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别把话说死,别把事做绝
7510000000038

第38章 好事不可占尽,风光不可独享(2)

人都喜欢占别人便宜。你吃一点亏,让人占一点便宜,那么你就不会得罪人,人人当你是好朋友。何况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他们今天占你一点便宜,心里多少也会过意不去,他们会在恰当时候回报你,这就是你"吃亏"之后所占到的"便宜"。

直不疑与郎同居一室,有一位同住的人回家,误拿了郎的金子,而郎则怀疑是直不疑拿走了,直不疑赶忙向他谢罪,并买了金子还他。后来,回家的人回来后,将金子还给郎,并说明了原委,郎十分惭愧。从此,这两人都将直不疑视为厚道诚挚的朋友。

吃亏,不是什么好事,但吃亏之后的后果,却不一定是坏事。直不疑的举措,让他获得了忠贞的友情。并且从另一角度想,直不疑的做法也值得,假若拿金子的人不还,郎确认为是直拿的,还了他金子,郎会忘了这事,两人还是朋友。最怕的事是直和郎因拿金子的事吵了起来,须知在金子未还回之前,越辩越糟,也许两人会反目成仇,友情告终。所以说"吃亏是福"。

一般来讲,能吃亏让人,有吃亏精神的人,多是忠厚朴实、讲信用、讲信誉的人,也是能克己,能谅人,是宽宏大度的表现,这种人也常受到敬重与赞美。那些什么事情也不肯吃亏,总爱斤斤计较,占便宜没完没了的人,却使人看不起,更使人不愿与其多来往,多共事,若与这样的人处事打交道,该是多么的没意思。

吃亏与让人是常连在一起的,怕吃亏就很难去让人,若一天什么事都尖刻、怕吃亏,天长日久就会众叛亲离,孤家寡人,这不是别人吃不起亏,而是看不惯这种作风,对这种人,从感情与心理上就有了讨厌与反感,首先是从人品上疏远了,怎么能与之深交与共事呢?"吃亏是福",实际就是告诫人们:对吃亏的事要看长点,想远点,做人处世,还是忠实厚道为好。

当然,这并不是说,人立身行事,或在一切商业、政治、外交中,都要讲究吃亏。吃亏只是人生的一个谋略,含有"抛芝麻捡西瓜",或"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手腕。

有个老板,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所谓的背景,但生意却出奇的好,而且越做越大。其实,他的秘诀也没什么,就是与每个合作者分利的时候,他都只拿小头,把大头让给对方。

这样一来,凡是与他合作过一次的人,因为尝到了甜头,都愿意与他继续合作,而且还会介绍一些自己的朋友,再扩大到朋友的朋友,也都成了他的合作者。人人都说他好,因为他只拿小头,但许多的小头聚集起来,就成了最大的大头,他才是最大的获利者。

吃亏是福,因为人都有占便宜的弱点,你吃点亏,让别人得点利,就能最大限度调动别人的积极性,使你的事业兴旺发达,这就是吃小亏而占大便宜。

为人处世之道,只有不怕吃亏,遇事时都要让人几步,才算是高明之举。我们应以宽厚的态度待人,因为给人家以方便,同时也就是日后为自己之方便打下了基础。否则,如果人们看到利益就进一步,看到祸患就先躲开,也许还没有得到幸福,灾祸就已经先到了。

你没有义务要做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但是你也可以选择自愿去做,以驱策自己快速前进。要做多一点,做妥当一点,多过别人所希望或要求的,这种历练会使你的能力更强大,也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机会。

在职场中,总有一些没有人愿意做的事、困难的事、薪酬少的事,这种事因为无便宜可占,大部分的人不是拒绝就是不情愿去做,你主动去做,老板当然对你感激有加,一份情绝对会记在心上,日后无论是升迁或是加薪,你都会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更重要的是,你什么事都尝试去做,可以磨炼你的做事能力和耐力,不仅懂得的比别人多,也会进步得比别人快,这是你的无形资产,绝不是用钱可以买得到的。把付出当做历练,这是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做事能力,扩张人际网络最好的方法。

葛昕学的是中文专业,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出版社找到一份编辑工作。他人活泼机灵,又十分热心,同事们都知道,有事找葛昕,他绝对没二话。

出版社的工作很忙,领导又不愿增加人手,所以编辑部的人有时还要兼顾一些发行部、业务部的工作。其他的人多干一些活就提出抗议,叫苦不迭。只有葛昕总是乐呵呵的,叫他做什么事,他就二话不说去做。甚至是那些搬书、装书的力气活儿,葛昕也从来不抱怨,有同事悄悄对葛昕说:"图什么呀?又不给加工资,你一个编辑,他这是拿你当苦力啊!"葛昕笑笑说:"就当是一种历练,长长本事嘛!"同事摇摇头。

后来,葛昕成为领导支使最多的人,他像每个部门的临时助手一样,只要人手不够,谁都可以支使葛昕。取稿、跑印刷厂、邮寄、直销……所有的业务流程,葛昕全程都参与过。

时间一长,葛昕熟悉了出版社的整个运作状况,几年之后,他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那些"吃亏"时锻炼出来的经验,帮了他的大忙。他一上手运作,便很容易地进入了状态。

