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金羊毛的寻找者
7428100000066

第66章 畲族“盘瓠”形象的民俗学解读[1](2)

广东畲族姑娘出嫁的陪嫁品中,娘家一定要郑重馈赠象征吉祥纳福的“狗头芋儿颗、火炭数块,盐巴一撮”。火炭表示火种,可避寒驱兽;盐巴为山区紧俏食品,其经济含义自不待言;而狗头芋,当地畲族却视为传宗接代的珍品。娘家送的狗头芋,丈夫要恭敬地挂在家屋正梁上,第二年开春,新媳妇亲自下种,勤于管理,收获后多分赠诸邻里,以示媳妇勤劳和象征家族和睦。新媳妇生育男丁后,又须取“狗头芋”挂在祠堂梁上,下种时,遍送诸亲种植,共享生育繁衍之益。狗头芋是芋类中的粗劣之种,当地汉族不种、不吃,但当地畲族却视之为珍品,此特异风情,充分表露了对图腾崇拜的寄托。

3.丧葬习俗

丧葬上的图腾崇拜烙印,主要表现在落葬上:一是棺木必须用白布缠住,象征背驸马王下葬。二是实行水平葬。墓穴平挖于山坡向阳侧面,穴深约3米,宽1米,竹或圆木垫底,棺材由之平推入穴,不能着地。其含义是驸马王不幸被羊撞倒摔死在树丫上。为悼念驸马王的殉难,葬式需“下不着地”,以仿袭古之树葬。在祖墓的石碑是镌刻对联,是畲族丧葬习俗的遗存。广东河源市郊区双田村的山岗上,有一座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安葬,民国3年(1914年)重修的墓茔一座,据《族谱》载,墓主人是当地畲族的开基始祖婆。墓穴两侧,镌有对联一幅:震龙气壮庚峰照,眠犬情多甲帐开。

据当地耄耋之年的老人转述其祖父的诠释,这是一副颂扬民族始祖,企冀民族、家族兴旺的对联,其含意是:我们的始祖(龙犬),原来是东海苍龙转世,因功勋卓著,被辛帝封为驸马,其雄威永照寰宇;现在,我(犬)已含笑长眠于九泉之下,我的子孙,应像我一样,穿铠甲,坐军帐,耀武扬威,造福后代。死者毫不掩饰地自喻为“犬”,且作为碑碣。

4.饮食习俗

广东畲族历史上每逢大节日的全族会餐,除夕晚的阖家团聚,以及出殡后赴丧家宴请等等重要进餐场合,所有菜肴、饭食都需搁在地上而不能上桌;进餐时,不论性别,年岁飞辈序均不能坐凳就食,需集体蹲在地上,以手掬食。后来生恐附近汉族讥喻,进餐时,往往在屋内共食,不让外人窥见。

5.禁忌

禁吃狗肉。畲族农家户户养狗,有的地方不叫狗,而称犬、称龙。广东饶平县水东村畲族按犬的毛色分别叫“白龙”、“乌龙”、“黄龙”等。平时不准骂狗、打狗,更不准杀狗。狗老死后,给予埋葬。南雄县畲族为死狗做一顶纸帽,纸帽上划一圆圈,埋于土内,淋透水,以超度再生。九连山区蓝姓畲族村庄有“狗神堂”,和平县秀围村口有一石室,高1米多,众称“狗神爷爷祠”,门楣上刻“泽润蓝田”四个字,年年祭祀。南雄县杨沥黄塘坑雷氏族谱有“春狗”、“狗罗”的记载,还流传狗卵石的神话。

忌用脚踏碓。畲族家家户户使用木杵或石杵、石臼为舂米、做糍粑的加工工具,忌讳别的民族讥笑为“狗踏碓”。近几十年来,多数村寨有了电,才以电力或柴油机为动力的粮食加工机械所取代。[12]

综上所述,盘瓠的犬形象是明确无误的。对此,有学者从家族文化的角度作过冷静、客观而精到的表述:

以现存的畲民家族资料为佐证,盘瓠传说作为图腾信仰的解说,是可信的。盘瓠的原生态应该是动物,是畲族先民行猎中可以作为保护神或者助手的动物。……虽然,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人群所流传的盘瓠故事有所差异,但是,传说的基本内核是确定的,在一个特定的时空里,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13]

