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天涯江湖路
746500000006

第6章 拜艺生志 (3)

第 二 章  拜艺生志 (3)

男的年在十八九左右,剑眉虎目,健壮雄伟,玉面朱唇,长得极为俊秀。

不同的是,一个四方脸,一个是蛋形脸,恍若临风玉树,倜傥不群,两人都身穿青色儒衫,柬发,腰悬长剑,站在那儿气度雍容,神态潇洒。

与司马英相较,他们没有他雄壮,更缺少司马英那股子粗旷豪迈的气度,白白净净像是大姑娘不像是练家子。

女的大约十五六,花一样年华,头上是三丫髻,那是还未结婚闺中少女的标记,三丫髻上,簪了三圈珠花环,显得极为秀气,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上身是窄袖子翠绿春衫,绣金花同色鸾带,扎管裤,翠绿绣梅花的小弓鞋前端,尖尖的铁尖儿令人望之心寒。

如要被踢上,乖乖!骨头快准备打补丁,不然准备肚破肠流,小蛮腰小得真可怜生生,仍要挂上一把沉重的宝剑。

是货真价实的剑,够重,她竟挂在小腰上,其造孽,不怕堕折了小蛮腰?

她的脸蛋也是蛋型,吹弹得破,有八分像那蛋型睑的少年书生,深潭也似的大眼睛,似在向人诉说她的少女心事。

玉雕琼鼻,小小的弓形小嘴红得发亮,嘴角微向上挑,不用问,这丫头定然刁蛮俏皮。

三名少年男女注视着昂首阔步而来的司马英,脸上现出了笑意,英雄惜英雄,大概他们已认定司马英是位英雄人物。

司马英修为将臻化境,见有人,心潮立即归于平静,意动神随,眼中神光亦已悄然隐去。

他大踏步进入谷口,对石上的三个人连瞧都不瞧一眼,越过石下,向谷内走去。

人就是这样怪,有些人怕人看他,有些人却又惟恐别人不看,不看不睬,太扫兴了。

三个少年男女大概就是后一种人,大概感到脸上无光。

少女小嘴一撇,哼了一声说:“太傲慢了,有什么了不起?像头蛮牛。”

“小妹,不可无礼。”蛋型脸少年向她低喝。

小丫头又哼了一声,倒没做声。

司马英懒得计较,目前他不想生事,仍向谷内走,连头也没转侧一下。

方型脸孔少年向司马英的背影呶呶嘴,向少女低声说:“表妹,咱们跟上,好歹要戏弄他一下。”

小丫头“唰”一声便跃下三丈高的巨石,轻灵得像只燕子,两个少年也飞掠而下,也向谷中走去。

司马英知道他们跟来了,心说:“好家伙,不惹我便罢,真要生事,哼!”

谷中梅树已经结实累累,绿叶成荫。

近谷底崖壁下,破败了的天心小筑,经过二十年的风雨侵袭,大部均已崩塌,野草和藤萝丛生,已成了狐鼠之穴,像座废墟了。

司马英站在废墟前广场中,广场野草深可及腰,眼望着原是属于自己的家园,只感到悲从中来,家破人亡的感触,涌上了心头,只觉得眼前一阵模糊。

他是个坚强的人,睁大着眼睛,泪水刺激得眼睛有点不舒服,但他不敢眨动,他知道,如果眨动了眼帘,泪水定然会掉下来。

这是软弱的表现,怎成?

他木立着不动,像个石人。

他的心在狂呼:“爹妈,你们在哪儿?英儿发誓,要重建天心小筑,要重整破碎的家园。除非英儿骨肉化泥,不然定能办到,也必须办到。”

后面草声簌簌,有人接近身后了。

他心中立生警兆,泪水很快地止住了。

废墟的左面断瓦颓垣中,草丛藤蔓在缓缓移动,有人。

身后,响起了四方脸少年的声音:“哈哈!大清早来这凭吊废墟,不是狂人就是疯子。”

司马英未加理睬,拔出长萧坐下,心平气和地开始凝神吹奏袅袅萧音徐引。

颤抖着的萧音,充溢在天宇间,低徊凄切,如泣如诉,似午夜嫠妇悲啼,像水流呜咽,令人闻之酸鼻。不由自主悲从中来,泪下沾襟。

废墟中,徐徐站起一个披头散发的怪人。举目遥望,静静地站在那儿像个石人。

低徊哀伤的萧音,在空间里旋回飘逸。

身后三丈处,三个少年男女本立在那儿,大串珠泪滚下了腮边,脸上现出哀伤的线条。

萧音徐敛,不久悠然而止,但那凄切哀伤的音符,似乎仍在天宇中旋回飘浮。在耳畔袅袅未尽。

司马英收好了萧,脸上神色木然,徐徐站起整衣。

“呔!”废墟中传出一声大吼,正是那披头散发的怪人,左手遥指司马英,鬼怪般的脸孔令人望之心悸,朝指叫:“谁在吹安魂曲我山海夜叉居天南并未死,你敢来此咒我?”

