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
7431800000041

第41章 2007(5)

树立目标一致原则,就是先要在部门之间进行协调,目标一致以后,下面的同志好干工作,大的方向不会出问题。所以,当前出现的一些问题是需要大家按照目标一致原则认真思考的。

(二)树立内心纯正原则

目标一致了,内心还需要纯正。内心纯正的内容很广,涉及个人的修养和价值理念,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对人的态度。如果个人有私心,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就会在工作中设计各种障碍,即使最终把事情搞成了,也会增加难度和工作成本,多走许多弯路、多费气力,这正是所谓的内耗。这样的人在我们队伍里还为数不少。他们就是内心不纯正、不坦荡,存有个人私心,私欲作怪。过去讲就是心术有问题,这样的心术所表现的、所支配的这些人的行为在工作中自然就会表现出来了。毫无疑问,这些人怎么伪装都不行,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搞阴谋不搞阳谋,阳谋就是正当的手段,公开的手段,反其道就是阴谋。在当前宝塔的条块管理条件下,领导者、部门之间一定要树立内心纯正的原则,这就需要不断地进行个人修炼,要有大度、宽广的胸怀,要用一个非常有气量的心胸待人。要有一个正确的、慈爱的、热爱企业的态度,才能做到内心纯正。如果每个人都有纯正的心态,宝塔的企业文化就树起来了,我们就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大的辉煌。所以,我们的领导团队,一定要加强内心的修养和修炼,弘扬传统的优良文化,比如,孔子的《论语》,那是先哲们几千年总结出来的处世智慧,对我们非常有益,要多汲取这些东西,树立做人处事的正义感和荣辱观,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我们宝塔的领导一定要有这样的素质才能做好宝塔的工作。

(三)树立团结协作原则

目标一致了,内心纯正了,领导之间还要加强团结。团结出力量,团结就是力量。我们的领导要把团结的原则放在首位,没有一个团结的局面,一切将无从谈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方法和特点,为了团结,我们只能求大同、存小异,不可能要求每一个人都一样。一样了,我们的队伍就没有了个性和创新,就会是死水一潭了。每个人的学历、个性、阅历都不一样,干工作的方法和特点就会不一样,但是结果是一样的。只能求大同、存小异。所以,看问题首先要站到一个很高的高度,要有一个全局观念。我们不能总抱怨职工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职工有毛病是我们领导工作没有搞好。辩证地看,团结也是有原则的,容忍也是有原则的,团结也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一定的共同认识。就是职工对领导、领导对职工,领导和领导、职工和职工,都要有求大同、存小异的理念,有了这个基础才能达到团结,才能避开别人的弱点,看到别人的优点,去掉不能合作的方面,找到能够合作的方面。所以,团结的问题大家要辩证地看。有些人今天不行,可过一段时间又行了;有些人在这个事上不行,也许在其他事上行了;今天不行或许明天行了。要想把大家的力量合成一股来发展一个企业,我们领导就得把每个人的特点都发挥出来,使个人特点和优势变为集体的特点和优势。作为领导不但要善于用好人,也应该还会善于用“坏人”,要善于使用那些有技术、有能力又有很多缺点的人,这才是“高手”。所以,团结是前提,有了团结才有协作,协作就是把共同点放在一起,把不同点放到一边。

(四)树立互相理解原则

沟通、理解对宝塔太重要了。我仔细琢磨了多年,宝塔有一些非常麻烦的事情,这也是造成当前我们一些中高层领导甚至职工怨声载道,有不同看法,成了影响他们工作情绪的一个主要问题。所以,要加强相互理解、不同层面上的理解。