三、盘瓠形象的变形及其原因分析

(一)盘瓠形象的变形

同别的民俗事象一样,盘瓠信仰在其传承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异。变异性是与传承性密切相联系、相适应的民俗发展过程中显示出的特征。民俗的传承性与变异性是两个矛盾统一的特征,是民俗发展过程中的一对连体儿。[14]盘瓠信仰的变异,包括盘瓠传说内容的变异,盘瓠形象的变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崇拜对象的变异。[15]盘瓠形象的变形,大致有龙、麒麟、凤凰这样几种。

1.龙

浙江民间盘瓠传说:在上古时代,高辛皇后耳痛三年,后从耳中取出一虫,形象如蚕,育于盘中,忽而变成一只金龙,毫光显现,遍体斑纹,高辛皇帝见之大喜,赐名龙麒,号称盘瓠。[16]

广东畲族族谱“前言”:护王(盘瓠)原东海苍龙出世,生于大耳婆左耳。请医,医出耳卵,放予殿角,百鸟具朝,取与先生剖之,出一狗子,养八个月,身长八尺,高四尺,有五色斑纹毛。[17][18]

龙鱼木刻:广东始兴县顿岗镇乌泥塘和澄江镇暖田村雷氏宗祠、南雄县黄坑镇许村和乌迳以及乳源县的洛阳乡深洞村的蓝氏宗祠的厅堂横梁上的两侧,各安放着一对精致的木刻鱼龙,鱼龙鲤身龙头,欲跳跃状,形象逼真。许村蓝姓祠堂供奉的鱼龙全长55厘米,宽24.5厘米,其中龙头长23厘米,头宽17厘米,头顶竖一对角,头部正中有羽翅三片,全身布满鳞状。据老人介绍,相传是他们的祖先传下来的神物,有的说,这就是盘瓠的化身。在相邻的汉族祠堂中未发现有类似的鱼龙木刻装饰,县志和族谱中也寻找不到确凿的记载。据《南雄文史》第七期引用江西省兴国县宋代流传的雷氏手抄族谱有这样的记载:“……姜后日:此物吾身所生,恐是护国之宝,将其盘盛之,用糜肉煨之,待他出处,不觉之七夤夜,乌云黑暴,鱼龙变化一犬,名日盘瓠,其毛五色”。这则记载和凤凰山区盘瓠身世传说如出一辙,不同之处是“鱼龙变化一犬”。据此,鱼龙亦是盘瓠的化身。鱼龙形象,与闽、浙、赣等省畲族相传的龙麒形象十分相似,差别之处在于鱼身。这是盘瓠图腾向龙图腾靠拢的演化所致成。[19]

2.凤凰、麒麟

《畲族传说》:畲族崇拜凤凰,在畲族妇女的头饰、服饰上随处可见凤凰的身影,但是畲族祖先最早的图腾是麒麟。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上古时代,高辛皇后耳痛三年,后从耳中取出一虫,形象如蚕,育于盘中,忽而变成一只金龙,毫光显现,遍体斑纹。高辛皇帝见之大喜,赐名龙麒,号称盘瓠。此为麒麟图腾的由来。其时犬戎入侵,国家异常危险,高辛皇帝下诏求贤,告天下能斩犬戎番王头者可娶三公主为妻。盘瓠揭榜,挺身前往敌国,乘番王酒醉,咬断其头。高辛皇帝因其不是人身意欲悔婚,盘瓠忽言:你将我放在金钟内七天七夜便可变人。可是,到了第六天,公主怕他在金钟内会有不测,于是打开金钟,盘瓠身已变人,头却未变。龙头人身的他娶了公主。公主头戴凤冠与之成婚。后来盘瓠不愿为官,领挈妻儿到广东潮州府凤凰山居住,开荒种田,繁衍子孙,形成今天的畲族。因此,畲族的图腾就渐渐演变为凤凰。[20]

农村器物:在潮汕农村畲族的大幅壁画和嵌瓷中,有麒麟形象。这种“龙一麟”神,其形象为龙头、牛身、牛蹄和龙尾,即畲民所谓“脚踏八宝的麒麟”。

(二)盘瓠形象变形的原因分析

盘瓠形象为什么要演变为龙、麒麟和凤凰?而不是别的动物形象?有学者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他们或以《博物志》卷七所载的《徐偃王志》与粤东畲族祖图中的“卵化生”和“犬变龙”的细节相印证,从而得出“畲人和徐夷同源于东夷民族”的结论;[21]或从盘瓠神话与鸟图腾之间的关系,推断出“盘瓠图腾是鸟与犬二合一的图腾,而不是单一的犬图腾”;[22]或在此基础上从畲族妇女服饰习俗等角度,提出“畲族的凤凰崇拜”。[23]