不论你做的是什么行业,是为人打工还是自己创业,这种不怕付出,勇于吃亏的精神,都会给你带来好运。

山姆用打工挣得的600美元,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买下了一家汽车服务店。

头半年,尽管他每天工作10个小时,生意依然清淡。一天,有人来买一美元的汽油。山姆正闲着没事,说:"先生,我顺便替你清理一下车厢。"扫完之后,顾客很满意:"小伙子,我从未享受过如此好的服务,多加些油吧,加满。"

这样的结果让山姆感到意外又兴奋。他一下子从这件事中得到了启发,由此他给自己制订了一个经营策略--今后凡光临本店的每一个顾客,要尽量使顾客满意,并提供额外的服务。

果然,此举一出,他的店外整天排满了等候加油的车子。从经营这个小店开始,山姆逐步成为美国一家著名连锁店的创办人。

每一个成功者都懂得,出来做事,要有服务的精神,尽量能够做多一点,做好一点,主动一点。如果你的工作超过别人所希望或要求的,渐渐就会使人留意,甚至感激你的工作态度,给你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带来发挥你才能与服务精神的机会。

想成功是每个人的本能愿望。可是许多人思想过于自私和落后了,他们忘了这样的道理:不播种成功的种子,成功是不会自动来的。

"给我报酬,然后我会生产。"这是大多数人的思想。可惜生命并不是这样运行的,在你期望得到东西前,必须先有主动的付出才行。

经常给别人提供比他们预料的更多的服务。这一点点额外的小事就是对成功的投资,这种投资会得到意外的收获。自愿早上班,晚下班,帮助公司分担一些繁重的工作,给顾客提供正常范围以外的服务,这些都是你职业生涯中必不可少的积累。

生活中有很多人,面对便宜的时候,总是忘了衡量自己能力大小和得失利弊,盲目抱着"不拣白不拣"的心态采取行动,结果只能去当吃亏上当的角色。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只想处处占便宜,不肯吃一点亏,总是斤斤计较,到后来机关算尽,却鸡飞蛋打一场空。郑板桥说过:"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真是算尽自家耳!"

人与人相处,如果怀着从不吃亏的心态,只知道占便宜,到最后,他很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吃亏的人。从另一个角度看,生活中吃亏和受益就像我们常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是一样的,互为因果。天地轮回,得失交替,平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互相转化,相互循环,没有谁永远吃亏或占便宜。

春秋末年,晋国有一个当权的贵族叫智伯。他名叫智伯,其实一点都不聪明,相反,却是个蛮横不讲道理、贪得无厌的人。他自己本来有很大一块封地,还嫌不够。有一回,他平白无故地向魏宣子索要土地。

魏宣子也是晋国一个贵族,他很讨厌智伯的这种行为,不肯给他土地。魏宣子的一个臣子叫任章,很有心计。任章对宣子说:"您最好给智伯土地。"

宣子不理解,问:"我凭什么要白白地送给他土地呢?"

任章说:"他无理求地,一定会引起邻国的恐惧,邻国都会讨厌他;他如此利欲熏心,一定会不知满足,到处伸手,这样便会引起整个天下的忧虑。您给了他土地,他就会更加骄横起来,以为别人都怕他,他也就更加轻视他的对手,而更肆无忌惮地骚扰别人。那么他的邻国就会因为害怕他、讨厌他而联合起来对付他,那他便不能这样长久下去了。"

任章说到这里,顿了一下,见宣子点头称是,似有所悟,便又接着说:"您不如给他一点土地,让他更骄横起来。再说,您现在不给他土地,他就会把您当做他的靶子,向您发动进攻。您还不如让天下人都与他为敌,使他成为众矢之的。"

宣子非常高兴,马上改变了主意,割让了一大块土地给智伯。

智伯尝到了不战而获的甜头,接下来,便伸手向赵国要土地。赵国不答应,他便派兵围困晋阳,把赵国包围了。这时,韩、魏联合,趁机从外面打进去,赵国在里面接应,里应外合,内外夹攻,一切果然如任章所料,智伯被消灭了。

贪欲不忍,给自己带来的后果是很可怕的。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贪婪的行为都要付出代价,爱占便宜者迟早要吃亏。

人说越是精明的人越容易上当,说到底,还是那一点贪心惹的祸,要避开这种人生圈套,也不需要多么了不得的慧眼,对那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敬而远之就是了。

古时候,齐国有一个叫吐的人,经营宰牛卖肉的生意,由于他聪明机灵,经营有方,因此生意做得还算红火。

一天,齐王派人找到吐,那人对吐说:"齐王准备了丰富的嫁妆,打算把女儿嫁给你做妻子,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呀!"

吐听了,并没有受宠若惊,而是连连摆手说:"哎呀,不行啊。我身体有病,不能娶妻。"

那人很不理解地走了。

后来,吐的朋友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奇怪,吐怎么这么傻呢?于是跑去劝吐说:"你这个人真傻,你一个卖肉的,整天在腥臭的宰牛铺里生活,为什么要拒绝齐王拿厚礼把女儿嫁给你呢?真不知你是怎么想的。"

吐笑着对朋友说:"齐王的女儿实在太丑了。"

吐的朋友摸不着头脑,问:"你见过齐王的女儿?你何以知道她丑呢?"

吐回答说:"我虽没见过齐王的女儿,可是我卖肉的经验告诉我,齐王的女儿是个丑女。"

朋友不服气地问:"何以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