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
7431800000012

第12章 2004(1)

实施“三大板块”战略、开拓长远发展空间

(2004年7月8日)

宝塔石化集团是一个有八年发展历史的民营企业,这个企业是在国家政策监控下,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一个企业。随着我们炼化板块形成一定规模,宝塔石化的发展问题及未来的前途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依托宁夏的资源优势,调整宝塔石化集团未来的发展战略,是我们宝塔石化集团高层领导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从2004年至今,经过自身调整,我们在自治区有关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邀请了很多专家学者,其中包括中央博士团的专家对我们企业进行论证,经过发改委及有关部门对我们企业进行诊断,结合我们所依托的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现有优势,我们大胆地提出了宝塔石化集团“三大板块”战略思想。

第一个板块是我们现在已经形成的炼油化工板块。这是宝塔石化集团今后长远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对炼化板块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规划:第一,计划在3~5年内形成满负荷、长周期、高质量的生产。第二,经过3~5年的努力达到ISO9001:2000国际认证水平。第三,经过3~5年的努力,将宝塔石化集团炼化板块原油加工能力提交到年加工600万吨以上,催化年加工能力达到200万吨以上,工艺完整,上下游配套齐全,达到规模经济的水平。

第二个板块是我们全资投入的银川大学和宝塔石化设计研究院结合形成人才培养和科研开发的科教板块。计划在3~5年内形成我们自己的研发队伍和科技开发园,使我们学校培养的人才和科研开发力量与企业的发展连动、互动。

第三个板块是以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为依托,建成宝塔综合项目区。在这个项目区,我们将用10年时间,投资100亿元建成炼油与化工、化工与煤炭、煤炭与电力、电力与炼油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产业链。我们今天审查的是60万吨/年甲醇项目,就是在8平方公里综合项目区内其中的一个项目,这也是我们炼油与化工的第一个产业链。60万吨/年甲醇项目是自治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银川市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关注支持的重要项目,也是我们为宁夏人民作出贡献的重要项目。因此,在大会期间,我诚恳地再一次请求各位专家对项目提出宝贵意见。

“三大板块”发展战略构想

(2004年7月10日)

宝塔石化集团经过八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企业发展架构和管理体系已基本形成。总结几年来的实践,我认为,我们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必须确立“三大板块”的基本发展思路。

“三大板块”战略构想的核心内容为:以石油炼化为依托、化工产品为主的炼化实业板块;以银川大学为主,石化设计院、应用技术研究院为辅的科教板块;以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宝塔综合项目区为主的化工发展板块。

一、炼化实业板块

炼化实业板块是以我们已经形成的炼油化工为依托。这是宝塔石化集团长远发展的基础,是我们企业最具实力、最直接创造效益的板块,也是目前能够直接运行的实体。炼化实业板块在未来几年里,第一,规划在3~5年内,使已经形成的企业规模实现长周期、满负荷、优质高效的生产。第二,经过3~5年的努力达到ISO9001:2000国际认证水平。第三,经过3~5年努力,在现有基础上将宝塔石化集团炼化板块原油加工能力提高到500万吨以上,催化和重油加工能力达到200万吨以上。同时,配套完成精馏装置和产品质量装置,使炼化板块达到规模经济水平。

二、教育研发板块

教育研发板块是由我们全资投入的银川大学和宝塔石化设计院、应用技术研究院共同构成,三者结合以形成人才和技术研发的优势。计划在3~5年内使在校学生达到5000名以上,设计资质达到国家乙级学院水平,并形成我们自己的研发队伍和科技开发园区,使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和科研开发力量与企业的发展连动、互动。

三、发展实业板块

发展实业板块是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为依托,建成宝塔综合项目区。在项目区内,规划用10年时间,投资100亿元,建成炼油与化工、化工与煤炭、煤炭与电力、电力与炼油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产业链。目前,我们正在启动的煤基甲醇项目就是炼油与化工的第一个产业链。

对于“三大板块”这一战略构想,我们务必形成统一的认识,这是多少年来我们苦心经营和努力搭建的一个发展模式和平台,也是我们经过反复思索和几年来的发展调整,摸索出来的一条符合宝塔发展实际的道路。只有遵循这个规律和发展思路,宝塔石化集团才能少走弯路,才能稳步前进。这将是我们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必须遵循的发展规律,也是统领我们今后工作的纲领。

在银川大学学政广场毛泽东主席汉白玉像落成揭幕仪式上的致词

(2004年9月9日)

