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男人是个坏东西?
7514200000017

第17章 男人外遇解密(4)

这种话如果你问男人,男人会觉得可笑。男人很实际,不像女人那么浪漫,女人浪漫是因为有男人养活她们,她们不愁吃不愁穿,当然有时间浪漫。但男人没有,男人得奋斗,一生不停地奋斗;一为证明自己的价值,二来也得养家口。所以男人不屑于浪漫,男人找女人不为别的,不是为了女人理解的爱或不爱;爱对女人是事业,对男人是享受不起的“奢侈”,比起爱,一个眼下的女人更受用,她有女人的体温,能和你做爱,你搂着她的时候不用想什么责任,走的时候也不用想来的日子。

这就是大多数男人的想法,特别是已婚男人,特别他拥有的是一桩死亡婚姻。那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两人不但没有了激情,连礼貌的关怀也没有,有的只是同床异梦的孤独和得过且过的冷漠。这种境遇下,婚外恋或外遇对男人还是罪过吗?

非子点评:男人的肤浅,男人的深刻

方剑舟的看法太悲观了,但他也讲了一个事实。这个事实就是我们目前的婚姻状况。现在很多男人和方剑舟一样把它叫死亡婚姻,我想如果把它叫做习惯婚姻,也许更客观。

是的,婚姻是一种习惯,是由两个人的共同生活建立起来的习惯。不同的是,习惯有好有坏,一如关系有主动和被动。也许我们可以把好的婚姻称为好习惯,在好习惯里两人建立起一种主动的关系:相互体贴、互敬互爱、及时沟通、勇于给予。好习惯里的主动关系不在两人没问题,在双方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便实现彼此的需要。

什么是婚姻伴侣的需要?——重要性。重要性是每个婚姻伴侣的基本需要也是最高需要。只有在这一需要的基础上才可能有好的夫妻关系:丈夫在妻子的眼里受到了重视,妻子在丈夫的眼里也受到了重视。

重视不仅能缔造夫妻关系的和谐,重视还实现了每个人做人的快乐。就像弗洛伊德说的,每个人的行为动机无不来自于两种冲动:性冲动和渴望伟大。而受到重视,本质上说就是实现了我们“渴望伟大”的冲动。所以婚姻关系中,无论好习惯还是主动关系,无不是双方受到重视的结果;若只有一方受到重视而另一方遭到了忽视,就不可能建立起主动的关系,所谓的好习惯也无从谈起。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夫妻之所以觉得无聊乏味,不在于他们无法一起生活,而在于他们之间被动的关系和基于被动之上的坏习惯:相互抱怨、相互掠夺、生怕吃亏、害怕给予。由此造成的伤害不仅影响了夫妻关系的进展,也损害了人格的健康和积极。这种关系中,不但彼此得不到重视,还会有被吞噬和被压迫的感觉,两人处在极度悲观又无从摆脱的消极状态,最终成了彼此痛恨又相互吸食的“毒品”。

凡养成好习惯的婚姻伴侣都有同感:恋爱靠激情,婚姻靠品质。品质虽然不能保证幸福,但至少能让你免于不幸;而更多的时候,正是品质里产生的关怀弥补了失去的激情,让对方感到了亲情的温暖。

但即使是这样,婚姻和性欲的矛盾仍然时刻威胁着婚姻伴侣,尤其是女人;女人要忠诚,男人要新鲜;家庭要稳定,性欲要游戏。这种情况下,品质的守护至关重要,特别是女人对男人,宽容不仅能改善关系,还能帮助男人建立责任、培养兴趣;相反,只要女人给男人的是不解和压力,种种的不快必然会引起男人的不满,最终将导致感情的破裂和男人的出轨。

