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今生为你,花开荼蘼:陆小曼传
7441800000008

第8章 恨不相逢未嫁时(2)

那一年,徐志摩的“新月社”刚刚成立。这里布置得相当雅致,琴棋书画,躺椅沙发。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在石虎胡同这个沙龙聚会中抚琴吟诗,下棋作画,对酒当歌,中秋赏月,畅谈着人生的自由和远大的理想。陆小曼也加入了这个“新月社”。

徐志摩平时就住在石虎胡同的“新月社”。笙箫散尽后,空余寂寞。徐志摩一个人在北平住着,生活不免马虎。陆小曼总会在丝竹散尽后,骗过看门的聋哑的大爷,带着许多好吃的来看徐志摩。两个人就着炉火温一壶酒对酌,灯下清谈,没有闲人的打扰,没有浊世的喧嚣,这个世界,美得仿佛只剩下他们的存在。

就是在这样的夜里,两个人在经历了相知后,相恋定了终生。

我欲何求?执子之手。同赏明月,共读红楼。

庭中遍植,依依杨柳。年年凝碧,岁岁弄柔。

我欲何求?偕子白头。相偎相伴,无怨无尤。

青山隐隐,流水悠悠。死后归土,并葬荒丘。

时间在相爱的人眼里总是像流水一般,过去得太快。转眼到了离别之时,陆小曼告诉徐志摩,活了这么久,她都在做着被别人安排好的一切,这次,她要做她自己,她宁可抛却富贵荣华,也要和王赓离婚,追求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我们不知道徐志摩当时对陆小曼是仅限于倾心还是爱恋,但他被陆小曼的坚毅和果敢打动了。依靠着陆小曼给他带来的灵感和激情,他写下了一首诗词——《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地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凉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地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这一天,是1924年12月30日。

当一个人有所选择时,必然就要有所放弃。许多人都以为陆小曼的选择过于决绝。但我却觉得,这恰恰反映了她性格的单纯。她觉得,爱就要专一,不能三心二意,她是真的付出她的心,交付给了另外一个人。所以,当她做出决定时,也是她义无反顾地置自己于万丈深渊的开始!

不免为陆小曼的单纯感到一丝痛惜。

很快,他们的恋情在北平和上海的文化圈掀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舆论哗然,什么难听的话都有。在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男人可以妻妾成群,女人地位很低的时代。因此,在这场风波中备受谴责的人是陆小曼。无论什么原因,一个有夫之妇对其他男子心仪,这是有违妇德的事。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名人雅士,追之不得,便借此机会把心中酸溜溜的滋味宣泄出来,对陆小曼口诛笔伐。

想到了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一曲《凤求凰》让卓文君拒绝众多的追求者和司马相如私订了终身,卓文君为当时那个穷小子司马相如当垆卖酒,那些求之不得者就大骂卓文君是“私奔”,买酒等于卖笑卖身!若是卓文君选择私奔的对象是他们,大概就不会有那许多不入流的话了。

此时陆小曼不仅受到上流社会的谴责,作为丈夫的王赓更是没有好脸色,母亲对她也颇有微词。陆小曼便在家中被看管了起来,哪里也不许去。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尽菱花镜里形容瘦。小曼便害上了相思,不得见徐志摩的日子,度日如年。但她是铁了心的要做徐志摩眼中的新女性,对徐志摩的相思成了她唯一的精神支柱。

这个社会很不公平。好像陆小曼在唱着一场独角戏一般,这个风波的另一个主角徐志摩却很少受到指责。

当然,在当时也有很多受到新思想教育的留学生对他们是支持的。散文大家郁达夫就曾赞美这一段姻缘道:“志摩和小曼的一段浓情,若在进步的社会里,有理解的社会里,这一种事情,岂不是千古的美谈?忠厚柔艳如小曼,热烈诚挚若志摩,遇合在一道,自然要激发火花,烧成一片了,哪里还管得到纲常伦理?更哪里还顾得到宗法家风?当这事情正在北京的交际社会里成话柄的时候,自己就佩服志摩的纯真和小曼的勇敢,到了无以复加。”

刘海粟也说:“此时我想起数年前在北京看过的一个话剧,里面一个勇敢的少女揭露她未婚夫的心中隐私说:‘为什么你们很愿意看到别人未婚妻的大腿,而不肯让别人在舞蹈中看到自己未婚妻的大腿呢?’我顿时想起了陆小曼。可敬可爱的陆小曼,当年即是在那些自以为是反封建实际上封建得可以的文人雅士们的唾沫中遭际不幸的。”

徐志摩的心定是受到煎熬的。一边是面对自己的昔日好友,一边是情投意合可遇不可求的红粉佳人。

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新月社”从石虎胡同搬迁到松树胡同七号。这自是个可以庆祝的好由头,也更是个有情人可以相见的绝好的机会。在徐志摩的央求下,胡适出面邀请了也是“新月社”成员的陆小曼,使得有情人经历了痛苦的煎熬终于能得以见面。

在众人面前,陆小曼强颜欢笑,掩饰着自己的形容憔悴。纵是相见,在别人面前,徐志摩和她也不敢造次,只能眼睛里充满了极尽关怀。陆小曼只从最柔软的心底里哭泣。当众人散尽,她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扑在徐志摩的怀里,所有的相思、委屈、压抑都化成了婆娑的眼泪。

徐志摩拥着这位娇小而勇敢的佳人,心里抽丝般疼痛。他,决定不顾一切地爱她了!

