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金羊毛的寻找者
7428100000019

第19章 民俗学家杨知勇教授

过伟蒙本曼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坛出现了一部被誉为“一部长诗介绍了一个民族”的经典作品——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它一问世,就立即轰动了全国,先后被《人民文学》等4家刊物发表,人民文学出版社等4家出版社出版;并被译为8国文字,介绍到世界各地。同时,还被改编为电影、舞剧、京剧等,在国内外放映和演出。当历史的脚步进入21世纪的门槛,中国文坛对20世纪的文学进行回顾时,《阿诗玛》当之无愧地被列为“20世纪中国百年百部文学经典作品”之一。这时,人们的目光再次移向《阿诗玛》搜集整理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著名民俗学家杨知勇。

杨知勇1925年出生于缅甸曼德勒的一个华侨家庭;1926年他2岁时,即随母亲回到故乡云南省鹤庆县。鹤庆县是白族、彝族聚居的山区小县,每逢节会,附近的藏族也常成群结队地前来参加活动。杨知勇从小就生活在白、彝、汉、藏等民族民间文化互相交汇、相互融合的文化环境中,多民族民间文化的乳汁喂养了他,培育了他的民俗文学情结。1945年暑假,作为云南大学学生的杨知勇参加了云南地下党组织的工作队到路南县圭山区开展民族工作;1945年至1950年,他曾在红河彝族地区开展武装斗争,与彝胞建立起深厚感情,对彝族民俗文化有了较深的感受。这一切都为他以后搜集整理《阿诗玛》,以及研究民俗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1953年,时任云南省文工团副团长的杨知勇,以其敏锐的眼光抓住了彝族撒尼人的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组成有10位文学、音乐、舞蹈工作者参与的工作组,深入到路南县(今石林县)圭山区采风,在详细占有《阿诗玛》异文材料和民族民俗文化背景资料的基础上,与黄铁、公刘等同志一道,整理发表了彝族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阿诗玛》搜集整理的成功,更坚定了他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的信心和决心。然而,不幸的是,1958年的反右扩大化使他不得不离开他所喜欢、钟爱的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一别就是二十多年。

1979年,杨知勇的右派问题得以改正,并被调到云南民族学院从事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从此,杨知勇如鱼得水,在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的海洋中遨游,先后撰写或主编了《价值选择与民族文化重组》、《西南民族生死观》、《宗教·神话·民俗》、《云南少数民族婚俗志》、《云南少数民族生葬志》、《边疆文化论丛》等十几部著作,并参与主编《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辞典》、《中国民俗文化大观》,发表论文七十多篇,在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近著《家族主义与中国文化》更是将古代和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结合起来,加以整体性研究,揭示出它们之间互相渗透和支配的关系,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家族主义的内涵,得到学术界的好评。

作为一位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对中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发展有着较大贡献的民俗学家,杨知勇从来不事声张,只是老黄牛般默默无闻地耕耘,耕耘。但历史会记得他,因为他的名字与《阿诗玛》连在一起。

(原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