从这个意义上说,把被动的婚姻习惯叫做死亡婚姻也不为过;况且,一旦养成了相互掠夺的坏习惯,彼此失去的不仅仅是爱的温情,他们丧失的是人的感觉。

这是因为,不管人性有着怎样的不快和“分裂”,它不可能永远地停留在中间地带;好就是好,坏就是坏,高兴就是高兴,不高兴就是不高兴。也许因为条件的束缚和环境的阻碍,人在一定时期内不能真实地表达,但不表达不等于不存在。正因为人有记忆的功能,委屈才不会自行消失;正因为人有“品尝”记忆的能力,经过“品尝”的记忆才会强化委屈,直到“怂恿”委屈去寻找出路。

而在所有平衡委屈的出路中,不管婚外恋还是外遇,无不以它单纯的享乐成了男人最受用的安抚剂和解忧剂。同在死亡婚姻里,女人要么寻求物质补偿,要么追求生活意义;和女人比,男人的补偿就是释放,男人的意义就是“眼下”的轻松和快乐。

男人就是这样一种生理动物,要么不如说男人是一种行为动物。从事业到生活,男人感兴趣的永远是行为本身,是行为带来的实用效益和实际快乐。

归根结底,男人寻求外遇的行为永远离不开男人本身的生物基础,即使他拥有的是幸福婚姻,即使不是主动寻求,男人也很难拒绝现成的性欲享乐。

不同的是,性欲享乐在他幸福的心境下容易产生对妻子的愧疚,加上妻子的宽容,也容易唤醒他的忠诚本能;相反,若他的境遇不幸福,加上妻子对他长期的忽视和冷漠,一旦有机会投入婚外恋,他越加不以为然或心安理得。

西班牙思想家乌纳穆诺说过一句非常透彻的话:“生命的目的是活下去而不是了解。”

是的,这就是生命,是生命的简单也是生命的力量;是生命的无奈也是生命的真谛;生命的目的是活下去,仅仅是活下去而不是了解。这对以感情为己任的女人也许肤浅,对以生命为己任的男人,活下去本身就是一切。

这就是男人,是男人的简单也是男人的复杂;是男人的肤浅也是男人的深刻。简单在他的生理目的,复杂在他的心路历程;肤浅在他的动物属性,深刻在他对生命的敬重。

男人外遇解密7:失落父爱的自救

他只有不停地追逐女人,才能在追求的数量里印证自己的男性势能,而他对女人的伤害也并非出于仇恨,那多半是他太“爱”女人的结果。

男人倾诉七:男人说外遇是失落父爱的自救

倾诉人石维,42岁,自由撰稿人

一般人都觉得母爱对孩子特别重要,但对我,痛苦而深刻的记忆不是母亲,是父亲。

我母亲生了两个孩子,头一个是女孩,是我的姐姐。虽然姐姐从生下来就得到了父母的宠爱,但没有染上宠儿的霸气,她天生丽质,生性温柔,也因为比我大10岁,与其说待我像姐姐,不如说待我像母亲。她常常背着我散步,睡前给我讲好听的故事,虽然很多时候被父亲打断了,可父亲的冷漠始终抵不过姐姐的温情。

母亲生我以前身体就不好,我出生时还不足5斤,出生后尽管母亲喜欢我,但因为她一直处在病中,无暇顾及我。在我的记忆里,所谓母爱的温暖不是母亲而是姐姐给我的。

最深刻的记忆是母亲的去世,那年我4岁,姐姐14岁,整个葬礼的过程中,看着不再醒来不再说话的母亲我哭成了泪人,反倒姐姐像个坚强的母亲,生怕她的弟弟被人抢走似地把我搂在怀里;以至于很多年后,我自以为爱上了第一个女友,面对着她你爱我什么的提问,我连想都没想地告诉她你像我的姐姐,结果我撕心裂肺般的恋情才刚开始,就莫名其妙地画上了句号。

然而,一边是姐姐的爱,一边是父亲的冷漠,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姐姐的离去(她上了寄宿学校),我的生活出现了一个硕大的阴影。但让我奇怪的是,父亲从来不打我,只是,他对我自尊心的伤害让我觉得那比打我一顿还让我疼痛,而且他对我的数落总也离不了这样的话:你看看你那副女人的样子,你天生是个女人,一辈子也成不了一个男子汉!

