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借党项人说事
7434900000010

第10章 党项人旷达又多云的心空(6)

至于其他的,比如“替天行道”,“均贫富,等贵贱”等等,是衍生物,或者说只是一种号召民众响应的由头。

农民起义所攻击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公家的粮仓。攻下了粮仓,是够一伙人吃一阵子的。附近的百姓也能跟着沾沾光,分几粒谷子。

中国近现代的革命,以推翻剥削制度为宗旨。打土豪,分田地,分浮财,分粮食,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从影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分粮食的场面,是热烈的,喜气洋洋的。粮食是穷人的命根子,此言一点儿不差。

在民众饥馑,生命难保的危难关头,有人敢于开仓放粮,在朝廷不准的情况下放粮,有人敢于带领穷人向富豪家的谷仓中取粮,是义举善举英勇之举。正因为如此,党项人杨不花的形象十分高大,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十分高大。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出现了“三年困难时期”,因为合作化太急,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由于大炼钢铁,青壮劳动力去四处点火,误了庄稼的收藏;由于要硬撑面子向苏联老大哥偿还抗美援朝的借款,向农村征收的粮食太多;由于地方干部好大喜功,虚报产量,公粮购粮之后农村所剩无几。因此,出现了饿死人的情况,而且是成百上千万。百姓们一个一个地浮肿,一个一个地倒下。那时,各地有不少“官仓”,但没有人去强抢,也没有一个像杨不花那样的地方官肯冒被撤职被治罪的风险去开它一两处仓,放它一些粮,以保百姓不死。这就是历史的可悲之处。

为百姓生死违犯法纪的人有吗?现实中的没听说,倒是从一篇小说中看到过,小说的题目是《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写一个大队干部在老百姓饥饿难耐之时,违纪为百姓“私分”了一些粮食,被抓了,被判了重罪。李铜钟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分一些粮食,是犯罪,什么罪不好说,但饿死人饿死几千万人,从某种意义上说罪责更深。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官员们有一些觉悟,开仓赈灾是不应该惧怕的。在困难时期,国家主席刘少奇在听到大批饿死人的消息时,曾惧怕过,曾向一把手进言,饿死人是要被写进历史的。不幸让他老人家言中了。

如果当时有一批杨不花式的官员,百姓们是否会少死百万千万,历史上记载的是否也不会那么残忍血腥?

历史已翻过了哀痛沉重的一页,剩下的,只有推理与叹息。杨不花在令人尊敬怀念的同时,也为历史科学引发了新的话题。

2006.11.19

“怀禄者耻于冒进”

党项人拓跋兴宗在给唐玄宗所上的《请致仕侍亲表》中,开头便讲:“臣闻怀禄者耻于冒进,事亲者贵在及时,苟贪非分之荣,何报所生之德。”对于“怀禄者耻于冒进”中的“冒进”,拿不准为何意,只能去做猜测和推理。

“怀禄者”应当是领俸禄者,包括“官”和“吏”,通俗一点讲,就是吃皇粮吃公家饭的。怀禄者想进步谋进步抓进步似乎天经地义。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怀禄者不想进步不思进取,应当说不是一个好怀禄者。

“怀禄者冒进”,意即怀禄者不看环境,不讲条件,不讲程序,不讲原则,想得到自己不该得到的东西。它违背官场道德与官场规则,令人所不齿。

“怀禄者耻于冒进”,要害不在于“进”,而在于“冒”。

冒进者一,对自己的职位总不满意,嫌官帽小,部门不肥,所以心思不在工作上,要么在跑官要官买官,要么占着茅坑不拉屎,敷衍塞责,表面应付。这类人,有些经过“活动”,帽子加大了,位子挪“肥”了,目的达到了。有些则如《红楼梦》中所言,“因嫌官帽小,致使锁枷杠”,毁了。

