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借党项人说事
7434900000011

第11章 宋朝君臣的痛苦神态(1)

把好事做好的典范

做好事有难度,把好事做好更有难度。

《宋史·夏国传上》载:“建隆初,献马三百匹,太祖大喜,亲视攻玉为带,且召使问曰:‘汝帅腹围几何?’使言:‘彝兴腰围甚大。’太祖曰:‘汝帅真福人也。’遂遣使以带赐之。”

宋太祖虽不如唐太宗有名,但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数得着的明主。

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虽然天下得的不很光彩,但他“杯酒释兵权”,不似明朝皇帝朱元璋般滥杀功臣,以和平方式解决防止功臣造反与篡位的问题,可谓英明之至。在中国历代的帝王中,不是唯一,却是第一,状元!

宋太祖政绩很多,政声颇好,似乎是必然的。原因很多,把好事做好,是一方面的原因。

对于党项人的贡奉,太祖感到高兴。为了回报,为了显示“龙恩浩荡”,以笼络住周边少数民族头领,太祖是费了心思的。他要为彝兴赐玉带,但他不是随便找一条,一送了之,而是十分郑重,“亲视攻玉”,亲自看匠人制作。而且,并不是草草做一条玉带,而是要“量体裁衣”,问使者他们主帅的腰围大小。听到使者回答他们的主帅是大胖子,太祖直夸他有福。

帝王尤其开国之君,是很有两下子的,不然龙椅也轮不到他们坐。

办事认真,把好事做好,是他们成功的重要方面。楚汉争霸时,韩信投奔刘邦,不被重用,遂出走,刘邦之谋臣萧何“月下追韩信”,并建议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并且要筑坛而拜,像模像样,不可“呼大将如唤小儿”,此举从一定意义上成就了刘邦的霸业。

毛泽东曾说过一句很朴素但很深刻的话,“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世界上不认真是做不成事做不成大事的。共产党认真,不认真就得不了天下。有一段时间,共产党特别是毛老人家不认真了,或者说他以为认真得太过头反而离认真的真髓远了,中国就出现了反右扩大化、大跃进,大炼钢铁,文化大革命等重大灾难。

把好事办好。今人在学自己领袖语录的同时,还应学学宋太祖,学学他“亲视攻玉”、“问使者其帅腰围几何”的精神。

2006.9.17

宋太宗的自我感觉

宋太宗自我感觉良好。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雍熙元年(984年)三月,宋太宗非常得意地对宰相说了一段话:“夏州蕃部并已宁谧,向之强悍难制者,皆委身归顺,凡得酋豪二百七十余人,种族五百余帐。十年以来,戎人所略生口,羊马数万计,悉还其主。朕前后遣师将,皆谕以柔服之旨,戎人畏威,故不烦战伐,皆相率内附。”宋太宗说,夏州的党项人已经归顺了,不少部落首领与其族人成了他治下的顺民。十年以来,党项人掳掠的数万人口与牲畜,全部送还了原主,得到了自由。他说他让边将们采用柔服的方法,党项等戎人畏惧宋朝之威,不用征伐,便纷纷投向了宋朝。

宋太宗之所以说出上面的话,那么高兴,那么得意,那么自信,原因是他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他抓住机遇,削弱了夏州党项人的势力。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七月,定难节度留后,夏州知州李继筠去世,宋朝以其弟李继捧为定难军留后。李继捧以弟继立为留后之事,引起其诸父昆弟的怨怒。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李继捧的从父、西京作坊使、绥州刺使李克文上表说,继捧不当承袭,“请遣使与偕至夏州谕继捧令入朝”,要求宋朝将李继捧召走。宋朝是瞌睡遇上了枕头,想什么来什么,马上下令,“以克文权知夏州,作坊副使尹宪同知州事”。李继捧被迫率亲属入朝到了汴京。宋太宗至为高兴,赐其白金千两,绢千匹,钱百万。其祖母献玉盘一、金盘三,也加以厚赐。李继捧感觉自己为诸父昆弟所不容,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提出“愿留京师”,并且做出了令宋朝上下震惊与狂喜的举动,“遂献其所管四州八县”。宋朝马上派使节到了夏州,护送李继捧五服以内的亲属到京师去。

