱼、加须鱼,江浙称它是铜盆鱼,福建称为赤析、过腊等。要说真鲷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美称,这都是根据它那棘的颜色和强度等特征而取的。清代郭柏苍《海错百一录》中称:“过腊按福州呼棘鬣,以其鬣如棘也。兴化呼桔鬣,以其鬣红紫也。泉州呼髻鬣,又呼奇鬣。味丰在首,首丰在眼,十月蒸葱酒尤珍。”这里的“味丰在首”是说,真鲷的头部最好吃,所以民间有“加吉头、鲅鱼尾、带鱼肚子,蝽蝽(即斜带刺鲈)嘴”之说,而头部又数眼睛最好吃。真鲷的分布很广泛,我国的南海、东海及黄渤海均有,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沿海均有分布。真鲷为近海暖水性的底栖鱼类,喜欢栖于岩礁、砂砾及沙泥质的海区,尤其喜欢在海底凹洼处结群生活。

真鲷头的样子像鲫鱼,身体的样子像鳜鱼,又像鲢鱼。它的肉红而味美。口中的牙齿锋利得像锯一样,正好适合于捕捉底栖的甲壳类、软体动物以及节肢动物等为食。真鲷是名贵的海产鱼类,它的身体全长可达84.5厘米,最大个的体重达10千克。背部鲜红色,其间还布满了鲜蓝色的小斑点,像一颗颗宝石一样。它的腹部是灰白色,尾鳍边缘处围有一个黑圈,在水中游泳时格外艳丽。它大大的头部长着小口,两眼之间高高隆起,样子非常逗人喜爱。

真鲷中有一类叫童子鲷。所谓童子鲷,就是指体重约500克,尚未产卵的一龄真鲷鱼。这种鱼尤以山东龙口沿海水域所产的最为有名,被当地渔民称为龙王嘴里的金银珍珠。但若从资源保护的角度来讲,还是不要食用这种童子鲷为好。平常人们所能见到的真鲷多在2岁~10岁,可你知道吗?它的最高年龄能活到30岁呢。真鲷甚至被誉为海鱼长寿之冠。真鲷的营养价值很高,每100克肉含蛋白质19.3充,脂肪4.1克,钙64毫克,磷175毫克,以及维生素B1、B2等。在实用方面,无论红烧、清蒸、清炖都很好吃。清代宋婉有诗称赞道:“银钩才脱已充盘,渔父烟蓑五月寒。弹子窝边明月好,十年空负钓鱼竿。”除了美食以外,真鲷还有清热消炎、补气活血、养脾、祛风、运食的功效,可用在产后气血虚弱或治疗小儿脾胃不健、消化不良等症。

谁能称作癌症的克星?

鲨鱼全身的骨骼都是软骨,人们叫它软骨鱼类。它的全身披着盾鳞,这种鳞的结构像牙齿一样,细小如沙,故得名“鲨鱼”。鲨鱼有鳃孔5个,鳃都成板状,所以鲨鱼又被称板鳃类。雄鲨鱼的腹鳍里侧有一部分转化为交接器,称鳍脚,是鲨鱼的交配器官,所以鲨鱼是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我国约有鲨鱼166种。鲨鱼多数为海产,少数还可以入淡水,大的有20米长。鲨鱼的性情凶猛,能吃人。人们常见的还有灰星鲨、鼠鲨、真鲨等。

鲨鱼的免疫系统很特别,从来不患任何癌症或传染性疾病。有人还用高浓度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喂鲨鱼,但长达8年之久,未见一条鲨鱼长出肿瘤来。科学家们还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接种在鲨鱼的体内,可惊人的是,过不了多久,这些癌细胞就消失了。这引起了人们的极大的兴趣,有人认为鲨鱼的软骨里含有极高效的阻止肿瘤新生血管生长物质;还有人认为鲨鱼肝脏富含抑制脑肿瘤的物质。经研究结果表明,从鲨鱼身上提取的一种细胞组织,能有效抵抗癌症。它能阻止血液对肿瘤部位的供应。防止肿瘤细胞继续增殖。这种细胞就是鲨鱼肝脏中的一种有免疫功能的细胞,对黑色素瘤、脑肿瘤、乳腺肿瘤和肺部肿瘤都具有治疗作用。他们还从鲨鱼肝脏中发现了帮助治疗艾滋病的细胞组织。鲨鱼软骨也有抗癌物质,如墨西哥用人体实验,选出了8名子宫癌、腹膜癌患者,而且已是晚期病人,让她们只服用鲨鱼软骨,11个星期后,其中竟有7名病人的实体肿瘤萎缩达30%~100%,痛楚减轻或完全消失。所以,鲨鱼被人称做癌症的克星。

在海洋中鲨鱼的种类并不算多,全世界的软骨类约有760种,其中鲨鱼有250种~370种,我国海域就有166种。它们的大小悬殊,小的仅有10厘米长,而身体最大的要算鲸鲨了。它约有20米长,也有报道说,它长的有25米,重15万千克,堪称是鱼类之冠,可与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哺乳动物鲸鱼相比美,因此就得名鲸鲨。在鲨鱼中,有185种体长不足1米,约有60种体长在2米以上,实际上,只有18种体长可超过4米。鲨鱼分布于世界各海洋里,以热带、温带海域中的种类最多。在寒冷海域中鲨鱼的种类虽少,但每个种的个体数量却都很多,也有少数种类生活在南美和东南亚地区的淡水中。在我国的各个海区里都有鲨鱼分布,以南海中的种类最多,如鲸鲨、姥鲨及虎鲨等都有。科学家们通过标志放流实验发现,不少鲨鱼每年都是有规律地进行范围广泛的洄游。如南海的鲸鲨和姥鲨等都向东海、黄海海域洄游。多数鲨鱼是生活在海洋中,也有少数生活在淡水里。如尼加拉瓜湖中的食人鲨,我国长江里的长江鲨等都是。

鲨鱼需要保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