这方面大家要注意认识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层次不一,原则中有例外。大家经常说:“说没制度一大本子,说有制度不按制度办事。”其实这是一个制度原则与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认识上的问题,有时考虑到具体问题,原则就要绕一绕。什么叫层次不一,原则中有例外?举个例子,一个制度颁布以后,适应三厂、四厂,可能不适应五厂,为五厂单独制定个制度,适应了五厂又不适应储运公司了。企业的结构不一,人员更不一,包括工资调整这样的问题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这就是一个企业的现实状况。只有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更突出原则性,减少灵活性。这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解决矛盾的手法问题,只有发展强大了,才能够突出一律的原则性。这就是目前宝塔的层次不一、原则中有例外的道理。所以,要想在宝塔做好领导,就要掌握宝塔的特殊性,这就是“层次不一,原则中有例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二是制度不全,实施中有漏洞。十年来,尽管我们建立了很多制度,但还是不完整,还有漏洞。怎么办呢?按照法学的角度看待,就是法律有规定的按法律办,法律没有规定的按相近法律推定使用。法律就是社会生活的实际反映,而社会生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断地丰富内容,法律总是要相对稳定一段时间。宝塔也是这样,制度是根据我们当时的情况确定的,情况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制度有时跟不上,这是正常现象。如果一个企业的事情都有制度,没有主观的调和,人就像被一种机器控制了一样,这样反而会出问题,至少说明这个企业没有活力,没有创新。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制度是否完善是个辩证的东西,我们的领导对这个问题应该深刻理解。三是发展过快,前进中有障碍。我们尽管尽量多地解决问题,但也不可能全部解决,因为矛盾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发生和变化当中。我们发展速度快,在很多地方确实有很多障碍,我们就要学会理解,这些障碍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你们都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需要每个人不断地去克服。障碍是一座山,大家一人挖一些,山就被削下去了。老子的书里面一再宣扬“上善若水”的精神,就是以水的精神来找到克服困难的方式。你们要用水的精神来解决困难,克服障碍。水装在方瓶里就是方的,装在圆瓶里就是圆的;放开来就流,堵住了就停;有空隙就走,没空隙就停;这面不行绕着走,路被堵死了,多么坚韧的堤坝也能冲垮,再坚硬的石头,再硬的钢铁,也能水滴石穿。老子的“上善若水”精神就是我们宝塔石化的精神。人都有两面,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受一些委屈、遭遇一些麻烦、受一些累,这也是必要的,要取其平衡。所以,我认为是发展过快、前进中有障碍,我们所有高管人员应该深刻理解企业的现实,只有理解了,遇到问题就会自己主动想办法去解决。

(五)树立学习和探索原则

很早以前,我们就号召大家要学习。学习当然不完全是看书,没有人说学习就是看书,看书是学习,但学习不一定只是看书,实践中有很多东西都可以学。领导一个部门,钻研几个月,就会学到很多东西。不善于学习钻研的人,脑子中什么都没有。所以,要虚心地在岗位上、同志之间、同事面前,在家庭、在长辈、在领导面前,听取一切有益的东西。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我用干部的一个信念是相信学习,不相信学历。我不崇拜博士,我崇拜有实际能力的人。我发现有些同志不学习,不看报不读书,信息一点都不了解。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时代,两耳不闻窗外事是不行的,就会跟不上时代。现在的企业日新月异,多少应该了解一些新信息。同时,要到社会上积累知识,考察、开会、听报告等都是学习的过程和方式。一个善于学习和一个不善于学习的人,不学的人活了一辈子都是糊涂的,善于学习的人活了几年就什么都明白了,原因就在于是否善于学习和积累。我们一方面要乐于学习,另一方面要善于学习,不善于学习,活一辈子都是糊涂的。我们身边有一批学问深、道德操守好、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他们身上的财富很多,要从他们身上不断地吸纳和学习经验。宝塔员工有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学习、探索、积累是提高领导艺术,提高对宝塔的贡献率,提高我们领导在宝塔地位和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

(六)树立巧干实干原则

我们把巧干放到前面,但首先要有实干精神。我们靠实干才发展到今天。实干就是务实的精神,指的是要有一种务实的精神和工作作风。作为领导,有了务实的精神还不够,还一定要讲究巧干,这样就会事半功倍。我们也有同志比较笨,事倍功半,甚至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又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干得确实是满头大汗,事情却办得一塌糊涂,有的干脆把这事情办砸了。出发点也是真心地为企业,但没有讲技巧,不去研究分析事物的规律,不去考虑事物的矛盾冲突,凭着一腔热情、一股蛮劲去干,结果事与愿违。

要做好宝塔石化的领导,既要讲成本又要学会巧干。一定要深刻理解巧干实干的内涵,实干精神就是不要务虚,不要说的一套一套的,说完就完了,这种人空话连篇,害人害己,一点都不实干。实干,就是说了就要干,干的过程中要讲技巧,一点点去落实。巧干,就是认真总结经验,找出问题的规律,研究工作方法,制定工作计划,这才是巧干。

作为宝塔石化的领导,如果能够按照以上六个原则不断努力,充实、调整、积累、修炼自己,就一定能够胜任宝塔的工作,一定能够成为宝塔优秀的领导者。

二、建设宝塔石化的专家队伍

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科技含量很高、技术进步很快的行业。在科学技术发展和转化飞快的信息化的新经济时代,专家的作用十分突出。我们的专家在宝塔十年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人员结构剖析

