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妙评帝王将相鉴赏
7429500000002

第2章 帝王篇(1)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毛泽东看来,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中国的五大帝五,都是武功盖世,但在政治方面都略有不足。

一、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商纣王帝辛

1958年10月,毛泽东在郑州一次谈话中指出:“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完全错误的。”并且进而指出:“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举的例子是,“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从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角度看,纣王经营东南,使中原文化逐渐传播到淮河、长江流域,对推动历史的进步起了一定作用。

【帝辛小传】

帝乙的长子叫微子启,启的母亲出身低贱,所以启不能继承王位。帝乙的小儿子名辛,辛的母亲是帝乙的正后,所以辛得以继承王位。帝乙死,子辛即位,就是帝辛,天下人称他为纣。

商纣王的各种资质超人,力气巨大,能赤手空拳同猛兽搏斗。商纣王刚愎自用,不能纳谏,爱搞家长制的“一言堂”,觉得天下人皆不如己。商纣王的好酒贪色,在各种史书中也多有记载,荒淫到“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同“裸”——引者注)相逐其间”的无耻程度。

商纣王的好酒贪色传到民间,百姓们怨声四起。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商纣王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残酷刑法,例如:“炮烙之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在烈火中烧红铁器,然后加于人体的一种刑法。纣王还常常以杀人取乐,处死九侯、比干、梅柏等人,囚禁周文王,搞得人心惶惶众叛亲离。

纣王愈加荒淫无度。周文王死后,周武王即位,他见时机成熟,就率军伐纣。

纣王发兵在牧野进行抵抗。甲子这天,殷军溃败,纣王败逃入朝歌城,爬上鹿台,穿上他的宝玉衣,跳进火中自焚而死。武王于是把纣王的头割下,悬挂在太白旗竿上示众,殷民大悦。

《谥法》曰:“残义损善曰纣”。故天下百姓才称他为“纣”。由此可见,“纣王”是商代百姓对他的一种遣责式的称谓。当然,这一称谓一直是大快人心的,所以各种史书也就沿用下来。

【毛泽东评点】

商品生产从古

就有,商朝的“商”字,就是表示当时已经有了商品生产的意思。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完全错误的。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只是损失太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以致亡了国。说什么“血流漂杵”,纣王残暴极了,这是《书经》中夸张的说法。所以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439页。

为什么纣王灭了呢?主要是比干反对他,还有箕子反对他,微子反对他。纣王去打徐夷(那是个大国,就是现在的徐州附近),打了好几年,把那个国家灭掉了。纣王是很有才干的,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就是不要听。他这个国家为什么分裂?就是因为这三个人都是反对派。而微子最坏,是个汉奸,他派两个人作代表到周朝请兵。武王头一次到孟津观兵回去了,然后又搞了两年,他说可以打了,因为有内应了。纣王把比干杀了,把箕子关起来了,但是对微子没有防备,只晓得他是个反对派,不晓得他里通外国。给纣王翻案的就讲这个道理。

纣王那个时期很有名声,商朝的老百姓很拥护他。纣王自杀了,他不投降。微子是汉奸,周应该封他,但是不敢封,而封了纣王的儿子武庚。后来武庚造反了,才封微子,把微子封为宋,就是商丘。

——引自《毛泽东1959年6月22日同吴芝圃等人的谈话》,见《党史文献》1995年第4期。

“殷鉴不远”,就在去年。

——《中共中央宣传部陆定一部长驳斥国民党中宣部声明,所谓和平方案全系欺骗》,《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362页,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商纣王是很有本领的,周武王把他说得很坏。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太好,所以以后失败了。

——转引自陈晋《毛泽东之魂》,第298页,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鉴赏】

《荀子·非相篇》中,对于纣王,有这么一段文字:“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群,百人之敌也”。《史记·殷本纪》中也有“帝纣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的记载。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全面客观,不搞以管窥豹,要看主流,要看他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毛泽东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基本上是遵循这一原则的。