宋朝削弱与清除夏州党项割据势力的举措,或者说小动作,遭到了夏州党项人的反感与反抗。对党项人的反抗,宋朝予以了镇压。同时,将原绥州刺史李克宪,银州刺史李克文也召入京师,将李继捧封为彰德节度使。

从表面上看,宋太宗做得十分漂亮,无懈可击。但夏州党项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们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有了与宋廷分庭抗礼的意识,一定程度上也有了对抗宋朝的势力。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也就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祖父,率亲信数十名,遁入夏州东北三百里之外的地斤泽(今陕西横山境内),开始举起了反叛朝廷的旗帜。

历史的发展往往如此,有些小胜,会被当做大胜,比如削弱夏州党项势力之举。而有些大祸,却会被当作小祸,比如李继迁以几十人脱逃反叛。

人的感觉往往不那么准,尊贵如宋太宗赵炅,其自我感觉也不十分准。“戎人畏威,故不烦战伐”的话音未落,党项人便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给他兜头泼了一盆凉水。

宋太宗的教训应对今人有所启示,我们不能大小有点成绩,就高叫“形势大好,不是小好”。更不能闭着眼睛说瞎话,说什么形势大好的标志是天下大乱,并且还要用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中国人再也折腾不起了。

毛泽东提倡读历史。读史是有好处的,以史为鉴,可以使我们明白许多道理,受到许多启迪。可以让我们学到古人许多好的思想、意识、文化,许多好的经验、做法,可以使我们不犯少犯错误,少走不走弯路。

宋太宗与李继迁,是我们的两个超一流的教员,特级教授!

2006.12.21

岁赐对西夏以及中原人的影响

西夏立国后,庆历四年,即公元1044年,夏宋和议完成,元昊向宋称臣,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开放保安军和镇戎军、高平砦榷场,并给予岁赐。总数为每年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三千匹,茶三万斤。

其中包括:“净赐”每年赐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两万斤;“四赐”,进奉乾元节赐银一万两,绢一万匹,茶五千斤,贺正旦赐银五千两,绢五千匹,茶五千斤,仲冬赐五千两,绢五千匹,夏国主回赠银两千两、衣帛三千匹。

岁赐的东西,占宋朝收入的多少,没仔细算,但是是比较沉重的负担,这是事实。岁赐在西夏财政收入中的比例,也难以计算,但这是它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这也是事实。元昊初称帝时,宋夏交恶,宋朝“绝其俸赐,禁诸关市”,不给岁赐了,禁止贸易了,使西夏财政困难、经济严重恶化,物价飞涨,每尺布可值数百钱。岁赐可以说是西夏的财政支柱。

宋对西夏的岁赐,包括历代中原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岁赐之类,是比较滑稽的概念。本来,所谓的赐,是指地位高的人或者长辈把财物送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而且还含有奖赏的意思,肯定还必须是自觉自愿的行为。而宋对西夏的岁赐,其一是被迫的,岁赐多少是夏宋议和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不岁赐或赐之数目达不西夏的财政,主要来自田赋、畜利和各种工商税收、掠夺、赐赠。

赐赠的主体,主要是宋朝。辽朝和金朝虽也曾有过赐赠,但一是不连贯,二是数额相对不多,作用不是很大。

西夏立国之前,宋对党项拓跋氏割据政权已开始赐赠。景德元年(1004年)李德明奉表归顺宋朝,宋赐“银万两、绢万匹、钱三万贯、茶二万斤,给奉如内地”。“德明自归顺以来,每岁旦、圣节、冬至皆遣牙校来献不绝,而每加恩赐官告……银沙锣、盆、合千两、锦彩千匹……”