“怀禄者”中,有一些人对自己的待遇不满意,总感觉收入太低,与大款大腕的差距太大,于是乎,开始搞歪门邪道,信奉金钱拜物教,权力寻租,吃拿卡要,索贿受贿。这些人有些幸运,躲过了监督与惩治,有些则没那么幸运,成为了阶下囚,终于丧失了俸禄,去喝公家糊糊了。

冒进者二,赖在板凳上不想下。不想下总要找理由吧,理由多得很,工作离不开;身体还好,还能为党和人民多干几年;没有合适的人选接班,等等。有更高明的,是提前改年龄,把自己改成十来岁参加革命的红小鬼。年龄一改,不但有利于提拔,也有利于推迟退休。

有些人虽然屁股离开了职位,脑袋却仍在那把椅子上。他们虽然人退了,但却仍想当家,指手画脚,评头论足,要求不断。他们的口头禅是,都有滚蛋的一天嘛。他们的逻辑是,因为都要滚蛋,所以我滚蛋了也等于没滚蛋,还要操持权柄,左右局势,呼风唤雨。

冒进者三,人在小位子上,想的却是大位子上的事情。手中的三八大盖还没用好,想的是腰里别了盒子枪该怎么办;爬的是战壕,想的是指挥室里的事。他们就如毛泽东批评自由主义时说的,“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自然的,他们的盒子枪梦还未醒,三八大盖可能也扛不住了。有些人似乎是天生的领导、大领导,不屑于干具体事情,总想指挥人,结果连正常的进步也没有,“冒进”跃进则更不可能。

怀禄者冒进的事,古今中外所在多有,唐时有,宋时有;中原有,西夏有。近些年来,社会变革加剧,官场风气似更加浮躁,前几年广西某县的头儿让包工头出资300万为其买官,结果被成克杰案牵出,赔了银子,丢了帽子,还进了号子。今年又揭出,河北邢台市某人为当市委书记,花几百万给北京一个骗子,让他到中央找靠山,结果骗子被抓,他也露了馅。市委书记倒是当上了,与送钱给骗子无关,与其他的“活动”可能有关。但好景不长,他只过了几个月书记瘾,就歇菜了。

怀禄者中冒进的一个重要典型,是林彪“林副统帅”。人心无底,官当多大似乎都没个够。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大批老革命、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被打倒,而林彪,靠投毛泽东所好,不仅未被整倒,而且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副统帅,成了被写进党章的接班人。可悲的是,正是这二把手的位置,刺激得他更加“冒进”,野心更大,想当国家主席,想早一点接班,早一点从“永远健康”变成“万寿无疆”。此人如果当上了一把手,是否就满足了?不会。他会想当第三或第几世界的领袖,想当地球的球长,世界的界长。他要操心全人类的前途命运,要为今后的人们画好生活的蓝图,让子子孙孙按他的设计和要求去生活。人心无底啊。可林彪的“冒进”,最终未能像他想象的那样爬上权力顶巅,而是冒进了蒙古国的温都尔汗沙漠。

怀禄者如何能做到“耻于冒进”,办法很简单,拓跋兴宗说过,不贪非分之荣。俸禄、待遇、荣誉、地位等等,是一个人能力的回报,贡献的回报,是一种社会承认。作为“怀禄”者,只须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其他的由社会去解决。不要削尖脑袋向上爬,不要老嫌自己的官帽小,不要低三下四地去跑官要官买官,弄不好是要栽跟斗的。在此方面,有许多的历史经验,许多的金玉良言,拓跋兴宗“怀禄者耻于冒进”的话,应当是其中重要的一条,今人尤其是今天的“怀禄”者,实实在在地应当学一学,听一听,信一信,并且恪守。如此,便是“怀禄”者之福,民众之福。

2006.12.8

契丹人导演的“蒋干中计”

正如西夏用了不少汉人为其文臣武将一样,宋朝也用了不少党项人西夏人为其边臣边将。在宋朝的党项将领中,折氏一门几代人比较有名,刘延庆一家也比较有名。

刘延庆以及他的几个儿子都是宋朝大将,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不少剧目,不管是悲剧丑剧闹剧,还是正剧喜剧,他们都上演了。