在中国史书里,商纣王被描绘成一个残暴无比的暴君,一个荒淫无道的昏君。究其罪恶,不外以下数端:第一,好色贪淫,荒淫无度。如宠幸妲己,作长夜之饮,使男女裸而相逐等;第二,穷奢极欲,酗酒迷声。如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史记·殷本纪》),“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同上)。第三,野蛮残暴,灭绝人性。如把活人烧死,将孕妇剖腹以观胎动,作炮格(烙)之刑等等。第四,狂妄主观,信谗用奸。如驱逐忠良商容,对王叔比干剖腹取心,任用奸邪小人费仲、恶来等。这些罪名,使商纣王成为一个残暴无比的暴君,一个荒淫无道的亡国之君。商纣王的形象成了历代帝王以德治天下的一个反面典型,因而具有一定的鉴戒作用。194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就20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之声明加以驳斥,称所谓和平方案全是欺骗。陆定一的文稿经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审阅修改后,由新华社播发。文稿最后一段说:“如果连我们提最低限度的两条都不要他实行,把过去的罪恶一概不算,‘就地停战’下来,让他得到休整时间,巩固侵占地区,补充军队,‘改组政府’,取得美国政府五万万或更多的借款和军火援助,有了再来大举进攻的力量,那时蒋介石还必定要更加无法无天。”在此之后,毛泽东修改时,加了8个字,即“‘殷鉴不远’,就在去年”。“殷鉴不远”见于《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二句意谓,殷商借鉴不用远求,近在夏桀这代昏王。这是召穆公劝谏周厉王不要以夏桀、商纣的暴虐无道而断送周王朝的天下。在这里,毛泽东是以夏桀、商纣王比拟蒋介石,用的就是商纣王这个反面典型的例证。

后来,毛泽东又认为这样评价商纣王是不全面的。郭沫若1959年2月19日在《光明日报》发表《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一文,认为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有数的杰出人物。其实,早在1937年7月他所写的《驳说儒》一文便替商纣王翻案,认为商纣王对于我们民族发展倒是功不可没的。并认为纣王“经营东南”这件事,“比起周人翦灭殷室于我们民族的贡献更要伟大”。毛泽东喜欢郭沫若的史论,收入《青铜时代》的这篇史论毛泽东应该是读过的。1958年10月,毛泽东在郑州一次谈话中指出:“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完全错误的。”并且进而指出:“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他举的例子是,“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从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角度看,纣王经营东南,使中原文化逐渐传播到淮河、长江流域,对推动历史的进步起了一定作用。

这个历史功绩,是纣王能文能武才干的主要表现之一。纣王的才干表现之二是,他对他的反对派毫不手软。纣王准确地看出了他的两位王叔,即比干、箕子和哥哥微子都是他的反对派,因而果断地杀了比干并监禁了箕子;其才干表现之三,纣王那时很有名声,“商朝的老百姓都很拥护他”;其才干表现之四,纣王战败自焚而死,决不投降。从这些方面来看,纣王与后代例如“阿斗”之类的亡国之君有很大不同,应该给他一定的历史地位。纣王的诸多恶行虽然不免有所夸大,但毕竟事出有因,不能一笔勾销。因为写《商本纪》的司马迁是汉朝人,距商朝已有近800年,得到的材料是经周人传下来的,不足以全信,比较客观公正。

除了纣王的恶行恶德不容否定之外,他之所以国亡身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刚愎自用,用人失察。他忠奸不辨,重用坏人费仲、恶来,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他对他的反对派比干、箕子进行制裁,但对更为隐蔽、狡猾的微子“里通周朝”没有察觉;他对徐夷用兵攻灭,但却忘记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教训,对他最危险的敌人姬周缺乏应有的警惕。种种积弊,致使他在牧野之战中一败而身丧国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事实上,纣王当政后,亲自率领大军,向东征战夷人,打了一个很大的胜仗。一举打退了东夷的扩张,保卫了商朝在东南方的安全。商纣王也尚武重文,保卫和发展了东南的经济,并使中原文化逐渐发展到东南,在历史上是有贡献的。