数目达不到要求,李元昊、西夏人是不答应的,相对的和平便实现不了。其二,这里已分不出谁地位高谁地位低了,奖赏的意思也谈不上了,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赎买,甚至是屈辱的纳贡。所谓“岁赐”,是一块漂亮的招牌,一片花花绿绿的遮羞布,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中国人死要面子,让人讹去了钱财,增加了国内的财政困难,加重了民众的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但这副沉重的担子必须担起来,还要不失体面,装出一副强盛者胜利者的姿态,君临天下,体恤“蕃邦”,皇恩浩荡,泽被四野。可怜啊!相信宋朝的皇帝皇族以及政权的核心人物们,心里也是流血的人,只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或者就如中国的某个诗人所描写的,一个黑人小女孩,抱着白人的孩子,那生下来就享福的小家伙被侍候着却哭着,而吃不饱穿不暖,时常遭受打骂的小黑人却不得不唱着。宋朝的皇帝、中国的许多皇帝,就如那个可怜的黑女孩!

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曾做过类似“岁赐”的事,比如给越南、阿尔巴尼亚以大量的超越自身力量的援助。那些东西,是从中国民众的嘴里一粒米一粒米抠出来的。而岁赐的目的,是要几个“小兄弟”跟着咱们,呼两句反帝反修的口号。“岁赐”的结果,是吃饱喝足了的“小兄弟”反过来收拾中国。哀哉“岁赐”。

岁赐对中原的人们,更多的是心理的伤害。

2006.11.23

沉重的朝贡

所谓朝贡,是君主时代藩属国或外国的使臣朝见君王,敬献礼物。

所谓“称臣纳贡”是也。

本文所言之朝贡,不是泛论,但指党项人西夏人对中原王朝对宋朝的朝贡。

这里所说的沉重,不是朝贡者的感受,而是被朝贡者的苦衷。

辩证法在历史演进中的表现是极为丰富与鲜活的。

据《册府元龟》等史料记载,党项诸部对中原王朝的朝贡,以后唐时期最为频繁。从公元924年(庄宗同光二年)至公元935年(末帝清泰二年),即有朝贡十七次。朝贡的物品主要是马匹、骆驼。

对于这些朝贡,后唐一是要付马值,按货付钱,“酬赏增倍”,比一般市场上买的马、驼要付更多的钱,而且“馆谷锡赍”,招待使者,别赐绵彩,“所费甚巨”。据《册府元龟》记载,“帝(后唐明宗)自临驭,欲来远人,党项之众竞赴都下。尝赐酒食于禁庭,醉则连袂歌土风以出。凡将到马,无驽良并云上进,国家虽约其使价以给之,并计其馆谷锡赍,每岁不下五六十万贯,侍臣以为耗蠹中华无出于此”。期间有大臣进言,陈述这种无序、泛滥的朝贡的危害,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只允许首领入贡,对其他人则在边境置榷场互市。明宗天成四年(929年),后唐也曾下令:“沿边置场买马,不许蕃部直至阙下。”

但明宗的大脑又短路了,他以为,“尝苦马不足,差纲远市,今蕃官自来,何费之有?外蕃锡赐,中国尝道,诚知损费,理不可止”。他以为朝贡是对后唐有利的好事,因此那道“不许蕃部直至阙下”的诏令等于自动废止,朝贡日隆,“蕃部羊马不绝于路”。这样做的结果是:“天下尝支草粟者近五万匹,见今西北诸蕃部(包括党项)卖马者往来如市,由邮传之费,中估之价,日四五千贯……国力十耗其七,马无所使,财赋坐销,朝廷将不济”。这次,后唐明宗终于明白了,采纳了臣子的建议,“敕沿边藩镇,或有蕃部卖马,可择其良壮给券,具数以闻”。朝贡之风自此衰减。后唐之后,后晋、后汉、后周各朝,鉴于后唐的教训,只于沿边设互市易马,限制朝贡。

党项人建立西夏政权之前,李继迁、李德明时期,朝贡仍是其获取财政支持的重要内容。李德明时期,党项人入宋朝的贡使共十四次,李元昊称帝后,虽然仍有朝贡,但因双边关系的变化,战和交替,朝贡也时断时续。其后,西夏朝贡的对象主要是辽与金。