以民俗学研究者的视野,笔者认为,盘瓠形象之所以变形,而且演变为龙、麒麟和凤凰,主要原因有四点:

1.盘瓠形象变形与畲族先民频繁迁徙有关

历史上,畲与瑶、苗同是盘瓠子孙。三族虽同源却异流,畲、瑶、苗今日分布格局的形成,是经过长期不断迁徙的结果。迁徙的过程是民族形成的过程,也是文化形成的过程。畲、瑶、苗族的历史,是在迁徙中边走边写的,他们的文化是在流动中形成和发展的。盘瓠子孙不仅在迁徙中完成了分流和族群的确立,而且在迁徙中与其他土著居民融合,如百越种族和山都、木客,后来都成为畲族的源头。[24]

在学术界,对“畲族”的人群来源的研究,已形成多种说法。有人根据他们的姓氏和盘瓠图腾崇拜,认为畲人同瑶人一样,都源于汉晋时代的“武陵蛮”;有人根据他们的古地理分布、他们的历史名称和他们“椎髻跣足”等风俗习惯,认为畲人是古越人的后裔;此外还有畲人源于徐夷后裔之说和畲人源于河南夷人之说,等等。这些说法虽然分别提出了非常充分的理由,但都把畲人来源简单地归结为一元的“族源”。大量事实表明,现在的畲民族成分并不单纯,其来历是多元的。例如在广东莲花山区、罗浮山区有一千多名自称“活聂”的畲族人,使用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的语言;而另外绝大部分畲人的语言则接近汉语客家方言,但保留了“古畲语”的底层。前一部分畲人据称来自“湖南”或“河南”;而根据后一部分畲人的族谱,他们却策源于广东凤凰山或会稽山。另外,在前者的族谱中,记录了盘瓠王生下六男六女的故事;而后者族谱则说盘瓠王仅有三男一女,亦即盘、蓝、雷、钟四姓。与此相应,古籍中关于畲人族属的描写,亦同百越、蛮僚等分别关联。过去潮汕农村有青龙帝君庙,祭祀时庙祝以无数活蛇盘结于绿树之上,成为一种“活图腾”。这种“龙一蛇”神,原由畲人中“爬蜴”一支信奉。所谓“爬蜴畲”,是畲民先人当年在迁徙过程中与蜒人相结合而形成的新组团。[25]

此外,畲族语言研究的新成果,也为畲族文化研究提供了线索和证据。有学者指出:现代畲语中属于古畲语成分的大部分与壮侗语、苗瑶语有同源关系,可以推断,这些成分是从古越人和武陵蛮带入古畲语中的。据此,可以证明隋唐时期的畲族先民中既有古越人也有五陵蛮,从而为畲族族源的“多源论”提供了语言的证据。[26]

先民的迁徙带来畲族成分的多元化,于是,在盘瓠崇拜的基础上,对太阳、鸟、蛇等的崇拜也有所保留和表现。盘瓠形象的变形,实际上是畲族族源多元化的一种折射。

2.盘瓠形象变形与汉族强势文化的影响有关

无论盘瓠子孙当年的迁徙,还是后来汉族(如客家)的进入,都会带来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以畲族为例,当畲汉文化发生接触,两个文化圈的激烈碰撞和相互影响就不可避免。一般情况下,不外乎以下三种结果:第一,两种文化独立发展,各自保持自己的特色,迁入文化往往在迁入地形成自己的文化群落;第二,两种文化相互影响和交融,进而形成杂交;第三,强势文化战胜、甚至冲垮弱势文化,并有可能取代弱势文化的价值观。从业已发生的情况看,畲文化虽然也曾对汉文化产生一些影响,但更多的是作为强势文化的汉文化对畲文化的影响。盘瓠形象的变形,是畲族民俗文化变异的一个明显例证。何星亮先生对畲族的盘瓠图腾形象向龙演变作过如下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