毛泽东说,商朝就是做生意的意思(郭沫若也认为商朝有了商品生产),它标志着商朝开始有了商品交易。

综上所述,毛泽东评价历史人物,绝不人云亦云,也不被“浓雾”所迷,而是要拔开“浓雾”见“青山”。毛泽东评人论事的这种客观唯物观和方法论,对于读者的启迪意义和榜样力量,是自不必说的。

二、抓住机遇成就霸业

——晋文公重耳

重耳在楚国受到很好的礼遇,当楚成王一再逼问他回到晋国拿什么来报答楚国的时候,他只答应假如今后两国交兵,当退避三舍。这种不卑不亢的态度,表现了绝不牺牲国家利益,不向对手屈服的英雄气概,显示出他已经成为一个高明的政治家。

【重耳小传】

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他从小就爱好接近士人,十七岁那年,手下已经有五个贤士,他们是赵衰、孤偃咎犯(文公的舅父)、贾佗、先轸、魏武子。早在晋献公做太子的时候,重耳已长大成人了。献公做国君,重耳已有二十一岁。

献公十三年(公元前664年),因为骊姬的缘故,献公准备打发重耳到薄城去防守秦国。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56年),献公杀死太子申生,骊姬又在献公面前说重耳的坏话,重耳很是害怕,没有敢告别献公,于是去蒲城防守。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献公派宦者履鞮赶到蒲城去杀重耳。重耳跳墙逃跑,履鞮追上前去,把重耳的衣袖砍了下来。重耳就逃到了狄国。狄国,是重耳母亲的故国。当时,重耳四十三岁。除了上述五个贤士跟随外,其他不著名的尚有几十个人,都到了狄国。

狄国攻打另一支赤狄,俘获两个姑娘,把年纪较大的嫁给重耳,生下了伯和叔刘;又把年纪较小的嫁给赵衰,生下了赵盾。重耳在狄国居住了五年,晋献公死了。这时,晋国的大臣里克已经杀死奚齐、悼子。他派人到狄国迎接重耳回去,准备立他做国君。重耳怕回国后被杀,因此坚决谢绝,不敢回国。不久,晋国就改接他的弟弟夷吾,立做国君,这就是晋惠公。惠公七年(公元前644年),因他畏惧重耳,就派宦者履鞮和壮士准备杀死重耳。重耳听到这个消息,跟赵衰等人一道商议说:“当初我逃奔狄国,不是认为依仗它可以重新兴起,而是因为这里和晋国较近,容易到达,所以暂且歇歇脚。我们歇脚太久了,很想搬迁到大国去。齐桓公急公好义,一心想当霸主,所以广为收抚诸侯。如今听说他的大臣管仲、朋已经死了,他也很想得到一些贤臣帮助他做一番事业,我们何不到齐国去呢?”于是,大家就动身往齐国。

重耳临走前,对他的妻子说:“等我二十五年不回来,你再嫁人。”他的妻子笑着说:“等你二十五年再嫁,我坟上的柏树也长大了。虽然这样,我还是等你吧。”重耳在狄国一共居住了十二年方才离开。

重耳一行到齐国去,路过卫国,卫文公对他们没有以礼相待。重耳离开卫国,经过五鹿(今河南清丰西北),肚中饥饿,向一个当地老百姓要吃的东西。那人拿一块泥土盛在器物中给他。重耳非常生气。赵衰说:“给你土,象征将来拥有土地,你应该拜谢接受下来。”

