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童心永在
7515500000019

第19章 行为的力量(3)

爱因斯坦是一个神话,一个象征,一个科学革命中的典型人物,也是一位大众文化的偶像。那些在信中提出过各种各样问题的孩子,不知道后来有没有成为科学家,可以想像,爱因斯坦与他们的通信,必定影响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使他们从中获得了更多的快乐和成长的力量。

点评:

童年是一生中最美妙的阶段,一个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朦朦胧胧的聪明,是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力,是一股强烈成长的欲望。晚年并不是凋零和衰老,它也是内部新生命的成熟和勃发,这种新生命终将拱破晚年的外壳,脱体而出。

当孩子们与爱因思坦相遇,我们就看到童年和晚年这两种生命历程以最和谐的状态共融。(郑梦枭)

行为的力量

佚名

在我还是一个高中新生的时候,有一天,我看到班上的一个男孩正从学校回家。他的名字叫凯尔,他看起来好像背着他所有的书。我心想:怎么会有人在星期五下午把书都带回家呢?真是个笨蛋。我早已把我的周末安排好了(和朋友一起聚会,然后下午再踢一场足球赛),于是我耸耸肩膀继续走路。

我正走着,看见一群孩子向凯尔跑去。他们把他手臂上抱的书撞了一地,还把他撞倒在地。他的眼镜也飞了,落在了十几英尺开外的草里,他抬起头来,我看到他双眼中充满了极度的悲伤。

我不由得同情起他来。于是我走过去,他缓缓地坐起来摸索眼镜,眼角挂着泪珠。

我把他的眼镜捡过来递给他说:“那些家伙太坏了,真该教训教训他们。”

他看着我说:“谢谢!”脸上浮现出微笑。那是一种表示真心感激的笑容。我帮他捡起书本,并问他住在哪里。原来他住的地方离我家很近,于是我问他为什么从前从来没有见过他。他告诉我在来这所学校之前他在一所私立学校读书。

以前我从未跟私立学校的孩子一起玩过。我们一路上不停地交谈,我还帮他拿着书。我发现实际上他是个挺好玩的男孩。我问他是否愿意星期六跟我和我的朋友们一起踢足球,他答应了。整个周末我们都是在一起玩。我越了解凯尔,就越发地喜欢他。我的朋友们也有同感。星期一到了,我又看到凯尔抱着那一大包书的身影。我叫住他说:“天哪,你每天背这么多书的话,一定会练出一身强壮的肌肉的!”他只是一笑,把他的书分一半给我拿。在以后的三年里,凯尔和我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高中快结束了,我们开始考虑上大学的事情。凯尔想去芝加哥,而我则想去西雅图。我知道我们将永远成为朋友,距离不会成问题。在毕业典礼上,凯尔将作为学生代表致告别辞。我一直拿这件事向他逗笑:他不得不准备典礼上的演讲。我则庆幸要到讲台上演讲的不是我。

毕业典礼到了。我看见凯尔,他看上去很帅。他是那些在中学里真正找到了自我的人之一。他显得很壮实,戴着眼镜的样子透着几分灵气。似乎所有的女孩都喜欢他。

唉,有时我会突然冒出嫉妒之心,这天就是那么一个日子。我看得出凯尔对于演讲有些紧张。于是我带着些许得意拍了拍他的背说:“嗨,伙计,你会讲得很精彩的!”

他用那种我看到过许多次的(那种极真诚的)笑脸看着我说了声:“谢谢!”

凯尔演讲的时刻到了,他清了清嗓子,开始说起来:“毕业的时候是你向所有帮助过你度过这些不寻常岁月的人表示感谢的时候。你的父母亲、你的老师、你的兄弟姐妹、你的教练..但主要是你的朋友们。我在这里想说,做一个朋友是一个人能够给予的最好的礼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当他讲起我们第一天相识的事情时,我简直不敢相信地瞪大了眼睛。他说他想好了要在那个周末自杀,他讲述了他如何清理好他的课桌,并把他所有东西带回家,以免他母亲还要去做这些事。

他把眼光转向我,轻轻地微笑了一下,“幸运的是,我得救了,我交的朋友用无法描述的行为救了我。”

当这个英俊的、惹人喜爱的男孩讲述到他人生中这一脆弱的时刻时,我听到人群中发出一阵感叹声。他的父母向我看过来,脸上带着同样感激的微笑。直到那一瞬间,我才体会到这种微笑的深意。

意林札记行为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榜样能让我们顺利地走向成功的道路。交友需慎,待友需真。在生活中我们与人为善的同时,也要予人以善。在行动中体现,去感激别人。这样,自己才能进步,渐趋完美。(何敦文)

爱的伤害

刘墉

我刚来美国的时候,在维吉尼亚遇见一位中国厨师。他是由医院请假出来的,左手腕仍然缠着厚厚的绷带,很客气地对我说:

“听说您代表国内出来做文化工作,按说应该做几道好菜请您品尝,偏偏手受了伤,医生说以后很难拿重的东西了!”