司马英徐徐转身,他已尽最大的努力来有制自己,不愿在故居之中生事,举步从容而行。

身后三名少年男女,泪水仍未全干,被“山海夜叉”四字吓了一大跳,本能地伸手按在剑把上,向山海夜叉看去。

“叭”一声暴响,山海夜叉突然用手中铁拐,击碎一根石柱,人突然飞掠而出。

司马英向三人之中间去,中间正是那美得令人目眩的小姑娘。

“请让路。”他冷冷地说。

三人的视线,又被司马英的话吸回。

小姑娘撇撇嘴,没好气地说:“你吹得好箫,就会折磨人,难道你不能绕道么?”

司马英看了她那梨花带雨般的脸蛋,心中好笑,说:“抹掉你的眼泪,谁折磨你了?”

小姑娘粉脸突然红似山茶花,怪不好意思地用翠袖拭去泪痕,桥横地叫:“你还敢挖苦人?要你好看。”

她拔起几根草,猛地抽出,大概用了一分劲,风声呼呼抽到。

司马英火起,他可不知什么叫怜香惜玉,等草将抽抵左肩,突然左手一抄,扣住了姑娘的腕脉,虎腰右扭,向后一带,喝声“去你的”!

小姑娘骤不及防,她未用力抽出,只是吓唬人而已,更未想到司马英会真的要她难看,出手快如闪电,怎不上当?

人惊叫一声向前冲出丈余,几乎跌了个大马趴,如不是身手了得,这一跌便得当场出彩。

司马英扔出小姑娘,人仍向前走。

两少年一声怒吼,奔上大喝道:“站住!你这家伙太不像话。”

司马英突然转身,沉声道:“老弟们,如果真要找麻烦,在下准教你如意就是。”

方脸少年大喝一声,右手疾伸,“鬼王拨扇”攻向上盘,掌出劲风虎虎,身手不弱,内力修为也不等闲。

司马英看对方的腿膝微挫,手肘稍向下沉,一看便知是少林门人,冷哼一声,左肘一抬,“盘龙手”一换一勾,赫然是少林家数,硬接来掌。

方脸少年吃了一惊,火速收掌后撤,叫:“咦!兄台在何处上香?”

他在盘问司马英的师门辈份,司马英哼了一声,不屑回答,由空隙掠出丈外去了。

蛋形脸孔少年大喝一声,跃出叫:“这家伙学得像,却非本派门人。休走!”

这瞬间,灰影已经射到,正是山海夜叉,左手灰色大袖突然挥出,大吼道。“滚!不要你们多管闲事。”

一阵罡风刮到,两少年在五尺外便立脚不牢,被震飞丈外,立即色变站住了。

司马英双手叉腰而立,看了山海夜叉那巨大的身躯和鬼怪一般的脸孔,只感到心中一跳,忖道:“这家伙好一张狞恶嘴脸,我得小心些才是。”

山海夜叉一袖将两少年震飞,在司马英身前八尺处站住了,臣熊一般的身躯,比司马英还高出一尺,足有八尺五六。

铜铃眼瞪得比灯笼还大,怪叫道:“小子,你是存心找我老人家的晦气么?”

司马英没做声,仅用冷漠的眼神盯着他,嘴角泛起傲然而略带讽嘲的冷冷笑容。

“小子,你怎么不说话?”

司马英仍不加理睬,仍是那副傲然的神态。

山海夜叉火起,迫进一步狂怒地叫:“小子,你是聋子?还是哑子?怎不回答?”