到了齐国,齐桓公礼遇备至,而且把自己宗室的女儿嫁给重耳,又给了八十匹马,重耳安于齐国的生活。两年以后,齐桓公死了,这时竖刁等就在齐国发动内乱,齐孝公被立为国君。重耳留在齐国共五年。他爱齐国的妻子,没有离开之意。赵衰和咎犯躲在桑林里,商量叫重耳离开齐国的方法。

重耳的齐国妻子的侍女正好在树上听到,就回去告诉了她的主人。她的主人却杀死侍女,劝重耳赶快动身离开齐国。重耳说:“人只要活得平安快乐,哪里还管得了其他事情!宁可死在齐国,也不愿离开这里了。”妻子劝告他说:“你是一个大国的公子,因窘困而来到这里。跟随你的那些士人,都把命运寄托在你身上。你不赶快回国,报答那些劳苦的臣子。

却一心留恋女色,我很为你惭愧。况且你这时不去追求,什么时候才能建立功业呢?”妻子看到重耳不听劝告,就跟赵衰等定下计谋,用酒把重耳灌醉,放到车上载着,离开齐国。

车子行了很远,重耳酒醒,发觉了他们的计谋,愤怒极了,拿起戈来,要杀咎犯。咎犯说:“杀掉臣子,能成全公子的事业,这是我的愿望。”重耳说:“如果事情不成功,我要吃你这个舅父的肉。”咎犯说:“如果事情不成功,我的肉气味腥臊,哪里值得吃!”重耳只好罢休,跟大伙儿一道离开齐国。

重耳一行经过曹国,曹共公对他们不讲礼节。曹国的大夫螫负羁对曹共公说:“晋公子重耳非常贤能,又是同姓,遇到困难才到我国来,怎么可以不以礼相待呢?”曹共公不听从他的意见。螫负羁就私下送食物给重耳,并放一块玉璧在食物下面。但重耳接受了他的食物,但退还了他的玉璧。

重耳离开曹国,经过宋国。宋襄公刚刚吃了楚国的败仗,自己也在泓水(今河南柘城西北)受伤。他听说重耳贤能,就用国宾的礼节接待重耳。宋国的司马公孙固和咎犯很友好,对咎犯说:“宋国是一个小国,最近又吃了败仗,不值得要求你们留在这里,请改道大国去。”他们就离开了宋国。

重耳路过郑国,郑文公不以礼相待。

重耳离开郑国,又到楚国。楚成王用相当于接待诸侯的礼节款待重耳。重耳推辞不敢领受。赵衰说:“您流亡在外面十来年,连小国都轻视您,何况大国呢?如今楚国这样的大国如此看重您,您不要推辞,这是天意要让您兴起来了。”于是以诸侯贵宾的礼节相会。成王用厚礼招待重耳,重耳非常谦虚。成王问重耳说:“你如果回国,怎样报答寡人?”重耳回答说:“名贵的鸟羽、象牙、兽角、玉帛,你们用不完,还有多余,真不知道用什么来报答。”成王对重耳说:“虽然如此,到底用什么东西报答我?”重耳只好回答说:“如果不得已,晋、楚发生战争,同君王的兵车在平原大泽相遇了,请让我退避三舍(九十里)。”楚将子玉听了,大怒道:“君王对晋公子这样厚礼相待,如今重耳却出言不逊,请杀掉他。”成王说:“晋公子非常贤能,流亡在外很久,跟从他的都是国家中很有才能的人,这是天意安排的,怎么可以杀呢?况且我已经说了用厚礼招待,怎么可以随意更改呢!”重耳在楚国居住了几个月,这时,作为人质留于秦国的晋太子圉从秦国逃回晋国,秦国对这事很恼火,听说重耳在楚国,就派人到楚国去请重耳。成王对重耳说:“楚国距离晋国很远,要历经几个国家才能到晋国。秦晋两国国境相接,秦国的国君又很贤慧,你应当赶快去秦国!”成王又用厚礼相送重耳。

重耳到了秦国,秦缪公把自己宗族的五个女子嫁给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