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感动是最好的影响力
7500000000031

第31章 用情感表达——最能打动听众的心(3)

所以,不论是直言还是警语,在说真话之前,都必须事先考虑对方的容忍和发言时机。再者,就是对于初次见面或是不常见面的人,不能贸然向对方说些直言不讳的真话,因为你的真话可能正好犯了对方的忌讳,对你从此不理不睬,连个解释道歉的机会都没有留给你。请记住,祸从口出,少讲一些令人不悦的话,总是对你有好处的。

现实生活中,有很少的人因为说过直言、令人不悦的话,而使自己获得好处,这是成功处世的经验之谈。哪怕想要说的都是为对方着想的忠告之言,但是对方通常在听了之后,不是感谢你而是对你不喜欢。而那些会说假话的人通常会得到人们的认同,毕竟假话要比真话动听得多,也容易打动人。

请不要质疑,当作礼貌性的赞美时,你的最佳策略就是“认真的表情”。最好是在以认真的表情来用假话赞美对方的时候,能够把既干脆又果断的说法及语气派上用场。例如,在与他人打招呼寒暄“你看起来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之后,马上再补上一句“看起来比你的实际年龄年轻多了”,相信对方听到这样的话后必然会洋溢一股飘飘然的满足感,对你更是具有良好的印象。因为喜欢被人赞美年轻,是人之常情。

通常来讲,大多数的人都十分重视自己给人的第一印象。因此,想要令别人对自己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在首次见面的时候,不妨将对方的年龄按实际年龄打上7折,这是最佳的策略。因为打9折所产生的作用不是很大,而打5折别人会觉得你很虚伪,所以折中下来,7折是最佳的运用程度。

比如,你与一个60岁的人见面,你就要说:“你看起来像40多岁的样子!”当然,对方一定会吓一跳。这时候为了避免让对方产生被愚弄的不悦感,在赞美对方年轻的同时,你必须要先奠定对方的确是40多岁的“心理准备”,然后以认真的表情向对方赞美。这样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确切实施,哪怕是对方很清楚这仅是礼貌性并非真实的赞美,他也会被你的诚意打动而深感愉悦。

由此我们知道,在赞美他人、给对方面子的时候,除了要有认真的表情外,认真的心情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这里要提醒你,以假话赞美对方的时候,最最重要的是不要犯了对方的忌讳,因为一旦犯忌的话,即使你的态度再认真,表情再诚恳,也起不了什么效果。例如你对一个相当在意自己塌鼻梁缺陷的人说:“你的鼻子很好看!”对方听后肯定会极度不悦。

技巧6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

与人辩论的时候,虽然我们很想在气势上压倒对方,但如果我们使用礼貌语言,就会让人感到“良言一句三冬暖”,使感情瞬间亲切融洽起来。反之,倘若言语蛮横过激就会让人感到“恶语伤人六月寒”。

古语有云:“口能吐玫瑰,也能吐毒液。”通过一个人的谈吐,最能看得出这个人的学识和修养。那些善良智慧或者温厚博学的语言,可以融冰化雪,排除障碍直抵对方的心灵。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够伤害人心的并不是刀子,而是比刀子更厉害的东西——语言。请看下面一则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个樵夫在经过森林时救了一只小熊,母熊对樵夫十分感激。

有一天樵夫迷路了,遇见了母熊,母熊给他安排了住宿,还拿丰盛的晚宴款待了他。第二天,樵夫对母熊说:“你招待得很好我也十分满意,但我唯一不喜欢的地方就是你身上的那股臭味。”母熊听了心里闷闷不乐,说:“作为对你的补偿,你用斧头砍我的头吧。”

樵夫按母熊说的做了。几十年过去了,一次樵夫又遇到了母熊,他问:“你头上的伤口好了吗?”母熊说:“好了,伤口是痛了一段时间,不过伤口愈合后我就忘了。可是那次你说过的话,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有时候,一句简单的抚慰人心的话语,就可以照亮你无助的心灵,甚至会影响你一辈子的生活态度。所以,在我们的生命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我们深深地感动着,总有一些话会温暖我们冷漠的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将要接近尾声的时候,盟军准备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

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来到莱茵河畔散步的时候,一个神情沮丧的士兵迎面向他走来。艾森豪威尔随即打招呼道:“你还好吗,孩子?”青年士兵告诉他自己很烦。

艾森豪威尔说:“我们两个真是难兄难弟,因为我也心烦得很,这样吧,我们一起散步把,这对你我都有好处。”

艾森豪威尔的平易近人和富有人情味的语言,让这位青年士兵很感动,并因为有这样的统帅而振奋,后来这位青年士兵在战场上表现得十分英勇,多次立功。

俗话说得好:“一句话能把人说跳,一句话也能把人说笑。”言语是我们思想的衣裳,谈吐是我们行动的羽翼。它可以表现一个人的高雅,也可以表现一个人的粗俗。言谈高雅也就是行动的稳健,说话轻浮也就是行动的草率。