今天,是我们心中无比敬仰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逝世28周年忌日。值此之际,我们宝塔石化集团党委、管理委员会、总裁办及其全体员工,银川大学党委、校长办公会及其全体教职员工,以无比崇敬和虔诚的心情,在银川大学学政广场供奉毛泽东领袖的全身汉白玉像,以供宝塔人、银川大学全体教职工和各级学子以及前来银川大学的人们永世敬仰。

同志们,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代表,是我们中国人民的伟大骄傲。我们宝塔人和银川大学的师生们,要永远学习毛泽东同志以及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品质和革命精神。学习他们在风华正茂的时代,忧国忧民,为国家献身,为民族尽瘁,立志报效国家,胸怀大志的精神;学习他们不畏艰难险阻,为祖国、为人民而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学习他们活到老学到老,一生矢志不渝,追求知识,永不满足的那种博大精深的求知欲。

同志们,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所形成的中华民族特有的品格和人格魅力是我们这些人无法言表的,我们当以自己的一生来学习毛泽东同志及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遗留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要永远怀念和记住毛泽东同志伟大的、光辉的一生,以激励我们为祖国、为人民不懈地奋斗!

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光辉永放光芒!

加强基础建设、完成“三个转变”适应银川大学发展新思路

(2004年10月)

一、关于思想建设和管理层建设问题

(一)要尽快完成“三个转变”

第一,思想认识要快速转变。前几年我们理顺了关系,做了一些前期准备工作,近一年才是一个飞跃式的发展,我们思想能不能适应?近十年我们的目标是:在校生达到15000人,学校占地达到2500亩,硕士点要进学校。我们没有管理成千上万名学生的经验,我们的理想和实际情况还有很大的差距。现在领导层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不足,还不到位,一些方面甚至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想要和宁夏的高校并驾齐驱,一年两年可以,十年八年能不能坚持下来?飞跃式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思想要有飞跃式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思想要有飞跃式的转变。我们既不能盲目、不能狂热,也不能悲观、不能叹气。在飞速发展时期,不能僵化地、机械地用常规的思维和常规的手段,需要有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和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高效地解决一些问题。

第二,观念要转变。要不断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我们的管理团队是近一年才组建完整的,有二三十个处、室、院系。但是我们没有干部的选拔、使用经验,人员是由各行各业的人凑起来的,没有经过培训,人员的年龄、经验、能力、水平差别很大。许多工作与学校的要求差距很大。以后进人要优中选优,精中选精。无论以前是做什么工作的,是属于哪个行业的,现在都要尽快向学校特点和要求方面转变。要抓紧学习,要学、要想、要悟。其他高校的环境是很能感染人、影响人的。另一方面要尽快适应从公办到民办、从中学到高校的转变。我们有许多人过去在公办学校、在中学就职,到我们这里就要适应民办高校的要求,公办、民办虽只一字之差,但区别很大,要求不一样,各有特点。这种情况对我们许多人来讲,也是一个新课题。观念不转变,不吸纳新思想,不适应新特点、新要求,工作就做不好。

第三,整个团队工作重心要转变。整个团队的工作要尽快转到学生的成才及其吃、住、行、安全、成长上来。要始终以教学为中心,这项工作,不是哪一个人能干好的,是要全体人员共同来做的。工作过程中也要算账,学费收入对于学校的发展与建设来讲是杯水车薪、入不敷出,学校怎么维持?不能全靠集团公司投入,各个岗位都必须从本职出发,做到最合理、最节俭、费效比最好。衡量一切的标准就是把工作干好,要动脑筋、干实事,不断找问题、纠正错误,团结协作就能实现整体飞跃。

我们学校也要与其他高校对接,要能对口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各学院负责人要能与其他高等院校进行良好的沟通,完成对口接待,不说外行话。学校也要向社会型、外向型发展。所以,要发挥各自特点,各负其责。世界上的事就怕“认真”二字,我们的工作必须认真。

(二)要严格“三个程序”

程序是保证实体的,又是服务于实体的。

第一,要严格请示报告程序。现在我们的机构全、层次清。对严重影响学校声誉和利益的事必须采取果断的措施处理,对正常的情况还是要讲程序。对于校长办公会的召开,要加强请示汇报。办公室拟一个规定,会前会议内容必须先请示校长批阅,研究什么事、深入到什么程度等要经校长批准后召开。会议决定的内容要汇报给校长,传达校长指示后执行。会议要充分准备,开短会,各类会议都要开短会。