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明白为什么父亲那么不喜欢我,后来才知道,原来他小的时候爷爷因为娶了别的女人抛弃了他,父亲认定只有一个坚强的男人才能活下去。其实爷爷也没有真的抛弃父亲,但因为那个女人不喜欢父亲,加上她又给爷爷生了一个男孩,父亲自然遭到了冷落。父亲不愿意给我讲他的遭遇,他觉得那对男人是一种耻辱,他虽然也爱我的姐姐,在姐姐待我好的时候他一般不说话,每回姐姐一不在,他就开始了对我的数落。

事实是,回想起小时候的生活,我几乎是在“你永远成不了一个男子汉”的数落声中长大的;虽然父亲觉得他对我是恨铁不成钢,但对我,那样的数落让我失去了一个男人应有的自信。

我从小就像女孩,内心脆弱,虽然很多时候姐姐说我酷,可我知道那是装的,因为心里太想依赖她又害怕自己对女人的依赖,所以故意装出冷酷的样子;也许是为了给自己抬气吧,直到上大学完全离开了姐姐,我才算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我长着一副小资女孩喜欢的模样,是女人着迷的酷加上温柔那种类型的,在大学时还故意留了两年长头发,所以特别得女孩的喜欢。直到现在自我感觉还是很能吸引女人,而且我也非常喜欢女人;当然在我这方面容易理解,首先我特别爱姐姐,其次我也有这样的潜意识,想通过和女人的关系证明自己是个男人。

然而事情就是这样地怪,你越怕的事,它越发生;你越想证明自己是男人,你越是做不成。我和女人的关系也是这样,那似乎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开始女人都喜欢我,只要一深交,我就变得很紧张,接下来父亲对我的数落不断地在我耳边响,“你永远成不了一个男子汉”的声音好像比小时候更明确,更严厉地折磨着我。

结果,倒不是我不能做那件事,而是每回做完那件事心里都落下更大的亏空,说不上为什么,是我不能爱女人,还是女人满足不了我;总之,我对女人的兴趣总是在性交前,性交一结束,原来的兴奋消失了,只有在下一个女人身上重新开始。

非子点评:和恋母情结造成的完美情结相反,父爱的失落导致了男人一生的破碎

通常,母爱的失落会给男孩的成年生活带来不可忽略的影响;然而,同样不可忽略的是,父爱的失落对一个无辜的男孩也可能造成他一生的伤痛。

实际上,对于正常的男孩,父爱和母爱同等重要;缺少母爱的男孩容易敏感,缺少父爱的男孩则会表现出孤独和游离倾向。这种游离在他们童年时尚不明显,几乎到了少年时,他们才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孤僻和寡言,或者他们很容易背离同性群体,本能地向着异性群体寻找依靠。

由于缺少父爱的男孩潜意识里男性定义在“作祟”,加上潜意识里对女性的蔑视和抵触,因而,虽然他们的内心很脆弱,或者他们身上带有明显的女性气质,但在和女人的实际接触中,他们仍然会表现出一种貌似强大的坚强和冷漠,以便逃避自己的柔情,也为抵御女人的诱惑。

就像倾诉中的石维,石维是个男人,但由于从小失落了母爱和父爱,他在心理上很早就落下了一块爱的空巢。石维体验到的母爱是姐姐给予的,尽管姐姐也是女人,但因为姐姐不是母亲,即使再爱石维,她能给予石维的爱也是有限的:一方面这种爱没有母亲的力量,姐姐不能捍卫石维;另一方面又是得益于这种女性之爱的美好,才培养了石维相当的女性气质和女性温柔。

但石维毕竟是男人,而父亲的存在又在现实意义上对石维的女性气质构成了威慑,加上父亲总用“你一辈子也成不了男子汉”的批评数落石维,终于导致了石维内心的“分裂”和冲突。