我问他受伤的原因,他说都是因为自己不注意,常用一只手端很重的炒菜锅,长时间下来,手腕关节变了形。

当我为他叹息时,他苦笑说,比起另一个中国留学生还好。那个学生到他餐馆打工,他叫学生去端炉上的一个锅子,话还没说完,学生便冲过去把锅端起来,这时才惊觉那锅里竟是滚滚的油,要松手,油必然泼在身上,咬着牙慢慢将锅放下,双手已经严重灼伤,而且伤到了筋骨,几乎半废了。

“怎么连热油锅表面不冒热气都不知道!”厨师叹气,“在家里娇生惯养坏了!像是笼里鸟,放出去,自己没办法生活。可是来美国留学,谁能不打工呢?结果什么都不懂,出事的不只他一个啊!”父母在家里不教他们做,岂不是害了子女吗?

最近为我们装修的老板也说,曾有个留学生到他那里打工,他叫学生去拿石膏板。学生歪着身子,一次硬扛两块。岂知因为使力的方法不对,半边脊椎受到过大的压力,没多久就软骨突出,无法再干重活。于是改叫他铺地砖,却没铺多久,便旧伤复发,站都站不起来,只好把他辞了。

“据说这毛病会跟他一辈子!”老板说,“怪得了谁呢?人家一次扛4块都成,重要的是用力的方法要对,只怪他以前什么重活都没做过,所以连筋肉该怎么用都不懂,一定是家里宠坏了!”

“父母在家里不教他做!”“一定是家里宠坏了!”他们责怪的都是受伤者的父母,使我不得不检讨对你的教育方法。这也使我想起20年前,一件有意思的事:

那时候我们住在一个大杂院里,左邻右舍只是一板相隔。某日右邻夫妻吵架,丈夫吼道:“这是什么菜嘛!怎么连盐都不会放!再不改进,我就跟你离婚!”

这时候便听见左边那家的父亲,对着自己正在念高中的女儿说:“学着点吧!要不然老公都抓不住!”那位父亲当时的心情,是不是正如同我此刻的感觉呢?我们对你说:“好好念书,家里事不用你操心!”却可能忽略了一件事——有一天,你也得完全照顾自己,那可能会随着你到大学住校而突然发生。于是前一天还不知道洗碗清洁剂的瓶子怎么开,第二天却连床单都得自己洗,岂不是突然掉入另一个世界而难以适应吗?

意林札记

美国电影《小鬼当家》中有个感人的情节,就是电影主人公一个七岁的男孩,给邻居老太婆铲雪,以便挣一点零花钱。据说,这在美国是个普遍现象,美国的小孩家境再富裕,也要通过卖报、打扫卫生、铲雪等劳动来挣零花钱。

对比美国,中国的小孩就太幸运了。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万事大吉,从不要小孩做家务事,更别提给别人家打工了。这种关怀和宠爱其实是害了小孩。

为了让孩子今后能真正自由地翱翔在蓝天下,让他们从小练就飞翔的本领吧!(张平)

权利不是一切

邓笛

一天,儿子放学同到家,满脸得意洋洋的笑。他说他终于有了击败我的法宝了。

他说,他在学校学习了《儿童权利法》!通过学习,他知道:他的房间不一定非得由他打扫;他的头发并不是非剪不可;他不一定非要吃我让他吃的东西;他有说话的自由;他有选择读什么书看什么电视的自由;他可以戴耳环:只要他愿意,他还可以文身或者在鼻子上打孔呢;如果我打他的屁股,他可以起诉我。所以,别碰他,因为他的身体只归他一个人所有,也不是用来让我拥抱或者亲吻的;我不能像他外婆对待我一样对他进行说教——这叫精神控制,也是非法的!他有这些权利,受法律保护。以后,我如果再侵犯他的权利,他会打电话给少儿服务部投诉我!

儿子有法律意识是一件好事。但是,我想让他知道生活中不只有法律,一个人也不能只有权利。

第二天,我们去采购。尽管他百般恳求,我仍是没有给他买他喜欢的“耐克”鞋和“耐克”衬衫。我当着他的面向少儿服务部咨询我这样做是否合法。少儿服务部明确答复,他们并不关心我给他买的鞋子是杂牌的还是名牌的。接着,我取消了带他到驾校学车的计划;我拒绝给他买冰淇淋和比萨饼。我说,等一等吧,晚饭有猪肝和洋葱,因为这些都是我喜欢吃的东西,到时他可以和我一起吃。

“能不能看一场电影呢?或者买一张影碟回去看?”他问道。

绝对不可以!我说,不但如此,我还要将他房间里的电视机卖掉,用这些钱给我的汽车买几个新的轮胎;对了,我还要将他的房间包括他的床出租。因为,少儿服务部只要求我让他有住的地方和满足温饱所需的衣服及食物。另外,我今后可以不给他零用钱,这些钱省下来可以给我自己买些东西呢。我可以不给他讲故事,甚至不和他讲话,因为我也有我的权利!

突然,我不说话了。我看到他不小心摔了一跤。“妈妈,我疼......”他伏在地上说。

“怎么想起妈妈了?你可以向少儿服务部撒娇呀!”我扑哧一声笑了。

意林札记

权利是相对的,我们在享受法律给予我们的权利的同时,一定还要想到我们应该尽的义务。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时,我们更需要讲究方法和策略。

既要让他懂得运用自己的权利,也要让他们知道尊重别人的权利,因为别人的权利,也许恰恰就是他们的义务。(将来)