刘延庆在对抗契丹人的过程中,被辽国的军人导演了一出“蒋干中计”的闹剧。

蒋干中计,说的是在三国争雄时,曹操手下有位谋臣叫蒋干,此人与吴国大将周瑜等人私交不错,因此常有走动。到了吴国,蒋干当然要收集各方面的情报,特别是军情。吴国的谋臣们知道蒋干是一个缺心眼、易轻信、易上当的人,于是每次假装不知他在偷听,议论军机大事,说的当然全是假情况假部署假动向,让蒋干将话传回去,诱使曹军上当。蒋干传了好几次假情报,曹操上了好几次当。

刘延庆版的蒋干中计是这样的:刘延庆以宣抚都统制督兵十万北伐辽国,渡白沟。刘延庆行军无纪律,将军郭药师对他说,现在大军跋队行而不设防备,如果敌人设伏兵攻击,必然会首尾不相接应,顷刻瓦解。刘延庆不采纳他的建议,到良卿这个地方,辽国大将萧干率军来战,刘延庆败绩。于是闭垒不出。郭药师对他说,萧干所率之兵不过万人,现在用全力与我军对抗,燕山这个地方必然空虚,我愿意率五千奇兵,“信道袭取”,让你的儿子三将军刘光世率军轻装为后援。刘延庆答应了,派大将高世宣与郭药师先行,到了燕城。萧干部下精甲三千与宋军巷战。但可恨的是,刘光世的部队未按约定驰援,郭药师败走,高世宣战死。

宋军战败后,刘延庆将部队扎营在卢沟南,萧干分兵断粮道,抓住护送粮草的将领王渊,并抓了两个宋兵,蒙住其眼睛,留在帐篷里。

半夜里,辽国人故意聊天说,听说十万宋军压迫我边境,而我们的人是他们的三倍,与宋军对抗富富有余。应该分为左右翼,以精锐部队冲击其中部,左右翼为策应,必然能全歼宋军。说完了这番糊弄宋军的话,故意放跑一个宋军军士,让其回去报信。第二天早上,刘延庆见火起,以为辽军掩杀了过来,烧营逃跑,宋朝的军队在绵长的战线上互相践踏而死,丢光了军粮,退保雄州。因为刘延庆打了败仗,损失惨重,被贬率府率,安置在筠州。

因为刘光世类似于蒋干中计,被少量的辽兵将几十万大军击败击溃,宋朝朝野震惊,而“契丹知中国不能用兵,由是轻宋”。刘延庆让宋人蒙羞。

刘延庆在靖康之难中死于金兵之手。将军死于战争,死于敌手,是惨烈的,也应当是光荣的,但中“夜半伪相语曰”之计的笑柄,却被深深记在了史册上。

类似于蒋干中计之事,古今中外所在多有。日本人侵华时,也曾想让中国军民中计。有一出现代京剧,讲的是敌后军民与日本鬼子斗争的故事。日本人在山区扫荡,我平原游击队要拖住日军,不让其增援。而日本人便使出了怪招,派人假装送信,被八路军抓获,以诱使八路上当,这一招被八路军一位连长营长的识破了。这位英雄是这么唱的:“为什么,贼龟田声言清剿?为什么,将机密四处张?为什么一道命令两方送,为什么派爪牙只身冒险走张庄?一定是,设骗局,造假象。他妄想突然进山,免遭我侵袭,杀伤人员。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我永不迷航。”蒋干中计之事,我还得查查资料,这段唱词,从脑子里轻松地就崩出来了。它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在日本人面前,中国人不是蒋干。

蒋干中计之类的事,有人设计推行,便有人上钩上当,完全杜绝完全不上当是不可能的。

“蒋干中计”也应是一种战术一种策略,需要时,还是应当运用一下,用起来还可能有奇效。

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