第一,关于专家的概念。

在我国教科书中,对专家没有特别的定义,我认为,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从广义上讲,专家是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方面有一定特殊专长的人。比如,我懂财务你不懂,我就是财务专家。从狭义上讲,专家是指在某一个领域作出特殊贡献的、经相关部门认可或认定的技术权威或专业人员。比如,我们经国务院评定,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人员,还有诸如工程师、助理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建筑师、评估师等等,这些都是经过相关部门评定和有关机构考试认可的、有一定资格的,这就叫专家。总而言之,从以上两个角度看,“专”是表现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有特殊的研究成果和特殊的技能,这是非常明确的概念。要是在所有的领域里都有研究,那就成“大家”了,指的是非常了不起的、有学问的、有建树的人,如钱学森等。这些专家让人望尘莫及,是国宝。

针对宝塔石化的专家,我认为,兼具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我们不见得都需要有本子的专家,我们需要的是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在各自的领域里有一定建树的同志,他们就是宝塔的宝,就是宝塔的专家。无所谓出身、地位,不问学历。我们奖励的在装置技术研发改造中取得成果的技术人员,我看这些人就是专家。这些人里面也许有高中毕业的,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但是他们在实践中取得了成果,宝塔需要这样的专家。

第二,目前宝塔石化人员结构。

我们这个大家庭,包括银川大学学生近1万人。宝塔的人员结构应该分三类:第一类是组织者、领导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及其机构是宝塔第一个层面,要培养一支能够在宝塔未来发展中起到坚强作用的领导干部团队。有了这个团队,我们就会无坚不摧,这是领导我们未来事业的核心力量。第二类是我们的工人队伍,这是我们的基础。宝塔未来确实需要一支素质比较高的、从农民及其社会中各种不同角色转化过来的、经过十几年甚至二十年培养的有觉悟的工人阶级。当年毛泽东主席领导中国革命的时候,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把广大工农大众联合起来,形成工农联盟,成为中国革命的新生力量。实践证明,推动中国革命胜利的力量中,农民占了绝大部分,我们上一代的领袖绝大部分也是农民。农民在长期不断积累和学习中能够转化成为先进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共产党的优秀分子,国家的栋梁。我们企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绝大部分工人是从农民工转化过来的。我们的工人成分非常复杂,有大中专毕业生,有中学生,有下岗职工和转业军人;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在这种结构状态下,如何使宝塔有后劲、发展得非常强大、团队有凝聚力?我认为,首先是做到文化融合、行为改变、理念转变;同时,更重要的是与传统不良观念决裂,不与传统不良观念决裂,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受制约。首先肯定,这个团队是能改造的。一是要逐步淘汰、逐步纳新,以改变我们的人员结构。不要小看我们这支农民军,三到五年就可以掌握基本技术,成为我们宝塔的中坚力量。正因为来自农村,没有后路,思想单纯,意志坚定,只有苦干实干才有出路。二是要有良好的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引领职工。在我们的管理中,要不断强调对职工的教育。过去认为,办学是做善事。其实办工厂,把工人教育培养成专家,让他们有作为,一样是做善事。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道家讲“治大国若烹小鲜也”。对我们的工人也一样,要慢慢地、一点点地改变。第三类,在主导宝塔发展的“三大板块”中,教育板块也离不开专家。因此,专家在宝塔未来发展中既是灵魂,也是生力军。没有这么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团队,新技术、高科技就无法引进消化和使用,我们的生产力就会落后,进而制约企业发展。现在的石油化工工艺进步很快,更新很快,如果我们一成不变,一直以老工艺、高成本、小规模、低效益运行,就会被时代淘汰。如果不建立一支优秀的专家团队,将来企业就不可能研发新工艺、引进新工艺,企业就无法不断发展,就要被动挨打,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走。实践证明,世界500强企业都具有自己非常雄厚的研发队伍,他们始终都引领世界潮流,始终站在高新技术的高端,始终占有着强大的利润空间。

对我们团队结构的三个层次,大家的看法有差异:一是职工对管理者有看法,对专家也有想法;二是专家对管理者有看法;三是管理者对专家有看法。表现出了许多问题,如待遇问题、政策问题。如果宝塔石化是贸易公司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我们是一个以技术革新为基础,以生产厂为基础的企业。石油化工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企业,每一项工作都要有技术含量。没有技术团队,我们的兵再广、将再良,都将一事无成。

(二)专家是未来宝塔石化可持续发展、引进高新技术、不断进行技术改造的生力军

引进高新技术肯定离不开专家。靠行政人员、管理者怎么引进?管理者只涉及决策的问题。宝塔经过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未来十年和以前创业的十年是有严格区别的。因此,必须重视做好专家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