老杨拿着一只酒瓶请营业员帮他打黄酒,在营业员接酒瓶的时候,酒瓶忽然掉下来打破了。那位营业员随即马上道歉说:“老同志,对不起!是我没有接好,这是我的过失。”说完,他立即掏出钱来要赔偿。老杨见营业员连声赔礼,不但没有发火,反而自责说:“没关系,是我没有递好!我回去重新拿来一个就好了。”就这样,一件很容易引发争吵的事,比较圆满地解决了。

在这个故事中,眼看就会有一场战争爆发了,聪明的营业员只是凭借着短短几句话就使得顾客心里暖烘烘的。这并不表示他比顾客低一等,相反,正是从这样的小事中,可以看出他独特的智慧,最终化解了可能的纠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时要注意分寸,多讲良言。

小丰骑着马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一下子就不知道该往哪里走了。于是,当他看到有一个老农从身边路过的时候,便在马上高声喊道:“喂,老头,这里离旅店还有多远呀?”老人回答:“五里!”小丰随即策马飞奔,向前跑去。可是,他一口气跑了十多里后,仍然连个人影都没有看到。他心想,这老头可真是可恶,非得回去整整他不可,并自言自语道:“五里,五里,什么五里呀!”

突然,他醒悟过来,这“五里”的谐音不就是“无理”吗?于是马上调转马头往回赶。那位老农还在路边等候,他赶忙翻身下马,亲切地叫了一声:“老大爷。”话没说完,老人就说:“天色已晚,如不嫌弃,可到我家住一宿。”

倘若你要接通情感的热线,让交际畅通无阻,就应该得体地使用礼貌语、称呼语和禁忌语。在谈话的过程中,习惯用礼貌语言,就会让人觉得“良言一句三冬暖”,使感情马上亲切融洽起来。反之,如果言辞蛮横过激就会让人觉得“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要分场合,要有一定分寸,更要得体。利用语言的艺术,采用不卑不亢的态度来说话,优雅的肢体语言,活泼俏皮的幽默语言,并且熟悉地使用这些语言艺术,这样才可以使你的人际交往更成功!

技巧7说服别人要懂得渐进法则

说服一个人并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搞定的事情,说服别人首先需要的就是耐心,所以,我们在说服别人的时候要循序渐进,耐心地以此来一步步地说服别人。

作为一个说服者,不到最后的时机,不要放弃你的说服目标。如果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你也不会有别的损失,你仍然会取得你已经取得的说服成果。

1928年,著名的松下公司急需一笔项目的建设费用资金。当时的松下公司还在起步阶段,因此公司账面上的钱根本不够。这时的松下公司只能向银行贷款。

松下和有联系的银行负责人见面,说明了公司的项目要求贷款。银行经理详细询问了项目的整个细节,决定和总行协商后再作出答复。3天后,总行答复说:同意贷款,但要以土地、建筑物以及松下的“信誉”作担保。

尽管贷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并不是松下所希望的那种方式。对银行的做法,松下心中不是很满意:让松下的“信誉”作担保,让人总感觉很不舒服,倘若在投资上真的遇到了风险,那么把松下的“信誉”赌了出去,接下来松下公司将怎么发展呢?松下认为,信誉是无价的。最后松下考虑,最理想的结果就是无担保贷款。于是松下向银行方面作出如下表示:“对贵行的决定,我公司表示衷心感谢。但倘若以不动产作担保的话,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形象,不仅对我公司不利,将来对贵行也许也会有所影响。所以,我公司冒昧地请求,贵行能否可以提供无担保贷款?”

银行方面在得知松下的意见时,显得有些犹豫不决。松下接着说:“对于偿还贵行的贷款,我们公司用两年时间就足够可以还清了,请贵行一定放心。我公司的土地权利书和建筑物权利书,都可以暂由贵行保管。我公司很希望贵行能给松下公司这样一次机会。”

经过松下坚持不懈地耐心说服,银行方面终于同意了松下的请求,答应再和总行联络。几天后,银行通知松下,总行已经答应了对松下公司提供无担保贷款。

如果你的观点是正确的,一时说服不了人家,这时候就很可能会犯过分心急的毛病。当然,假如人家听了你的一番劝说后,立刻点头叫好,并称赞你“一言惊醒梦中人”,这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很多见。你要知道别人的看法、想法、做法,并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要对方改变看法也不是一日之功。相反,即便是他当时表示了心悦诚服,你还要让他回去好好考虑。由于积习难改,虽然当面服了,回去细想可能还会出现反复。如果真是如此的话,也不能指责对方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由此可见,说服别人的时候要循序渐进,要有耐心。因为很多时候,说服本来是可以取得更好效果的,但因为说服人觉得已经达到了说服的目的,早早地放弃了说服,使得本来有可能对自己很有利的局势毁于一旦。因此,要想说服他人,要遵循下面3个步骤:

1.了解对方的想法与凭据来源

想让对方同意你的意见,第一步就是要先明白对方的想法与凭据的来源。许多人为了说服对方,就精神十足地拼命说,说完了七成,只留下三成让客户进行“反驳”,这样怎么能够顺利圆满地说服对方呢?因此,要尽可能地将原来说话的立场改变成听话的角色,去了解对方的想法、意见,以及对方想法的来源或凭据,这才是最重要的。

2.先接受对方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