第二,主管领导要注意办事程序。要按级负责,逐级请示,逐级汇报,按级办事。一般不允许越级汇报。要严格责任,谁的事谁负责。

第三,要严格责任程序。职责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还要责任追究。

(三)要做到三个适应

第一,学校要适应社会。社会在发展,学校也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样我们的工作与培养的人才能赶上形势的需要。

第二,班子要适应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是飞跃式的而不是跨越式的,学校领导班子要适应这一发展要求,否则就会落伍,就会影响学校的发展。

第三,个人要适应自己的岗位。不管以前是做什么工作的,都要尽快成为学校工作的内行,岗位的内行,不能让岗位适应个人。

二、关于班子建设和培养年轻干部

(一)关于团结问题

不管新老领导,都要搞好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能协作,要将团结当作最高的组织原则。

(二)关于对年轻人的培养与支持

今年开学以来,我一直在努力营造一个环境,就是要让爱校、敢管的人多干一些事情,所以造成了与老校长分工上的一些交叉,这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还要继续。建校时期老校长们是作出重大贡献的,接力赛的下一棒要逐渐传下去,老校长应以长者的风范和广阔胸怀对待这件事,要甘做人梯,大力扶持,要让更多的年轻人、有开拓精神的年轻人多干,放在基层去摔打。学校规模大了,老校长年龄也大了,可以多出去学习、考察。我在重要岗位上破格使用了年轻人,学校需要负责、敢干的人。我们要培养、发现、大胆使用年轻人,作为校领导,看人不要有障碍。现在学校稳定了,在工作中一批年轻人表现出了他们的才能,出一些问题也是正常的,我们要给年轻人空间去发展。在支持帮助年轻人方面,校长们要各尽所能,给年轻人创造成长的条件,校长、校办公会要支持、关爱、保护他们。人才要早培养,要加快培养,在对学生的管理上,学校是不惜成本的。

(三)关于个人意见与组织决议的问题

作为校办的各成员,都要严格履行职责。我不反对有不同意见,会上应畅所欲言,可以争论,但是一旦形成了决议则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要保证一个声音,要维护校长的声誉和威信,要维护校办会的严肃性。

三、关于各院建设

各二级学院,将来要成为相对独立的实体,要成为“两个中心”:一是教学中心;二是效益中心。人、财、物自己管,学校监督,院长负责。学生处的工作分解到各院,各院要管好本院的事,尽快提出本院发展的规划和方案。各院长要独立思考、独立工作。

我们将来要给各院一个好的政策,要充分发挥民办学校体制灵活的优势,要鼓励大家富起来。学校给各院提供设施设备、场地和其他资源,各院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有利条件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办一些咨询、培训、短训及其他服务项目,面向社会。收入学校与学院分配,学院留一些,大家发一些,院长可以多一些,院长、老师要成为有地位的外向型人才。

统一思想、转变观念、适应宝塔石化集团在新形势下的变革

(2004年10月11日)

自2003年11月集团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经过近一年的时间,成绩是显著的,其思想基本是统一的。各级领导能够按集团的决策、决定和命令努力完成交办的工作,有些同志和部门、厂站工作完成得很出色。总裁办在实践中也摸索出了适合宝塔本土化的一些好的管理办法,集团公司董事会、集团管理委员会在各自的岗位上也充分发挥了监督指导作用。应该说,这样一个比较原始的生产型企业在向着多元化、科技化和生产资本化转型的时期,我们这套班子表现出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特别是党委和其他部门,在抓思想建设、班子建设、作风建设时敢树正气,敢顶歪风,为宝塔集团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此外,许多老同志不顾年事已高、身体不好,日夜劳作,为宝塔的发展可谓是鞠躬尽瘁。董事会的同志们为了工作也出了许多过错,但其用心是好的。所有这一切,我们应该好好总结,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对同志们进行评价,高层管理人员包括我在内,都不应以个人得失和恩怨去否定哪位同志。

但是同志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我们企业由单一的生产型向多元化、资本化、外向型转变的过程中,我们这套班子显得越来越不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的形势需要了。在企业不断创新和与外界接轨的过程中,我们都已感到手足无措,不能胜任。就自身运行而言,面临工作量的增加、各项指标的提高、市场的变化、新技术的引进等问题,我们既不能应付正在发生剧烈变化的生产过程,也不能适应未来的变革。同志们整天忙忙碌碌,总是有干不完的事,总是有干不好的事。有些同志带病上班,加班加点,却不能理顺各自岗位上的工作。各部门各级领导在工作过程中常感体制不顺,责任不清,多头领导,交错指挥,出现问题无法追究,大家似乎有劲儿使不上,工作有负担,干多埋怨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