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梅庵史话:东南大学百年
7512400000130

第130章 “华为”徐文伟、“康佳”陈伟荣带来的

科技企业思维深圳“华为”公司是国内生产程控交换机系列的高科技企业,从1988年成立时的几个人,发展到超过1万名员工,1998年年产值达80多亿元,1999年达150亿元。1999年11月16日下午,我校大学生科协邀请“华为”副总裁徐文伟校友来校作了“发展中的华为”的精彩报告。

徐文伟于1980年至1984年在我校自动控制系读完本科,工作几年后,于1987年至1990年又回母校自控系攻读了硕士学位,然后在“华为”成立之初到那里任职。现年37岁的徐文伟在报告中给大学生们带来了崭新的高科技企业家的思维。

(1)规模管理与制度管理。徐文伟指出:“华为”现已进人第二次创业阶段。在第一次创业时期,员工从几人到一二百人,可以由总裁个人说了算,个人可以带动全体,因为所有人都认识。但渐渐规模大了,就不行了,当产值在30亿时最难管理,这时处于中等规模阶段。“华为”在这种情况下,制定了企业的基本法。这个法规是对第一次创业的总结以及规划第二次创业的方向。现在靠制度、靠企业文化来规范全体员工,以国际化管理为基础。“华为”面对中国巨大的同时竞争又非常激烈的通信市场,他们在国内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公司:如郎讯公司、西门子公司、爱立信公司等等,因此制订正确的战略和在实施中进行严格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2)技术上的可持续发展是关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自产品的可持续发展,而产品的发展又来自技术。因此,“华为”的40%员工分布在研究开发领域,在这个研发领域又分为两个部门,一是预研部,主要是解决关键技术,未来技术,产品前沿技术,这里有公司10%的员工;二是开发部,这里是在公司决定生产某产品后,用短时间开发成功。时间差和机会差往往是成正比的。开发部的工作实绩,由市场来客观评价。开发部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创造消费、引导消费,“华为”公司曾率先与天津邮电管理局创造了“校园卡”,现在全国许多高校都在使用。

(3)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道路。由于国际大公司已在大城市、沿海城市建立了不少机站,中国自己制造的通信产品要在这里继续建许多新的机站,比较困难。因此“华为”公司从农村开始,从开发中西部地区开始,一步一个脚印,与外国大公司竞争。

(4)进人“世界500强”不是目标,而在本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目标。个人英雄主义在以前的小企业阶段有用,而现在,以互相配合、帮助为特征的集体奋斗是非常重要的。“华为”公司对员工的晋升路线分为管理类和专家类两条并行渠道进行。而考察方式是360度考评,即周围的人都对你评价,这样防止偏差,尽量公平合理。

(5)战胜诱惑,不符合公司战略的就不做。如“华为”不进人家电行业,不做电视、手机,也不进人服务业(营运业),而是集中在邮电通信的核心网络方面做产品。同时要处理好客户、员工、合作者三方利益,让三方满意。只有减少竞争对手,才能提高竞争力。因为在做系统集成时,与对手竞争,对手就不会选用我的产品,于是干脆让利益于对手,使之成为合作伙伴。

“康佳”总经理陈伟荣于1999年11月18日到东大,接受了我校兼职教授聘书,并作了专题报告。“康佳”集团在国内彩电行业“坐二望一”,年产彩电600余万台,销售额超过百亿元。最近,他重金请全球最具知名度的战略管理咨询公司—美国麦肯锡公司来为“康佳”作全方位诊断和设计,拿出了改革方案,希望提升企业品质,应对加人WTO的新一轮竞争。陈伟荣认为:“好的方案不难,它只是成功的2000,而不打折扣的实施要占成功的8000。这个方案至少要实施半年才能看出效果”。就目前来说,陈伟荣觉得麦肯锡给康佳带来管理J思路上的一次飞跃。此外,他有一个突出的体会:考核制度是麦肯锡方案的精髓。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靠中高层的自觉来开展工作,而应该让考核变成企业从上到下的管理思想,让每一个人都既是考核者,又是被考核者。通过考核的方案来彻底打破“大锅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