向人朝贡,给别人送东西,还能上瘾,是历史奇观。送东西能将接受东西的人整垮,更是历史奇观。

朝贡是一种贸易,一种对蕃人对党项人有利的贸易。也是少数民族顺应形势,将坏事变成好事的智慧之举。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很长时期,或分布着宗主国与附属国,或数国并立。其交往的方式,有战争,也有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交通、交融。在这些交往中,窃以为,中原人汉族人更加注重面子,需要的与得到的,虚的多,实的少。而周边少数民族,恰好相反,更加务实,所以得到的,虚的少,实的多。这些事,让后人读完史籍后,只能做轻声的叹息。

2006.11.30

如山的战争负担

李元昊叛宋称帝,建立西夏国,宋夏关系势成冰炭,军事对抗至为激烈。双方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付出了十分惨重的代价。但在战争中,有一些人是得到好处的,这其中有西夏的皇帝皇族,王公大臣,也有宋朝的边将边臣。

《欧阳文忠公全集·太子太师致仕杜祁公墓志铭》记载,“夏人初叛命,天下苦于兵,而自陕以西尤其”。因为要扩充军队,要征调粮草,要调民运输,老百姓的负担极其沉重。“吏缘侵渔,调发督迫,至民破产不能足”。在这样的征调下,百姓破产了,日子过不下去了,很多人走了绝路:“往往自经、投水以死”,上吊了,投井了,跳河了。

自古以来,老百姓是庞大群体,却也是弱势群体,是皇帝放牧的一群绵羊,可以随意驱使,随意惩处,随意愚弄,随意杀戮。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自上而下,对老百姓层层压榨,层层盘剥。丰收的年景里,大部分人糠菜半年粮,勉强度日,遇水、旱、雹、涝、地震、蝗虫等灾年,百姓则逃荒要饭,流离失所,饿殍满地,一片萧瑟。“人相食”,“民易子而食”,是极其自然的内容。

老百姓最大的灾难是战争,是连年不断的征伐、征调,是丁壮的不断惨死、寡妇队伍的不断扩大,是老弱病残者无助的死灭。

战争的灾难,最为惨痛的是被赋予了“爱国”、“保境”、“拓疆”

等冠冕堂皇的理由,不论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不论战争是否可以避免,是否可以控制规模,早日结束,是否可以让百姓少一些负担,老百姓们都是逃不掉的。历代的帝王,以“爱国”、“革命”等名义推行的一套政策,是强加于百姓的。

中国有个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影响很大,据说近几年让日本动画界先动手,制作的动漫影片赚了大钱。花木兰的行为,当然历来是被褒扬、赞颂传唱的,但这其实是她所生存时代强权的产物。花木兰之所以要替父从军,因为如果她不女扮男装替父上战场,她生病的父亲就要去,她父亲以病弱之躯上战场,无异于白白送死。而朝廷不会怜悯同情生病之人,唯一的办法,就是女儿替父从军。

花木兰从军,是对孝道的彰显,对严酷的封建政治的控诉。

唐代诗人杜甫有首《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有户人家老翁逾墙逃跑了,老妪在怯怯地应对。他们家有三个儿子,一个正在前方作战,两个已“新战死”,儿子没了,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因为有孙,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但也狼狈的“出入无完裙”,衣不蔽体,无法出来见人,也难以到军营去服务。因为强征民夫,老妪不得不去军营支差。杜甫“天明登前途”时,只能“独与老翁别”了。老翁逃过了一劫,可这个家已完全残破了。《石壕吏》中所描写的这一家人的遭遇,是唐朝人的遭遇,是唐朝战乱的人民悲惨遭遇的缩影。

杜甫还有一首诗,《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路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白发还戍边”,“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这又是一幅战争环境中的民众受难图。

只要有战争,百姓们总是要遭殃的,历朝历代,概莫能外。要么被征做炮灰,要么被盘剥得一干二净,在贫困、疾病、恐惧中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