后来,徐志摩在翡冷翠(即现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以陆小曼的口吻写下了一首诗,就是脍炙人口的《翡冷翠的一夜》。

世间越是真爱,越是要历经磨难,许是上天对他们的考验。他们的爱情是在磨难中开出彼岸花。

我钦佩他们的勇气,却也忧心他们的未来。

我们世人常犯一个错误,通常面对觉得很美好很单纯的事物,却不知如何让这种美好延续。而且很不幸的是,我们看到美好的东西时就会想到去占有。我们的内心缺少一份敬畏。敬畏什么呢?敬畏变化,敬畏成长,敬畏每个人不变的本真。

若能在面对爱时有一分理智和敬畏,人与人之间便不会互相伤害,便是真正的岁月静好了。可惜,陆小曼和徐志摩当时显然是都没有参透这样的道理。我们不也是吗?

03红袖香寒

生命本是一场轮回,我们都不过是一个过客,暂将身寄,看几场春日芳菲,等几度夕阳红落。相遇总是刹那,转身即是天涯,亲人也好,友人也罢,有今生没来世的。能珍惜的时候便好好珍惜吧,该放下的时候就痛快放下吧。

早晨,做了一个梦,梦境中的我,置身在一个莫大的花园里,被盛开的百花所陶醉。突然间,美丽的花瓣在我面前瞬间枯萎、凋落,草木也刹那凋零。转眼又草长莺飞,如此一年四季像放电影一般在我面前不断地轮回。梦中忽感人生百年不过是花儿谢了又红,红了又落,而我们自以为漫长的一生不过和面前这株草木的一秋无异。我们执着地以为,世界都是我们的,其实,我们只是世界的一部分。争什么呢,能把握到什么呢?万事莫如随缘,任尔东南西北风吧。梦中伤心难过的我,就在这样的景致前哭泣着,直到把自己哭醒。

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有日出必有日落,有花开必有花谢。世间万物都逃不过因果的轮回。所以,苦也罢,乐也罢,繁华万千也罢,淡泊流年也罢,你记着也好,你忘记了也罢,都是无所谓的。生命就是一场轮回,一场轮回中,我们做了个大梦。

人与人之间的相遇相识,都逃不过一个“缘”字,有缘一生天涯咫尺,无缘一线咫尺也天涯!由于性格和生活方式的差异,王赓距离陆小曼咫尺,却是她的天涯,徐志摩纵是距离天涯,也是她的咫尺。

爱就是个令人捉摸不透的东西。情不重不生娑婆,所以,浊世中的人被称为“有情众生”。爱可以在一秒钟产生,但却要人穷其一生来完成。

很多围城内的男男女女不甘生活的寂寞,遇到知己时,便信誓旦旦地许诺下天长地久,但日子久了才发现,海誓山盟原来不过是平淡日子里的一味调剂品,相互慰藉罢了。谁也不肯为谁而放弃什么。每个人都是想要的太多,兑现不起当初的承诺。谁也别怪谁无情,只道是红尘浩海的残酷已经将你我的真情淹没,怪只怪大家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误的人。不过,这样比较起来,我觉得陆小曼却是可爱了许多。她是那种爱了就要全力以赴的人,不可以三心二意。

在这场感情中,一直被读者忽略的人,就是陆小曼的丈夫王赓。他和徐志摩两个人都是上流社会的名人,有些场合避免不了尴尬的见面。王赓倒是不回避这样的场合,也许是他在国外所受的绅士教育让他很有修养吧。有些文人说他曾用枪逼着陆小曼离开徐志摩,我想可能是杜撰。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至于会如此浑恶,而且从后来他对陆小曼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等候,应该说明他是个心胸坦荡而宽广的人。

但徐志摩在和陆小曼相爱后,却没了昔日的坦荡,让徐志摩对昔日好友王赓怀有一丝歉意。而陆小曼呢,则是个心底赤诚的人,完全不会收敛对徐志摩的情感 ,一见到他,虽然能在一些场合控制住自己不要冲上前去的冲动,但却将满心雀跃的欢喜挂在脸上。有人说,相爱的人在一起,即使不需要语言,一个眼神都充满着让人心柔的爱意。陆小曼的赤诚恰恰是她的优点也是她致命的弱点。这样的行为完全是近于迟钝的不懂世事的孩子。所以,这更让三个人尴尬至极。

就在陆小曼和徐志摩走投无路、为爱苦苦挣扎的时候,徐志摩收到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助手厚恩之发来的信。也是这封信让备受煎熬的两个人得以短暂的别离。