意识里,石维竭力想挣脱姐姐朝向父亲;潜意识里,石维又想躲在姐姐的爱抚里寻求保护。表面上看,石维的女性气质使他很容易得到女人的喜欢;实际上,石维对女人不断地追求恰好印证了他内心爱的匮乏和失落。

某种程度上,父爱的失落对男人也许比母爱的失落有着更大的危害。其原因在于,母爱的失落给男人的信息是明确的,男人会把自己的仇恨直接指向女人,他对女人的伤害多半是他仇恨女人的结果。但父爱的失落给男人的信息往往相反,无论他是否得到过母爱,还是母爱存在于他的幻想中,由于父爱的失落,他潜意识里本能地想到女人那里去寻求保护;但因为他内心缺少爱的力量,他和女人的关系只能停留在游戏阶段,一旦女人真的需要他付出,他不可能给予女人。

因为他太“爱”女人了,不管出于梦幻还是依赖,只有不停地追女人,他才能在追求的数量里印证自己的男性势能,而他对女人的伤害也并非出于仇恨,那是他太“爱”女人的结果。

这里,美国20世纪30年代好莱坞影帝克拉克·盖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盖博当年在好莱坞是有名的花花公子,也是追逐女人的能手,但了解盖博的人都知道,盖博在性欲上的能力并不强。因为从小就遭受着父亲“成不了男人”的奚落,成年后的盖博一直渴望在和女人的关系中找回男人的尊严和势能。

结果盖博一次次地恋爱,又一次次地走开;表面看来他在两性游戏里风流倜傥、游刃有余,其实他内心世界充满了无法释怀的“分裂”和痛苦。

这就是所谓因父爱的失落在女人身上寻求自救的男人,对这种男人,女人只有给予理解和宽宏,才能最终把他们从自救的游戏中拯救出来。

就像克拉克·盖博,他可爱的妻子隆巴德正是以女性的宽宏赢得了盖博的爱,并唤醒了盖博身为男人的忠诚本能,以至于隆巴德遇难后,盖博悲痛万分,认为随着爱妻的离世,他的生命已经结束。

男人外遇解密8:失落母爱的伤痛

男人生来不具备女人那样的亲和力,理解别人不是男人的特点,更不是他的天性;正是由于男人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局限性,当一个男孩遭到母亲的抛弃时,他本能地会从心里升起一种仇恨和厌恶。

男人倾诉八:男人说外遇是为平衡失落母爱的伤痛

倾诉人苏宏波,42岁,电视剧编导

这种事儿让男人说非常难,因为男人和女人不一样。女人喜欢回忆,哪怕是痛苦的回忆只要能说出来,对女人也是一种释放;但对男人,正因为是痛苦的回忆,他才不愿意去说,更不愿意对外人说。

虽然这对男人不是什么优点,但教育给男人的信息就是这样,文化就是这样教育男人的。男人不能诉苦,不能袒露脆弱,不能像女人那样沉湎于过去的伤痛。所以,面对你的提问我想了很久,几乎是两个晚上,竭力地把自己推入童年的“规定情景”,让自己回去,回到从前,回到童年,回到当年的四合院。

不知这种事儿对别人有什么影响,对我,它是我心里的伤痛。那会儿我6岁,已经懂事儿了,刚好是“文革”开始了。我记得清楚极了,母亲走前经常和父亲吵架,他俩说的话我听不懂,可我知道他俩之间有了很深的矛盾。

我父亲是“高干”,在区委做事,他以前结过婚,前妻因病早逝了,我母亲是他的第二个妻子,比父亲小十几岁。按理说像我这样的情况应该和母亲的关系特别好,母亲也应该特别爱我,其实不然。谁知道为什么,也许是母亲胆小怕事吧。“文革”开始后父亲被抓起来受审,不久母亲就提出和父亲离婚。这些事儿都是我后来知道的,当时不清楚这些事儿,只知道他俩老吵架,主要是我母亲起的头,指责父亲欺骗了她。

父亲受审的日子不许回家,我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都是父亲前妻的孩子,当时他们都住校,家里只有一个年纪大的保姆带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