司马英这次说话了,对方迫得太近,臭口水飞溅,受不了,他说:“老鬼,今天如果你不是在亡魂谷向在下放肆,在下要打掉你的满口大牙。”

这区区三句话。几乎把山海夜叉气炸了肺。

在远处神色紧张瞧热闹的三个少年男女,都替司马英捏了一把冷汗。

蛋形脸少年倒抽一口凉气,低叫道:“糟!这家伙疯了,怎能向这个老凶魔撒野?死定了。”

少女手按剑把,紧张地说:“哥哥,咱们助他一臂之力。”

“天哪!表妹,咱们怎能在这儿送死?”方脸少年脸色死灰地低叫。

山海夜叉将铁拐插在后腰带上,厉恶地说:“你这小子真是不知死活,我夜叉要将你活剥在亡魂谷上,来祭奠二十年前死在这儿的一位好友。”

司马英心中一动,问:“尊驾的朋友是谁?”

“你要知道?”

“不错。”

“告诉你并无不可,反正可以让你到九泉告状去。敝友姓孙名叔谋,绰号叫九幽客,应武当牛鼻子之请,到这儿收拾游龙剑客公母俩,不幸身死谷中,壮志未酬。小子,你记住了么?”

司马英只道是父亲的朋友,原来却是仇人,心说:“好家伙,你该死,我要将你曝尸谷中,作为第一个谷中亡魂。”

他已打定主意要杀人,但第一次杀人前的心情他却没体会过,已被激动的心情掩盖了一切感情。

唯一的感觉是该用何种手法将对方击倒,口中仅吐出了两个字:“你上。”简单明了,毫不带一丝情感。

山海夜叉欺他年轻,而且手无寸铁,不值得伸手,手伸出定可手到擒来,未免太大意了些,向前疾飘三尺,右手倏伸,劈胸抓到。

司马英随鬼手天魔苦练二十年,手上功夫岂同小可?不出则已,出则必中。

对方目中无人,走中宫劈胸抓到,太妙了。

三个少年男女惊叫一声,不忍卒睹。

山海夜叉的中指尖,快接近胸衣了。

他左手向上猛地划出,五指疾收。山海夜叉也利害,左手突然向腹脐插到。

他不理睬对方的左手,吸腹吐掌,右手已闪电似的向在横切,专攻对方的右手。

“啪……喀……”两声巨响传出,他已飘退八尺之外。

“哎……”山海夜叉狂叫起来,踉跄后退,他的右手脉门全毁,手肘骨折断,只有皮肉连着,小臂随势不住晃荡,垂在身侧,狂叫道:“好小子,你手上的功夫好歹毒,碎骨腐肌,可破内家护身气功,毁了老夫的右手,不是你就是我。”

叫声中,他撤下了铁拐,咬牙切齿冲到,狂吼一声兜心便捣,拐化一朵斗大拐花,风雷俱发。

司马英看了铁拐凶猛的劲道,暗自庆幸,如果不突然乘机下毒手击毁对方的右手,胜负难料哩,这家伙内力之浑厚,委实惊人。

拐到,他向右一闪,左手虚抓铁拐,诱对方撤招。

山海夜叉不上当,拐向下沉,身形左飘,顺势来一记“狂风扫落叶”。

远处小姑娘叫:“接剑!”剑把在前剑尖在后,从侧方射到。

“叭”一声脆响,司马英一掌击飞了长剑,剑回头反奔,射向小姑娘。

同一瞬间,人化长虹,从铁拐上空头前脚后飞扑山海夜叉,双手齐出。

山海夜叉本能地抬拐上挑,右手想向上加以迎头痛击,岂知右手一动,痛彻心脾。

“哎……”他惊叫,只叫了半声,“噗”一声响,司马英的右手五指如钩,已抓破了他的天灵盖,向后便倒。

司马英飘身落地,看到手上又红又白的血和脑浆,只觉心中狂跳,第一次杀人,杀了之后他方感到心中吃惊。

“高明!”两少年同声叫。

小姑娘却呆如木鸡。

两位少年的叫声,惊醒了司马英,他神魂入窍,心潮特静,一言不发拾起铁拐,拖住山海夜叉的尸身,向左侧岩壁下一方大石碑走去。

大石碑乃是利用一座怪石所雕成,碑顶刻了一个骷髅头,下面是两段交叉枯骨,上端有四个大字:“亡魂之碑”。这是鬼斧戚成和神功周骆留下的手泽。

司马英将尸体放下,用铁拐的尖端在碑上留下第一个名字:“山海夜叉居天南”。

他丢掉铁拐,注视石碑半晌,脸上出现了傲然的冷笑,抱拳一礼,一步步后退,倏然转过身来,虎目中神光电射,注视着三个少年男女。

三名少年男女被他的眼中神光所摄,变色向后退。

“你们是否也想在碑上留下名号?”他阴森森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