泰戈尔是位才华和善心兼备的老人,他在旅华期间和徐志摩结成了忘年之交。于是,临走前,老人家和徐志摩约定,在第二年春暖花开时,一起携手欧洲之旅。每个成长中的年轻人都希望得到长辈或者偶像的垂青。泰戈尔对徐志摩来说,既是一位长者,又是一位尊敬的偶像。他渴望着能够远赴泰戈尔的欧洲之约。

当一个人心中有爱的时候,也就有了牵挂。徐志摩此刻惦记的是陆小曼。在他们的感情面临着最大考验的时候,他怎忍心扔下陆小曼一个人承担呢?在左右为难之际,徐志摩的好友胡适给了他诚恳的建议:“志摩,你该了解你自己,你并没有什么不可撼动的大天才。安乐恬嬉的生活是害人的,再像这样胡闹下去,要不了两年,你的笔尖上再也不会有光芒,你的心再也不会有新鲜的跳动,那时你就完了。你还年轻,应该出去走走,重新在与大文学家大艺术家的接触中汲取营养,让自己再增加一些做诗的灵感,让自己的精神和知识来一个‘吐故纳新’。所以,我说,志摩,你还是去吧。”

有人说,徐志摩此时觉得去欧洲是为了以退为进,给别人一个台阶下,也是给自救留条路。我不是很赞同。我却觉得,他的离开,有着逃避的意味。不可否认徐志摩爱陆小曼,但他更爱的还是自己,他是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所以扔下陆小曼一个人来独自面对这场舆论的风波。

想知道一个人是不是爱你很简单,不需要看他平日里的甜言蜜语,而是看在你最需要他的时候他是否在你身边,当你最需要支持的时候,他是否站在你的立场。锦上添花固然很美,雪中送炭却更可见真情一片。

诚然,徐志摩是一位很有才华的着名诗人,但未必就等于好男人。我也喜欢他的诗,却一直对他没有太多的好感。也许是源于他对张幼仪的无情,也许是他在后来拥有陆小曼的同时还放不下对林徽因的情感,还拥有凌叔华等红颜知己的原因吧。

女人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智商通常为零。尽管陆小曼有那么多的不舍,但她还是支持他去了。她对徐志摩说:“眼前的事情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解决的,两个人又不能常见面,即使天天待在北平也于事无补,反而增加彼此精神上的压力,不如先退一步再说。也许时间会慢慢松动家庭的阻力,改变他们的想法,而且,时间还能检验不在一起的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是否真的深厚。再说,你这次外出和泰戈尔相会,对你的前途和才气有莫大的好处,你还是去吧!”

陆小曼的深明大义背后,暗藏了多大的辛酸啊。在徐志摩出国前夕的饯行宴上,王赓和陆小曼都在受邀之列,陆小曼想到爱人要离去,失控地借酒消愁,已全然不顾身边的环境。朋友劝她别喝醉了,她一个劲儿地叫着:“我不是醉,我只是难受,只是心里苦。”

“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徐志摩像天外来客闯入了她死寂的生活。他是最了解小曼的,不顾一切地爱上了她,愿意为她疯狂、为她毁灭。可如今这个人在相爱受阻的关头却要离去,这段炙热的情感该如何安置呢?她早已当他是自己的天,自己的整个灵魂都是属于他的,没有他在身边,她的心便无处安放!但她又不能影响他的前途,所以,许多的苦果,只有她一个人来尝!这是一个多么真诚而坚强勇敢的女子啊。

徐志摩看到小曼的痛苦,也开始后悔自己的决定,但在众人面前却又不好说什么,只装作风淡云轻地和大家闲聊着。大家散后,那一夜,徐志摩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连夜写了一封信给陆小曼:

龙龙:

我的肝肠寸寸地断了,今晚再不好好地给你一封信,再不把我的心给你看,我就不配爱你,就不配受你的爱。我的小龙呀,这实在是太难受了,我现在不愿别的,只愿我伴着你一同吃苦——你方才心头一阵阵作痛,我在旁边只是咬紧牙关闭着眼替你熬着,龙呀,让你血液里的讨命鬼来找着我吧,叫我眼看你这样生生的受罪,我什么意念都变了灰了!你吃现鲜鲜的苦是真的,叫我怨谁去?

离别当然是你今晚纵酒的大原因,我先前只怪我自己不留意,害你吃成这样,但转想你的苦,分明不全是酒醉的苦,假如今晚你不喝酒,我到了相当的时刻得硬着头皮对你说再会,那时你就会舒服了吗?再回头受逼迫的时候,就会比醉酒的痛苦强吗?咳,你自己说得对,顶好是醉死了完事,不死也得醉,醉了多少可以自由发泄,不比死闷在心窝里好吗?所以我一想到你横竖是吃苦,我的心就硬了。我只恨你不该留这许多人一起喝,人一多就糟,要是单是你与我对喝,那时要醉就同醉,要死也死在一起,醉也是一体,死也是一体,要哭让眼泪和成一起,要心跳让你我的胸膛贴紧在一起,这不是在极苦里实现了我们想望的极乐,从醉的大门走进了大解脱的境界,只要我们灵魂合成了一体,这不就满足了我们最高的想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